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六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六标项目部二分部技术交底一、概述1设计依据(1)发改基础2009193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发改基础200930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合福至福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3)铁鉴函2010189号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2.管段范围DK228+045DK249+236除隧道外的所有路基和桥梁工程,管段共有特大桥、大桥、中桥8476.535m/13座,占标段正线长度的71.0%;路基长3455.6m/22段,占标段正线长度的28.8%;旌德车站1处;房屋建筑面积1220。3.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设计
2、时速250km/h,施工时速标准350km/h。 正线数目:双线。 最大坡度:20。 最小曲线半径:4000米。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动车组。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4.遵循的规范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标准规范序号标 准 名 称标准号施行日期发布文号基础标准1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62-971997.10.1建标1997 74号2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10058-981998.7.1铁建函199815号3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10059-981998.7.1铁建函199815号4铁路工程设计CAD技术规范TB
3、10044-981998.4.1铁建函1997345号验收标准5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1995.4.1铁建函199476号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2005.9.17铁建设2005160号7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5.9.17铁建设2005160号8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5.9.17铁建设2005160号9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5.9.1铁建设2005160号10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5.9.1铁建设2005160号11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4、2006.9.5铁建设2006167号12客运专线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7.11.13铁建设2007213号13客运专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2008.1.25铁建设20087号14客运专线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7.12.21铁建设2007251号15铁路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列控中心及列控车载设备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7.8.6铁建设函2007715号16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2009.7.1铁建设 2009 90号17350km/h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2005.5铁科技 2004 120号1
5、8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2005.7科技基 2005101号19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2007.9科技基 200756号20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式垫板暂行技术条件2008.6.19科技基200874号21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2008.6.19科技基200874号22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2008.6.19科技基200874号23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2008.6科技基200874号24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路基面防水层沥青混合料暂行技术条件2008.6科技基
6、200874号25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兼顾货运)有砟轨道60kg/m钢轨伸缩调节器暂行技术条件2008.12.11科技基2008166号26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无砟轨道60kg/m钢轨伸缩调节器暂行技术条件2008.12.11科技基2008166号27客运专线铁路岔区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道岔板暂行技术条件2009.1.1科技基2008173号28客运专线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有挡肩)暂行技术条件2009.1.1科技基2008173号29铁路通信信号箱式机房技术条件(暂行)2009.6.23运基信号2009235号30350km/h客运专线60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 20
