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五环八步”8.1 日本导学案 湘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五环八步”8.1 日本导学案 湘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五环八步”8.1 日本导学案 湘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1 日本备课时间:第10周。拟使用时间:第 11周 小组: 姓名: 教师寄语:我们快乐的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前置测评: (教师问学生主动回答)1、填西亚地形图。2.提问西亚地形特点学习目标:知道与技能:识记日本的位置2掌握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认定目标:让学生默自主学习(一)(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位置:位于亚洲 部、太平洋 部、2、范围:领土有 四大岛和附近的小岛组成、最大的是 岛、3、海岸线特征:海岸线 、沿岸多 、4、完成活动第二题5、地形:日本是一个多 的国家、四分之三为 、沿海 狭窄、日本最大的平原是 、日本最高的山 、国花是 、6、日本多 和 、是因为该国位于

2、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7、气候:日本属于 气候、四季分明、降水 、冬季较为 、夏季教为 、气候的 性特征显著、在二合作互助:首先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组内交流三 展示 :组长派发言人说出自己的答案,记录员记录意见不统一题目,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发言人展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仍不能解决的,教师给予答复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的知识点1、位置、2、范围、3地形、4气候、5河流、轻松测试:(让学生用独立完成,找三、四个人上台做,教师抽查两三个组,公布答案,1、下列有关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亚岛国B.地狭人稠C.火山众多D.资源丰富2、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是( )A.西服、B.

3、和服、C.旗袍、D.牛仔服3、关于日本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东南部 B.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C.其纬度大致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相当 D.是东亚的群岛国家4、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小、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C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D多火山、富士山是死火山、5、日本是著名的火山、地震国,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B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C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D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6、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A. 北海道 B. 本州 C. 四

4、国 D. 九州7、下列有关日本自然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多火山、地震 、C. 矿产资源贫乏 D. 森林覆盖率高8、通常作为日本象征的“圣山”和国花的是( )A. 富士山、樱花 B. 金刚山、金达莱 、C. 白头山、牡丹 D. 太白山、荷花9、日本最大的城市是( )A. 神户 B. 横滨 C. 东京 D. 广岛 10、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其形成原因是 ( ) 受日本气候影响,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日本国土面积狭长,东西两侧距海近日本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河流自南向北流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且主要分布在中部A. B. C. D. 11、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5、)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B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C、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12、下列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 B、本州岛和九州岛之间是日本海 C、北海道在四大岛中纬度最低 D、本州岛和四国岛之间是濑户内海13、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 A本国地域狭小,资源少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工业发达 D国内消耗大14、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据此回答14和15题14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

6、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这个旅游胜地是( )A泰山 B富士山 C黄山 D金刚山15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就是( )A 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D 火山、地震的威胁大16.读日本图回答:(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日本四大岛屿的名称。 (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 (3)城市A是 ,该城市位于 平原上。(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和 沿岸。请在图中用斜线大致标注一下。(5)你能根据日本资源特点、海岸线状况、市场状况解析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吗?反馈校正:根据检测情况,教师进行评析,反馈校正,然后再巩

7、固记忆直到熟练掌握。日本第二课时主备人:张红道、参与者:马静 审核人:张红道备课时间:第 10周。拟使用时间:第 11周 小组: 姓名: 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勇敢创新!大胆质疑!前置测评: (教师问学生主动回答)1、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 2、日本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特点。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2、充分理解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3、记住日本的主要工业分布区。4、掌握日本主要城市及其功能。认定目标:让学生默读自主学习(一)(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 ,居世界第二位。2、日本的 等矿产资

8、源缺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3、日本的主要贸易对象是 。 4、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5、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 6、日本的耕地面积5.从中东波斯湾沿岸运往日本的石油要经过_海峡运输,所以,该海峡又被日本人称为“_”。7、日本农业的三大生产部门为 。 8、日本的 贸易对象主要有 和 。二合作互助:首先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组内交流三 展示 :组长派发言人说出自己的答案,记录员记录意见不统一题目,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发言人展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仍不能解决的,教师给予答复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的知识点1、日本位置范围、2地形气候、3、日本经济轻松测试:(独立完成,三、四个人上台做,教

9、师抽查两三个组,公布答案,其余学生互评互改、最后教师强调错误较多的试题)1、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舟山渔场2、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 )A.台湾海峡 B.日本海峡 C.朝鲜海峡 D.白令海峡3、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A.琉球群岛 B.富士山 C.濑户内海 D.金刚山4、日本人最喜爱的花是( )A.牡丹 B.菊花 C.梅花 D.樱花5、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 ( )A 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B 九州岛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C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D 北海道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6、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展

10、资本主义历史悠久B 本国资源丰富 C 岛国多良港 D 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促进作用 7、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A 人均耕地不足,农业、鱼业现代化程度高 B 属精耕细作农业,玉米生产和鱼业发达 C 属粗放型农业,稻谷生产和海洋渔业发达 D 小型农机具,使用化肥,兴修水利,单产不高8、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 A 当地消费市场广阔 B 当地资源丰富 C 气候条件优越 D 海洋运输条件好,便于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9、下列国家经济中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是( )A中国、B俄罗斯、C日本、D印度 10、日本的工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是( )A当地资源

11、很丰富、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C气候条件优越、D农业生产发达、11、日本自然资源贫乏,下列工业原料需全部从国外进口的有:( )A石油 B铁矿石 C铜矿石 D棉花12、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 )A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B渔业发达,但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C人口稠密,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 D水果、蔬菜为主要出口农产品13、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近、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14、日本所需的石油主要来自( )A. 美国、中国、东南亚 B. 澳大利亚 、东南亚、中国 C. 中东、东南亚、中国 D. 中东、东南亚、美国15、日本国内丰富,但仍需进口的资源是( ) A. 煤 B. 木材 C. 铁 D. 铜16、读日本图,回答问题:(1)日本四大岛的名称甲 ,乙 ,丙 ,丁 。(2)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A 和B 。(3)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