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企业家思维方式.ppt_第1页
第三章-企业家思维方式.ppt_第2页
第三章-企业家思维方式.ppt_第3页
第三章-企业家思维方式.ppt_第4页
第三章-企业家思维方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一、惯性和常规反转,思维中的惯性和常规,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定型化格式化的经验模式、思维定势。惯性和常规的反转,是指对以往认识框架思维模式的背离,这是逆向思维即反向思维表现,标志企业家思维方式的变革和思维内容的更新。,2,一、惯性和常规反转(一)逆向思维原理发现对立法则,美国佛蒙特州的投资顾问汉弗莱尼尔 :“站在对立面进行思考”。 反向思维的艺术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把人们的思想从常规中摆脱出来。简言之,就是要开动脑筋,冲出俗套。所谓反向是指人们的思维与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相对立,根据反向理论,如果每个人的思想同出一辙,那么,我们就要表达相反的观点。这一思维方法有两条原则: 第一,偏离规范。

2、第二,进步并非总是呈直线的。,3,一、惯性和常规反转(一)逆向思维原理发现对立法则,逆向思维者奉行这样的公理: 万物都有两个对立面;双方各有优劣,各有长处和短处。他们能够冷静而客观地看待两个方面,合理地对待各方。此外,他们具有向传统的金科玉律提出质疑的智力和勇气,以及具有构建新思想的原动力和智慧。,4,一、惯性和常规反转(一)逆向思维原理发现对立法则,作为企业家,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使用反向思维: 你考虑要做某种相反的事情。 你考虑用其对立面来取代某物,无论它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一种想法或是一项目标。 你接受这样的认识,即你的对方是正确的,而你是错误的;或者只是主观地认为对立的观点也许值得注意

3、。,5,一、惯性和常规反转(二) 逆向思维方式训练思维指令, 要有目的 动机和目标有着很相近的含义,有动机就意味着有了一个目标,而有目标也就有了动机。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如果你想让某件事发生,就有可能做到这一点。要坚信这件事一定会发生。千万不要低估自己脑海中出现的那些偶然的想法,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满意的答案。,6,一、惯性和常规反转(二) 逆向思维方式训练思维指令, 思维要开放 逆向思维方式是开放性的和充满好奇心的思维方式。取得创新的突破和拥有创新想法需要向周围的整个世界开放自己。一些飘忽不定的想法常常掠过我们的脑海,而且似乎不知从何而来。 思维要开放意味着花时间去探索、沉思、反省,使我们自己致

4、力于对现实的新的理解。,7,一、惯性和常规反转(二) 逆向思维方式训练思维指令, 思维要开放 开放和好奇心处于逆向思维的前端,它们对于拥有明确的目的性来说非常重要。 一位总裁总是要求他的下属在思考问题时别出心裁。 目标:-对立面:- 目标2:-对立面:- 目标:-对立面:- 你从这个练习中获得了什么?,8,一、惯性和常规反转(二) 逆向思维方式训练思维指令, 要敢于怀疑 反过来想一下,你必须要有一种敢于怀疑的精神。这种精神越强烈越好。 许多习惯性的做法都是欠缺考虑的。就人的天性而言,做某些事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其他人都这么做,这就被称为习惯或常规。 怀疑能打破迷惑。,9,一、惯性和常规反转(二

5、) 逆向思维方式训练思维指令, 要超越逻辑 人的智力在与思想的全部认知技能结合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用。这样的技能一共有八种:记忆、逻辑、推理、判断、感知、直觉、想象、悖论。 前四种是基本的认识技能,对日常习惯性的生活都有好处。我们简单地称它们为逻辑技能。然而创新者同时还运用另外四种技能,即感知、直觉、想象、悖论,相对前四种逻辑技能,后者是超逻辑技能一一是创造力所需要的至关重要的高级技能。,10,一、惯性和常规反转(二) 逆向思维方式训练思维指令, 要有勇气 强烈的动机以及独立思考的意愿,促使思维主体以必要的勇气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 勇气使得人们对那些想当然的事提出质疑,进行探索、并接受

6、挑战。 你甚至还需要更多的勇气去抵制你的新想法所引起的批评。,11,企业家逆向思维案例 休阿伦是美国缅因州贝尔法斯特某塑料制品公司的前总裁和业主,当问及他是从哪里听说对立思维的艺术时,他的回答是“哪里也不是”。然后,他开始解释。 有一次,由于销售原故而暂时被辞退的雇员们重新回来工作后感到苦恼、不安、责任心不强这是一种对他们自己和公司都不利的精神状态。休阿伦在为华尔街日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说道:“我们常常从与困扰我们的条件恰恰相反的条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挣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我们把这称作对立面的教训,我们在此利用了它。既然下岗是一个难题,那么,也许它的对立面超时工作是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

