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流动.ppt_第1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ppt_第2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ppt_第3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ppt_第4页
农村劳动力流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小组成员: 石 侃 刘元敏,一、课题基本概念和内容 二、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三、我们研究的问题 四、我们的研究思路,一、课题的基本概念和内容,1.1人口流动的定义 1.2人口流动的历史阶段 1.3研究的主要方向,1.1人口流动的定义,在中国,对于迁移现象有两种说法:“人口迁移”,“人口流动”。 这与传统的统计定义有关,及传统上有把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叫做“迁移”,而把没有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叫做“流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没有户籍变动的劳动力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一般认为迁移与流动的概念是相同的,主要都是指人口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而跨地区移动。 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

2、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1.2人口流动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前,国家严格控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改革开放前,农业劳动力迁移十分缓慢。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劳动力流动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管制。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城市各单位一律不得私自从农村招工。大量劳动力聚集农村,由于实行集体耕作,农业剩余劳动力都隐藏起来了。,改革开放后,流量递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1)1978198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萌芽 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一直隐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显现。于是,一些农业剩余劳动力试图离开土地。但是,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限制并

3、没有放松,少量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形式转移到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企业。 (2)19841992年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 1984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允许一些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国家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广东等沿海地区鼓励发展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多种所有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形成了规模可观的“民工潮”。农村劳动力虽被允许进城务工,但被视为边沿群体。,(3)19932002年农村劳动力开始有序转移 1993年十四届三中指出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地区间有序流动。1994年我国劳动法颁布,

4、为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提供了法律依据。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劳动力以跨省流动为主,流动规模也较前期扩大很多。不过,这一阶段劳动力流动仍然受到一定限制。 (4)2003年以后转移劳动力逐渐与城市融合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在持续进行,农民工流动更加有序、合理,并逐渐与城市融合。但是相对于前期,在规模和速度上均明显放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民工荒”现象。,1.3研究的主要方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人口特征、规模、地域流向、转移方式、行业分布等 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影响: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收入差距、个人素质等 回流劳动力 政策 ,二、文献综述,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 2.2

5、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人口转移推拉理论 雷文斯(E Ravenstien)于1880年发表人口迁移之规律的论文,对人口转移进行了研究, 他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Donald Bouge)于20世纪50年代末明确提出的。他认为,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个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 “推”力:较多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

6、等。 “拉”力: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正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 人口转入地也存在不利于人口转入的“推”的因素。如:转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陌生的生产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W A Lewis,1954)在无限量劳动力供应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共同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下,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蔽性失业。所以现代工业部门只要支付一个略高于传统部门的劳动工资,就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假设存在着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被

7、吸纳殆尽的转折点,在到达该点之前,城市部门可以以不变的工资率持续吸收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只有超过这个点,城乡收入差距才会缩小。当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至与现代工业部门一致时,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消失。,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较为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能够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但有缺陷主要是:一是过分强调工业部门的重要性,忽视了农业部门的作用,把农业部门仅看作为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提供者。二是对现代部门的积累投资就业扩大之间的联系看得过分简单,忽视了现代部门投资的技术倾向。三是而刘易斯还假设农村地区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则不

8、存在失业,这一点也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四是二元经济模型假设在城市现代部门存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它能保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未被完全吸收之前,城市工资基本保持不变,而现实的情况是尽管存在大量的失业,但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很快。,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费景汉和拉尼斯(G.Ranis (2)迁入地因素;(3)中间障碍因素;和(4)个人因素。 六条迁移规模的规律包括:(l)地区差别越大,人口迁移的可能性越大;(2)人口差别越大,迁移的可能性越大;(3)迁移规模与克服中间障碍的难度有关;(4)迁移规模随着经济的波动而变化:(5)除非受到外在强力因素的限制,迁移

9、规模与迁移率会随着时间韵推移而增加;(6)迁移规模与迁移率随着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而变化。,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六条迁移流向与回流的规律包括:(1)迁移通常有其特定的流向;(2)每一个主要的迁移流,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回流;(3)如果迁出地对迁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负面的,则迁移流向效率(迁移流与回流的比率)较高;(4)如果迁出地与迁入地相似,迁移流与回流的效率较低;(5)中间障碍因素越大,则迁移流的效率也就越高;(6)迁移流的效率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济景气时高,萧条时低。 七个迁移者特征包括:(l)迁移具有选择性;(2)对迁入地的正面因素积极响应的迁移者存在正向选择;(3)对迁出地

