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知|识|目|标|我|明|确 知道唐朝建立的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方法,了解他们对唐朝的贡献。正确评价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所发挥的作用;分析“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稳定政局以及“开元盛世”产生的原因。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_年,_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贞观之治(1)背景:626年,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2)治国: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3)纳谏: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其中,大臣_敢于直言。(4)用人: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其中,_善于谋略,_敢于决断。(5)革新措

2、施政治进一步完善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_。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_(6)统治局面:_统治期间,政治_,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_,文教_,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二、女皇帝武则天右图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你知道她是如何成为皇帝的吗?她的统治在整个唐朝时期又起着什么重要作用呢?1地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统治措施(1)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制度,扩大_基础。(2)经济:重视发展生产。3作用:为后来“_”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三、“开元盛世

3、”1唐玄宗改革:整顿_,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_;注重_,编修经籍。2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_,经济_,国库充盈,民众_,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_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预习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1)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2)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3)武则天在位期间推动了科举制度向前发展。()(4)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快学快记数字记忆一个朝代:唐朝。两个治(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四位皇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唐玄

4、宗(李隆基)。五位大臣: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魏征、姚崇、宋璟。歌谣巧记唐朝太宗李世民,隋亡教训心中记。轻徭薄赋重生产,君臣廉洁又勤政。用贤才“房谋杜断”,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贞观之治”真繁荣。唯一女皇武则天,弘扬“贞观”引“开元”。“开元盛世”唐玄宗,改革图新达鼎盛。探究点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素材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唐太宗素材二:(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

5、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贞观政要素材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阅读素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探究点二如何评价武则天有人说:武则天在位时,过于信任酷吏,造成朝廷的恐怖氛围,而且杀了几名良将,使国防受到了影响;由于时常用兵,造成某些地区百姓生活艰辛;她还崇信佛教,包庇纵容寺院兼并土地,给人民带来痛苦。也有人说:武则天一生大搞阴谋诡计,从而夺取了政权,是个残忍而暴虐的人。还有人说:武则天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是个德才兼备的皇帝。阅读素材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武则天? ,特别提示(1)唐朝的建立者是唐

6、高祖李渊,而不是唐太宗李世民。(2)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以民为本。(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继承“贞观”有政绩,引出“盛世”到开元。(4)唐太宗在位时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名师点睛唐朝的清明治世对我们当今建设的启示必须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使之有效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统治者的个人作为至关重要,统治者要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关注民生、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等。课堂小结课外链接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几种说法关于武则天立无字碑的说法有很多,这里主要

7、介绍三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自己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聪明人,立无字碑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一、选择题1一位历史学家说:“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魅力的一个朝代。”唐朝的建立者是()A唐太宗 B唐高祖 C唐高宗 D唐玄宗2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A李世民 B李渊 C李白 D李密3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虚心纳谏,善于用人B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

8、制D唐太宗统治期间被称为“贞观之治”4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面试考生、创立殿试制度的是()A隋文帝 B唐太宗C武则天 D唐玄宗5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是史学家仍然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才之人C打击大族势力 D促进社会发展6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 “开元盛世” B. “贞观之治”C“开皇之治” D. “文景之治”7“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

9、朝开元年间()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C民族团结 D文化昌盛8.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革统治政策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都重视任用人才A B C D二、非选择题9读图,回答问题。 图(a) 图(b)(1)结合图(a)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的皇帝为什么引用这一说法?为什么他被称为古代杰出的政治家?(2)图(b)中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我们应该如何概括她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0、。杜甫忆昔材料二 唐朝人口统计表时间人口数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1900万人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4141万人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4531万人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1690万人(1)材料一这首诗回忆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统治?请你说说这首诗的含义。(2)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数量的变化呈现出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详解详析【自主学习】一1.618李渊2李世民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三省六部制刑罚进士科 农业生产 唐太宗比较清明增强昌盛二2.殿试统治3开元盛世三1.吏治税制文教2稳定繁荣生活安定鼎盛【预习反馈】(1)(2)(3)(4)【要点探究】探究点

11、一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革新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唐太宗能知人善用,虚心纳谏,贞观年间名将、名相辈出;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唐太宗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探究点二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虽然她在治理国家期间任用酷吏,打击异己,但不能否认她是一位出色的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值得肯定。【

12、课时作业】1B2.A3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灵活应用能力。三省六部制开创于隋朝,唐太宗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故选C。4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唐朝逐渐完善,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故正确答案为C。5D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则天的统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时期唐朝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故选D。6A解析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

13、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7B解析 本题考查点是“开元盛世”。材料反映出唐朝开元年间府库充实,财物堆积如山,各地粮食丰收,百姓殷实富足,这反映了唐朝经济的繁荣。8D9(1)唐太宗慑于隋末农民起义的威力,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他还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他还发兵反击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这些政策和措施,使他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