7、07.8.22铁科技(2004)120号施工标准3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2005.9.22经规标准20051103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2005.9.22经规标准20051103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2005.9.22经规标准200511034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2005.9.22经规标准200511035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2005.9.22经规标准200511036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2009.7.13铁建设函200967
8、4号3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2007.7.4经规标准2008100号38客运专线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26-20082008.1.31经规标准200818号39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8-20072007.7.6经规标准2008103号40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2006.8.17铁建设2006158号41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5-20092009.1.542铁路防洪工作指南2005.10.20铁运2005182号43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341-20072008.4经规标准2
9、007157号44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2007.4.24经规标准200724号4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2008.9铁建设2008105号46铁路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技术指南2007.7.11铁建设2008106号47客运专线铁路信号工程室外设备安装规程TB10216-20092009.6.148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 CECS 289049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认定办法/铁路信息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细则TB/T 2613-200550铁路隧道施工机械配置的指导意见(铁建设函2008777号)51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200452铁路隧道喷锚构
10、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2002.7.1铁建设200224号53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951995.4.1铁建函199595号54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2002.7.1铁建设200224号5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2001.4.1铁建设函2000445号56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2006.9.26铁建设2006181号管理标准57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32003.7.1铁建设200338号58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2008(铁建设2008198号)59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2
11、009.0260标准化指挥部2009-08-0461标准化项目部2009-08-0462标准化工地2009-08-0463标准化作业2009-08-0464350km/h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65客运专线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检验细则铁道部运输局2009-04-17安全质量管理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GB/T2664-199567建设部关于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GBJ 107876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 GB/T 50262-9769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 TB10401.1-200370铁路工程施
12、工安全技术规程(下)TB10401.2-200371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2006.03.017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2007.08.0173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2007.09.01铁道部令第32号74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2007.10.29(铁建设2007200号)75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条例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2007.09.0176铁路一般劳动防护服TB.T1913-200277客运专线铁路箱梁运架安全管理手册2008.02.0178铁路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标志挂图7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TB/T 305480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TB/T 10059
