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城市空间演变过程_第1页
天津市城市空间演变过程_第2页
天津市城市空间演变过程_第3页
天津市城市空间演变过程_第4页
天津市城市空间演变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市城市模式与演进天津市城市模式与演进 天津市概述 城市工业区布局 城市居住区布局 城市中心区布局结构 城市郊区布局结构 城市整体形态扩展 天津市概述 城市工业区布局 城市居住区布局 城市中心区布局结构 城市郊区布局结构 城市整体形态扩展 总体战略总体战略 框架 天津市历史进程天津市历史进程 天津,人民的直辖市 ,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 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 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 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 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海河是天津 的母亲河。天津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第 三增长极”,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于全 先位置,并吸引了150多家世界

2、500强企业在这里落户,已发展成为仅 次于上海、北京的中国第三大城市 。天津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办城市, 并将承办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 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 一 天津市概述 天津有12个市辖区,1个副省级区 ,3个市辖县。市辖区分为中心城区、 环城区。 按照服务业功能,中心城区按照 “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 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 北”、“商贸红桥”的功能定位。 环绕市区的环城区为东丽区、西青 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和宝坻 区。 副省级区是滨海新区,由原塘沽区 、汉沽区、大港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 开发区等区域整合而成。 市辖县包括宁河县、静海县和蓟县 。

3、据记载天津始于金直沽寨,其称呼出现于明永 乐初,意即“车驾所渡处也”。 元明清三代长期建都北京,天津作为漕运必经 之地逐步发展起来。天津城垣秉持中国传统城 市格局,城垣外以三岔河口为中心,沿海河形 成环绕城墙自然发展的半月形城镇。 天津开埠于1860年,在随后40余年间共设有9 国专管租界。租界的划定打破了城市旧有格局 导入了西方城市建设理念,改变了城市功能和 风貌。中国近辟多国租界的仅天津、上海 、武汉三座城市,而天津是华北唯一且租界最 多。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使天津聚集了大量 资金与人口,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商埠城 市。 二历史沿革二历史沿革 八国租借位置图八国租借位置图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4、 租界的发展租界的发展 在近代城市的建设中,租借对天津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 天津早期设立的租界中,只有英租界进行了相对详细的规划 建设,规划采用方格路网划分地块,将道路和地块编号,按 照规划组织建设,沿河设置货栈、码头,并在主要道路 中街布置行政官署、金融贸易及各事机构。 1902年后,各租界开始较大规 模的规划建设由于各国政治经 济背景的影响,天津租界建设 程度差别较大。英、法、日租 界经多年建设,形成了较完善 的基础设施,出现了详细的用 地功能分区、分期规划。 法国租借总图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1928年天津成为特别市。受首都计划影响, 于1930年登报征选“天津特别市物质建设方案

5、”, 梁思成与张锐共同拟定的方案获得首选。这是天 津近代首部全面系统的总体规划方案。 梁张方案针对 天津特别市区 域(包括租界) 及其周边地区 进行规划,明 确了城市建设 目的、范围, 对城市功能分 区、市政与公 用事业以及方 案的运作与建 设资金等方面 都做出了详细 阐述。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的地 位 天津早期城市规划发展 快速,在多方面都开中 国城市规划建设之先河。 作为畿辅重镇,天津城 市建设深受重视。 清末天津出现了中国人 自主进行最早的城市新 区规划“河北新区” 建设,进入了局部规划 建设时期。1930年,继 南京和上海之后,天津 成为第三个自主进行城 市总体规划的城

6、市。 随着天津近代城市规划的成熟与发展,一些重要的西方城 市规划理论被导入天津。首先影响天津近代城市规划的是欧美早期功能主义规划 理论。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租界的建设中,随后被应用到天津近代城市规划的各 个方面。如强调用地功能分区,注重交通与城市空间组织,尽量使用经济方便的 方格网状道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城市规划立法等。 天津划分6个土地利用综合区 都市核心功能区指中心城区,即外环线 绿化带以内的区域,包括市内六区和新四区 部分区域,总面积371平方公里。 滨海城市重点发展区指滨海新区,包括塘 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区及东丽区、津南 区的部分区域,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 都市功能扩展区即

