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油装置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自动上油装置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自动上油装置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自动上油装置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自动上油装置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狄塞尔高架水箱自动加油装置的研制,西部挖掘吐哈挖掘公司2010年12月,提纲,一,项目背景二,关键技术和创新点三,同类技术的比较四,项目应用情况五,效益分析,一,项目背景,挖掘工作团队高架水箱一直是挖掘动力设备狄塞尔加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架箱的油的补充是机械室的人员手动启动供油马达,为了完成油量的判断,需要攀登,有很大的安全上的危险,在特殊的作业时,有可能会忙于其他的工作,忘了在燃料高架箱内补充狄塞尔油,导致柴油引擎断油,生产和井下事故的风险一、项目工程背景、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我们研发了高架挖掘狄塞尔箱自动加油装置。 本装置的控制回路部分安装在滑油箱区防爆配电盘,通过安装在高

2、架滑油箱内的液位传感器感知当前的油位,根据油位的高低自动停止或启动供油马达,起到自动供油的作用。 油面低于规定液面时,自动打开加油马达,向高架容器加油,油量达到额定值时,自动关闭马达,停止加油。 液位超过正常范围时,系统会发出音响警报,可以提醒操作员注意。 该装置降低了机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消除了上下高架箱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生产的顺利高效运行。 二、关键技术和创新点、一、结构原理、二、关键技术和创新点、二、自动控制、浮动水平修正由液位传感器和变换器两部分组成,装入20不锈钢管内的几个单簧管和电阻组成,紧固在测量管外侧,其结构如图。 工作原理:液体推动浮子,浮子内的铁磁体让单簧管吸附控制中间继

3、电器,并使中间继电器推动接触器控制送液电机,液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 二、关键技术和创新点、三、液位显示、变换器由电子模块组成,安装在传感器的端子箱上。 传感器通过吸铁石钢的耦合作用将液位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大小,用转换器转换为420mA的直流标准电流信号,传输至UHZ51型液位指示器,实现远距离液位数/模式显示。 二、关键技术和创新点4、音响报警、警示器由带单簧管或记忆的单簧管和防爆端子箱组成,紧固在测量管外侧,警示器由浮动网络链接前端的吸铁石钢驱动,输出的报警开关信号发送至二次校正器UHZ51型液位变送器,实现远距离液位上、下限报警和照明显示。 液位显示部:该部分用哈伊利石液

4、晶显示管显示液位0099,误差精度1%。二、牛鼻子技术与创新点、五、面板设置修订、二、牛鼻子技术与创新点、六、单片微型计算机操纵系统设置修订、二、牛鼻子技术与创新点、六、单片微型计算机操纵系统设置修订、二、牛鼻子技术与创新点、六、单片机控制系统设置修订、 综合系统可以完成油位的监测,在油位超过油位上限时,从单片微型计算机输出控制信号停止向机油泵高架滑油箱内的加油,在油注音字线低于油位下限时,开始从机油泵向高架滑油箱的加油。 达到油位的联特罗尔。三、比较同种技术,通过耳朵皮或其他接口与容器构成一个连通器由于其腔内的液面与容器内的液面处于同一高度,腔内的浮动球随着容器内液面的升降而升降时,我们看不

5、到液位, 在模腔外安装翻转指示器,制造浮动球时,在浮动球沉入液体和浮起部分的边界安装吸铁石钢,当浮动球与液面一起升降时,其磁通过壳体向翻转指示器传递,推一推翻转180的磁翻转柱为红色, 由于是白色的两个半圆柱合成的圆柱,所以反转180后朝向反转柱显视器之外颜色(液面以下的红色,以上的白色)发生变化,两种颜色的边界为液面的高度。 1、磁柱水平修正、缺点:复刻容易掐死,必须安装在远处不能传达指示的罐体外侧,搬家安装过程中特别容易受伤,不适合在我井工作团队现场使用。 三、同类技术对比、二、医学超声级校正、医学超声级校正是微处理器的数字物位校正,测量过程中脉冲医学超声从传感器(振膜式传感器)发出,声波

6、在物体表面反射后由同一传感器接收,转换为电信号。 从声波的收发间的时间修正从传感器到被测量物的距离。 优点:无机械可动部,可靠性高,安装简单方便。 是非接触测量,不受液体的黏性系数、密度等的影响。 缺点:精度较低,测试容易有死角,不能测试压力容器,不能测定挥发性介质。 四、现场应用和效果评价,一、现场应用,2010年6月我们分别在50562、50547、40673、40676、40671等5个工作团队的狄塞尔昂贵的储罐中安装了该新型液位指示和自动加油装置。 四、现场应用和效果评价,2、使用效果调查表,1、实现全自动无人操作,降低工人劳动强度2 .不需要攀登滑油箱观察液面,消除了高架油管中存在的

7、设备安全隐患3 .避免了设备漏油突然地停机造成的设备损害及井下事故的复杂发生四、现场应用和效果评价、三、现场使用效果评价、五、效益分析、一、经济效果、一、降低劳动强度的节约工时所产生的利润3360 S1=(g0g1) cdr=(30 ) 163008000=6400元5工作团队的修订节约工时S1 5=32000元g0改善前单位产品的工时g1实施改善后单位产品(工作量)的措施费,形成或分配固定资产时,按年折旧分配)、五、利润分析、一、经济效益、二、采用科技成果后, 减少事故发生节省的修理费用S2=QCD0=1.500万=27万式中: S2采用科学技术的1.5% C是平均单位事故修理费用D0在采取科学技术成果之前,年事故发生的平均次数CD0是公司的年平均修理费用1800万,5,利润分析,1,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