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危重症护理学,1,PPT学习交流,机械通气,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规划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2,PPT学习交流,1.掌握机械通气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 常见报警的原因及处理、护理措施。 2.熟悉机械通气基本模式、参数的设置、撤 机指征与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3.了解呼吸机的维护、消毒及保养。 4.具有对机械通气患者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沟 通的能力。,教学目标,3,PPT学习交流,第一节 概 述,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是利用人工方法或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辅助病人呼吸,以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减轻呼吸功消耗、维持呼吸肌功能的一种通气方式。根据呼
2、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不同把机械通气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本章重点讲述有创通气。,4,PPT学习交流,导入情景,小陈值夜班时,有一68岁男患者, 体重65kg,以吸入性肺炎收入呼吸内科治疗,因“呼吸困难加重,意识模糊”转入ICU治疗。查体:患者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呼吸35次/分,SpO285%,ECG示窦性心律,心率125次/分,血压85/46mmHg,查血气pH7.30,PaO258mmHg,PaCO250mmHg。请问: 此患者目前最紧急的处理措施是什么? 医嘱准备机械通气治疗,其目的是什么? 机械通气有哪些适应证和禁忌证? 机械通气过程重点监测哪些项目? 哪些情况异常提
3、示需要进行气管内吸引?,5,PPT学习交流,第一节 概述,一、机械通气的目的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6,PPT学习交流,机械通气的目的,(一)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提高氧分压 (二)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改善或维持动脉氧合 (三)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7,PPT学习交流,应用机械通气范围目前已不仅限于抢救呼吸衰竭及呼吸停止,更多用于缓解缺氧和二氧碳潴留。任何原因引起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均适合机械通气治疗。当患者意识障碍,呼吸形态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大于3540次/分或小于68次/分;呼吸节律异常;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或)氧合障碍,
4、充分氧疗后无改善, PaO2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是应用呼吸机指征。,适应证,8,PPT学习交流,1.临床出现明显紫绀、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嗜睡甚至昏迷,经过保守治疗无好转应考虑机械通气。 2.呼吸衰竭 虽经保守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但呼吸功能改善有限,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临界水平,即在诱因作用下又可以重新出现严重呼衰失代偿,此时也可进行机械通气及早改善症状,恢复呼吸功能。 3.呼吸功能严重不足,临床呼吸困难较重,但血气分析表现不很严重,为了减轻心脏负担及呼吸肌疲劳,配合其他治疗也可进行机械通气。,适应证,9,PPT学习交流,第二节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一、机械通
5、气的准备 二、机械通气模式 三、机械通气常见参数设置与调节 四、常见报警的原因与处理,10,PPT学习交流,一、机械通气前的准备,(一)物品的准备 1.急救物品的准备 配合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准备。 2.呼吸机准备 呼吸机应有专人管理与维护,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二)患者准备 .心理准备 护士应对清醒的患者解释机械通气的目的、治疗作用与配合、注意事项等,解除他们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基本情况准备 明确患者的病情、诊断、既往史、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对机械通气的特殊要求。 .体位准备 选择患者舒适的体位,根据病情给予平卧位、卧位或半坐卧位。 4.气道准备,11,PPT学习交流,气道的临
6、床解剖,12,PPT学习交流,人工气道种类,13,PPT学习交流,下呼吸道人工气道优缺点,14,PPT学习交流,二、机械通气模式,(一)基本模式分类 1.“定容”型通气和“定压”型通气 (1)定容型通气 以呼吸机预设通气容量来管理通气。 (2)定压型通气 以呼吸机预设气道压力来管理通气。 2. 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 (1)控制通气(CV) 呼吸机完全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呼吸机控制病人的潮气量、频率、呼吸比、吸气压力、吸气流速来提供全部的呼吸功。 (2)辅助通气(assisted ventilation,AV) 呼吸频率由病人控制,采用压力或流量触发形式,依靠患者的吸气努力触发呼吸机吸气活瓣实现通
