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_第1页
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_第2页
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_第3页
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_第4页
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PPT课件(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们想去吗?,记金华的双龙洞,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金华的双龙洞简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

2、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走近叶圣陶,浙,簇,桐,浙江,一簇,梧桐,zh,c,tn,我能行,臀,浓,稍,臀部,浓郁,稍微,tn,nng,sho,我能行,额,擦,蜿,额角,擦伤,蜿蜒,c,wn,我能行,蜒,乳,据 源,蜿蜒,石钟乳,依据 源头,yn,r,j yun,我能行,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罗甸 盘曲而上 杜鹃 油桐 一簇 或浓或淡 明艳 溪流 时而 突兀森郁 聚集 拥挤 孔隙 并排仰卧 臀部 稍微 撞破 一团漆黑 额角 蜿蜒 变化多端 石笋 石钟乳,浙江、油桐、拥挤、孔隙、

3、仰卧、臀部、稍微、额角、 擦伤、蜿蜒、依据、突兀森郁,抄写词语:,自由朗读课文,达到熟练之后 读给同座同学听,互相检查纠 正错误。,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说说从这段中你知道些什么。,时间:,地点:,事件:,4月14日,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通读课文,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金华城 罗店,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再读课文,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 段落大意。讨论分段并概括大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待游览时间、地点、事件。,第二段(第23自然段):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第三段(第47自然段):游览经过。 第四段(第8自然段):乘船出洞,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作者作者在去双龙洞沿

4、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翠绿的针叶又细又密,长满了枝头,远远望去,就像撑起了一把绿色的大伞。,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登上山顶,向下俯视,脚下的群山成了起伏的波浪,远处的小河成了一条洁白的玉带,阳光灿烂,凉风习习,我感到舒服极了。,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作者在外洞看

5、到了哪些景象?有何感受?,山,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外洞,大,仿佛到了个大会堂,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了外洞。外洞高大宽敞,足足能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进外洞的第一感觉,就像进了个大会堂,四面是石壁,上面是石顶。听,是泉水的声音,它靠着洞口往外流。下面请大家细细观赏外洞的美景吧。,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思考题,(1)我们与叶圣陶爷爷游到外洞,必须干什么? (2) 叶圣陶爷爷给我们介绍的小船是什么样的呢?叶圣陶爷爷是怎样乘船的? (3)这小船是顺水而行,还是逆流而上?,思考,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绿色圃

6、中小学教育网,四、男同学读第四段, 女同学思考: 这段主要写什么内容?重点抓住什么来写?它有什么特点?,(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窄,矮,险,孔隙,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孔隙”的特点是“窄、矮、险。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来: (1)船大小的描写 (2)对进洞方式的描写 (3)对自己感受的描写,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讨论:,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孔隙一段的写作特点: 通过描写船小及作者的感受写出孔隙的特点。 (借其他事物描

7、写本事物),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李导游,今天我们来参观金化的双龙洞。 内外洞之间有巨大的屏石横亘相隔,仅有狭窄的地下河相通,河长15 余米,宽3米多。要想进入内洞,只有屏息仰卧小船中,逆水擦岩而过,不得稍做抬头,否则就有碰破鼻尖之虞,很是惊险,游览方式为世界独有。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就是描写历史上就是如此探洞的。明朝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400年前,则是向洞前的潘老太太借了澡盆,解衣游进双龙内洞的。 “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进入内洞就宛如置身仙境龙宫了。,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经历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惊险,终于到达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

8、的景象呢?,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想一想,这段主要写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介绍游览内洞的经过,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特点,黑,奇,大,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这些石钟乳和石笋,不仅形状变化多端,而且颜色各异。看,,游客们,内洞到了,这里光线很暗,请注意安全。内洞面积约 3500平方米,景点很多,大家不要着急,随着前面的汽油灯参观。这里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看,蜿蜒在洞顶的黄龙和青龙,多么神气!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各异,五颜六色,像这个,现在还没有正式命名呢!请各位发

9、挥想象,起个名字吧!好,好,就叫天马行空。“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正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课文。,齐读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 的经过。课文按照 ,依次写了 去 、游 、由 进入 、 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 的景色、欢唱的 ,外洞的 ,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

10、、内洞的“ 、 、 ”。课文以游览的顺序和泉水流经的路线为线索,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详略得当,详写了 、 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金华双龙洞,游览顺序,金华双龙洞的路上,外洞,外洞,内洞,游内洞,明艳,溪流,宽敞,窄小,黑,奇,大,孔隙,内洞,看课题提问题:,(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2) 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写好游记应做到: 1、按游览顺序记叙,适当运用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 3、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同学们,通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我们欣赏了双龙洞的美丽奇特,领会到了祖国山河的可爱。现在让我们亲自到双龙洞去游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