10、的负面因素积极响应的迁移者存在负向选择;(4)就整体迁移人群而言,选择呈现双峰性;(5)中间障碍因素越难,正向选择的程度越高;(6)迁移者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与迁移选择有很大关系;(7)迁移者的特征介于迁出地人口与迁入地人口之间。 埃弗雷特李的对劳动力迁移的研究最为全面。他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迁移规模的规律和迁移者的特征都加以详细地分析和归纳,为现代的劳动力迁移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1外国的研究(经典理论),托达罗的“迁移模型” 托达罗(M.P.Todar,1969)在欠发达国家劳动力迁移模型和城市失业一文中认为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迁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非熟练的农村工人

11、迁移到城市,进入城市传统部门。第二阶段中,农村劳动力进入一个更持久的现代部门。在他建立的劳动力乡城迁移模型中,有两个主要变量: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城市就业的可能性 。在农村劳动力作迁移决策时,他必须平衡在城市中失业或者就业不充分的可能性和风险。 哈里斯和托达罗 (J.R.Harris 女性的流动性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更大。因为男性主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对教育的要求较低,而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有更多的选择。她们的文化程度越高意味着竞争力越强。,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婚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Hare, 1999; Zhao, 1999a;都阳、朴之水, 2003;张晓辉等, 1999;朱农,

12、 2002)年龄较小者(16-35岁)更倾向于外出打工;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这不仅表现为男性劳动力的迁移数量要大大高于女性劳动力,还体现为数量的增长也更快;未婚者更倾向于外出打工 农业部农研中心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研究发现,参与流动的男性农村劳动力中己婚者多于未婚者,女性中未婚者多于己婚者。,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2.关于家庭特征的因素(家庭劳动力数量、人均所拥有土地数量、家庭所拥有生产资料、家庭所拥有的现金财富、家庭中的未成年孩子数量等) (Hare,1999)家庭中女性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外出打工,而家庭中男性劳动力多则倾向于在本地从事非农活动;不过一般说来,家庭中的总劳动

13、力多则倾向于外出打工。人均拥有土地数量少,家庭中未成年孩子数量少的家庭,倾向于外出打工。 Du, Park和Wang(2004)利用国家统计局所发布的中国贫困监测调查数据及作者的中国农村贫困调查结果发现:家庭的资源禀赋与劳动力转移倾向呈倒U形关系,且该拐点非常接近贫困标准。这表明,有成员要外出打工的家庭必须具有一定的现金财富或者生产资料,最贫困的人群由于相对高昂的迁移成本和风险不会发生迁移,而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家庭也不愿外出打工。,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3.关于输出地特征的因素(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和通讯等的发达程度、当地非农工作机会的多少等) (Zhao, 1999a; Zhao,

14、 1999b)输出地是否处于平原还是山区对劳动力转移也会产生影响,处于山区的比处于平原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迁移。利用道路交通和电话网络的发达程度来代表当地非农工作机会的多少,作者发现交通越不发达,通讯越落后的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所获得的当地非农工作机会越少,就越倾向于迁移。 Rozelle等(1999)还发现,远离大城市的内地农村的劳动力更倾向于转移。,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4.关于输入地特征的因素:(移民网络、输入地工作机会的获得、输入地的失业状况以及输入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等) 农村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靠“三缘”关系“血缘、人缘、地缘”向外转移,由有关部门组织外出所占的比例较

15、小。 (Cai和Wang,2003)发现,输入地非正规部门的失业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影响,而输入地正规部门的失业率对其没有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其实是那些供给价格弹性较小的产品和服务,集中表现在交通运力不足、城市基础设施拥挤和住房紧张等方面。 (蔡昉等, 2001)农村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靠“三缘”关系,这也导致了来自不同地区流动人口职业的分化。 (Roberts,2001)对上海市流动农村劳动力的调查发现,不同的来源地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流动人口从事的职业,如从商的个体户绝大部分来自于浙江,安徽的流动人口在异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最多,而四川人主要从事建筑和体

