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资源供求的经济分析.ppt_第1页
第三章资源供求的经济分析.ppt_第2页
第三章资源供求的经济分析.ppt_第3页
第三章资源供求的经济分析.ppt_第4页
第三章资源供求的经济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资源供求的经济分析,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一、自然资源概述 (一)定义:p57 (二)特性 1、稀缺性 2、分布的区域性 3、功能的多样性 4、质量的可变性,(三)自然资源的分类,1、可耗竭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1)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可回收利用程度决定于经济条件,即成本与收益的配比。 一些经济条件的变化可以刺激其储量的增加 影响耗竭速率的因素: 需求 资源产品的耐用性 回收利用的程度,(2)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能源 降低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的耗竭速率:提高资源利用率,2、可更新资源,定义: 部分可更新资源的持续性和流量受人类利用方式的影响; 另一部分可更新资源的持续性和流量不

2、受人类的影响。 一些可更新资源能够被储存起来,为在不同时间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 根据财产权是否明确,可更新资源分为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和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1)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定义: 特点: 1)完全明确的产权; 2)专有性; 3)可转让性; 4)可实施性。,(2)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定义: 特点: 1)消费的不可分性或无竞争性; 2)消费的非排他性。 配置的结果:可更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管理保护等方面的投资不足。,二、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影响劳动生产率 3、自然资源制约产业结构 4、自然资源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布局,三、自然资源的存

3、量和流量,(一)存量与流量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存量: 一定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储量。 自然资源的流量: 一定时期内的自由流入量和流出量。 影响资源流量的因素:自然的新陈代谢和人为的干预。 期初存量+期内资源流入量-期内资源流出量 =期初存量+期内净流量 =期末存量,(二)对资源存量的分析,资源储量有三种: 已探明储量: 可开采储量: 带开采储量: 未探明储量: 推测存在的储量: 应当存在的资源: 蕴藏量=已探明储量+未探明储量 资源储量的关系:p69图6-1,(三)对资源流量的分析,1、最大资源潜力 2、持续能力 流动性资源能够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利用的

4、能力。 3、吸收能力 流动性资源对人类排放的各种废物的吸收能力。,四、关于“人口-发展-资源”关系的学说,(一)增长极限论 梅多斯等人在增长的极限中提出: 如果维持现有的人口增长率和资源消耗率不变,那么,由于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将可能发生非常突然和无法控制的崩溃。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在1975年停止人口增长,到1990年停止工业增长,以实现“增长为0”的全球性均衡。,(二)没有极限的增长(“最后的资源”论)乐观学派,1、经济增长的必要性 只有经济增长,才有技术创新和发明,社会经济才能进步; 只有经济增长,才有科学技术和资本去解决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 只有经济增长,才

5、能增加就业,解决人口与经济的矛盾; 只有经济增长,才能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2、资源潜力与经济增长的可能性,悲观学派认为: 人口增长、需求爆炸是经济增长的阻力; 乐观学派则认为: 需求增加是刺激人们寻找、开发和利用资源与能源的动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悲观论者低估了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 乐观派认为,“人”是“最后的资源”,技术进步将克服资源的制约。,评价:悲观派与乐观派,悲观派:低估了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的力量,但 乐观派:技术至上、市场机制作用至上,但,五、主要自然资源简况,1、矿产资源 2、土地资源 3、水资源 4、森林资源 5、生物多样性

6、资源,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 有效的资源配置:使资源利用的净效益现值之和最大的资源利用水平。 (一)两时期的资源配置模型 假设: 1、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固定不变; 2、资源的边际成本固定不变,MC=2元/吨; 3、资源的供给总量固定不变; 4、对资源的需求量固定不变,需求函数为 p=8-0.4q。,有关概念,1、支付意愿(willing to pay,即WTP): 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2、净效益(net benefit): 总效益与总成本之差。在图上表现为需求曲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假设资源量足够多,根据边际收益=边际成