7、气。,15,PPT学习交流,(二)通气常用模式 1 辅助控制通气(ACV)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3.压力支持通气(PSV) 4.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5.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二、机械通气模式,16,PPT学习交流,三、机械通气常见参数设置与调节,(一)常用呼吸机参数设置 1. 呼吸频率 一般成人通常设定为1220次/分钟。 2. 潮气量(VT) 通常依据体重选择512ml/kg。 3. 吸/呼时间比(I:E) 通常设置吸气时间为0.81.2秒或吸呼比 为1:1.52。 4.吸气压力 成人先预设1520cmH2O,小儿1215cmH2O,根据潮气 量进行调整。
8、5.呼气末正压(PEEP) 依据缺氧情况,调节PEEP水平。 6.吸入氧浓度(Fi02) 一般Fi02 3550。 7.峰值流速 成人常用的流速设置在4060L/min之间。 8.触发灵敏度 一般压力触发常为-0.5-1.5cmH2O,流速触发常为2 5L/min。,17,PPT学习交流,三、机械通气常见参数设置与调节,(二)常见报警参数设置 呼吸机常见报警参数设置包括容量(潮气量TV或分钟潮气量MV)报警、高压报警、低压报警、PEEP或CPAP水平报警(未应用PEEP或CPAP时,不需要设置)、FiO2报警等参数警报系统。设置界限依据患者病情与呼吸机类型,参照说明书调节。一般设置高于或低于实
9、际参数的10%30。,18,PPT学习交流,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护理,一、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及护理 二、人工气道管理 三、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四、呼吸机撤离的护理 五、呼吸机维护与消毒,19,PPT学习交流,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护理,一、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及护理 (一)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 2.眼睛护理 3.口腔护理 4.皮肤护理 5. 体位与肺部物理治疗,20,PPT学习交流,一、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及护理 (二) 机械通气过程的监测 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重点监测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肾功能系统、动脉血气分析与血氧(详见各系统功能监测章节)等,综合分析判
10、断呼吸机治疗效果,预防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护理,21,PPT学习交流,二、人工气道管理,(一)人工气道的固定 (二)人工气道的湿化 (三)气道分泌物清除 (四)气囊管理,22,PPT学习交流,(一)人工气道的固定,妥善固定人工气道,防止导管随呼吸移动。 人工气道可用胶布、扁带、人工气道专用固定带等固定。 固定松紧度以通过一根手指为宜。 使用胶布固定导管的患者需要注意保护面部皮肤,防止皮肤损伤。,23,PPT学习交流,(一)人工气道的固定,24,PPT学习交流,(二)人工气道的湿化,25,PPT学习交流,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
11、),无论何种湿化, 都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100%,以维持气道黏膜完整, 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 以及降低VAP 的发生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年 第02期,26,PPT学习交流,正常上呼吸道粘膜的功能: 加温、加湿、滤过、清除呼吸道异物 人工气道丢失液体的机理:吸呼气体湿度差值 保证气道达到理想湿度是气道护理的关键,(二)人工气道的湿化,27,PPT学习交流,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28,PPT学习交流,(三)气道分泌物清除,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目的,29,PPT学习交流,(三)气道分泌物清除,气道分泌物吸引指征: 1、气管导管内看见明显分泌物; 2、患
12、者频繁或持续呛咳; 3、听诊气管或胸部有明显痰鸣音; 4、分泌物引起的SPO2突然降低; 5、气道峰值压力升高; 6、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口唇、粘膜发绀等,30,PPT学习交流,气道分泌物粘稠度分级,临床上通常将痰液粘稠度分为3度: 度为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能轻易咳出,吸痰后玻璃接管内无痰液滞留; 度为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度粘稠,需用力才能咳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管内壁滞留,但易被冲冲洗干净; 度为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不易咳出,吸痰时吸痰管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管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31,PPT学习交流,吸痰注意事项,1、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可
13、避免出现低氧血症。 2、吸痰管选择不能太细、太粗、太软、太硬和太短;吸痰管直径不应超过导管内径的二分之一,以三分之一为适宜;吸痰管长度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为适宜。 3、吸引时间不超过20秒,两次吸引的间隔时间应尽量超过十分钟,以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4、负压过大容易损伤器官黏膜引起出血等,负压过小不易清除气道分泌物。一般适宜负压为150200mmHg。,32,PPT学习交流,(四)气囊管理,1.气囊压力 正确的气囊注气方法:将听诊器放在患者气管处,边向气囊注气边听漏气声,听不到漏气声时再抽出0.5ml气体。最简单的气囊压力监测方法是指触法,指触气囊压力的软硬度达鼻尖硬度即可,建议不用。 2