16、力劳动行业。,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5.制度因素: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安排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 蔡昉和王美艳(2002)认为在所有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中,户籍制度是最为基本的制度约束。 (蔡昉、王德文、都阳等,2006)由户籍制度衍生而来的就业歧视和福利排他等制度性障碍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存在着巨大的迁移成本。 (蔡昉和王德文,2003)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其它制度,如义务教育制度、计划生育制度、住房制度等都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城市失业率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有显著的影响,失业率越高的地方,迁入率越低。,2.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2.2

17、.3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影响 1流动对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影响 (骆友生等, 1994;关喆, 1997)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促进了输入地经济的发展,不仅填补了城市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而且丰富了城市的行业构成和就业结构的多样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使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趋于合理。不过,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对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压力,犯罪等。 (汝信,2003)流动农村劳动力寄回家乡的汇款支持着农民家庭和农村经济,促进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Li 参与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初婚年龄推迟,生育率有所降低。 (马忠东、张为民、梁在等,2004)随

18、着年轻劳动力的不断流动,农村社区的家庭规模缩小,老年抚养比上升。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成为另一个难题。 (王春光,2004)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一方面从职业流动中获得了“流动资本”,即积累了经验和阅历,开阔了眼界,甚至学到了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务工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往往无法从职业流动中获得社会地位的提高。,参考文献: 1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2(3) 2蔡昉,都阳和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移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蔡昉,王德文,都阳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蔡昉,

19、王德文: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3(5) 5蔡昉,王美艳:户籍制度改革:开启城市经济的源头活水J.规划师,2002(10) 6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7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8蔡昉: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J,理论前沿2005(20) 9蔡昉、王德文、都阳:中国经济增长条件趋同中的制度因素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2000年 10蔡昉、都阳、王美: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Z,

20、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 2001年。 11蔡昉、王德文: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Z,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经济所工作论文, 2003年。 12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03( 4)。,14关喆: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综述 J,中国农村观察,1997(1) 1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16李实:中国农村女劳动力流动行为的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1(1) 17马忠东,张为民,梁在等: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J .人口研究,2004(3) 18农业部课题组:2

21、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0(5)。 19谭深:外出和回乡农村流动女性的经历J.农村农业农民,2005(10B) 20王春光: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Al.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38-351 21孙晓明,刘晓的和刘秀梅: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2张晓辉、赵长保、陈良彪:1994: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实证描述M,中国农村研究报告1990-1998(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23张永丽,黄祖辉:新一代流动劳动力的特征及流动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2008(2)

22、 。 24郑真真,解振明:人口流动与农村妇女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5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 J,人口与经济,2002(5)。 26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7Chen, A.M. and Coulson, N.E, Determinants of urban migration :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J . Urban Studies,2002,39(12):2189-2197 28Cai Fang and Wang Dewen., Migration as Marke

23、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 ? Z.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6,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3. 29Denise Hare .“Push” versus “Pull” Factors in Migration Outflows and Returns: 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Status and Spell D

24、uration among China s Rural Population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1999, (3). 30Du Yang, Alberk Park and Wang Sangui, Is Migration Helping Chinas Poor? Z.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 on Poverty, Inequality, Labor Market and Welfare Reform in China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August2

25、5-27, 2004. 31Lin Justin, Gewei Wang and Yaohui Zhao,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 2004, (3): 587- 603. 32Li, H. Z. and Zahniser,S, The determinants of temporary rural-to-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J. Urban Studies,2002,39(12):2219-2235

26、33Roberts,K.D. The determinants of job choice by rural labor migrants in ShanghaiJ .China Eceonomic Review 2001(12):15-39 34Rozelle, S. and Guo, L. and Shen, M.G, et al. Leaving Chinas farms: 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ning hurdles to rural migration J . The China Quarterly, 1999,158:367-3

27、93 35Zhao Yaohui, 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s :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99, (4): 767-82. 36Zhao Yaohui, Leaving the Countryside: Rural- to-Urba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China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 May: 281-286.,三、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题目:长江三角

