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8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知识梳理】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一) 之战1、时间:公元200年 2、作战双方: VS 3、结果: 以少胜多,大败袁军4、意义:为曹操 奠定了基础。(二) 之战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2、时间::公元208年 3、作战双方:曹操VS 联军4、结果

2、: 以少胜多,大败曹军5、意义:奠定了 的基础。二、三国鼎立的形成国 号时 间都 城开国君主 年称帝洛阳 (史称蜀)221年称帝成都 222年称 (今南京) 三、三国经济的发展1、魏国:修建了许多 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2、蜀国:丝织业兴旺, 行销三国;3、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 (今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学习自测】1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发现曹操陵墓。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有 (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 D220年,改国号为魏,

3、定都洛阳2、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3、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207年他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 ) 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南下统一全国 D.废掉汉献帝4、使曹操不敢轻易南下,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5、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 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都是我们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

4、是争夺统治权 A. B. C. D.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7、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今曹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材料二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材料三“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1)材料一是这是什么朝代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他给谁提的什么建议?此建议是否正确?请用史实说明。 (2)材料二、三所

5、赞颂的人是谁?最能高度概括其功劳的是哪一句?(3)材料三中“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 (4)请列举和他有关的两个成语。【课外阅读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他年轻时不拘小节,很有志向,被当时的名士许劭评论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灵帝熹平三年(174年),20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立即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初平元年(190年),参与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此后,在与陶谦、吕布、袁术等连年攻战中,曹操的实力逐渐壮大。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拜司空,封武平侯,自此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建安五年(200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击败袁绍,此后逐步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结束了中原地区持续达20年之久的战乱。建安十三年(208年),拜丞相,南征荆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