7、东丽区、津南区、西 青区和北辰区四区,扣除划入中心城区和滨 海新区的部分,面积1448平方公里。 西部京津协同发展区即武清区行政区范 围,面积1573平方公里 南北城乡协调发展区本区包括市域中北 部的宝坻区、宁河县和蓟县的京哈铁路以南 地区以及市域南部的静海县,面积5014平方 公里。 北端生态涵养发展区指蓟县京哈铁路以 北的区域,土地面积981平方公里。 三总体战略三总体战略 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 南北生态 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 南北生态 双城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 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中心城区通过有 机更新,优化空间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传 承历史文

8、脉,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滨海新区 核心区通过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城市功能 的跨越,成为服务和带动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 长极。 双港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 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 势。北港区包括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保 税港区以及临港工业区(含临港产业区),重点 发展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客运等综合功能以及 重型装备制造业。南港区是指独流减河以南 总体战略总体战略 相向拓展 总体战略示意图 相向拓展是指双城及双港相向发展,是城 市发展的主导方向。 中心城区沿海河向下游区域主动对接,为 滨海新区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滨海新区核 心区沿海河向上游区域扩展,放大对中心城

9、区的 辐射带动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处 于双城相向拓展方向的海河中游地带,是天津极 具增长潜力的发展空间。通过重点开发,使之成 为承接“双城”产业及功能外溢的重要载体,逐 步发展成为天津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和我国北方重 要国际交流中心。同时,统筹推进双港开发建设 ,相向发展,实现双港分工协作,临港产业集聚 ,南北功能互补,做大做强天津的港口优势。 通过双城及双港相向拓展,引导城市轴向组团式 发展,在海河集聚会展、教育、旅游、研发 、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老区 支持新区率先发展、新区带动老区加快发展,海 河上、中、下游区域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多极 增长的新格局。 高速公路大通

10、道示意图 总体战略 一轴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京滨综合发展轴”,依 次连接武清区、中心城区、海河中游地区和滨海 新区核心区,有效聚集先进生产要素,承载高端 生产和服务职能,实现与北京的战略对接。依托 “京滨综合发展轴”,加强与北京的合作,形成 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形成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 展的产业群和产业链。 两带是指“东部滨海发展 带”和“西部城镇发展带”。 “东部滨海发展带 ”贯穿宁河、汉沽、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等区 县,向南辐射河北南部及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向 北与曹妃甸和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呼应互动。 “西部城镇发展带西部城镇发展带”贯穿蓟县、宝 坻、中心城区、西青和静海,向北对接北京并向 河

11、北北部、内蒙古延伸,向西南辐射河北中南部 ,并向中西部地区拓展。 通过“一轴两带”,拓 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新城和城镇功能,统筹区 域和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的战略对接, 扩大同城效应;强化天津服务带动作用,促进和 扩大与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 作,加快形成我国东中西互动、南北协调发展的 区域发展格局。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强化滨海新 区改革示范效应,增强天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能力。 总体战略 南生态南生态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以 南的“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 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以及 正在规划建设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 园区等。 北生态北生态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以

12、北的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区、“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 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以及中新天 津生态城、北疆电厂等循环经济产 业示范区。 通过“南北生态”保护区的建 设,构建天津城市生态屏障,融入 京津冀地区整体生态格局,完善城 市大生态体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和清洁产业,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 ,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增强天津的环境承载力,提高城市 的可持续发 展能力。建立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模式,实 现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总体战略 四、城市工业区布局结构四、城市工业区布局结构 城市工 业布局 城市工 业布局 边缘集中工业区边缘集中工业区 大型独立工业区大型独立工业区

13、 边缘分散工业区边缘分散工业区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 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 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 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 化基地。 工业区与城市中心区通过高速公路联系 在一起,既减少了工业区对居民生活的影 响同时工业区与城市之间也不会相互孤立。 工业区的外移也加速了周边地区的经济 发展,逐渐改变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城市工业发展状况城市工业发展状况 集 中 发 展 模 式 集 中 发 展 模 式 集中发展模式主要是发展园区经济。园区经济的最大优越性在于避免了 分散发展带来的弊端。园区资源集聚、资源共享;基础设施、服务设施、 市场网络