7、12,阿伦决定,如果公司能够在业务增加时设法不雇用新雇员的话,那么,当业务下滑时那些雇员也不会被辞退。也就是说,雇员要承受大量劳累的加班,所得到的回报是不会被辞退。雇员们赞同这一建议,结果是,该公司进入一个保证无人失业的新时代。根据阿伦的说法:“雇员们的士气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雇人员的比例本来就较低,现在更变得微不足道。雇员们成为温暖组织中的一成员所表现出的自豪感就显而易见。不遗余力地替公司工作的渴望已成为一条规范。”,13,二、发散与收敛互补,在企业家的思维活动中,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占有重要地位。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是思维活动中对立统一的两种思维方式,也是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

8、两种过程。企业家的创造性活动特别强调思维的发散性,没有思维的发散过程,就不会发现经营管理新的领域、方面和因素,但是思维的发散过程又必须由收敛过程来补充。因此,要辩证地处理好思维的发散性和收敛性的关系,提高企业家思维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精确性。,14,二、发散与收敛互补(一)发散性思维及其特点,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多思路、多方面地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一条路走到底,这是发散性思维的最根本的特色。 从思维的质量和复杂性来看,发散思维具有如下几个层次的基本特点: 第一,流畅性 第二,变通性 第三,独特性,15,二、发散与收敛互补(二)收敛性思

9、维及其特点,所谓收敛性思维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 发散性思维总是在思索还有什么新的方面、新的途径、新的方法,而收敛性思维总是在考虑这一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解决问题的程序是什么等等。 收敛性思维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同一性 第二,程序性 第三,比较性,16,二、发散与收敛互补(三)发散性和收敛性在企业家思维中的互补,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各有其优点、缺点和独特的作用,在思维过程中它们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其中,发散性思维是开阔的、探索性的、拓展思路的;收敛性思维是狭窄的、集中的、全神贯注的。两者都有好处,都须加以使用。发散性思维是主体在探索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时的一种思维活动,它以近乎游戏的方

10、式玩弄想法和猜测,而把严肃的选择和行动留给收敛性思维去做。因此,要在企业家思维中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17,二、发散与收敛互补(三)发散性和收敛性在企业家思维中的互补,首先,在企业家思维中如果只有思维的发散过程,而无收敛过程,尽管可以爆发出许多经营智慧的火花,但由于不能统一起来,不能形成集中的思维力量,会使思维失去控制,而陷入无序状态,变成混乱性思维,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的盲目性。这是由于,发散性思维若没有收敛性思维作补充,容易发散无边,变成幻想、空想、乱想。,18,二、发散与收敛互补(三)发散性和收敛性在企业家思维中的互补,其次,在企业家思维中,如果只有思维的收敛过程,而无发散过程,只沿着

11、同一方向进行求同思维,而没有多方向敏捷而灵活的思考,就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对新的领域、要素、方面视而不见,使思维陷入呆板、保守和僵化,从而抑制思维的创造性,进而导致企业经营机制僵化,失去生机和活力。,19,三、动态与静态辩证,动态思维方法和静态思维方法是两种不同特点的思维方式。动态思维方法以“动”为主,要求不断地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整、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和方向;静态思维方法以“静”为主,要求思维的规则化、重复性,是一种趋于定型化、稳定的思维方法。两种思维方法特点相异,但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者统一于企业家思维的过程。,20,三、动态与静态辩证(一)静态思维方法及其特点,静态

12、思维是以“静”为主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思维从固定的概念出发,循着固定的思维程序、达到固定的思维成果。这种思维过程可以重复、再现,可以循环往复,它是一种被动的、“被设计了”的思维. 静态思维有别于其它思维方式,有如下特点。 第一,固定性。 第二,重复性。 第三,被设计性。 第四,排它性。,21,三、动态与静态辩证(一)静态思维方法及其特点,静态思维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存在的合理性,但上述特点也决定了它的缺点,即每前进一步,都有可能陷入思维的僵化、死板,都有可能使思维失去活力。因此,在思维过程中,还应看到动态思维的一面。,22,三、动态与静态辩证(二)动态思维方法及其特点,动态思维一种运动的、调整性的

