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讲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纲解读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性质及其影响。考点一气压带、风带形成受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影响,地球上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1“动力”气压带形成2“偏转”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分布”三圈环流位置4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5“移动”季节影响气压带、风
2、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图所示:深挖高考命题点1填空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高考经典)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是_气压带和_风。答案:副极地低西解析: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所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冰岛位于欧洲西北部,使其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流为西风。2问答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2014四川卷改编)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答案: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
3、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解析:从M、N所处的位置看,M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冬、夏季气候特点不同,N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天气状况下降水、风浪等对渔场捕捞作业的影响。 (2017山东菏泽检测)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答案:1.
4、C2.C解析:第1题,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第2题,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下图中阴影表示某气压带。读图,回答34题。3地盛行风向可能为()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北风ABCD4图示季节()A江淮地区农民忙着播种小麦B东非高原动物南迁C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D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答案:3.B4.D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知,图中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若该气压带位于北半球,则地为北半球西风带,为西南风;若该气压带位于南半球,则地为南半球极地东风带,为东南风。第4题,结合图示知,气压带相对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气压
5、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主要体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高频考点,解读分析思路如下:(1)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图乙。 图甲 图乙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丁;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2)从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3)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
6、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系,如(1)中图乙,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4) “由因索果”判断气候类型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典例名师指妙招例(2013全国新课标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回答(1)(2)题。(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A季
7、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名师指导解题1名师指点题干材料“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可知雾的形成条件:水汽充足;大气降温。2信息提取答案(1)C(2)D考点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1)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温带再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2)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关键信息点对降水的影响典例气压
8、带垂直运动是上升还是下沉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赤道低气压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水平运动的海陆方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西风影响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信风影响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风带水平运动的纬度方向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西风带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信风带2.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旱少雨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
9、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多雨为湿季信风带高温少雨为干季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3)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随纬度分布(以北半球为例)提示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分析如下:(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盛行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
10、,而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部地区,则降水较多。深挖高考命题点1判断、填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16北京卷改编)(1)芬兰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2)芬兰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3)芬兰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4)芬兰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5)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西部受_、地形为_,气温_。答案:(1)(2)(3)(4)(5)北大西洋暖流平原高解析:第(1)题,芬兰南部受西风带影响强烈,终年温和湿润,北部和山区受西风带影响小,气候寒冷。第(2)(4)题,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较大,森林资源丰富,水土流失较轻,木材加工业发达。第(3)题
11、,气候湿润,草场质量好,且欧洲人口和城市众多,市场广阔,故芬兰乳畜业发达。第(5)题,由图可知,芬兰燕麦种植北界在西部向北弯曲,反映了该国西部热量条件较好,由图中河流流向可知西部为平原,且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热量条件好。2填空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2016天津卷改编)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_。答案:地处迎风坡解析:由两图中的信息可知,天津北部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上升。北部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大于600 mm,其原因主要是北部山区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
12、B项正确。3填空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2015四川卷改编)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_。答案: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解析:雾的形成条件主要是降温、增湿和凝结核,主要类型有辐射雾、平流雾等。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图甲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乙表示两个大陆的纬度分布组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表示_带。(2)在图乙A、B、C、D四地气候中,由图甲中常年控制而形成的是_地气候,其气候特点是_。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_。(3)图乙中H地
13、与A、B、C、D四地中_地的气候类型相同,成因是受图甲中_和_(填序号)交替控制。(4)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判断图乙中E、F两地所示的气流运动方向的正误:E_,F_。答案:(1)北极地东风(2)B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光照和热量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长;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3)C(4)错误正确解析:第(1)题,根据图甲中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关系知其位于北半球;位于极地周围地区,表示极地东风带。第(2)题,图甲中为西风带,其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据此判断由其常年控制而形成的是B地气候,其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据此推知其气候特点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第
14、(3)题,H地位于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据此根据该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知与其气候类型相同的为C地,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第(4)题,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为北半球冬季,据此根据海陆气压分布规律判断两地所示的气流运动方向的正误。考点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与季风环流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2)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
15、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续表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与季风环流(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
16、流简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3我国雨带的推移我国雨带的形成及春旱、梅雨、伏旱等天气现象的形成,要与高中所学的锋面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用高中所学原理去理解,就会容易得多。(1)雨带的形成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就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2)雨带的推移规律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5月份:夏季风北进影响华南地区(南岭一带);6月份:副高西伸北进
17、,雨带移动到长江流域,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7、8月份:副高继续西伸北进,雨带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9月份:夏季风南退,9月份,雨带开始南移;10月份:雨季结束。(3)夏季风与我国的旱涝灾害之间的关系正常年份:雨季到来时间适中,降水量适中,风调雨顺。异常年份:当夏季风势力偏强的年份,进的早,退的迟,雨带会迅速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给我国南方带来干旱灾害,北方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当夏季风势力偏弱的年份,进的迟,退的早,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降水不足,使得南方出现洪涝灾害,北方出现干旱灾害。(4)春旱
18、、梅雨、伏旱的形成春旱:春末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因此形成春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梅雨:6月中旬,夏季风北移,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称为梅雨。伏旱:每年的7、8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受单一的夏季风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生长带来威胁。深挖高考命题点1填空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 ,内陆则高达49 。(2015海南卷改编)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受_的影响。答案:干热的西南风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大气
19、环流知识。通过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影响该半岛。因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该半岛夏季干热。2判断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2015浙江卷改编)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答案:解析:根据材料“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可知,冬半年时,乙处盛行东北风,贸易船可借船右后方来风(东北风)作动力向西行驶。3填空下图
20、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2014福建卷改编)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_。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和读图分析问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中左侧表示7月,右侧表示1月,实线表示西风风速,虚线表示东风风速。四地中,地位于60N附近,高度约7 km,1月和7月都是西风10 m/s。地位于17N附近,高度8 km左右,7月为东风5 m/s,1月为西风15 m/s。地位于5N附近,高度7 km左右,7月为东风5 m/s,1月为西风0 m/s。地位于50N附近,高度为6 km左右,7月为西风大于15 m/s、小于20 m/s,1月西风20
21、m/s。比较分析风向和风速得出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4问答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13安徽卷改编)(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解析:(1)描述气压分布特点,可从气压中心位置和性质、等压线疏密程度及气压梯度大小等方面着手。要注意信息对比,准确描述方位。图示西部和东南部气压数值为1 020,数值较高且等压线稀疏,表明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等压线数值为985,数值低且等压线密集,表明是个强低压中心,并且在该中心东部和南部位置有两个低压槽,形成了锋。(2)首先要判断该气象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租赁居间合同范本
- 2025企业管理资料大学生村官聘用合同书文档范本
- 幼儿常见传染病防控要点
- 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学期末测试卷
- 高中历史选修一表格总结模版
- 互联网常见术语
- 复习课生活与哲学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设计
- 泪溢的临床护理
- CSS样式总结模版
- 透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 模具开发保密协议书
- 2025年会展经济与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入团考试知识点概述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青桐鸣大联考 英语试卷+答案
- 2025年铸造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演出服装定制合同协议
- 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的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钛酸锂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家校共育“心”模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会
- Adobe认证设计师测试中的典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