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5631-1995标准规定了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的性能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此标准确保这些设备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到火焰的存在,适用于工业、商业及某些特殊环境中的火灾预警系统。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览:
-
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于利用红外辐射原理检测火焰,并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
-
术语和定义:对关键术语进行了界定,如“响应阈值”、“误报率”、“漏报率”等,为后续条款提供基础概念。
-
分类:根据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或特定功能,将其进行分类,便于针对性地进行性能评估。
-
技术要求:
- 灵敏度:规定了探测器应能检测到特定波长范围内火焰产生的红外辐射,并设定最小灵敏度要求。
- 响应时间:定义了从火焰出现到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所需的时间限制。
- 抗干扰能力:要求探测器在非火灾条件下(如阳光、灯光、电磁干扰等)不应产生误报。
- 环境适应性: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因素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需满足在特定极端条件下的正常工作要求。
-
试验方法:
- 灵敏度测试:通过模拟真实火焰条件或使用标准红外光源,验证探测器的响应能力。
- 响应时间测试:测量从引入测试火焰到报警信号输出的时间。
- 误报与漏报测试:在无火环境下暴露于各种可能引起误报的因素中,以及在有控制的火源条件下检测漏报情况。
- 环境适应性试验:将探测器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评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了产品标识、包装要求以及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以保证产品不受损害。
-
检验规则:说明了产品出厂前应执行的检验程序,包括型式检验和例行检验,确保每批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质量保证:提出了制造商应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
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Performance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
forpointinfraredflamedetectors
GB15631一1995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波长大于850nm的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
和标志。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安装的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对于在特殊环境中安装的具有
特殊性能的探测器,除特殊性能要求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外,亦应执行本标准。
2引用标准
GB12791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2978火灾报警设备检验规则
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2423.1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e: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GB2423.1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c:接触点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方法
3性能要求
3.1当被监视区域发生火灾且火灾参数达到规定值时,其探测器应输出火灾报警信号,同时启动探测
器的报警确认灯或起同等作用的其它显示器。
3.2探测器应耐受住本标准第4章所规定的各项试验,并应满足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4试验方法
4.1试验的一般要求
4.1.1按附录A规定对探测器进行试验,每次试验需八只探测器。
4.1.2试验时需提交的申请文件应符合GB12978第4.1.4条规定。
4.1.3探测器在试验前须进行外观检查,符合下述要求时,方可进行试验:
a表面无腐蚀、涂覆层剥落、起泡现象,无明显划痕、毛刺等机械损伤;
b.文字符号和标志清晰,结构无松动。
国家技术监仔局1995一07门9批准1996一02一01实施
GB15631一1995
4门.4如在有关条中没有说明时,则各项试验均应在下述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一35'C,;
相对湿度:45%一75%;
