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专题(共20张PPT).ppt_第1页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专题(共20张PPT).ppt_第2页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专题(共20张PPT).ppt_第3页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专题(共20张PPT).ppt_第4页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题:散文阅读专题(共20张PPT).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散文阅读,钱航,1.概括某一段落(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解题钥匙 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全文)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关键在于找准中心句、主旨句、点题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这些句子一般都表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含义非常丰富深刻。当然,还可利用题目或利用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并联系全文,筛选信息,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组合在一起,概括成中心内容。,2.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

2、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二、理清文章线索,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

3、要线索。,三、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考题形式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 1.认真阅读上下文,紧紧联系语境,明确表层 含义,挖掘深层含义。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 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 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 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锤炼词语,揣摩含义,结合语境,生动明确,把握修辞品析模式,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4、,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里。,佝偻:原义指驼背,这儿则是形象地突出了树的苍老。 把那棵树的树顶比作刚炸开的焰火,比喻鲜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那棵树枝叶的茂盛繁密,表现了这棵树生命的壮美。寄寓了作者对如此壮美的生命的敬畏与赞

5、美之情。,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那树,(二)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其作用。 1、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瞻前顾后,结合语境,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把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出来。哲理性句子,还要注意句子的双关意思。,2、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理解句子作用: 1)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四、语言赏析。 A、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排比、拟人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

6、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对比强调突出) B、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反问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C、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 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几种修辞方法的分析与表述,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 表达了 ( )的情感。,排比:表现了 ( ) ,抒发了( ), 增强语势,加强了感情。,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表达了 (的情感),加强语气,使文章有起伏。,答题模式: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

7、境,反复:强调了 (的情感),加强语气。,对比:强调(突出)了 。,五、表达方式的作用,考题形式:表达方式的作用。 答题思路: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附表一:常见的描写手法,六、表现手法,考题形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题思路: 1.内容方面:托物言志、对比

8、反衬、铺垫烘托、 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层层深入、 借景抒情、侧面描写、象征、衬托 2.结构方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先抑后扬、 承上启下、首尾照应,七、题目的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作者感情的出发点;(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文章线索;(5)文眼:揭示文章中心;(6)吸引读者、新颖; (7)语意双关,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八、谈感受、评价感悟。,1、谈感受类,考题形式:对描写对象、人物感情、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题思路: 1.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思想感情。 2.有明确的观点和态度。 3.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2、谈评价感悟类,考题形式: 1)评价:“是不是”,“同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