14、、公众信息等公共物品共享;共同面对市场,客户资源共享:专 业化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优胜劣 汰,公平竞争,促进发展;共创园区品牌,形成群体竞争优势。工业园区 的发展对基础设施、资金、技术等要求较高,一般不适合县域经济和经济 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发展。 分 散 发 展 模 式 分 散 发 展 模 式 大力发展集中工业区的同时,建立近郊工业性城,力求使 工业适度地分散以减轻中心城市的压力。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时 期,国民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使国民经济尽快完成由农 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是当时的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与此 相适应,在城市建设中,给经济的工业化创造相应

15、的用地条件是 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天津中心城区工 业用地布局的基础。目前中心城区的十一个工业区当中,在七个 是在这一 时期建设并最终形成的。 五城市居住区布局结构五城市居住区布局结构 居住 布局 模式 老城居住街坊 新型居住小区 零星居住单元 大型独立居住区 居住模式居住模式 居住模式 从1980年代的大型福利型居住区到990 年代以后的商品化居住区,天津市中心城 区内居住区的开发都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化 特点:用地以百公顷为起点,居住人口3 万人以上,居住形态比较单纯,如表1所 示。从表1可以看出,占地规模最小的居 住区为赵庄子居住区,面积达104公顷, 居住人口达443万

16、人;占地规模最大的 为铁东居住区,面积达到了超大的320公 顷;居住人口规模最大的为万松居住区, 达20万人之多。12个居住区平均占地面 积达199公顷,平均居住人口达885万 人。通过这些大规模居住区的建设,天津 市不但解决了中心城区人口迅速增加带来 的住宅面积不足问题,还为城市土地结构 调整优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居住模式居住模式 保留了部分老城区的居住街坊,既是对老建 筑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天津传统文化的继承 与传承 中心区内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偏低,天津市的 住宅建设一直以多层住宅为主。截至2003年 末,高层住宅也仅占住宅总面积的7,而多 层住宅的比例则高达66,这种低强度的居 住用地开发

17、,与城市中心区内的人口高密度 明显不匹配,妨碍了中心区城市职能的正常 发挥。 大力发展周边区域的开发,新建了数个 城,将大量人群引导出中心区,既缓解了主 城区的居住压力,也带动了周边的人气 新型居住区的开发还在不断的尝试中,不断 的创新理念与技术,开发出更加适合现代社 会的居住方式。 六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也是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商业中心。规划提出中 心城区实施“一主两副、沿河拓展、功能提升”的城市规划理念。确定在中心 城区建立市级中心商务区。中心城区“一主两副”为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 西站地区、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由小白楼、南站 商务区,和平路、滨江道、南

18、京路、天津金融城等组成。天津西站地区城市副 中心位于中心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南口路,西至红旗北路,南至南运河 ,北至普济河道。天钢柳林地区城市副中心位于中心城区东南部, 是海河上游 开发改造的重要节点。 和平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公交、地铁网线密集,交通便捷畅 达辐射全市。海河从辖区穿行顺流而下,规划建设中的海河开发节点和平 广场依河而建,水景交融,商旅结合,商文互动,将的繁华喧嚣与的 妩静融为一体。极为的政治优势。和平区、大、市、 市、警备区等天津市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市的众多均 坐此,素有天津市政心之称。寸土寸金的优势区历史上就是 经商宝地。作为天津的中心商业区、中心商务区,辖区内

19、拥有劝业场、滨江商 厦、中原百货华联店、伊士丹、津汇广场、伊都锦商厦等万平米以上的商业设 施15家; 河西区位于天津市中心东南部,海河西岸,全区辖13个街道。区南部是 著名的陈塘庄和土城两大工业区。特产有街麻花和玉川居咸菜。境内有天 津电视塔、天津宾馆、喜来登大酒店、天礼堂、天津工业展览馆、国际科 技咨询大厦、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人民公园、河西寺、挂甲寺等。 南开区是天津市商贸中心区 之一。南开区是天津市技术领先 、规模庞大的仪表电子、机械制 造工业中心。经过多年发展,黄 河道和线西侧已形成实力强 劲、基础雄厚、产品齐全的工业 区。有天津拖拉机制造厂、天津 电缆总厂、天津液压集团公司等 中央和