气压:86106kPae
4门.5如在有关条中没有说明时,则各项试验数据的容差均为15%,
4.1.6如果试验中要求探测器接通电源,则应按制造厂提出的要求对探测器供电。
4.1.7如果探测器的灵敏度取决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判断,则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将探测器的灵敏度
分另曦置最大、最小极限值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4.21条要求。
4.1.8本标准规定的以下试验为型式检验。
4.2响应}A值测试
4.2.1目的
检验探侧器的响应阑值。
4.2.2设备
探测器响应阂值检测装置是一台专用设备(如图1所示)。它由光学轨道、红外光源、红外减光片、调
制器、光阑、探测器安装支架和其它有关测试记录设备组成。该装置应满足4.2,4.4,4.5,4.6,4.7,4.8
条的试验要求。
图1红外火焰探测器检测装置
1一光学轨道,2一光电倍增管3-载止减光片;4一冷却腔;5一光源;
6一快门;7-IR滤光片;8-光阑;9-探侧器'10-闭制器
4.2-2.1光学轨道
主要技术参数
长度:2000mm
平直度:小于0.04mm
4.2.2.2红外光源
红外光源采用汽油气化气体燃烧产生的火焰。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在距光源1500mm处用辐射计
测量其辐射能变化量不应大于20%。试验期间,光源应始终保持稳定,为避免周围空气波动引起火焰本
身的闪烁,采用一种专用汽油气化燃烧器,其燃腔不受外面气流影响。在燃腔外部采用水循环方式进行
冷却避免燃烧过程中燃腔产生热辐射影响。
GB15631一1995
4.2-2.3红外减光片
红外减光片起衰减红外辐射作用,本检测装置中采用中性红外减光片,可通过波长为大于850nm
的红外辐射、其透过率视具体试验情况而定。
4.2.2.4调制器
调制器由斩光器和一部直流电机组成,直流电机驱动的斩光器在光阑和减光片前以12.5Hz的基
本频率旋转,对燃烧产生的红外辐射进行调制(如图2所示)。
4.2.2.5光阑
光阑起衰减标准火焰辐射的作用,其孔径范围为4^-10mm。光阑本身应进行票奥化处理,表面不应
发生光反射。
斩光赞
刃那“
吹6﹁
图2调制器原理图
4.2.2.6安装支架
安装支架可以安装不同型号底座的探测器并能沿光学轨道滑动。其本身高度可调,同时能以光学轨
道轴心的垂线为轴心做1800的转动,支架本身应进行黑化处理,表面不应发生光反射。
4.2.3试验方法
试验前将探测器安装在试验装置的安装支架上,使其与标准光源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能最大限度
地接受红外光源的辐射,接通与控制或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并保持稳定。
用辐射计在距光源1500mm处测量光源的辐射能量并观察其变化情况。
将探测器的安装支架移到距光源1500mm处。
4.2.3.1试找探测器响应点
沿着光学轨道反复移动探测器的安装支架,确定探测器在30s内可靠响应的最大距离D,该距离
在光学轨道上对应的点就是探测器的响应点。
根据光学原理,探测器响应点与光源之间的距离D的平方与光源对探测器传感面辐射的有效功率
S成反比关系,即:
GB15631一1995
生刮
K
-一
S
其中x为变换常数
对于随机响应特性的探测器,必须先反复测量其响应阑值至少6次,直至下一次的响应阂值的变化
不超出前几次测量的响应闽值平均值的10%
对于频段特性的探测器,必须将调制器调在厂方给定的闪烁频率上(包括0).
4.2.3.2响应阑值比的计算
在测得的光源辐射能变化大于5%,但小于20%的情况下,计算探测器的响应闽值比S,:S-时
应乘或除以较正因数尸1/尸。。
尸:第一次试验时测得的辐射能;
P2:第二次试验时测得的辐射能。
4.3通电试验
4.3.1目的
检验探测器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工作的稳定性。
4.3.2方法
按4.2.3条规定测试探测器响应点D值。使其在正常监视状态下连续运行7d。运行结束后,再按
4.2.3条规定,在与运行前相同的测量方位上,测量探测器响应点D值,并与该探测器一致性试验中的
D值相比较,确定Dm..和Dm,,计算响应阂值比Sm。二:S.,..
4.3.3试验设备
红外火焰探测器检测装置。
4.3.4要求
a.试验期间,探测器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响应阐值比S...:Sm。应不大于1.3.
4.4重复性试验
4.4门目的
检验探测器响应阐值的重复性。
4.4.2方法
按4.2.3条规定,在探测器正常工作位置的任意一个方位上连续测量6次响应阑值。6次响应闽值
中的最大值用Dm..表示,最小值用Dm、表示。最后计算响应闽值比S...:S.i..
4.4.3要求
响应阂值比Sm。二:S-应不大于1.3.
4.4.4试验设备
红外火焰探测器检测装置。
4.5方位试验
4.5门目的
检验探测器在不同视角范围内的响应性能,从而确定探测器的“视锥角”范围。
4.5.2方法
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探测器响应点D值,每测一次,将探测器转动一个角度,使探测器视锥角
的轴线与光轴的夹角分别为00,150,300,450(如果厂家技术标准规定的视角范围大于450,转动角度按
厂家规定进行)。
4.5.3要求
响应闽值比5二、:sm,o应不大于2.0.
Gs15631一1995
4.5.4试验设备
红外火焰探测器检测装置。
4.6一致性试验
4.6.1目的
检验探测器响应阐值的一致性。
4.6.2方法
将8只探测器按附录中表A1规定,依次按4.2.3条规定的方法分别测试探测器响应点D值,并从
中确定Dm“和D-,计算响应阑值比S...,s.i..
4.6.3要求
响应闭值比S,_.:sm;}应不大于2.0.
