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ppt_第1页
鱼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ppt_第2页
鱼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ppt_第3页
鱼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ppt_第4页
鱼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鱼病、发生原因、控制方法、内容提要、鱼类疾病的防治、鱼病的定义:病原因对鱼体作用,使鱼的新陈代谢失调,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扰乱鱼的生命活动的现象细菌:如鳗草菌、好氧单胞菌等真菌:如水霉、棉霉等寄生甲壳类:木虱、锚蚤等、1、水温与病害直接相关:鱼是冷血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水温急剧升降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水温恒定1) T水过低:生物抵抗力下降2) T水过高:容易发生缺氧3) T水突变:会引起休克、痉挛乃至死亡;(2)理化因素、水色和浮游生物在养鱼水体中,水色的形成和变化主要是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生物的变化所致养鱼的水体要肥、活、软、爽。 肥:水色浓,浮游生物含量丰富的活:水色根

2、据光强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早晨清爽,中午和下午水色浓柔:水色好,一般茶褐色、油绿色、黄褐色的清爽:没有垃圾浮游物。 2 .水质酸碱度、溶解氧量(不足:浮头、泛池、过多:氧泡症)氨含量等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与鱼类的生长、生存的关系,氧是鱼类生存、生长所必需的气体。 水中缺氧,池鱼生长缓慢容易生病,头脑浮起,也有窒息死亡的情况。 溶解氧过饱和容易使鱼发生气泡症。 pH值水体的pH值与鱼类生存、生长的关系中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pH值在6.5-8.5的范围内。 过酸(ph6.5以下)侵蚀鳃组织,能使鳃组织产生凝血性坏死,同时酸阳离子与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变成不溶解的化合物,使鱼组织器官失去功能。 过碱(

3、ph8.5以上)会凝结鳃分泌物,阻碍鱼呼吸而死亡。 H2S存在形式: H2S、HS-、S2-危害:使神经系统中毒,抑制某些生理功能6.3 ppm:鲤死亡。 4.3 ppm :金鱼死亡; 1 ppm:甲壳类死斑节虾:0.05 ppm转化: H2S HS- H、HS- S2- H源: a .环境严重缺氧:含有s底泥的无氧分解产生H2S; b .水体或底泥中含硫酸盐或s的有机质丰富,还原产生c .水体偏酸:发生HS-和S2-等硫化物转化。 水体H2S的去除方法a .使水体上升的pH b .曝气氧化法:含s物质氧化氧化物(充氧)使水体DO上升后,降低H2S的溶解度的c .底质耕耘法:使底质氧化分解含s

4、有机质的d .化学固定法:使H2S产生无毒的沉淀:含Fe2底质改良剂: feeNH3-N存在形式: a. NH3(游离状态):毒性大的b. NH4(离子状态):毒性小的c.2个形式的转化: NH3 H2O OH- NH4源: a .环境的严重缺氧:含n有机物b .水生生物代谢产物之一的防治: a .氧增加; 降低b.ph的c .生物处理(光合细菌)、佟氯:氯气是良好的水体消毒剂,但过量则会导致生物死亡a .饮用水:0.3 ppm (卫生部标准) b .鲣鱼, 鳗鲡幼鱼:0.35ppm即死亡c .室内实验受自来水中的侑氯的影响而失败的b .用药:加入7ppm的na2s2o 3;(3)人为因素1,

5、减弱鱼类体质,降低抗病力;(1)降低放养密度;(2)混养比例不合理;(3)饲养作业促进环境恶化(1)促进有毒废水的排放(2)水质底质的恶化3、管理不良、病原体传播(1)污染的饵料、肥料(2)任意丢弃病鱼的尸体(3)排放、注水处理不当、二、鱼类病原的内在因素。 白头白口病感染6cm以下的幼鱼,九江头槽虫感染10cm以下的草鱼,三、表现方式鱼病在时间上: (一)急性型:几天到一周(二)亚急性型:两周以上(三)慢性型:长,几个月(四)病鱼一般独自游泳,他们在水面池边慢慢游突然下到上面。身体中有失去平衡躺下,也有在水中旋转的。也有在水中游泳的。2 .身体的形态和外观的颜色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多数疾病的