13、-9881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TBJ 401-87 8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TBJ 402-87 8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TBJ 403-87 8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TBJ 404-878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 041-89试验检测标准86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1999.6.1铁建设函199969号87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2004.4.1铁建设函2004121号88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2004.4.1铁建设函2004121号89铁路工程岩土化学分析方法TBJ10
14、3-871988.9.1铁基19871342号90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2003.6.1铁建设函200399号91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1998.7.1铁建函199815号92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2004.4.1铁建设函2004121号93变形模量EV2检测规程(试行)2005.10.29铁建设2005188号二、线路1.平面直线与圆曲线间应采用缓和曲线连接。缓和曲线采用三次抛物线线形。区间正线按线间距不变的并行双线设计,曲线地段以左线(下行线)为基准,右线设计为左线的同心圆。区间及站内正线按5.0m线间距设计,曲线地段线
15、间距不加宽。施工图平面坐标系统采用WGS-84坐标系,管段内4个坐标带,测量放样时必须分清所处坐标带,导线点坐标不能交叉使用,工程部测量组交底时必须详细说明。曲线要素见下表: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六标曲线要素表交点号JD交点坐标(本线全线采用WGS84坐标系统)曲 线 里 程偏 角曲线 半径 R缓和曲线长度l切线长度 T曲线长度夹直线长度坐标带备注纬距(N)经距(E)ZH或ZYHZ或YZazay(m)(m)(m)(m)(m)起点.4580 .3669 DK215+500.00DK215+500.00中央子午线118300, 投影高215m975.021 30.2860 .8887 DK216+47
16、5.02DK218+380.3590379000490954.210 1905.333 1640.700 31.5950 .2949 DK220+021.05DK222+355.7611443890004901170.705 2334.709 425.812 32.1910 .3222 DK222+781.58DK224+713.968362910000430967.662 1932.382 6769.323 33.0890 .7721 DK231+483.28DK232+714.764291411000370615.979 1231.480 1327.739 34.3610 .5472 DK
17、234+042.50DK235+786.16824218000570872.998 1743.662 3213.838 终点.8070 .4789 DK239+000.00DK239+000.00起点.0180 .4892 DK239+000.00 中央子午线118300, 投影高240m2000.000 本段为直线终点.9886 .8996 DK241+000.00DK241+000.00起点.8000 .9506 DK241+000.00DK241+000.00中央子午线118300, 投影高340m176.243 35.1680 .3814 DK241+176.24DK244+580.0
18、118325990004901714.919 3403.767 1271.744 36.4050 .6442 DK245+851.75DK247+433.82636310000430791.714 1582.070 66.175 终点.5085 .4148 DK247+500.00DK247+500.00起点.5990 .4554 DK247+500.00DK247+500.00中央子午线118300, 投影高380m本段为直线3074.203 断链6:DK249+474.203=DK250+300短链825.797m终点.0497 .1003 DK251+400.00DK251+400.00
19、2.道路立交交叉时一般采用客运专线上跨方式,原则上尽量不改移或不降低既有通道标准,立交净空原则如下:高速公路净空不小于5.5m,省级以上道路净空不小于5m,省级以下道路净空按35m设计。现场做好施工调查,包括涵洞高程。三、路基1.表层厚度为0.4m,底层厚度为2.3m,总厚度2.7m。其中基床表层由0.4m厚的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组成,底层厚2.3m A、B组填料或改良土,当采用C组填料时,其塑性指数不得大于12,液限不得大于32%,否则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路基基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6。2.基床以下路基填料原则上应选用A、B组及C组中的碎石、砾石类填料(根据图纸说明及标注),其粒径级配应
20、符合压实性能要求;对于填高大于8m地段,基床以下部分采用A、B组填料,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要求;浸水地段路基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A、B组粗粒土填料。基床以下路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7.5cm。客运专线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填 料压实标准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和C组填料(不含细粒土、粉砂、易风化软质岩)或改良土地基系数K30(MPa/m)/110130压实系数K0.920.920.92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250/填 料 分 组 表填料分组填 料 组 成附 注A花岗岩、熔结凝灰岩、灰岩、石英砂岩、钙质胶结砾岩等硬块石土及按规范进行分组为A组填料的巨粒土、粗粒