7、本,得 P=MC 又因为p= 8-0.4q,MC=2 则 8-0.4q=2 解得q=15吨 即资源的供给总量 大于或等于30吨(2*15)。,如果资源供给总量小于30吨,需要使资源在两期内使用的净效益现值之和最大, 即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期边际净效益的现值=第二期边际净效益的现值 设:资源供给总量=20吨, 贴现率r=0.1 则根据上述最优的条件,有 L1=L2, 即:6-0.4q=300(-545+109q) 解得 q=10.238 也就是交点的开采量为10.238吨,那么第二期的开采量为9.762吨。,两期资源配置图,说明: 两条斜线(L1、L2)表示两期的边际净效益现值; 第一期的边际净

8、效益曲线从左向右,第二期的边际净效益曲线从右向左; 相应地,横轴从左向右表示第一期的开采量,从右向左表示第二期的开采量。,概念:边际使用成本,边际使用成本:开采最后一单位资源的机会成本,它是使用稀缺资源才有的额外边际成本。 边际使用成本=价格-边际开采成本 在上图中,边际使用成本=线段ef 两种情况: 资源不稀缺:不存在边际使用成本,则边际成本=边际开采成本; 资源稀缺:边际成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使用成本,边际使用成本受贴现率影响,经过贴现后,各期的边际使用成本应该相等。 “价格-边际开采成本”是边际使用成本的当期值。 贴现率越大,边际使用成本越小,越会加速对资源的当前消耗。 贴现率的水平,

9、表明了当代人对边际使用成本的评价和代际之间的资源配置。,二、可更新资源对可耗竭资源的替代,假设:存在可用于替代的可更新资源,并且以不变的边际成本供给(本例中为6元)。 根据 “一”中给出的条件 “p= 8-0.4q”可知: 画图:,(三)资源勘探和技术进步对可耗竭资源的影响,资源勘探活动的影响: 技术进步的影响:,二、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讲“可更新的公共物品资源” 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的含义: 以公海渔场的渔业资源为例。,1、渔业资源的特点,渔业资源的特点: 渔业资源的增长率与鱼群数量(存量)密切相关。 画图:鱼类存量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自然均衡点与最低可生存存量,自然均衡点: 该点死亡和

10、迁出引起的种群数量的减少,将被出生和迁入引起的增加所补偿。它是一种稳定状态。 最低可生存存量: 低于这一存量,种群数量的增长率就将为负,直至存量减少为0、即物种灭绝。,2、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含义: 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指不考虑贴现的情况下,取得最大年净效益的捕捞量。 最大的捕捞量 最有效的捕捞量 假设: 鱼价固定不变; 单位捕鱼成本固定不变; 单位捕鱼劳动的捕获量与鱼群数量成正比。,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画图: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最大可持续捕捞量与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最大可持续捕捞量: 净效益=总收益-总成本,即总成本曲线与总收入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时,净效益最

11、大。 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3、动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当贴现率0时的有效可持续捕捞量。 贴现率0,意味着保存资源的成本将上升; 贴现率越高,保存资源的成本越高,越会加速前期的资源利用,未来的资源存量将减少。,第四节 建立自然资源核算体系,一、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一)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 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 指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单纯追求经济产值和经济增长速度,导致自然财富的持续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原因: 现行的以GNP为中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核算自然资源的价值,诱使人们单纯追求净即产值和经济增长速度,而不顾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环境的破坏。,(二)现行国民经

12、济核算体系的缺陷,二、建立和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 是对现行的GDP进行外部性影响和自然资源的投入影响调整之后的生产产值。,国外的绿色GDP核算体系,1978年,挪威政府开始资源环境的核算: 建立起了包括能源核算、鱼类存量核算、森林存量核算以及空气排放、水排泄物等等项目的详尽统计制度。 芬兰、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实施了绿色GDP。 墨西哥、印尼、泰国、巴布新几内亚等国也把自然资源的价格计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 1995年,世界银行首次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标。 扩展的财富概念中包括了“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大要素,体现出自然、经济、人自身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全新的财富观念。,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