28、洲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选题研究的意义 3.2 选题研究的目的,三、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3.1 研究意义 1978年以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政策的严格限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吸引到小城镇。九十年代,随着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弹性下降和国家对流动控制的逐步放松,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乡城劳动力流动。 据估计,全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1.4亿,分别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0%和农村劳动力的30%。农村流动人口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妇女,她们当中70%以上是为经济原因流动的(福特基金会,2002)。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

29、整,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服务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导致了农村女性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增长比农村男性更快。,三、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3.1 研究意义(续): 由于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与行为既受到微观层面的个人条件性因素、中观层面的家庭和劳动力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宏观背景中的社会制度、性别规范的影响。因此,农村女性在劳动力流动决策与流动行为方式上,与农村男性既存在相似之处,也有其独特的一面: 当农村女性劳动力作出流动决策的时候,不仅要和男性农村劳动力一样面临人为的城乡割裂的户籍障碍,同时还要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期望; 农村女性劳动力在教育程度与劳动技能上的劣势降低了她们流动的机

30、会;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留守在农村的女性劳动力同样面临着许多压力; 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要回家结婚、生育或者照顾家庭成员,部分农村女性在离开农村一段时期以后,又不得不返回农村。据统计,回流的农村女性占到了总回流人口的三分之一(福特基金会,2002)。,三、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3.1 研究意义(续): 无论农村女性劳动力作出流动或是不流动的决策,她们都面临着比男性农村劳动力更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对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个人、家庭和制度等因素展开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理论上,我们希望能弥补了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的某些不足。虽然国内外学术界

31、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很多,但是相当一部分研究忽略了性别因素在劳动力流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数不多的对中国农村女性流动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女性流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己流动农村女性的人口特征、流动对农村妇女的生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在农村女性中占相当比重的回流者与留守者关注不够,对农村女性中流动者、回流者与留守者的比较研究相对缺乏; 在实践上,通过对农村女性中的流动者、回流者和留守者的对比研究,可以比较全面地得出农村女性流动的特征,对促进当前农村女性的流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此,找出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进而分析其原因之所在,对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流动和促进我国经济与

32、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三、课题需要研究的问题,3.2 研究目的: 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与行为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与制度因素,对仍在流动的、己经回流的与从未流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进行比较研究,从三个层面探讨三种类型农村女性的异同,并对其流动决策与行为作出合理的理论解释,提出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相关制度建设和政策建议。 我们将致力于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农村女性劳动力乡城流动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仍流动的、己回流的与未流动的农村女性存在着哪些异同? 希望通过研究年龄、教育、技能、婚姻、子女、家庭、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从个人、

33、家庭与制度三个层面解释各种因素在当前背景下如何影响她们的流动决策与行为,找出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并更好地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四、研究思路,4.1 研究对象及有关概念界定 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3 研究内容和现状 4.4 研究的技术路线(资料来源) 4.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4.6 研究预期结论,四、研究思路,4.1 研究对象及有关概念界定 根据3.2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对象分为三类:正在流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已经回流的农村女性劳动力与从未流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分别简称为流动者、回流者与留守者。 研究选择包括浙江、江苏和上海两省一市的长江三

34、角洲地区为研究地点。这是因为该区域私营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化进程较快,是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在长江三角洲务工的流动农村劳动力接近3000万,可以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一般情况。,四、研究思路,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2.1 研究思路 4.2.2 研究方法,四、研究思路,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2.1 研究思路 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将该区域内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分为流动者、回流者与留守者三种类型,以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家庭经济理论、外部性理论和社会学中的生命历程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社会排斥理论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对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与行为的个人

35、因素、家庭因素与制度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教育和培训;家庭因素包括婚姻状况、孩子的数目与教育、社会关系;制度因素包括户籍制度、城市化政策、劳动保护制度、计划生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培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性别规范。试图通过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行为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促进农村妇女流动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和政策建议。 希望通过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纵向研究分析个人、家庭及社会制度各个层面中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与行为的因素,探讨了流动者、回流者与留守者三类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异同并试图做出合理解释;同时,本文还对个人、家庭和制度因素对农村女