21、土硬块石、Rc15MPa的不易风化软块石B钙质胶结砂岩、泥灰岩等不易风化的软块石;细粒含量小于30级配不良漂石土、碎石土等及按规范进行分组为B组填料的巨粒土、粗粒土或细粒土Rc15MPa的不易风化软块石C弱至未风化的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白垩系砂岩、粉砂岩等易风化的软块石,细粒含量超过30的漂石土、碎石土及按规范进行分组为C组填料的巨粒土、粗粒土或细粒土易风化的软块石D强风化全风化的软块石及按规范进行分组为D组填料的细粒土膨胀土3.过渡段路基两桥间路基长度小于150米时,两桥间直接以摩擦板通过。桥桥间范围内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中掺入5的水泥。当路堤与桥台连接处应设置桥路过渡段,过渡段及基床
22、底层采用级配碎石掺入3水泥分层填筑;当路堑与桥台连接地段为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时,桥台基坑及基床底层挖除换填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分层填筑。过渡段设置应满足铺设CRTSII型板轨道的桥梁两端设置摩擦板及端刺条件。桥台路基过渡段形式一(桥桥间距小于150m)两桥间路基长度在150200m之间时(150l200m),桥桥间范围内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中掺入5的水泥。当路堤与桥台连接处应设置桥路过渡段,过渡段及基床底层采用级配碎石掺入3水泥分层填筑;当路堑与桥台连接地段为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时,桥台基坑及基床底层挖除换填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分层填筑。大端刺位于路基中部,大端刺纵向
23、坡率为1:2,填筑厚度至大端剌底以下不少于1.0m。大端刺位于路基中部,大端刺纵向坡率为1:2,填筑厚度至大端剌底以下不少于1.0m。桥台路基过渡段形式二(桥桥间距150200m)当两桥间路基长度l200m时,与桥台连接基床表层不小于56m范围内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考虑轨道端剌结构过渡段的影响,整个过渡段长度不小于56m,纵向坡率不陡于1:2内填筑级配碎石掺入3水泥。大端刺纵向坡率为1:2,填筑厚度至大端剌底以下不少于1.0m。桥台路基过渡段形式三(桥桥间距大于200m)当桥台与路堑连接地段为不易风化的弱风化、微风化硬质岩时,应设置桥路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桥台基坑采用级配碎石掺
24、3水泥分层填筑,当纵横向存在斜坡以及不同岩土组合时,应满足纵横土石组合过渡设置要求以及半填半挖过渡要求。与桥台连接过渡段设标准摩擦板及端刺结构。桥台路基过渡段形式四(挖方桥台与路堑硬质岩过渡)4.取弃土场防护因路基工程需要设置的取弃土场所,一般以恢复自然景观或造地复耕为主。其次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进行绿化防护和采取必要的浆砌片石挡护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及对农田道路等环境污染。边坡防护措施主要为植草、栽种灌木、骨架护坡、基材植生、干(浆)砌片石护坡,坡脚一般设小脚墙或矮挡墙。5.支挡加固工程路基采用的支挡工程的主要类型有:路肩或路堤重力式挡墙、路堑重力式挡墙、桩板墙(含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含
25、抗滑桩)、桩基挡墙、(框架)预应力锚索、(框架)锚杆等。6.边坡绿色防护设计的主要措施有植草、客土植草、立体植被护坡网内客土植草、空心砖内(客土)植草、栽种灌木、喷混植生、截水骨架护坡(含方格型、人字型、拱型)、空心砖护坡、浆砌片石护坡(含浆砌片石拱型或方型植草窗护坡)、干砌片石护坡、边坡支撑渗沟、主动、被动防护网、三维柔性生态边坡防护等。7.地基加固处理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措施有:挖除换填、褥垫层、冲击压实,强夯、强夯置换碎石墩、搅拌桩、旋喷桩、CFG桩复合地基,刚性桩(主要为预应力管桩、钻孔灌注桩等)桩网(板)结构地基、岩溶注浆与嵌补等。四、桥梁1.桥梁标高合福线钢轨高度为0.176m。工点桥
26、梁全桥布置图立面标注墩台梁缝处轨底标高,与线路纵断面标注的轨顶标高存在换算关系:即轨顶标高与轨底标高之差为0.176m。桥梁轨底标高由线路纵断面确定。桥梁工点施工图,需根据正式线路平纵断面复核桥梁桥梁结构各处标高,确保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桥梁施工设计全桥布置图上的垫石顶标高为梁缝分界线里程处的标高。垫石顶标高=轨顶标高轨道结构高0.065(梁顶调平层)梁高支座高0.025(支座施工无收缩砂浆找平层厚度)缓和曲线内轨道结构高根据直线段、缓圆点处轨道结构高内插。注: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有梁顶调平层2梁缝、桥墩纵向偏心正线桥梁墩台不设横向预偏心。不等跨桥墩中心线的预偏值为墩中心线里程与梁缝分界
27、线里程的差值。工点桥梁的全桥布置图及桥址平面图中桥墩里程为梁缝分界线里程。不等跨桥墩基础放样应注意纵向偏心的影响。24m+32m(预制):桥墩纵向预偏心E(cm), 24m+32m(现浇):桥墩纵向预偏心E(cm)。连续梁桥墩桥墩纵向预偏心E见有关参考图或工点图。墩中心线与梁缝分界线的关系见下图:3桥梁支座简支桥梁支座采用采用球型支座(TJQZ)。特殊梁跨、连续结构等采用球型支座(GTQZ-),详细支座内型根据单位工程施工图确定。沉降难以控制区段:当工后沉降量有可能超过普通橡胶支座的可调量时,可考虑采用调高支座或其它改进措施。全线固定支座一般设置于曲线内侧。简支箱梁固定支座设计原则:(1)一孔