14、.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目的是清除气管插管套囊与气管壁间隙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积聚引起气管黏膜糜烂及感染。现代观点一般不主张常规定期气囊放气。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推荐意见:应常规监测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33,PPT学习交流,气囊压力管理,囊内压力:合适气囊压力应维持在2530cmH2O。,34,PPT学习交流,三、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 1.气管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常见于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返流引起堵塞、导管位置不当、气囊滑脱嵌顿导管口、导管远端开口嵌顿于气道隆嵴及其他机械性原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
15、重时出现窒息、紫绀和SpO2下降。出现气道堵塞应针对原因立即处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调整人工气道位置、抽出气囊气体调整气囊位置等,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纤支镜检查清除气道分泌物及调整导管位置。经处理气道梗阻仍不缓解,则应立即拔除气管导管,重新建立人工气道。,35,PPT学习交流,(一)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 2.气管导管脱出 临床表现与导管阻塞相似,常见原因是气管插管下端离声门太近、固定不牢、气管套管带太松、套管垫太厚、病人过度肥胖以及咳嗽、移动体位或头后仰过伸等。 3.喉损伤 随着插管时间延长,喉损伤机会增多。喉损伤中以喉水肿常见,也可有溃疡、坏死、声带肉芽肿形成及喉瘢痕狭窄。 4.气管粘膜损伤 可
16、有溃疡、坏死、出血,甚至气管食道瘘等。损伤原因有气囊充气过多、物理摩擦、吸引负压过高等。低压高容气囊的应用使气管粘膜损伤明显减少。,三、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36,PPT学习交流,(二)机械通气治疗所致的并发症 机械通气过程中因通气影响呼吸与循环功能,引起循环功能障碍、通气不足、通气过度、气压伤、氧中毒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等相关并发症。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预防VAP的发生应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管理:包括手卫生、病人体位、气道管理、呼吸机管道管理等预防措施。,三、机械通气并发
17、症的预防与处理,37,PPT学习交流,四、呼吸机撤离的护理,(一)撤机指征 1.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 2.氧合指标:PaO2/FiO2150200,PEEP58cmH2O,FiO240%50%,pH7.25。COPD患者:pH7.30,PaO260mmHg,FiO240%。 3.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没有显著的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的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10ug/(kgmin)。 4.病人自主呼吸能力强,咳嗽反射良好;,38,PPT学习交流,(二)撤机方法 1.直接撤机:适用于原心肺功能良好,支持时间短的病人;病人自主呼吸良好,且不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电务施工管理办法
- 航空物流市场增长动力研究报告:2025年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区域协同效应
- 重点药品供应管理办法
- 闸北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 医院信息化建设电子病历系统2025年智能化辅助诊断优化报告
- 验资资金退回管理办法
- 2025年食品与饮料行业: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报告
- DB44T 2632-2025 内河航道架空缆线通航净空尺度标准
- DB44T 2531-2024 在用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风险评价规范
- 2025年金融行业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技术产业政策影响分析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小升初语文分班考试试卷一(含答案)
- YY 0503-2023 正式版 环氧乙烷灭菌器
-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期末无纸笔化检测题
- 现代教育技术投稿格式
- 足球《踢墙式二过一》课件
- 高中信息技术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 《色彩构成》核心课程标准
-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三伏贴》ppt课件(图文)
- 电梯司机安全技术交底
-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宁安市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