13、、不断择优化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讲,它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23,三、动态与静态辩证(二)动态思维方法及其特点,动态思维的模式为:收集新资料制定新方案实施反馈调整新方案。 要使思维符合动态性的要求,就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第一,信息要素。 第二,反馈要素。 第三,控制要素。 第四,变动要素。,24,三、动态与静态辩证(二)动态思维方法及其特点,要了解动态思维,还需掌握它的特点: 第一,流动性。 第二,择优性。 第三,建构性。 第四,整体性。 第五,开放性。 从动态思维的构成和特点可以看出,动态思维虽不排除静态思维的

14、一定作用,但它毫无疑义地是企业家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25,三、动态与静态辩证(三) 企业家思维中动态与静态的辩证统一,作为两种思维方式, 动态思维与静态思维的构成、特点显然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没有纯粹的动态思维,也没有纯粹的静态思维,两者统一于同一思维过程中,在企业家思维中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动态思维离不开静态思维。 静态思维也不能脱离动态思维。 动态思维和静态思维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转化。,26,四、后馈和超前复合,超前思维方法和后馈思维方法是以两种尺度进行思维活动的,其方向相反。超前思维用未来的尺度来引导现在,使现在不断向将来过渡;

15、而后馈思维则用历史、习惯、传统的尺度来限制现在,力图使现在成为过去的再现和重复。两种思维方法所运用的“尺子”不同,容易造成“思维障碍”、“思维隔阂”。在企业家思维中要力图避免这一点,努力使两把“尺子”统一起来,既要有历史的尺度,有历史感,又要有未来的尺度,有未来感。,27,四、后馈和超前复合(一)后馈思维及其特点,后馈思维是用历史的联系、传统的力量和以前的原则来制约、规范现在,使现在按照历史的样子继续重演的思维过程。 它总是用以往的思维样式要求现在,所以,它又是思维的一种惯性运动,故可以叫惯性思维。 后馈思维又分为肯定型和否定型两种。,28,四、后馈和超前复合(一)后馈思维及其特点,要想全面了

16、解后馈思维方法,还需了解其特点。 第一,指向性。 第二,集中性。 第三,保险性。,29,四、后馈和超前复合(二)超前思维及其特点,超前思维正好与后馈思维相反,它是用将来、用可能出现的情况对现在进行弹性调整、引导的思维方式。超前思维也是一种预测性思维,比较集中地体现出了人的思维能动性。 超前思维与后馈思维相比,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可能性。 第二,调整性。 第三,模糊性。,30,超前思维案例,世界汽车业巨头们在20世纪的兴衰成败史已提供了充分的证明:1973年世界上出现石油危机,汽车工业受到严重冲击。可是,称雄世界的美国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对此不予理睬,一如既往地生产了耗油量大的大型汽车,

17、也不从技术上革新,思考是否要以再生能源代替非再生能源。其结果,当1978年世界石油危机再次卷土重来时,大型汽车的需求量和销量急剧下降,库存如山,但原有生产线仍在流动,不断有新的大型车脱离生产线,开进车库,而新技术如太阳能未被开发出来,公司每天净损失200万美元,克莱斯勒公司甚至濒临破产。相反,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早在50年代就预见到非再生能源石油的剧减对汽车业将会带来的冲击,60年代初就制定了以开发省油技术为中心的汽车技术计划,并着手研究以太阳能驱动的新型车。结果省油车在70年代进入世界市场后,大受客户青睐,日本企业家以这样的思维一举击败了素有“汽车王国”之称的美国。随后,太阳能汽车也走向了市场。

18、,31,四、后馈和超前复合(三)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在企业家思维中的复合,后馈思维和超前思维以不同的“尺子”思考问题,各自具有独立性,但在企业家的思维过程中,二者又必须结合起来。 从“历史”和“未来”统一于“现实”的角度建构企业家思维,把后馈思维和超前思维任何一方绝对化都是片面的。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社会信息化的形势下,企业家的超前思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2,五、精确与模糊相辅,(一)精确与模糊:两种必需的人生态度 “难得糊涂”。 郑板桥,33,五、精确与模糊相辅,(一)精确与模糊:两种必需的人生态度 从生存智慧的角度来看,模糊和精确皆为治理人生的法宝。人生不可能对任何事都睁大了眼睛盯着,于人生关系重大的事,如事业,如品德,如个性,如情感的质量和为人的态度,应该要求尽可能“精确”、“明晰”、“得当”;而对于人生无关紧要的和难以一时判明是非、衡量优劣的事,就不必过于认真计较,非弄清楚不可。这时,就不妨模糊一些为好。,34,五、精确与模糊相辅,(二)量化思维与模糊思维:两种必要 的管理思维 所谓量化思维,就是把握事物和过程的结构、秩序、规模、速度等量的规定性的思维方式,其思维重心是精确、定量。这在企业家的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价值工程分析等实践活动中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思维方式,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模糊思维,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