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知识.ppt_第1页
丝网印刷知识.ppt_第2页
丝网印刷知识.ppt_第3页
丝网印刷知识.ppt_第4页
丝网印刷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丝网印刷知识,深圳鸣初科技有限公司 2012/06/20,目 录,一.丝网印刷的原理 二.丝网印刷的工具及材料 三.网版的制做工艺 四.印刷步骤 五.印刷不良原因分析,一.丝网印刷的原理:,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 油墨的基本原理,当刮胶朝丝网印版一端移至另一端并给丝 网及油墨施加一定压力时,油墨在移动中被刮胶从图文部分 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迹固 着在承印物上. 见示意图:,二.丝网印刷的工具及材料:,1.刮胶:1).刮胶的样式: 方形 圆形,方形刮胶适用范围较广,能提供最大的印刷压力,印刷角度视有效宽度定。,圆形刮胶的适应性最差 ,提供的

2、印刷压力最小,印刷角度可以自由设定(经常是最小的角度),二.丝网印刷的工具及材料:,V形(斜),以上多种形状的刮胶是为了配合被印物的性质所设计的.如:被印物是纸这种平面的物件,那我們通常会选择方形的刮刀;被印物是布匹时, 那我们通常就会选择圆形或V形的刮刀,使得渗墨量增加.,斜刮提供最大的适应性,印刷压力减小,印刷角度比设定角度小.,公司所用刮胶,二.丝网印刷的工具及材料:,2).刮胶的硬度: 胶刮通常是由聚氨酯制成的,用硬度计来测量胶刮的软 硬度. 硬度范围从55度到90度(肖氏A)。 55A-65A是低硬胶刮 66A-75A是中硬 超过75A是高硬 印刷银浆建议使用75A度胶刮;印背胶用6

3、5A度胶刮。 油墨粘度高时,用硬度高的刮胶.(如印刷银浆时) 油墨粘度低时,用硬度低的刮胶.(如印刷背胶时),二.丝网印刷的工具及材料:,3).刮胶的养护: 1.储存胶刮时要平放,不可卷成圈,卷成圈可能会造成永久弯曲. 2.铝刮柄应朝下放置,不可将刀口朝下放置. 3.刚印刷完毕就要立即清洗胶刮,此时很容易洗掉油墨,否则要擦 掉干结的油墨会损伤刀口. 4.不可将胶刮浸泡在溶剂中,尽管胶刮是耐溶剂的但胶刮会因吸收 溶剂而变脆. 5.刚清洗完的胶刮依然软、溶剂末完全挥发,不可立即打磨.经过 12小时到24小时的“休复”后才可再次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 打磨效果也可提高印刷效果. 6.根据具体的印刷质

4、量要求要经常打磨胶刮,清洗和打磨时,要尽 可能减少胶刮的损耗.,二.丝网印刷的工具及材料:,2.油墨: 油墨一般由溶剂,颜料,干燥剂,填充剂组成 溶剂: 由松香油,煤油等熬炼而成,用以舒展并固着色料于承印物上. 颜料:一般分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在四色印刷中,所有颜色都是由 Y,M,C,B(黄,红,青,黑)四色组成,与色光R,G,B(红,绿,蓝)不同, 所以计算机屏幕所呈现的效果与实际印刷会有差异. 干燥剂: 如锰、铅等,能使油墨在承印物表面快速干燥。 填充剂: 使油墨增加浓度,并具有润滑与扩散的作用。 网版印刷所用的油墨有很多种类,必须依被印物的材质,性能及用途 来选择油墨.若是油墨过稀,我们

5、就可添加乳化剂使油墨变浓,相反, 若是过浓,我们可以添加稀释剂.,二.丝网印刷的工具及材料:,3.印刷机 : 它的主要功能是將油墨涂在网版上,再将网版上的油墨 转换到被印物,其优劣通常取决于能否将原稿色彩真实 的呈現.将机器调整到不同的参数,可满足印刷时不同的 要求, 如: 压力调大,其下墨量加大,反之减小 速度加快,下墨量变少 角度增大,下墨量变少,二.丝网印刷的工具及材料:,4.网版 :由网框和网纱组成. 网纱:用于丝网印刷,大幅面,强张力,网目规格多,适用不同印 刷产品的需要.建议使用的网纱为日本NBC. 目数:80420目 银浆网纱建议在250目以上;背胶建议120目以下。 网框:铝合

6、金制成,强度高,耐水,耐温不易变形,适宜不同印刷 条件和印刷面积的使用. 建议使用的网框外径尺寸为:500*600MM,网框,网纱,三.网版的制做工艺,1.制版流程:,三.网版的制做工艺,1)制版原稿: 在制作网版之前,我们必须先准备好我们要的图片或文字的 原稿(即通常我们所讲的菲林,如下图).而我们要印的图 样或文字必须要线条明确清晰而且黑白分明不可有灰阶,这 样所做出来的网版才能印出好的作品.而我们是利用计算机 软件方式来制作原稿.,三.网版的制做工艺,2).清洁网版及修边: 新的网版必须先拿去用肥皂水清洗,主要是为了将网版上的 油渍及灰尘清洗掉,以免感光乳剂无法很牢固地附着在网版 上.当

7、网版清洗完毕之后,可用吹风机或烤箱以不超过35的 温度烘干网版. 网版烘干之后,我们必须先将网框旁多余的 毛边去除,避免影响上感光乳剂时毛边会附着在上面。 网纱与网框的角度通常为22.5度或45度。银浆网版建议使用22.5度,不要使用90度。制版后网纱的表面张力应为2022N/c.,三.网版的制做工艺,3)涂布感光乳剂: 网纱的正反两面都必须上感光乳剂,切记感光乳剂的膜面 必须均匀,不可太厚也不可太薄,因为膜面太厚会影响到印 刷的质量,使得图样的边缘会产生锯齿状;相反的,若是膜 面太薄,则无法良好地隔绝印墨.,三.网版的制做工艺,3)涂布感光乳剂: a.刮胶面只需薄涂一层感光胶,起到封版 效果