6、鱼体质弱,头大身体小,颜色变黑、局部变薄、变红。 3 .吃的能力下降或者不吃。 在养殖过程的早、中、晚游池时,如果在鱼群中发现上述现象,可以初步判断鱼是病,但是,究竟是什么病,应该调查病因和疾病,采取措施,加紧治疗。 了解鱼发生的各种异常现象:鱼生病时,不仅体内外出现各种症状,水中也出现各种异常现象。 例如,全身发黑,离群独自游泳,摄食量急剧下降等等。 鱼病的发生多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鱼病,像病鱼一样在体色、外观和体质上和正常鱼没有差别,只有病变部位有些许变化,但一旦发病,死亡率就会急剧上升。 慢性型鱼病体质瘦、活动慢、体色发黑,多离群独游,死亡率一般呈缓慢上升趋势。 由于农药和工业污水

7、的排出鱼类中毒的话,鱼就会发生跳跃和冲撞现象,一般在短时间内转变为麻痹和死亡。 寄生虫引起的死亡,一般缓慢增加,指环虫、三代虫的侵袭在短时间内可引起大量死亡的鱼类中毒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大量鱼类死亡的情况较多。 因此,及时到现场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对鱼病的及时诊断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水质和环境状况的水温与鱼病的流行密切相关,各种病原体有繁殖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 多数病原菌和病毒在水温达到25以上时毒性变高,水温达到20以下时毒性变弱,病情变弱或停止。 但斜管虫适合在水温1218下大量繁殖。 当甜瓜虫适于生长繁殖的水温达到1525、10以下或26以上时停止发育。 通过观察水的颜色,也可以大致了

8、解水质状况。水的腐殖质多的情况下,水呈褐色的水中含有大量钙的话,呈天蓝色的微囊藻大量繁殖的话,水呈绿色的城市排出的生活污水一般被呈黑色的污染水源污染的话,根据污水的种类和性质颜色也不同,透明度也大要了解饲养管理情况,需要详细了解饲料、施肥、放养密度、放养品种和规格、各种生产操作记录及历年的发病情况等。 放养密度过大,鱼摄食不足,体质差,对疾病抵抗力弱,容易引起疾病。 饵量过多容易引起水质恶化,造成缺氧,影响鱼的生长,给病原微生物创造条件,引起鱼的发病。 水质过于瘦弱,饲料生物不足,还容易引起跑马疾病的萎缩病的发生。 拖网等操作会引起鱼体的损伤,容易引起白化病和皮肤霉病等。 疾病控制包括三个部分

9、:诊断、防治一)疾病诊断(一)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1.诊断方法:先外后内、前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查(病灶或病变部位)2.诊断材料:肉眼检查有无具有典型症状的活或死异物(寄生虫) 2 .调查饲养管理情况:调查养殖品种和放养密度饵料的种类、数量、质量摄食情况和活动情况3 .调查水体环境因素4 .调查发病历史和传统措施,鱼体检查、体表检查首先应检查病鱼的头部、口、眼、鳃盖、鳞片、皮肤、鳍充血、炎症、颜色变白、黏液多口腔及鳃检查首先用肉眼检查口腔及鳃有无充血、炎症、粘液增加、鳃丝肿胀、颜色浓淡差异、鳃丝腐败以及大型寄生虫(如中华跳蚤、锚头跳蚤)、细胞囊等,然后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去除病灶部分的粘液或