4.6.4试验设备
红外火焰探测器检测装置。
4.7电压波动试验
4.7.1目的
检验探测器在额定工作电压波动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
4.7.2方法
按4.2.3条规定,分别使额定工作电压降低15%和升高10%测量响应阔值。
与该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响应阐值相比较,从三者中确定Dm.二和。。值,计算响应闽值比
Sm..:S.-
4.7.3要求
响应阂值比Sm.二:S...应不大于1.6.
4.7.4试验设备
红外火焰探测器检测装置。
4.8环境光线试验
4.8.1目的
检验探测器在环境光线作用下性能的稳定性。
4.8.2方法
将探测器按正常工作位置固定在安装支架的固定面上,并接通控制和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
状态。
在试验前将环境光干扰模拟装置(简称光干扰装置,如图3所示)安设在红外标准光源与探测器之
间,且使其与探测器的距离为200mm.
GB15631一1995
图3环境光干扰试验装置
1一白炽灯;2一环形日光灯。3一探测器
试验步骤:
a.用两只25W的白炽灯(色温为2850士100K)照射1h;
b.用一只直径308mm,30W环形荧光灯(色温约为4900K)照射1h,
c,用两只25W的白炽灯及一只直径308mm,30W的环形荧光灯同时照射1h;
d.使上述三个光干扰装置的干扰光源同时以通电is、断电is的时间周期重复十次。
上述试验后,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探测器响应点D值,并与该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D值
相比较,确定Dm。和Dm、值.计算响应阂值比S...:S.t..
4.8.3要求
a.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响应阐值比S.:S.。应不大于1.3.
4.8.4试验设备
红外火焰探测器检测装置。
49高温试验
4.9.1目的
检验探测器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适应性。
4.9.2方法
将探测器及其底座放在高温试验箱中,并接通控制和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在温度23士5‘C的条件下,以不大于。5'C/min的升温速率。使温度升至55士2'C,在此条件下保持
2h。取出探测器,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1h。然后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响应点D值,并与该探测
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D值相比较,确定Dm,.和D二值,计算响应阑值比S、二:S-..
4.9.3要求
a.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普信号;
b.响应阐值比Sm。二:S.,.应不大于1.30
4.9.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高温试验箱)应符合国家标准GB2423.2中第4章规定。
GB15631一1995
4.10低温试验
4.10.1目的
检验探测器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适应性。
4.10.2方法
将探测器及其底座放在低温试验箱中,并接通控制和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在温度为
15-20'C、相对湿度不大于70%的条件下保持1h,然后以不大于0.50C/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
-10`C,在此条件下稳定2h(探测器在试验箱中不应有结冰现象)。
低温稳定期结束后,关断控制和指示设备,取出探测器,在温度为15250C、相对湿度不大于70%
的环境中恢复1-2h,然后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其响应点D值,并与该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
D值相比较,确定D~和Dm。值,并计算响应闽值比Sm:二:S.-
4.10.3要求
a.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探测器在试验后应无破坏涂覆和腐蚀现象;
c.响应阐值比S...:S.,.应不大于1.3.
4.10.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低温试验箱)应符合国家标准GB2423.1中第4章规定。
4.11冲击试验
4.11.1目的
检验探测器经受非多次重复性机械冲击的适应性及其结构的完好性。
4.11.2方法
将探测器和底座按其正常的工作位置安装在冲击试验设备(如图4所示)的木梁底面的中心位置
上,接通控制和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调整试验设备,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回柱形钢块从700mm高处沿导向装置垂直地跌落在木梁顶
面中心部位,冲击面积为18cm'士10写,跌落1次。
试验后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其响应点D值,并与该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D值相比较,确
定Dm..和Dm。值,并计算响应阐值比S-.:S...
4.11.3要求
a.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探测器在试验后应无机械损伤和紧固部位松动现象;
c.响应阐值比Sm。二:S.,.应不大于1.3.
4.11.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见图4)主体是一个木梁支架装置。木梁材质为柞木,截面尺寸为100mmX50mm。木梁
窄面固定在两根宽度为50mm的柞木支脚上,支脚放在平的水泥地面上,并有足够的高度以使探测器
不触及地面。支脚与木梁的纵轴成直角,两支脚的中心距为900mm.