28、简支箱梁设一个固定支座(GD),一个多向活动支座(DX),一个纵向活动支座(ZX),一个横向活动支座(HX)。(2)设在每孔梁的下坡端;长桥上由于有坡度变化,凹竖曲线底点处单个桥墩上设双固定支座,凸竖曲线高点处单个桥墩设双活动支座。(3)当桥梁位于平坡上时,简支箱梁固定支座设在靠近车站端,(4)桥上设钢轨伸缩调节器的桥,伸缩区影响范围的桥墩固定支座设置请见桥梁工点设计图。(5)一孔简支箱梁的支座布置见下图:四个支座即固定支座(GD)、多向活动支座(DX)、纵向活动支座(ZX)、横向活动支座(HX)的相对关系不变。 连续梁固定支座设计见工点设计图。4.梁部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合福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29、,简支箱梁施工方法有预制架设、支架现浇、移动模架三种施工方法。同隧道相连桥梁首孔采用支架现浇施工方法。主跨48m及以下连续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方法。部分主跨48m连续梁在桥墩较高时,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方法。主跨56m及以上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各桥梁部施工方法见工点设计图说明。5. 一般填方地段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桥台长673cm);当桥台伸入隧道内时桥台长210cm、当桥台未伸入隧道时桥台长550cm6. 墩高小于26m的桥墩,一般采用流线形圆端实体桥墩,墩高大于26m的采用圆端型空心(实体)墩。7.墩高6m及以上设置吊篮,6m以下设置围篮。8.所有桩基础均应进行检测,其中:桩径
30、大于等于2.0m或桩长大于40m或复杂地质条件的桩基采用超声波进行检测,其余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检测。当需采用超声波进行检测时,其桩基施工应预埋超声波检测管,超声波检测管可采用钢管(内径50mm,外壁厚3mm)或采用专用超声波检测管,必须保证声测管密封性,避免浇注桩基混凝土时漏浆堵管。超声波检测完成后,对钢管内空间应采取与桩身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注浆进行填充。9. 涵洞顶至轨底的填方高度H1.5m。两涵(框构)之间以及桥台尾与涵(框构)之间路堤长度距离不应小于30m,交通用的小桥涵考虑路面防磨层厚0.2m(C30混凝土),路堑上方有较大汇水区者,应视实地地形条件,设涵排洪,并做好上下游沟槽顺接。
31、谨防洪水从天沟翻入路堑。陡坡地段的涵洞注意出入口的顺沟、陡坎、急流槽、跌水井等附属设施的处理。现场施工涵洞前必须对涵洞所处位置、涵洞基础高程、地面高程、与周边排水设施接口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与图纸对照,如不能发挥涵洞功能需提出变更。五、施工注意事项(一)线路1测量方面(1)放线坐标系统采用WGS-84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平面坐标和高程测量请严格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执行。(2)注意核实坐标换带处线路顺接误差,坐标带不能交叉使用。(3)施工复测中,因测量误差引起的曲线偏角与设计不符时或纵向里程不符时,应认真分析原因,提出问题,并上报。(4)在进
32、行桥梁、路基、特别是取弃土场的施工应特别加强文物保护,如发现有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妥善处理。2沿线地下油、气、给排水管道和光电缆的影响由于地下管线的埋设比较复杂,在施工前务必对标段内的地下管线进行全面复查,探明其位置、种类和规格,并与产权单位签订迁改或防护协议,对新发现的地下管道请及时与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联系,以采取相应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请注意满足与地下管线的防火、防爆安全距离的要求,在交叉处开挖、钻孔、打桩和占压时尤要谨慎行事,避免对地下管线的损坏。施工地段内如分布有地下管线或电缆线,施工工程中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免破坏管线或电缆设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必要时进
33、行迁改。3其它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高速铁路跨公(道)路、公路和既有道路跨高速铁路处立交桥涵的设置应将设计与现场具体情况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满足其功能设置需要。对全线的道路立交设计,施工前需核对既有道路(包括铁路)的标高、道路净宽、立交净空应仔细复核,以满足道路运营要求。(2)取弃土(碴)场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满足环保、水保要求,作好排水、防护和绿化工程,避免塌方或形成新的不良地质体,并按规定进行复垦。(3)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办理,如发现设计与现场不符时,应及时告知工地配合施工设计组或有关单位,经批准后方可施工。(二)地质1、桥梁工程a.本线平原区软土发育,特别是一级阶地区、
34、湖积区淤泥、淤泥质黏土,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质差,避免产生塌孔、缩径等质量事故;基坑开挖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坍塌等安全事故;本线安徽境内广泛分布有白垩系泥质粉砂岩、泥岩等极软岩,遇水易产生软化、强度降低等问题,桩基施工中充分考虑该因素的影响。b.岩溶较发育及采空区地段应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以防止掉钻或引发地面塌陷;可溶岩地段施工时不得进行地下水采取或其它可能诱发岩溶塌陷的工作,以免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及引发新的地质灾害。c.施工中基坑或边坡开挖后应及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以避免发生坍塌、滑坡等安全事故;对高边坡以及边坡顺层地段墩台开挖时尤其应及时做好临时及永久加固防护措施。d.施工期间应加强工程
35、地质核查工作,尤其对岩性复杂、岩性变化大地段,灰岩分布地段,花岗岩、凝灰岩、云母石英片岩等不均匀风化发育或全风化层深厚地段,层状沉积岩、千枚岩、板岩、片岩等层理或片理发育地段应重点核查,如地质资料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报与建设及设计单位。e.对穿越或临近采空区地段,施工期间应加强地面调查及工程地质核查工作,如发现有地面塌陷、沉降、开裂、地下水位下降或施工中出现采空巷道等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建设及设计单位。(重点:许家特大桥)f.施工期间应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进一步取样核对,如发现与设计不一致,及时通知建设及设计单位。2.路基工程a.施工前及施工期间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地质资料核对(含地下水),特
