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的民族关系.ppt_第1页
两宋的民族关系.ppt_第2页
两宋的民族关系.ppt_第3页
两宋的民族关系.ppt_第4页
两宋的民族关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辽、夏、金的兴起及与宋的关系,特别提醒1.辽、宋、夏、金关系,2辽、宋、夏、金时期的三次“和议” 辽宋澶渊之盟、夏宋议和与金、南宋的绍兴议和。它产生的影响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一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负担,加剧了两宋的统治危机,一是结束战争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以及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快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发展步伐。,辽河,黑龙江,元昊,上京,大夏国,兴庆,会宁,蕃汉分治,猛安谋克制,问题探究辽实行“蕃汉分治”的原因、特点及作用 (1)原因:在辽统治的广大地区,由于南北地区的汉族和契丹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

2、封建文明,为了适应这种不同情况,辽朝的行政管理机构分设“北面”和“南面”两个系统。 (2)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是一种民族分治。 (3)作用: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度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归纳总结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的不同 (1)唐朝:打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打败东突厥;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管辖,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和黑水、渤海都督府;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云南王、渤海郡王、怀仁可汗等;同少数民族和亲,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 (2)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以议

3、和、送“岁币”苟且偷安;两宋都被少数民族所灭。,高梁河,靖康之变,澶渊之盟,夏国主,大散关,绍兴和议,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2011年高考重庆卷)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已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重开边境贸易割让幽云十六州 约为兄弟之国 封元昊为夏国主 A B C D 【精讲精析】得到幽云十六州的是契丹政权,故错误。宋夏和议条款规定: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重开边境贸易。故表述错误,表述正确,故选B项。 【答案】B,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2010年高考全国卷)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

4、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精讲精析】燕宾馆表达的意思是:北方的苦寒不像陶渊明在饮酒里所写的那样,而是“雪满西山把菊看”,这个时候恰逢中国古代的重阳节,而金朝亦看重此节日,并在该节日祭天,此时金朝人陪范成大喝酒赏菊,故选D项;农历九月初九为中国古代中原地区传统的重阳节,该习俗并非源于女真族,故排除C项;而A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B项偏离题干的主体思想。 【答案】D,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各民族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延续贡

5、献了力量。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全面了解历史上各民族发展状况,对我们今天珍视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两宋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封建制度的成熟,封建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从命题角度看,在民族关系方面,各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地区扩展,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中国古代有些统治者为加强统治,解决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问题,曾经采用过类似“一国两制”的办法进行治理。下列制度中具有明显“一国两制”特征的是() A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 B契丹的“蕃汉分治”制度 C西夏的部落兵制 D元朝时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置行中书

6、省 解析:契丹族的“蕃汉分治”体现了对不同区域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实行不同的政治管理制度的原则。 答案:B,1(2011年高考上海卷)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 解析:秦汉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匈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南朝齐政权统治时期,进入中原的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宋朝时期,北方的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2010年高考上海卷)下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B南朝 C北宋 D南宋 解析:本题考查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从图中的“西夏”可以排除A、B两项,

7、因为东晋、南朝时期没有西夏政权;从图中政权边界及都城位置在黄河流域可以判断该时期是北宋而不是南宋,因为南宋与西夏不接壤且南宋都城在今天杭州。另外,南宋时期,黄河夺淮,从图中黄河入海地点也可排除南宋。故选C项。 答案:C,3(2009年高考全国卷)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可用排除法。西夏党项族为羌族的一支,A项错误。契丹于916年建国,早于北宋,B项错误。西夏曾向北宋称臣,并未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D项错误,

8、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答案:C,1北京西直门外,有条风景秀丽的河流,人称“长河”,长河的前身是高梁河。一千多年前,宋军与辽军在高梁河畔先是激战,后是言和。下列关于这一段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有() 辽宋之间曾经发生连年战争北宋以支付岁币的办法取得边境的相对安定宋在与辽的战争中被打败,以议和的方式缓解矛盾在宋辽和议中,双方决定在边境设榷场进行贸易 A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北宋不是被打败后与辽签订和约的,故选C项。 答案:C,2北宋时期与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为“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甘肃固原东南),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这个少数民族政权是()

9、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解析:从少数民族控制的地区看,该民族地处西北地区,与北宋并存,应该是西夏。 答案:A,3.在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其错误的一项是() 解析:南宋建立前,金已经灭辽,所以不能出现C项中辽、金和南宋并列对峙的局面。 答案:C,4南宋陆游诉衷情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反映了他的满腔悲愤。词中的“胡”指的是() A匈奴 B突厥 C蒙古 D女真 解析:陆游是南宋人,当时与其并立的政权主要是女真人建立的金和党项人建立的西夏。与南宋经常发生战争并占领南宋大片土地的是金朝。 答案:D,5射雕英雄传中长春子丘处机为让后人永远记住一段耻辱历史而为郭啸天和杨铁心未出生的孩子取名一个叫靖、一个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