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1.覆盖所有题型。 2.考查的知识点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常常与名言警句、古文诗歌、当今新科技和社会热点结合。,复习策略:,1.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2.关注热点问题,注意多角度切入考点 3.多思考,理清知识间的内在关系,本课在高考中呈现的特点:,第一节 实践及其作用,一、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理解,1、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2、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不是纯主 观的思维活动。,二、实践的特征:四性,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从三要素看),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实践的对象是客观
2、的 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2、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在意识的作用下实现自己的目的。,二者是统一的,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三、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1、生产实践,(1)含义:,生产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处理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作用,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是人们从事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要树立劳动的观点、尊重劳动者,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1)这一实践主要处理哪些关系?,(
3、2)作用: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3、科学实验,以生产实践为基础 是在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中分化、发展 起来的新的实践形式 它既包括改造自然的实验,也包括改造社会关系的实验 作用体现为两种形式,一是 二是,四、实践的作用: (重点),1、实践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1)生产实践起决定作用。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起推动作用。 (3)科学实验是有力的杠杆。,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表现,为什么?,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
4、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巩固练习,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唯一的来源、源泉?,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关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成了认识的对象.,注意:认识的途径和来源的区别: 第一、人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第二、一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二是书本知识,获取间接经验。 第三、一个人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最终也来源于实践。,之所以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因为?,实践的发展不断提
5、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A、源泉 B、动力 C、目的 D、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A、正确的指导 B、错误的阻碍,(2)方法论意义,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反对的错误倾向,(4)实际运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必须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思想?,练一练,1、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
6、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说明: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活动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2、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就已经在劳动者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实践是纯主观的活动 D、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是不相容的,B,B,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年学生要树立科教意识。这是因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重大
7、作用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出来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实践主体是智力和体力的统一 96全国 A、 B、 C、 D、 4、面对转基因产品的问世,有人庆幸科学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也有人担心它将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日本甚至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品。这表明: (02全国) 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人的认识是受主观条件制约的 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 B、 C、 D、,B,D,5、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正确与否
8、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感性认识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 A、 B、 C、 D、 (99全国),D,(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治病救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到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3)从输羊血到输人血、到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4)从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的病人的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至终因发现血型系统最终使输血问题得以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7.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
9、,奇迹般地挽救的青年的生命。其他的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病人死亡。输血医疗手段被禁止。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北美洲的一位医生给一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结果此人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同时也带来病人的惊人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2000春),答案:(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强调“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积极参加实践,既能直接获取新的知识,又能扩展和深化已有的知识,所以要提倡。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读有字的书”,认真学习书本
10、知识,能尽快掌握前人和其他人积累的正确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不能轻视读“有字的书”的作用。 (3)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恰当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一方面注重读有字的书,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6、有人认为“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99粤),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03全国,D,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华祝二十八日就中国正式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763-2025精细陶瓷陶瓷薄板室温弯曲强度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法
- 2025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宁师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襄阳第四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市静安区风华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宣传上课课件
- 2025届山西省朔州市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宠物护理与美容课件
- 宠物X光片检查技术课件
- 2025搬家合同范本大全:家具搬运与包装服务细则
- 部编初中历史八下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 拥有兄弟姐妹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主观幸福感
- 《智慧化工园区系统运维管理要求》
- T管造影及胆道解剖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 中国AI制药企业白皮书
- 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版)六西格玛黄带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建商务标编制管理要点
- 钢直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