8、即可. b.印刷面(即与承印物接触面)感光胶厚度 依承印物及浆料特性不同而选定.可制 做的范围:3100 c.银浆网版的感光胶厚度建议10 12 背胶网版的感光胶厚度建议15 20 d.网版边框可粘贴胶带或锡铂纸,以补强 丝网的抗拉强度,丝网底部(除网框部位) 绝不可粘贴任何胶带类产品,确保网纱 干净平整,以达到理想的丝印效果.,三.网版的制做工艺,4).晒版: 当网版烘干之后,必须尽快进行曝光的程序,因为感光乳剂在未 被烘干之前,其感光能力并不强,但是一旦烘干之后,它的感光 能力则会非常敏感,所以必须尽快把握时间.先将先前制作好的 原稿放在晒版台上,再将感光乳剂已干燥的网版放在原稿上,然 后

9、调整原稿和网版至适当的位置,最重要的是从正面看,也就是 先看到网版再看到原稿时,图样或文字必须是正向的.若是原稿 放颠倒了,那到最后印出来的文字或图样就会是颠倒的.所以,在 晒版时必须要格外小心.,三.网版的制做工艺,5)洗版及显像: 当晒版完成之后,就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图样出现在网 版上.此时,将网版泡入水中约两分钟,因为感光乳剂是 属于水显像,所以未感光的部分(即原稿上描黑的部分), 就会因为吸收水份而溶解,此时再用手轻轻地搓洗,则可 以使未感光的部分完全去除.,三.网版的制做工艺,6)修版: 在我们上感光乳剂不均匀,或是洗版时不小心洗掉了一小 块不该洗的部分,那此时就需要去补救.我们先将

10、网版拿 起对准光源,找寻不该透光却有光线透出的网孔.然后使 用毛笔沾少许的感光乳剂,在网版的外层进行修补;相反 的,若是洗版时,有未清除干净的细小部分,我们可以拿大 头针小心的将它剔除.当网版检查都已经修补完毕之后, 就将网版上尚未干的感光乳剂用吹风机吹干,再将网版曝 晒一次,让修补之后的感光乳剂附着在网版上.,三.网版的制做工艺,7)贴边: 为了防止印墨从网框的四侧的空隙溢出,所以我们必须要 贴边,同时,贴边亦可方便清洗掉边框的印墨.而贴边,我们 通常都是利用宽胶布将丝网与网框相连接处密封,有种贴 法是先贴外侧两长边,后贴两短边,再贴内侧两短边,最后贴 内侧两长边.,四.印刷步骤,1.装版

11、将网版固定在印刷机台上,印刷机台的版夹务必要将版框锁 紧固定,以免产生摇动,并再次确认离版间隙是否合宜,并依 想要印刷的位置作好三点定位。并确保印刷机台水平。 将油墨提前2小时从冰柜取出,回温后,方可印刷。,四.印刷步骤,2. 调配油墨 准备一调墨容器,用调墨刀将油墨从墨罐取出放入调墨容 器中,用调墨刀搅拌印墨,判断印墨流动性是否合宜,用粘度 计测粘度若油墨粘度不佳的话,油墨要添加溶剂加以稀释.,四.印刷步骤,3.进墨 将调配好的油墨倒入网版刮印的起点,用调墨刀将版框内 的印墨均匀分布在起印在线,其宽度一定要能涵盖所有印 纹.印墨一次不要放过多,否则容易溢流出版面,而沾污网版 或承印物.,四.

12、印刷步骤,4. 印刷 先检视刮刀是否有缺角或脏污,将刮刀移入刮印起点, 刮刀 以60度左右的角度(视不同产品)等速度向操作者方向刮印, 刮印要超过印纹区域, 回墨刀将印刷油墨刮回原处,又可 在印纹上覆一层薄墨,覆墨完后,拿出印完的承印物,并放一 张新的承印物.每次刮印完后要检视印刷品质量,尤其是要 注意版内墨量是否充足并给予适时的补充.,四.印刷步骤,5.干燥 网版印刷油墨较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干燥,因此不能迭放, 所以一般是放置在烤车上入烤箱或放置烤盘上经IR线烘干.,五.印刷不良原因分析,1.附着力问题 : 油墨膜层附着力好坏取决于油墨中溶剂对硅胶(塑料)表面 粗化程度,承印物表面结净度对

13、附着力的影响,选用专用油 墨印刷.承印物表面的清洁很重要,生产中应避免灰尘,油圬 等不洁物对产品表面圬染.,五.印刷不良原因分析,2.针孔问题 : 网印时,墨层中形成针孔,砂眼等. (1) 油墨流平性差,表面张力大.改善油墨流平性,可以加入 流平剂或使用慢干剂或稀释剂,减缓油墨表面干燥速度, 以利流平. (2) 在制版过程,要细致认真对网版进行检查及时维修,并保 持网版干净. (3) 加强对产品表面的清洁,及时消除产品表面静电并除尘.,五.印刷不良原因分析,3.拉丝问题 : 在网印过程中,网版与产品脱离时,油墨未及时断开而形成 的”羽绒状”或”珠丝状”现象. (1) 油墨自身问题、选择较不会拉丝的油墨。 (2) 油墨粘度过高和稀释剂挥发干燥过快也会。 (3) 承印物的静电现象引起。,五.印刷不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