GB15631一1995
此段即离要保证
掇测器不触及地板
图4冲击试验设备图
a-1kg钢块;b一导杆;c一柞木梁;d-螺母和垫片;e一柞木支脚;卜探测器
4.12碰撞试验
4.12.1目的
检验探测器承受机械碰撞的适应性。
4.12.2方法
将探测器和底座按其正常的工作位置安装在碰撞试验设备的钢性水平安装板上(如图5所示),并
接通控制和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调整碰撞试验设备,使锤头碰撞面的中心能够从水平方向碰撞探测器,并对准使探测器最易遭受破
坏的部位。然后,以1.5士。.125m/s的锤头速度、1.9士0.1)的碰撞动能碰撞探测器。碰撞后,按4.2.3
条规定方法测试其响应点D值,并与该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D值相比较,确定Dm和D-值,计算
响应阂值比Sm,*:Sm,}o
4.12.3要求
a.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试验后探测器与底座之间、底座与安装板之间不应松动和产生位移;
c.响应阐值比Sm..:S,应不大于1.3.
4.12.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见图5)主体是一个摆锤机构。摆锤的锤头由硬质铝合金AlCu4SiMg(}固溶、时效处
理)制成,外形为具有一个斜的碰撞面的六面体。锤头摆杆固定在带球轴承的钢轮毅上,球轴承装在硬钢
架的固定钢轴上。硬钢架的结构应保证在未安装探测器时能够使摆锤自由旋转。
锤头的外形尺寸为长94mm、宽76mm,高50mm。锤头斜切面与锤头纵轴之间的夹角为600士10,
锤头的摆杆外径为25土0.1二,壁厚为1.6土。.1mm,
锤头的纵轴距旋转轴线的径向距离为305mm,锤头的摆杆轴线要保证与旋转轴线垂直。外径为
102mm,长为200mm的钢轮毅同心组装在直径为25mm的钢轴上。钢轴直径的精度取决于所用的轴
承尺寸公差。
在钢轮毅的与摆杆相对的方向上装有两个外径为20mm、长为185mm的钢质配重臂,其伸出长度
为150mm。在两个配重臂上装一个位置可调的配重块,以便使锤头与配重臂平衡。在钢轮毅的一端装
一个厚12mm、直径为150mm的铝合金滑轮,在滑轮上缠绕一条缆绳,缆绳的一端固定在滑轮上,另一
端系上工作重锤。
Gs15631一1995
图5碰撞试验设备图
a一安装板,b-探测器;c一锤头沮一摆杆仪一钢轮毅;f-球轴承;g一转动2700,
h一工作重锤;」一配重块;k一配重臂,1-滑轮
安装探测器的水平安装板由钢架支撑,安装板可以上下调整,以使锤头的碰撞面中心从水平方向碰
撞探测器。在使用试验设备时,先调整探测器和安装板的位置,调好后,把安装板固紧在钢架上,然后摘
下工作重锤.通过调整配重块平衡摆锤机构。调整平衡后,把摆杆拉到水平位置上,系上工作重锤,当摆
锤机构释放时,工作重锤将使锤头旋转Zrzmd碰撞探测器。
工作重锤的质量为:
式中:r-滑轮的有效半径m,当r为75mm时,工作重锤质量约为o.55kg,锤头质量约为。.79
kg,
4.13振动试验
4.13.1目的
检验探测器经受振动的适应性及其结构的完好性.
4.13.2方法
将探测器和底座按其正常工作位置安装在振动台上,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依次在三个互相垂直
的轴线上,在10^-150^-loH:的频率循环范围内,以9.81m/s,的加速度幅值、1倍频程/min的扫频速
率,进行一次扫频循环,检查有无危险频率。如有危险频率,则使探测器分别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的每
个危险频率上进行加速度幅值为9.81m/s,、持续时间为90士1min的定频振动试验;如无危险频率,则
分别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进行频率为150Hz、加速度幅值为9.81m/s'、持续时间为90士1min的
定频振动试验。
然后,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响应点D值,并与该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D值相比较,确定
Dm,x和Dm,.,并计算响应闭值比S.:Sm}}o
4.13.3要求
GB15631一1995
a.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试验后,探测器无机械损伤和紧固部位松动现象;
c.响应闽值比Sm:Sm;应不大于1.3,
4.13.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振动台和夹具)应符合GB2423.10中第3.1条规定。
4.14静电放电试验
4.14.1目的
检验探测器对带电人员、物体接触造成静电放电的抵抗性。
4.14.2方法
将探测器和底座放在试验用接地板上,其距接地板边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接通控制和指示设
备,使之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节静电放电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为8000V,将连接150pF储能电容器和
150il电阻器的静电放电探头充电到8000V,经该15011电阻器对探测器进行放电。每次充电后应立
即将静电放电探头触及到探测器外壳的一个试验点上,无论是否发生电弧放电,务必使探头尖端与试验
点切实接触。静电放电应在探测器外壳(底表面和测面)的不同试验点共进行10次,每次放电的时间间
隔至少为1S.
