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古诗赏析.ppt_第1页
中考复习古诗赏析.ppt_第2页
中考复习古诗赏析.ppt_第3页
中考复习古诗赏析.ppt_第4页
中考复习古诗赏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专题复习之,古诗词赏析,中考考纲说明:,阅读古代诗歌,能作初步的赏析,古代诗词阅读 考什么,一、对语言理解的考查 二、对情感主题的考查 三、对形象理解的考查 四、对写法理解的考查,古诗词鉴赏,之,画面描写,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提问方式: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变相提问: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征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例1: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p73,(2分钟后,比一比谁的回答更精彩。),1)找出描写到的所有景物:,注意步骤:,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3

2、)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莺、树、燕、泥;,莺(早)、树(暖)、燕(新)、泥(春),莺:早出生的黄莺;树:向阳的树木; 燕:刚会飞的燕子;泥:春天的泥粒。,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几只早出生的莺儿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巢。,5)表达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喜爱西湖、愉悦闲适的心境。,画面描写:1.找全景物; 2.加修饰语; 3.展开联想、想象连缀 成句子; 4.表达的情感。 练一练:总复习 P164 四、六、十二、十五,方法总结:,1.赏析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红P.63.第3题),“

3、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两句诗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整个景象奇特壮丽,画面开阔,意境雄浑。,2.描绘“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呈现的景象。p70-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3.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以下道理:一

4、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表达了作者对郊外早春的喜爱之情。,古诗词赏析之 赏析语言,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点面结合、白描、细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用典、对比、照应、衬托、 渲染、铺垫、象征、抑扬、联想、想象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比喻、拟人、互文、双关、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等,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 表现手法?,变相提问: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有何效果?,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5、 2.结合诗句阐释运用此手法的原因 3.此手法传达的诗人感情,答题步骤:,答题示例:p60-2,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采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描写手法,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运用此手法的原因 3.此手法传达的诗人感情,采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描写手法,步骤一,动景:静景: 实写:虚写:,步骤二,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豪迈的气慨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步骤三,试题分析:这首

6、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2009年 成都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p86,参考答案: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表达技巧,描写内容,评价效果,作者情感,如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如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进行赏析,试题分析: 体会“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妙处。(文天祥过零丁洋)p86-2,参考答案:这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心境的悲苦。渲染了悲愤艰危的气氛,为后面情绪

7、转为激昂蓄势,表达自己愿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赤胆忠心和民族气节。,表达技巧,评价效果,评价效果,描写内容,作者情感,表达技巧角度,答题方法,技巧+效果+内容 +情感,1.晏殊的词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使用了什么写法?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p80-5,答:这两句词“新”与“旧”使用了对比的写法,再联系内容,作者通过对比表面上写作者在唱一曲新词、饮一杯醇酒时,感到这春天的天气同去年一样,亭台景物也依旧,实际上是抒发一种哀叹惆怅的感情。,2.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p64-2,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

8、人回味无穷,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沉的牵挂和思念。,3.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古诗词赏析之,内容角度,试题分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历来被人称道。请试着对这两句诗加以赏析。p80-,参考答案:作者借景抒怀,把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

9、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作者情感,蕴含的哲理,评价效果,如何从内容角度进行赏析,试题分析: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的理解。p85-3,参考答案: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赤诚之心垂于青史,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作者情感,句意,如何从内容的角度进行赏析,实战练兵,1、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加以赏析。(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提示:(技巧+效果)+哲理+情感,2、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提示:句意+情感,内容角度,古诗词赏析

10、之,炼字角度,如何从炼字的角度进行赏析,试题分析: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河南2010年饮酒(其五)p60,参考答案:“见”字是没目的地看的意思,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评价效果,描写内容,解释词意,作者情感,评价效果,望岳 一诗中的“钟”字有一字千金之誉,请说说它的好处。p66-4,试题分析,参考答案:“钟”字是聚集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凸显出泰山的神奇秀丽是大自然营造而得。表现了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解释词意,表达技巧,评价效果,描写内容,作者情感,炼字角度

