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ppt_第1页
第4章_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ppt_第2页
第4章_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ppt_第3页
第4章_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ppt_第4页
第4章_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第四章 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车辆与动力工程系,2,第四章 化油器式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第一节 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第二节 燃料 第三节 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 第四节 现代车用化油器 第五节 辅助装置 作业,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燃油系统组成,车辆与动力工程系,4,第一节 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功用: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依据发火次序的要求,配置不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产物排出缸外 组成: 燃油供给装置:包括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油管等,用以贮存、输送及清洁汽油 空气供给装置:即空气滤清器,用以清洁空气 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即化油器,用以形成高质量

2、的油、气混合气 可燃混合气供给装置:即进气歧管,用以分配混合气 废气排出装置:包括排气歧管、排气消声器,用以排出废气,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5,供给系统的工作过程,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6,第二节 燃料,燃料:汽油、甲醇、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汽油: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多种烃的混合物 成分:C4 C12的烃类混合物, 其中 C:84%,H:15%,杂质:1% 评价指标:挥发性、抗爆性、热值 对汽油的要求: 1.良好的蒸发性 2.较好的抗暴性 3.较高的热值 4.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7,汽油的挥发性,测试方法:蒸馏试验即10%、50%、90%的馏出温度 评价方法:

3、10%馏出温度与发动机冷启动性能有关,此温度越低,发动机越容易启动; 50%馏出温度表明汽油中间馏分蒸发性的好坏,此温度低,暖机性能、加速性能、工作稳定性好; 90%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难以蒸发的重质成分的含量,此温度越低,重馏分越少 挥发性过差:难以蒸发、起动困难、燃烧不完全 挥发性过好:容易形成气阻、结冰等现象,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8,汽油的抗爆性,抗爆性: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不发生爆燃的能力 评价指标:辛烷值,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 汽油标号:等效辛烷含量 抗爆指数: 含铅汽油:汽油中加入四乙铅提高汽油的抗爆性 含铅汽油的危害: 废气中含有铅毒 含铅的废气使催化转化器中的催化剂中毒失

4、效 燃用含铅汽油导致燃烧室积炭加剧,车辆与动力工程系,9,汽油的抗爆性和不正常燃烧,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0,汽油的热值及汽油概况,热值:1Kg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汽油的热值:44000kJ/Kg,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1,第三节 工况对混合的要求,主要内容: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法 可燃混合气的浓度 混合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发动机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 理想化油器特性,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1、浮子室2、喉管3、主量孔 4、主喷管5、节气门,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3,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方法,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料

5、的质量比 表示:显然 理论混合气 稀混合气 浓混合气 过量空气系数: 表示:显然 理论混合气 稀混合气 浓混合气,返回,欧美日使用,中国使用,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4,混合气的浓度,经济混合气 功率混合气 火焰传播上限 火焰传播下限,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5,混合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6,不同工况对浓度的要求,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7,理想化油器特性,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8,第四节 现代车用化油器,简单化油器结构及特性 简单化油器与理想化油器特性比较 现代化油器五大系统: 1、主供油系统 2、怠速系统 3、加浓系统 4、加速系统 5、起动系统 化油器结构及

6、分类,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19,简单化油器及其特性,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20,理想化油器与简单化油器特性对比,理想化油器特性,简单化油器特性,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21,化油器主供油系统,1.主量孔 2.空气量孔 3.通气管 4.主喷管,功用:保证提供的混合气浓度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增加逐渐变稀,中负荷时接近经济混合气浓度 措施:设置通气管 原理:降低主量孔处真空度 工作范围:除了怠速工况和极小负荷工况外,主供油系均起作用,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22,化油器怠速系统,功用:怠速、小负荷时供给浓混合气 措施:增设怠速喷孔,过渡喷孔等 原理:利用小负荷时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支块、限止螺钉

7、、怠速喷口、调整螺钉、过渡孔、空气量孔7、怠速油道8、怠速量孔,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23,化油器加浓系统,1.加浓量孔2.主量孔 3.加浓阀 4.推杆 5.拉杆6.摇臂,加浓量孔 2.主量孔 3.加浓阀 4.推秆 5. 空气缸 6.活塞 7.弹簧 8.空气通道 9.真空通道,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24,化油器加速系统,功用:节气门突然开大时,及时将一定量的额外燃油一次喷入喉管,使混合气临时加浓,以适应汽油机加速的需要 措施:采用加速泵 工作范围:加速时,返回,1、摇臂2、活塞、3、活塞杆4、弹簧 5、出油阀6、通气道7、加速量孔8、连接板 9、拉杆10、连杆11、进油阀(单向阀),车辆与

8、动力工程系,25,化油器起动系统,功用:冷起动时,供给极浓的混合气 措施:在喉管前装一个阻风门,弹簧保持其处于常开位置 原理:关闭阻风门时,在阻风门后面产生很大的真空度,使得主供油系统和怠速系统都供油,同时减少了空气的供给量 工作范围:发动机冷启动时,返回,、阻风门,车辆与动力工程系,26,化油器结构及分类,按气流流动方向分类:,车辆与动力工程系,27,化油器结构及分类,按重迭喉管数分类:,车辆与动力工程系,28,典型化油器结构,车辆与动力工程系,29,典型化油器结构,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0,第五节 辅助装置,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1,汽油箱,功用:贮存燃油 构造:薄钢板冲压焊接/高

9、分子聚乙烯塑料 塑料油箱的优点:密封好、易成形、结构紧凑、重量轻等 组成:加油管、滤网、油箱盖、油量传感器、放油螺栓、隔板 车上位置:货车在车架外侧、驾驶员座位下;轿车位于车架后部 数量:普通车采用一个邮箱;越野车设主、副两个邮箱 储备里程:贮存的燃油可以供汽车行驶的里程,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2,汽油箱构造,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3,汽油滤清器,功用:清洁汽油中的水分和杂质 构造:,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4,汽油滤清器构造,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5,汽油泵,功用:将汽油从油箱吸出,经管路和汽油滤清器,然后泵入化油器浮子室 构造:由膜片、进油阀、出油阀 化油器、汽油泵产品的型号编制,设计单

10、位,产品代码: 化油器H 汽油泵B,结构特征,产品顺序号,变形产品,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6,汽油泵构造,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7,汽油泵构造,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8,汽油泵构造,返回,车辆与动力工程系,39,电子油门 (E-GAS、ETC),车辆与动力工程系,40,电子油门 (E-GAS、ETC),电子油门系统可以设置各种功能来改善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ASR(牵引力控制系统)和速度控制系统(巡航控制)。 当ASR系统传感到车轮的旋转速度,ECU就根据油门踏板的位置、车轮速度和方向盘转向角度等之间的不同而求出滑动率,通过减少节气门开度来调整混合气流量,以降低发动机功率来达到控制目的。而在ASR系统中,电子油门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它涉及整个ASR系统中对车速控制、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