20、市属大中型企业400多家 ;天津津美饮料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万华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实力 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100 多家。 城市中心区布局结构城市中心区布局结构 按照服务业 功能,中心城区 按照“金融和平”、 “商务河西”、“科 技南开”、“金贸 河东”、“创意河 北”、“商贸红桥” 的功能定位 城市中心区各公服布局 中心城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布总体 上呈现出集中于两带的特点一是海河沿岸呈带状 分布的以名人故居为主要特色的人文景观带二是 中心城区南部围绕着水域呈点状分布的各类公园和 纪念性场馆, “ 两带” 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相对较好, 客观上已形成了两个旅游带, 即海河旅游观光带和 市南休闲

21、娱乐带。 智能快速路构建天津中心城区交通 构建快速交通布局 天津市中心城区道路网系统由快 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 路组成!其中快速路是城市中快速% 大量的交通干道! 主要为中长距离交 通服务) 快速路系统规划兼顾疏解环 线交通和机动车走廊!满足城市主要 功能中心对快速交通的需求 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由两条快速 环路%两横两纵快速通道和两条快速 联络线组成!全长约220km) 简称四 个二(的快速路系统布局) 快速路系统建设在规划% 设计% 施工和管理方面体现系统的整体要求! 通过快速路的建设! 同时建成道路工 程,快速公交%智能交通%绿化景观 和综合服务系统五大系统工程) 评语: 发展

22、经济的载体工程 评语: 发展经济的载体工程!国内领先的 精品工程 国内领先的 精品工程!公开干净的放心工程公开干净的放心工程!情系 百姓的民心工程 情系 百姓的民心工程) 通过“双城”战略,加快滨海 新区核心区建设,与中心城区分工 协作、功能互补,实现市域空间组 织主体由“主副中心”向“双中心 ”结构转换提升, 滨海新区实施“一核双港、九 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 滨海新区发展策略示意图 一核 九 区支撑 通过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 、临空产业区等九个功能区的产业 布局调整、空间整合,打造 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 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 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 国防科技等8大支柱产业

23、 滨海新区布局 七城市郊区布局结构七城市郊区布局结构 城市郊 区布局 结构 城市郊 区布局 结构 郊区中心城镇 工业城镇 独立工矿点 矿区港区或机场 城市郊区中心城镇布局结构城市郊区中心城镇布局结构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东部,海河流 域下游,南北长189,是中国四个直 辖市之一,区位优势明显,距、西北广 大地区的出海口。是中国北方北京137 。它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对外开 放两个扇面的轴心。其中市内6区包括 和平区、南开区、河西区、河东区、河 北区、红桥区;换成4区包括东丽区、 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远郊二区包 括武清区和宝坻区;滨海新区包括天津 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原塘沽、 汉沽、

24、大纲三个行政区和东丽区、津南 区的一部分组成。 城市矿区机场城市矿区机场 大港油田东临渤海,西接冀中平原, 东南与山东毗邻,北至津唐交界处,地 跨津、冀、鲁3省市的25个区、市、县。 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64年1月,勘探开 发总面积18716平方千米。油田总部位 于国家“十一五”重点开发开放建设 区天津市滨海新区,距北京190公 里,距天津新港40公里,距天津国际 机场7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 交通发达,往来便捷,是环渤海经济圈 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目前有3个机场,分别是东丽区滨海国际机 场 杨村机场 塘沽农用机场。 八城市整体形态扩展八城市整体形态扩展 天津城先有市 后建城,卫城修建是 在南北运河与海河交 汇处的南方一代。成 周围九里十三步,东 西长,南北短,形似 算盘,基本形态为方 城十字街,街道十字 交叉口城中心位置建 鼓楼,构成城大 空间结构图的焦点。 天津城最初的城 市规划师典型的中国 传统方十字街布局, 这种布局注重的是一 种行政区划与级别的 管理,而不是城市本 身的功能布局和空间 形态。 城市整体形态扩展城市整体形态扩展 隋朝修建京杭运河后,在南运河 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今),史称三会 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 设置盐仓。 北宋归辽国管辖,在武清设立了“榷 盐院”,管理盐务。南宋金国贞佑二 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