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5.1 相交线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5.1 相交线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5.1 相交线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5.1 相交线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4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5.1 相交线 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1 相交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一、教材分析l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七年级数学(华东版)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计划用1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相交线、对顶角、邻补角之后,进一步研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构成的“三线八角”图中,顶点不同的两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下一步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判定作好准备,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l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对像是初一学生,他们对图形只是初步认识,抽像思维能力还较差,所以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及归纳它们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复杂的图形中,能确定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找出

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本节课的难点。二、目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特征;(2)能从复杂图形中识别这三种角,并弄清它们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而成。2、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三线八角”图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像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认识图形的组合(由简到繁),培养学生识别图形基本结构的能力;(3)通过变式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探究和讨论活动中,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

3、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虽然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并不稳定,上课时注意力也不易持久,容易分散;因而在教学中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至关重要。我采用生动形像多媒体教学,通过放影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过程,给学生以动感,既加深了理解,也不断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四、教法和学法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动手画图,动脑思考,相互讨论交流,并采用变式图形训练,培养学生

4、的观察、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通过多媒体教学和游戏,进一步加深印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其技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培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人才打下基础。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1、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之从自主探究活动中体会到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概括,逐步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其学习兴趣和信心。3、通过图形的变式训练,

5、使学生掌握识图的技巧。总之,本节学习方法指导主要是教给学生“三会”:会发现问题,会进行探究,会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使用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 、纸张、铅笔、尺子、量角器五、教学程序的设计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性,本节课教学程序设计如下:教学程序:复习引入探究新知变式练习巩固提高。教学过程课堂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投影(两条相交直线)(图1)123ab4图1(1)提问:图1中的四个角分别是什么关系。c(2)在图1上用红色线条加一条直线c与直线b相交,这可以说成“两条直线a,c被第三条直线b所截”形成了“三线八角”图(图2)。8123

6、4567ab图2这八个角共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前面学过的有公共顶点的角对顶角与邻补角;第二类是今天要研究的没有公共顶点的角。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引入问题,这里既复习了相关知识,又很自然地过度到“三线八角”,从而引出了课题,这样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探究新知三线八角的特征、概念及识别一、同位角的位置特征1、引导学生观察图2中,4与8的位置特征:图中4和8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呢?从直线a,c来看4和8又处于哪个位置?从直线b来看4和8处于哪个位置?总结得出同位角的位置特征为:同位角都在两条被截线a、c的下方(同一方)都在截线b的同侧(同旁)2、让学生指出图中其余的同位角(

7、2与6、3与7、1与5)。二、同位角的图形特征性引导学生找出同位角的图形特征:“ ”“ ”像英文字母的“F ”。三、在学习同位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图形,归纳出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征及图形特征: 都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内部)分别在截线的两旁(交错)内错角都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内部)都在截线同旁同旁内角内错角的图形特征:“”“ ” 像英文字母的“Z”;同旁内角的图形特征: 像英文字母的“U”。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归纳同位角的概念及位置特征;教师总结,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适当的补充。对学生的猜想,教师进行积极的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性评价。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讨论、探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

8、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意识。这里先让学生猜想,由同位角的特征类比得出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征及图形特征。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并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同时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效果。变式练习,巩固提高1、试一试在图中1是直线a、b相交所成的一个角,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画一条直线c,使直 线c与直线b相交所成的角中有一个角与1为同位角,且这对同位角的度数相等。2、如图,直线a截直线b、c 所得的同位角有 对,他们是 ,内错角有 对,他们是 ,同旁内角有 对,他们是 。 (第2题)3、如图,与1是同位角的角是 ,与1是内错角的角是

9、 ,与1是同旁内角的角是 。(第3题)4、如图,1与3是同位角吗?2与4是同位角吗?(第4题)学生动手画图、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作适当指导和补充并对学生正确的解答给于肯定、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当教给学生某种学习方法后必须及时地训练,以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技能。通过几道分层次的练习并经过图形的不断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小结1、提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怎样形成的?辨别这三种角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在复杂的图形中识别这三种角?2、引导学生把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征及图形特征列成表:特征角位置特征图形特征(像英文字母)在两条被截线在

10、截线同位角同方位同旁“ F ”内错角内部两旁(交错)“ Z ”同旁内角内部同旁“ U ”3、游戏:a、教师用双手的母指和食指摆成形像的图形来表示同位角;b、让学生自已模仿摆出内错角、同旁内角。布置作业1、必做题(1)如图, 与C是直线 与 被直线 所截得的同位角, 与3是直线 与 被直线 所截得的内错角, 与A是直线AB与BC被直线 所截得的同旁内角。(2)如图所示的6个角中,同位角有 对,他们是 ;内错角有 对,他们是 ;同旁内角有 对,他们是 。通过小结,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这三种角的概念、位置特征、图形特征的理解,为后面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奠定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归纳列表的能力,帮助学生理

11、清思路。让学生紧张的大脑得到放松,进一步强化对三种角的理解和掌握。作业安排了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安排,一方面是有目的的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选择。通过作业,也为下一节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打牢基础。2、选做题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哪些角是内错角?712345689111210哪些角是同旁内角?板书设计1、相交线中的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征和图形特征同位角都在两条被截线的下方(同一方)都在截线的同侧(同旁)分别在截线的两旁(交错) 都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内部)内错角都在截线同旁都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内部)同旁内角该板书设计突出重难点,脉络清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学评析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1、对三种角概念的教学,大胆放手,组织学生讨论、探究,鼓励创新,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概括得出三种角的概念,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真正理解这三种角的含义。2、利用多媒体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通过图形的变换、分解,给学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识图能力。3、课堂小结新颖,别具一格。教师用左右手的母指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