36、性劳动力的流动决策的影响进行了横向比较。根据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如何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融入城声社会并提高生活质量的政策建议。,四、研究思路,研究结构如图1.1所示:,四、研究思路,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4.2.2 研究方法 通过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广泛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决策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三类;设计了内容详实的调查问卷,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进行分类调查,并通过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实地访谈,以找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具体方法: 文献阅读法 问卷调查法 半结构式访谈法 比较分析法 案例研究法,四、研究思路,4.3

37、研究内容和现状 4.3.1 研究内容 4.3.2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4.3.2.1 女性流动原因的研究 4.3.2.2 女性流动人口特征的研究 4.3.2.3 女性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4.3.2.4 女性流动人口现状的研究 4.3.2.5 流动经历对女性流动者自身影响的研究 4.3.2.6 女性回流人口的研究 4.3.2.7 男性家庭成员流动对留守女性影响的研究 4.3.2.8 婚姻迁移的研究,四、研究思路,4.3 研究内容和现状 4.3.1 研究内容 围绕上述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该部分主要阐述了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因素研究的意义和目

38、的,并围绕研究问题界定了相关概念,介绍研究内容与方法,并根据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建立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最后,该部分还介绍了数据的来源以及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该部分首先系统介绍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界劳动力流动和迁移的经典理论,并对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的研究做了详细述评。第三部分,该部分介绍了全国和长江三角洲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与现状。其中,“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与现状”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民工潮和民工荒五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与现状; “长江三角洲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与现状”首先介绍了长江三角洲

39、地区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背景与现状,然后结合实地访谈资料,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状态以及她们的流动决策对自身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该部分分析了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制度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其中, “个人与家庭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年龄、教育、技能等个人因素和婚姻、子女等家庭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流动者、回流者、留守者三类农村女性分别从年龄、学校教育、技能培训、家庭与婚姻、子女人数、学前子女与在学子女以及社会关系七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人力资本理论、生命历程理论、家庭经济学和社会资

40、本理论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制度因素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以社会排斥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为分析框架,从户籍制度、城市化制度、计划生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培训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性别规范等九个方面对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五部分,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该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四、研究思路,4.3.2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4.3.2.1女性流动原因的研究 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同,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流出地的低收入、相对贫困和较少的发展机会。流出地欠发达

41、的农村工业和严重的人口压力使一部分农村女性作出流动的决定(Zhang,1999)。相应地,选择不流动的女性农村劳动力通常是缺乏技能或是在当地已有致富门路(郑真真、解振明,2004)。 农村女性劳动力决定流动的另一个原因是她们想要脱离家乡狭小的圈子,验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城市里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人生体验以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Zhang,1999)。,四、研究思路,4.3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4.3.2.2女性流动人口特征的研究 流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主要来自中西部偏远贫困的农村,多数以省内流动为主。但也有将近20%碎O%的农村女性流动到东部沿海城市。跨省流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

42、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一带从事加工、餐饮、零售和家政等不需要技术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仅珠江三角洲一地,女工就占了流水线工人的90%(谭深,2005)。 少数民族女性劳动力流动远远低于汉族女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汉族女性省内跨县市迁移率和省际迁移率分别为8.7%、2.8%,而少数民族仅为7.2%、1.8%(张善余、俞路和彭际作,2005)。,四、研究思路,4.3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4.3.2.3女性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农村女性的教育程度明显低于男性。31%的女性只有小学教育,60%的女性受过初中教育,相对应的男性比例为20%和75%(

43、Li苏群、刘华,2003)。由于农村传统的子嗣观念,第一胎生男孩的农村女性进城打工的可能性较高。因为她们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流动时,她们可以将孩子留给公公婆婆。而头胎生女孩的女性一般会选择留在家里生第二个孩子(Hoy,1996,P317一318)。,四、研究思路,4.3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4.3.2.4女性流动人口现状的研究 农村女性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着双重的歧视,她们既要与农村男性竞争,又要与城市女性竞争(Zhang,1999)。双重歧视使农村女性往往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其它非正规部门从事健康风险较大、缺乏保障的工作(姜秀花,2004)。 在城市中

