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_第1页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_第2页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_第3页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_第4页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主讲:李向成,课程目标: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点:1、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不同时期”市“的发展与演变,难点: “市”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本节内容,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二、“市”的发展;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商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商业都市的发展;,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古代商业的繁荣;,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商业有了初步发展,交易活动频繁,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骨贝、铜贝),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商运活跃,商运十分发达(海上商运和陆路商运),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增加;最早的纸币“交子”,

2、出现了会馆和商帮,会馆与商帮,会馆:商人自行组织的商业公所。(同一地域的商人为了停宿、储运、交际的方便 ),商帮:明清时代在全国各地了出现了一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一种即亲密而又松散,且是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商帮。他们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除与整个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更主要的是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徽商与晋商,以经营盐业起家; 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 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 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知识概览二,明码标价,专门管理机构,长安9市,草市形成,草市尉,草市演进为地

3、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都市中的商业区繁华,思考:宋代城市的发展同唐代的城市相比,有什么新的变化?,宋代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方便了交易。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宋代的“草市”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市内出现娱乐场所“瓦肆” 四川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如泉州。,北宋较之于唐朝,“市”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探究:简要说明古代“草市”的

4、形式特征及其出现的意义。,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 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影响: 方便了百姓日常生活,带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北朝 木兰辞,1)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东西买齐?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各种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3)木兰能在短时间内把东西买齐,说明了什么?,集市地处交通便利之处,经济发展,政府的行政管理。,一试身手,思考:1、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商业有什么变化?,长安城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而东京的“市”范围扩大,

5、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成了分散于宅屋之间的繁荣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2、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商业经济更加繁荣,政府不再直接监督商业活动。,探究,探究 :结合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历程,想一下“市”的发展有何特征和趋势。,1)从交通便利的城郊、乡村发展为; 2)从严格的管理、限制发展为 3)从单纯的商品买卖市场发展为,集中的商业中心;,突破时空限制,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服务设施也较完备,功能齐全的商业区;,三、商业都会的崛起,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即市井。临淄、邯郸、郢。 2、汉代都市也因商业集中形成繁

6、华景象。 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除了长安、洛阳最为繁盛,广陵也是“雄富冠天下”。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夜市、庙会集市。汴京(开封)、临安(杭州)。 5、清代繁华的都市有苏州、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长安 五都,设“五均”官,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湖州,苏州,四大名镇,汴京(河南开封),出现“市井”的商业区,都市商业集中繁荣,“车水马龙”,南宋市镇续有发展。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临安(今浙江杭州)附近有15个市镇,今人考证尚不只此数。又宝庆四明志记鄞县有市镇18,慈溪县有16,定海县有l3;景定建

7、康志记全府有淳化等14镇、汤泉等20余市。明清时期江浙一带市镇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材料反映古代商业取得怎样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市镇”由“草市”发展而来,它的出现表明春秋战国以来那种商业布局被完全打破?,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的局面被完全打破。,问题探究四:中国古代都市发展有何规律?,1)兴起的原因: 2)功能: 3)地域分布:,战国到汉代:因其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兴起的; 唐以后,则多以工商业发展而兴起;,城市政治功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主要分布在北方逐渐发展为分布在南方。,难点突破:古代商业经济有怎样的特点?,(1) (发展繁荣阶段)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

8、_空前繁荣;,(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区域性贸易发展),(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城市经济功能),(4)_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市场管理),(5)商业长期受到_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地下。(政府商业政策),(6)(地位)与_、_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宋元时期,政府,重农抑商,农业 手工业,1早在汉代就出现的商业现象是 A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B草市迎江货, 津桥税海商 C夜市卖菱藕, 春船载绮罗 D今朝半醉归夜市,指点青帘上酒楼,2明朝, 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A会馆是开会的地方 B会馆的出现, 与按地域

9、结成的商帮有关 C会馆是不同地域商人存钱的地方 D会馆是商人居住的客钱,3明清时期, 晋商和徽商的形成说明了 商业的空前繁荣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海外贸易的发达 商帮结成往往带有地域性特征 A B C D,4.(2011高考浙江文综卷)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解析:会馆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住宿、存放货物、交际的重要场所。故B项认为会馆是“地方商业中心”是不正确的。答案:B,7古代中国的“草市”是指 A买卖草料的专业市场 B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 C城市集中贸易的地点 D与少数民族交易的集市,8商人可以在“市”里从事自由商业活动 始于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6宋代张择端之所以能画出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 A当时的绘画题材丰富 B画家的风格及技巧成熟 C画家的刻苦钻研 D城市经济的繁荣,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