36、别是地基条件以及各类型过渡段的横纵向变化情况的核对,如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b.岩溶路基施工时不得进行地下水采取或其它可能诱发岩溶塌陷的工作,以免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及引发新的地质灾害。c.路基施工前应对山坡进行危岩、危石清除或加固。3.施工地质核查施工中应加强地质资料的核对,并加强验坑、验槽工作。地质核查工作是在施工单位核实合格,监理单位全部核实的情况下,勘察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代表性确认;责任主体为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主要承担配合工作。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配备专职地质工程师开展地质核查工作。当核查揭示的地质资料与原设计采用资料不符时,勘察设计单位洽建设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后,
37、承担完成补充地质工作,并修改设计全过程。地质核查各方核查结果发生分歧时,由勘察设计单位最终决定。施工单位职责:地质核查的主体单位。 正式施工前设计地质资料核对工作:分工点采用机动钻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钎探、挖探等勘探手段核查地质条件,分析并提出核查结果,对核查勘探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核查结果交监理单位签认后交建设、设计单位; 施工过程中地基地质条件评判与检测工作: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核查对比施工地质资料和设计地质资料,按不同工程类型分部分项(墩台、工程类型、工序等)填写地质核查对照表并交监理单位核对签认。相关设计专业工程师NY专业互提资料修改单地质条件是否相符视具体情况报工地设计组、指挥部
38、、集团公司设计组地质负责人设计单位验基人员监理单位人员施工单位自检人员现场地质技术人员勘探单位补充钻探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共同确认分工点分段汇总,每月10日、25日报专册施工地质核查工作流程图3.桥涵工程地质条件核查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规定,结合工程内容及实际情况,计划如下:(1)非可溶岩地区的摩擦桩:原则上中桥可进行代表性核查,每个中桥核查一根桩;大桥、特大桥一般可间隔58个墩台验一根桩;(2)柱桩原则上每一个墩台现场至少核查一根桩;可溶岩地区桩基原则上每一个墩台现场至少核查两根桩;(3)大跨度或特殊结构的每个墩台现场核查一根桩;(4)挖孔桩
39、时每个墩台现场至少核查两根桩;(5)明挖基础:全部进行核查。4、路基工程地质条件核查路基地质核查工作主要有:路基地基条件、低矮路堤及路堑基床条件、预加固桩及支挡结构基础条件、陡坡路堤、地基处理、取土场填料性质、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等。主要工作手段:采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钻探等手段,进行地层岩性、分层厚度、物性指标、比贯入阻力Ps及地基基本承载力等地质资料的核对,必要时还应进行代表性载荷试验以核对地基土的承载力,评判地基土是否与设计相符,如地基土的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等有关各方,核查或修改设计。对路堑岩层产状、不利结构面、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岩土分界面、软弱夹层等进行重点核查。当土
40、石界面不清时,采用钎探、挖探等手段检验。灰岩路堑: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详细查明岩溶发育程度,根据物探及勘探结果对岩溶发育地段注浆加固。对于夹泥质和节理、裂隙发育地段基床换填砂砾石或碎石。一般土质及软质岩石路堑、下蜀黏土路堑:采用调查测绘、机动钻探土工试验结合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或载荷板试验等对基床土的土质特征和强度进行检测。当基床以下存在软土或松软土层时,应报建设及设计单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预加固桩工程: 施工单位先按设计要求跳桩开挖进行地质核查,通过施工观察、记录确定桩底以及侧壁地质情况;基底为软弱地基时,施工单位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或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每桩检测1处,必要时采用载荷试验检测。支挡
41、结构明挖基坑: 施工单位分段跳槽开挖,通过施工观察、记录确定坑底以及墙背地质情况。基底为土层时采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动力触探核查,必要时采用载荷试验检测,基坑纵向每15-20基坑检测1处,且每个工点不少于3处。基底为岩层时现场观察,对可能存在不均匀风化的岩层基坑,采用风钻沿基坑纵向每10米钻探5m核查。 陡坡路基:施工单位采用静力触探或机动钻探核实。每20布置一个勘探断面,每个断面布置3个勘探孔,分别位于线路中心和两侧坡脚。(三)路基工程1.路堑施工必须做好截排水工作,开挖后应保持排水畅通;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按分级开挖、分级加固的原则进行开挖与防护,必要时应采取预加固措施,以防止施工方法不
42、当造成边坡失稳,施工过程中边坡有裂纹或塌方现象时应立即处理;锚固桩按跳桩开挖的原则进行施工,在相邻锚固桩施工完成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批桩的施工;挡墙应采用分段跳槽开挖、分段现浇,且一般应在雨季前施工完成。2.路基施工机具进场前,应先了解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电缆、高压线、地下管线等分布情况,做好迁移与保护工作,确保安全施工。3.路基施工完成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调整期及沉降观测期,土质地基地段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路堤地段,尤其是需是进行预压地段,先期组织施工,确保路基有足够的调整期及沉降完成时间,满足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4.各类填料施工前均进行填筑工艺性试验。5.由于基底地基条件变化复