44、的农村女性比农村男性的收入要低得多。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两者的收入差别并不是同工不同酬引起的(刘伯红,1996)。两者的收入差距主要是由职业的性别分工造成的,在分工结构中女性普遍处于偏低的位置(谭深,1997)。此外,女性与男性行业内的工资差异的12%(占总差异的10.83%),可以由人力资本察赋差异来解释。家庭对女孩教育的投资偏好低于对男孩教育的投资偏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蔡防、都阳和王美艳,2005,P234) 由于从事的是低技能或无技能的工作,她们的职业流动性很大。但是她们无法在流动中获得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升(Zhang,1999)。她们的培训机会也明显少于男性(姜秀花,20

45、03)。过长的劳动时间、过大的劳动强度和恶劣的工作条件极大地损害了农村女性打工者的身体健康。她们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一些企业随意解雇怀孕的农村女性打工者。许多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有毒有害,但是为了节约成本,企业主没有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农村女性打工者催患职业病的报道屡见报端,过劳死的现象也时有耳闻(谭深,2005)。,四、研究思路,4.3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4.3.2.5流动经历对女性流动者自身影响的研究 农村女性积极地参与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不仅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冲破了空间和制度的障碍,也为自身提供了权力谈判和生活选择的机会(Zhang,

46、1999;Davin,2005)。 首先,流动增加了农村女性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她们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农村女性在流动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独立(Davin,1999,Pl28)。和农业劳动女性收入边界模糊不同,她们首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收入,对家庭的贡献也日益明晰。她们可以选择用钱购买衣服、化妆品或是娱乐(zhang,1999)。女青年的生活方式城市化,较男青年更愿意模仿城里的人的生活时尚与模式(刘伯红,1996)。 其次,流动还改变了农村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外出流动使农村女性远离了社区、家庭和亲族关系的束缚,从而使她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和需求,事业与成就感增强(郑真真,2002;刘伯红,199

47、6)。大多数流动农村女性工作勤恳,认真积累资源,为将来的生活做打算(Zhang,1999)。,四、研究思路,4.3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4.3.2.6 女性回流人口的研究 白南生和何宇鹏(2002)对回流女性农村劳动力进行的研究发现,己回流农村劳动力的性别比较接近(59.2:40.8)。在外出或曾外出的男劳力中,回流者仅为仍外出者的三分之一(34.0%);而在女劳力中,回流者超过仍在流动者的一半(53.3%)。她们回流的主要原因是家庭需要和外地就业困难(郑真真、解振明,2004)。 女性劳动力在城市中强化了经济独立和男女平等的意识,逐渐改变了价值观念。当她们回流时,需

48、要面临着家庭人际关系的调整,夫妻关系的调整,村民的认同以及自己对变化的认同等(王金玲、赵捷,2002)。当男女平等的现代价值观念与男尊女卑的传统价值观念冲突严重时,可能产生家庭暴力。部分地区回流女性离婚与自杀的比例也在上升。回乡越久的妇女在一些观念和行为上与从未外出的妇女越接近,随着回乡时间的增加,外出的影响渐渐消失(郑真真,2001)。,四、研究思路,4.3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4.3.2.7男性家庭成员流动对留守女性影响的研究 从未流动的女性农村劳动力更有可能成为户主,获得更多的家庭决策权和发言权。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要单独负责跟婆家、村干部和学校老师打交道。传统的

49、权威结构便开始改变(Matthews罗忆源、柴定红,2004)。农村男性在城市中的流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与留守妻子在心理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直接影响到夫妻关系和婚姻感情。因丈夫在城市有婚外情或夫妻间思想分歧加大而离婚的农村留守女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也有一些留守女性,出于子女或经济的考虑,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罗忆源、柴定红,2004)。,四、研究思路,4.3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 4.3.2.8 婚姻迁移的研究 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婚姻为动机的女性迁移者分别占女性省内迁移人口与省际迁移人口的28%与30%。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村女性婚姻迁移已经打破地域的限制,且迁移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由于户口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农村女性的结婚对象仍然是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对相对贫困地区的农村女性而言,对富裕生活与发展机会的强烈渴望是她们婚姻迁移的主要动因。婚姻迁移可以使她们获得长久稳定的富裕和发展机会(孙琼如,2004)。而且,她们从婆家获得的彩礼还可以改善娘家的经济状况或者为自己兄弟结婚做经济上的准备(Davin,1999,139)。 农村女性从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嫁到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成为婚姻迁移的主要趋势。华东地区是主要净迁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