试验后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响应点D值,并与该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D值相比较,确定
Dm。和D-,并计算响应闽值比S-.:S-,
4.14.3要求
a.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替信号;
b响应阑值比s。二:S.,。应不大于1.3,
4.14.4试验设备
4.14.4.1静电发生器:输出电压8000V士10%,其电原理图如图6所示,输出电流波形如图7所示。
4.14-4.2静电放电探头:放电端为一"8的球体,连接体与后半球外带绝缘材料。
4.14-4.3接地线:静电放电试验用直流电源和静电放电探头的接地线必须和接地板一起接到电源插
头的接地线上。
放电探头
IOOM4
二二二12
I6.SkVC,二拿二150pF
安全接地线
图6静电放电发生器原理图
GB15631一1995
图7静电发生器输出电流波形
4.15辐射电磁场试验
4.15.1目的
检验探测器在辐射电磁场环境中工作的适应性。
4.15.2方法
将探测器和底座放在绝缘试验台上,接通控制和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图8所示连
接试验设备,将发射天线置于中间,探测器与电磁干扰测量仪天线分别置于发射天线两边1m处。调节
1.500MH:的功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使电磁干扰测量仪的读数为10V/m,在试验过程中频率应在
1^500MHz的频率范围内以不大于。.005倍频程/s的速率缓慢变化,同时应转动探测器,观察并记录
探测器的工作情况。如使用的发射夭线有方向性、则应先使发射天线对准电磁干扰测量仪天线,调节功
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为10V/m,然后将发射天线位置反转,对准探测器进行试验。在1^500MHz的频
率范围内,应分别用天线的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进行试验。
试验应在屏蔽室进行,为避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夭线的位置应符合图9的要求。
试验后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响应点D值,并与该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D值相比较,确定
Dm.和Dm,.,并计算响应阐值比Sm。二:S-
4.15.3要求
a.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响应阐值比Sm..,S.,应不大于1.3.
探侧器
发射天线
电班干扰侧量仪功书信号发生器
图8试验设备布置图
GB15631一1995
受试仪器
发射天线
电磁飞扰
a叨垦仪天线
陌碍物或屏璧室内璧
图9天线位置图
4.15.4试验设备
4.15.4.1功率信号发生器(或信号发生器与功率放大器)
a.频率范围:1^-500MHz;
b.输出功率:应能提供足够的功率,满足离发射天线1m远处产生10V/m电磁场的要求,输出
功率可调;
c.扫频速率:小于0.005倍频程/s,
4.15-4.2电磁干扰测量仪:应符合GB6113《电磁干扰测量仪》的技术要求。
4.15.4.3发射天线
a.1^30MHz长线天线;
b.20^-200MH:双锥夭线;
c.200--500MHz螺旋天线;
d.也可以使用满足试验要求的其他天线。
4.16电瞬变试验
4.16.1目的
检验探测器在电瞬变产生的干扰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
4.16.2方法
将探测器接通控制和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对探测器的每根外接连线分别进行下述试验:
a.施加1000V士10%、频率5kHz士20%的正负极性瞬变电压(波形见图10);
b.每300ms施加瞬变脉冲15ms(见图11);
c.试验时间为2min,
GB15631一1995
试验后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响应点D值,并与该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D值相比较,确定
Dmax和Dm,},并计算响应阂值比S}.:S...
图1050S2负载时单脉冲波形
重复阁期(取决干瞬变脉冲电压〕
脉冲数由倾率决定
4.16.3
图n一组瞬变脉冲波形
要求
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响应闭值比Sm:S*应不大于1.3.