10、切取少量鳃丝鱼苗种类用肉眼看不到异常也要切开鳃丝进行镜检,鱼苗种类的鳃上寄生虫病很多,也有没有得到充分明确的症状。 内脏检查,切除鱼腹部,检查腹腔内是否有腹水,然后切除一侧体壁,肉眼观察体腔内是否有大型寄生虫(舌状绦虫等)和囊肿,腹膜肠系膜脂肪组织等是否充血,各内脏有异常,如肠的某段特别庞大,肝肿、肿胀剖肠,首先肉眼检查肠内有无食物、粘液多少、肠壁充血、有无炎症、有无白色小点、有无大型寄生虫等,如果还没有检查出什么病,还要进一步检查肝、脾、肾、胆、鲫、心脏、脑、肌肉、骨骼等。 细菌、病毒引起的鱼病,目前一般用肉眼观察诊断,正确的诊断方法(特别是某些疾病的症状近似时)应采用荧光抗体法、酶抗体法、

11、中和试验法、血清凝集试验、病原分离培养及病理诊断等。 关于鱼类中毒和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诊断时必须分析食物、池水、鱼体才能确定。 肿瘤必须组织切片进行诊断。二)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1 .彻底的清泥消毒1 )清泥2 )药物消毒2 .保持适当的水深和浅蓝色,保证充分的溶解氧。 1 )水深的调节2 )浅蓝色、绿色、青绿色、红色3 )浅蓝色的调节方法:换水,适当3 .放养结实的种苗和适当的密度1 )放养密度必须合理2 )混养的种类组合必须适当4 .饵料质量要适当6 .操作要细心7 .仔细检查8 .在日常管理中防止病原传播,实施消毒措施9 .制定检验检疫制度建立隔离制度10 .定期药物预防11 .人工免疫

12、12 .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1) SPR品种(抗病毒品种的草鱼出血症:草鱼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和草鱼小RNA病毒,双衣壳,二十面体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水温2033度发生,最佳27-30人工感染草鱼出血症过程: GCRV注射或浸泡,2530度从感染前驱期尾鳍末端缺乏饮食发展期出血症状、离群、反应迟缓或身体失衡在水面挣扎死亡的主要症状: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充血出血、鳍基、腹部、肛门、肌肉充血出血、肠、鲫、胆囊、肝脏、睿、肾肿大,各器官的小血管广泛损伤,产生弥散性凝血,而肠草鱼出血症灭活疫苗制备: 0.1%福尔马林灭火,注射与浸泡感染,细菌性鳃病:柱状黄杆菌(好氧

13、,最佳温度28,PH6.8,菌落黄色树根状)草鱼腐鳃病:鱼体发黑尤其是头部,“乌头传染病”,鳍条边缘组织诊断方法:根据症状初步判断,镜检确诊:去除鳃上的黄色黏液预防措施:清泥,鱼种下塘前药浴: 10ppm漂白剂2030分; 1520ppm高锰酸钾2030分钟; 2 4%食盐520分钟(温度! 预防发病季节药物:食场周围36筐,每筐100150g; 每月12次生石灰,池水1520ppm; 每周食场周围漂白剂12次,每次治疗250500g方法:外用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0.3-0.6ppm; 三氯异氰尿酸0.1-0.5ppm; 二氧化氯50100g亩高温时期半月未喷洒一次,病情严重时,每天连续1次、

14、3天,可选择其中一种。 内服药:选择任一种磺胺嘧啶类- 2,6 -二甲基嘧啶或磺胺嘧啶-6-甲氧基嘧啶100200mg/d.kgbw,连用57天; 氟哌啶酸10-30 mg/d.kgbw,连用35天抗生素类:卡拉霉素10-30 mg/d.kgbw,连用35天,细菌性肠炎:豚鼠气单胞菌,最佳25度,PH6-12,危害12龄草鱼。 诊断方法:肉眼初步诊断,细菌学诊断:将鱼肝、睥、肾、心接种选择培养基,有典型的气单胞菌黄色菌落。 血清学诊断:抗血清快速诊断预防措施:不给予清泥、腐败食品,鱼种下池前定期消毒(同前)池。治疗方法:大蒜素: 0.07g加食盐20 g/d.kgbw,三天磺胺类: 100200mg/d.kgbw,710天氟哌酸1030mg/d.kgbw,连续330天主要用于危害鲤鱼、鲫鱼、金鱼的草鱼及症状:有病的鱼离开羊群一个人游泳,游得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