11、,答题方法,词意+(技巧)+效果+内容+情感,例1:p63-2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蓬”“雁”的妙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达了诗人远行边塞的悲壮与孤寂之情。,一是重点关注动词 二是要关注形容词 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温馨小提示,例1:赏析崔颢黄鹤楼(红P146-1) 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

12、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的意思,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崔颢黄鹤楼),“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2.赏析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诗。(P74-5),答:诗中的“争”字用拟人的手法,把“早莺”当人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啄”

13、字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两句写出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3.“城春草木深”一句中“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P67-4),“深”字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的长安城草木丛生、一片荒芜、满目凄凉的景象,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请对其谈谈你的赏析。p62,答:选取“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江上景物当人写,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更显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情趣(表达作用),两句结合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自然变化的哲理(抒发情感)。,本诗中景物

14、描写精彩,达到一字传神的水平。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阔”字用得好。表现出江水荡漾,春潮涌动,江水几与岸平,江面显得广阔。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融化,春意已浓的景象。,5.“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p76-2,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的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淡优雅的景象,使人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诗人此时心情的写照。,6.此诗首句出现了两个具有节令特点的景物“杨花落”“子规啼”二者的作用是什么?p64-1,“杨花落”展现了暮春之景,给人以飘零和落寞之感;

15、 “子规啼”是哀啼,这是化用了典故,抒写离别之恨,二者都是以景衬情。,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6.王建十五夜望月不知秋思落谁家,“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灵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7.赏析刘禹锡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排”字用得好,很有动感,很有力量

16、,很有气势,给人以冲天凌云的感觉,能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9.赏析 “坼” “浮”二字。,(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 表达作用(效果) 抒发情感(揭示道理),二、怎样答题掌握基本的答题格式与思路,(五)理解内容情感,1.爱国 2.思乡 3. 惜别,4.怀才不遇 5.对现实黑暗不满 6.热爱大自然,练习,中

17、考说明 P64 65 (一)(三),情感的正确表达,欢快、愉悦、高兴、喜悦; 激昂、热烈、豪迈、豪放; 忧伤、悲伤、沉郁、沉重; 惆怅、孤独、思乡、失落、思念、依恋、留恋; 旷达、平和、悠闲;(心境) 壮志未酬、矛盾微妙,古诗主题的归纳,1.思乡思亲送别的孤独之情,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人生观、人生理想或不得志,观沧海望岳过零丁洋,饮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己亥杂诗渔家傲 秋思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3.自我开脱,逆境中不悲伤,酬乐天-见赠水调歌头,行路难己亥杂诗,4.国破家亡的悲痛,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因事因景而顿生的感悟,赤壁游山西村山坡羊使至

18、塞上,6.描写美妙的爱情,蒹葭 关雎,A.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之歌,“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志在为国家兴利除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B.民生疾苦的主题,白居易观刈麦: 农民“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我”就“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反映了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剥削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揭示了统治阶级压迫人民、剥削人民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C.情诗恋歌

19、,诗经第一篇关雎: 这是一个男子对女子相思的恋歌。 君子于役中“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直接抒发了妇人对服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李商隐无题: 诗人凄苦追念已经逝世的妻子,展现了爱人间生死相伴的真情,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夜雨寄北,D.友谊之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表现了诗人送别朋友时依依惜别之情感。,E.乡思离愁,李白渡荆门送别: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更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思乡深情。 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

20、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飘泊异乡的旅人的惆怅之情。,提问方式: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变相提问: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解答分析:,所谓“意境”,即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征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水面初平、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湖东杨柳白沙堤,这是一幅充满生机、明净美丽的早春图,步骤一,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喜爱西湖、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活学活用:,认真研读

2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上阙,仔细思考: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什么的感情。,解答分析:常见的表达技巧,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包括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小中见大、反衬、多角度(视觉、听觉等)描写,修辞手法: 拟人、比兴、借代、夸张、双关、比喻、对比、典故等,活学活用,认真研读望岳,思考诗人是怎样描写泰山的,抒发了他什么样的情感。,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词,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某字在表情达意上作用是什么,4.此诗某字有的版本作另一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还原到原句,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一般和在句中的意思,2.展开联想,将该字放回原句,再现诗人所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