43、杂,各种不同地基条件下的不同地基加固措施施工前均应进行工艺性试验,确保施工质量以及地基加固处理措施的有效性,满足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6.全线路基的混凝土结构严格执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要求;对于设置复合地基(如搅拌桩、旋喷桩、CFG桩等)、锚索(杆)加固路基地段,当地表水、地下水存在侵蚀性时,根据“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的附录C 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性得判定及防护措施”,采用抗侵蚀水泥、或掺防腐掺合料等防腐措施,且骨料、外加剂、掺和料及搅拌用水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7.当地基采用挖除换填、强夯、冲击压实、振动碾压措施时,应预留3050cm的保护层,待强夯
44、、冲击压实等措施施工完成后,由人工清理、整平。8.施工中,不应抽取路基基底以及路基附近的地下水,以免引起路基沉降;当路基附近的构筑物须抽取地下水时,应加强附近路基的变形监测,做好沉降分析。9.路基基床施工应严格根据基床表层、基床底层的结构型式、材料类型和规格、压实标准等技术要求进行。路堤基床分层填筑施工前,填层的铺填厚度与压实遍数应通过现场压实试验确定。压实标准应根据结构位置、材料类型和规格同时满足多指标的要求。10.路基基床施工宜分为填土、整平、压实、检测四区段进行流水作业。各道工序后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检测、验收,并做好记录、签署,在上一道工序满足技术要求条件下,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路
45、基基床表层的检测应连续进行。11.路堑基床开挖后必须加强检测,确保动应力主要分布范围内的地基土土质均匀,并具有足够的强度与抗变形能力。当软质岩、强风化的硬质岩及土质路堑(当地基采用复合地基、桩网结构加固时除外)开挖至设计基床底层换填底部以上约0.3m时,开始进行地基土检测,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压实系数K、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不满足路基相应部位的规定要求时,提出变更,加大换填厚度或进行地基处理。12.路堤填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对基底或处理后的地基面进行检查,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性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并报检查、监理单位确认。13.为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量,较厚层的覆盖层、全风化层
46、、强风化的软岩路堤地段,特别是填挖高度小于3.0m低路堤或浅挖路堑,填筑前可采用冲击压实、强夯、振动碾压等技术在基底整平后应进行填前夯实。14.路堑施工前,应先实施地面排水设施,必须先将堑顶排水沟修好。15.边坡开挖必须自上而下施工(设桩板墙地段,应先施工好预加固桩后再开挖边坡),上一级边坡开挖好后应及时将边坡防护措施施作好,作好上一级边坡的防护工程后方可开挖下一级边坡。深路堑施工要做好土石方开挖与支挡加固工程的有机结合和进度协调,坚持“分级开挖、分级支护”的原则,自上而下,开挖一级,加固防护一级,严禁一挖到底再进行支挡防护。土石开挖禁止大爆破施工,靠近路堑设计边坡时,如需爆破,应采用小剂量爆
47、破方法,确保堑坡平顺。在岩体破碎、土质松软或有水地段修建支挡结构,宜在旱季施工,并应集中力量,分段施工,不应长段拉开挖基。(四)桥梁工程1.按照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规定进行施工,严格执行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建筑材料的选用、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养护等工艺均应遵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办理。2. 根据设计图纸,认真核对地形地貌、墩台里程、断面高程、路基横断面、线路或站场资料及涵洞的出入口标高等,若发现与设计不符或基坑开挖后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上报项目部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作出变更设计后,以变更设计为依据进行施工。3. 下部结构施工放样时,应对线路里程、桩位坐标、预偏心大小及方向等进行相互校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课件教学
- 城市污水管网建设项目招投标方案(参考范文)
- 2025年差容式力平衡传感器项目建议书
- 水肌酸产品项目建议书(范文模板)
- 2025年核辐射剂量防护仪器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丙二酮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特殊功能复合材料及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教案
- 五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 2025年宠物电商合作协议书
- 临床、口腔医师申报卫生高级职称工作量登记表
- GB/T 10045-2018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药芯焊丝
- 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
- 2023年纳雍县财政局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参考答案
-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艺技术要点讲义丰富课件
- 永能选煤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浙江省建设领域简易劳动合同(A4版本)
- 位置度公差以及其计算
- 氯化铵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浙江省本级公务车辆租赁服务验收单(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