a.阮
GB15631一1995
4.16.4试验设备
瞬变脉冲发生器:输出瞬变脉冲电压1000V士10%,脉冲频率5kHz士20%,输出阻抗50d1,每
300ms输出15ms瞬变脉冲电压,极性为正、负,其电源理图如图12所示。
夕止变发”’“一
}一Soo
二二二1〔
图12瞬变发生器电原理图
U-高压电源;Rc一充电电阻;Cc-储能电容;Rs脉冲整形电阻;
Cd一隔直电容;R。一阻抗匹配电阻
4.17湿热试验
4.17.1目的
检验探测器在湿热环境下使用的适应性。
4.17.2方法
将两只探测器及其底座在温度为40士5℃的干燥箱中干燥24h后,立即移放到湿热试验箱中,并接
通控制和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调节湿热试验箱,使探测器在温度为40士2'C、相对湿度为90%一95%的条件下持续96h,并接通
控制和指示设备,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试验期间探测器表面均不应出现凝露现象。
将其中一只探测器取出,立即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其响应点D值。另一只探测器在温度为
15^20"C、相对湿度小于70%的环境中放置72h,然后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其响应点D值。
将测得的两只探测器响应点D值分别与该两只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D值相比较确定Dm。和
D..。值,并计算响应闽值比S-:Sminc
4.17.3要求
a.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故障或火灾报警信号;
b.探测器在试验后不应有破坏涂覆或腐蚀现象;
c.响应闭值比S。二:S.;.应不大于1.6.
4.17.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湿热试验箱)GB2423.3中第2章的规定。
4.18绝缘电阻试验
4.18.1目的
检验探测器的绝缘性能。
4.18.2方法
将探测器及底座安装在绝缘电阻试验设备的一块金属板上(电压地端),将探测器所有接点相互短
接,并在该短接处和金属板之间施加500士50V的直流电压,持续60士5s,测量绝缘电阻。接着,将探测
器放置到温度为40士5℃的干燥箱中干燥6h后.再放置到温度为40士2'C、相对湿度为9000^'95%的
GB15631一1995
湿热试验箱中,保持96h;然后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放置lh后,再按上述方法测量绝缘电阻。
4.18.3要求
探测器在两种条件下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应分别不小于100Mn和1Mn,
4.18.4试验设备
绝缘电阻试验设备要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试验电压:直流500士50V(地端为金属板);
测量范围:0-500Mn;
最小分度:0.1MS2;
记时:60士5s.
注:在不具备专用试验设备情况下,也可用兆欧表或摇表测试。
4.19耐压试验
4.19.1目的
检验探测器的耐压性能。
4.19.2方法
将探测器和底座在温度为25士2'C、相对湿度不大于70%的湿热试验箱中放置24h,然后取出,再
将探测器和底座安装在耐压试验设备的一块金属板上(电压地端),将探测器所有接点相互短接,并按下
述要求在短接处和金属板之间施加试验电压:
a.额定工作电压不超过50V时:
试验电压以100^-500V/s的升压速率从OV升到500V,持续60士5s;
b.额定工作电压超过50V时:
试验电压以100500V/s的升压速率从OV升到1500V,持续60士5s,
4.19.3要求
探测器在试验期间不应发生表面飞弧、扫掠放电、电晕或击穿现象。
4.19.4试验设备
耐压试验设备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试验电压:50Hz,O-l500V(有效值)连续可调,短路电流loA(有效值);
升压速率:100^-500V/s;
记时:60士5s,
4.20腐蚀试验
4.20门目的
检验探测器抗腐蚀能力。
4.20.2方法
试验时,将探测器和底座按其正常工作位置(试验期间探测器不通电)固定在一个温度为25士20C,
SOS浓度为(25士5)ppm(体积比)、相对湿度为90Yo'"95%的试验箱中持续21d的试验。
试验结束后,探测器和底座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7d。然后按4.2.3条规定方法测试探测器响应
点D值,并与该探测器在一致性试验中的D值相比较,确定Dm..和Dmi.值,计算响应阑值比S...:S.m.
4.20.3要求
响应闽值比s、二:Sm。应不大于1.6.
4.20.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丽江公共安全管理办法
- 临停车位收费管理办法
- 企业产权处置管理办法
- 中铁质量检查管理办法
- 乡镇农村厨师管理办法
- 京东开发流程管理办法
- 乡镇临时用地管理办法
- 井下防爆检查管理办法
- 企业贷款支付管理办法
- 临床能力培训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热成型钢(PHS)市场销售模式及未来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oracle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官方标准答案)
- 实验室留样管理制度
- T/CI 202-2023TBM 隧道工程智慧工地系统接口和集成技术规范
- 儿童疼痛课件
- 统编版 高中语文 高三第二轮复习诗词部分《八读法鉴赏诗词》教案
- 军事医学与战场救护试题及答案
- 制砂场管理制度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库(共八套)
-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