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1].ppt_第1页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1].ppt_第2页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1].ppt_第3页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1].ppt_第4页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引言,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外一种知识、技能产生的某种影 响。这种迁移既包括正迁移又包括负迁移。正迁移对事物起积极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干扰妨碍作用。我们知道,汉语对英语学习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例如,汉语已有语法的学习对英语同类语法学习的理解,汉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对更好地理解英语大有裨益;同时,汉语对英语学习又一定的干扰作用,它的负迁移作用。,乔姆斯基的关于语言习得机制从理论上证明汉语对英语存在正迁移作用。他认为普遍语法是一切人类语言必须具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代表了人类语言的最基本的东西。因此任何语言之间必然存在正迁移的作用,

2、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另外,从文化图示理论的角度看,真正掌握好英语必须形成英语的语言图示和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指语言知识,而内容图式包括背景知识与公有知识两部分。由于图式具有共同性,主要集中体现在内容图式上,所以汉语正迁移作用也主要发生在内容图式上,尤其是共有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方面。,尽管英汉在语言图式和“与语言相关”的背景知识上差异很大,但也客观上存在着语音、句法、词汇、语体等方面的共同之处。 (1)语音:首先汉语拼音使用拉丁字母的一般手写体,与英语一样都采用音标。其次,汉语拼音有许多发音与英语音标相似或近似。例如,汉语拼音的声母/d/ /g/ /k/ /l/ /m/与作为音节开头的辅音/d/

3、 /g/ /k/ /l/ /m/发音一致。另外,韵母/a/ /ai/ /ei/ /i/与英语的元音/a/ /ai/ /ei/ /i/的发音相同。 (2)词汇:在词性上,英汉词汇差异不大,都含有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连词、介词等词性。在词意上,英汉词汇存在大量代表同一现象和同类现象的对应词。比如:“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与father, mother, brothers and sisters 相对应。,(3) 句法:第一,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成分都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而且基本句子结构都有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第二,根据句子的语气都可以分为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4、。第三,从语态上看,也都有主动态和被动态。 (4)语篇:英汉两种语言的语体风格都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文章类型都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并且在布局谋篇上有共同的地方,如英汉议论文都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采用引论、本论和结论。此外,在修辞和辞格上,英汉都采用比喻、拟人、夸张、反语、排比与对比的手法。汉语的明喻对应英语的simile,且用法基本一致:明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像、如、犹如、仿佛”一类的喻词,英语的simile也是本体喻体都出现,喻词为as或 like。,以下将从语音、语法、词汇、句法、文化交流及篇章等方面讨论一下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并探讨一下最大限度减少

5、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的一些策略。 1语音 汉语的读音是由拼音构成的音节组成,拼音分声母和韵母,而英语单词的读音则是由音素构成的音节组成,音标又可划分为元音和辅音。事实上,英语中的元音就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辅音则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但英语中的双元音,在汉语中却没有韵母与之相对应,这就造成了英语中双元音ai易读成汉语中的ai等音;汉语里的t、k、p不送气也不爆破出声,而英语里的t、k、p要送气爆破却不出声。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这几个音标时,往往会把它们发成“特”、“克”、“泼”等音。无意之中加上了一个音。为此,要克服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发

6、音规则,还应该强调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让学生在练习中跟磁带拼读,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彻底排除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干扰作用。,2词法 汉语与英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词形变化的文字(inflectional)。汉语中的名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而英语里的名词却有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可数名词又有单、复数的变化。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名词的时候,由于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很容易混淆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常常会犯诸如将不可数名词加上复数,而可数名词却不加复数的错误。即用汉语思维的习惯来定义英语学习中名词“数”的概念。 汉语中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汉语里的时态主要通

7、过时间状语加以体现,而英语动词既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又有时态的千变万化,英语中动词有单数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复数的差别。 因此,有些初学英语的学生就会犯如下的错误:他喜欢英语 He like English. 他在读英语 He reading English. 英语中的动词borrow(借),buy(买),die(死),get to(到达)等瞬间动词不能与表示时间段的状语连用,但由于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就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例如:这本书我能借多长时间?学生会表达为How long can I borrow the book? 正确的表达应为 How long can I keep the bo

8、ok? 他到达上海两个月了,学生会说成: He has got to Shanghai for two months.正确的应该是: He has been in Shanghai for two months.,汉语和英语虽都有被动语态的句式,但汉语的被动语态是由“被”、“受”、“由”等词体现出来,而英语里的被动语态词形变化复杂,由于受汉语的影响,极易出错。英语中不及物动词如 appear(出现),disappear(消失),take place(发生)等以及部分及物动词如last(持续),have(拥有),lack(缺少),possess(占有)等不能用被动语态,学生往往受汉语的影响也用被

9、动语态。如,过去的十年上海发生了巨大变化。 正确: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Shanghai in the past ten years. 错误:Great changes have been taken place in Shanghai in the past ten years. 你看这样的天气能持续多久? 正确:How long do you think this fine weather will last? 错误:How long do you think the fine weather will be lasted?,3句法 我们知道,

10、汉语疑问句语序没有变化,而英语疑问句的语序却有变化。汉语中特殊疑问句只要在句尾加上疑问词和问号就可以了;一般疑问句只要在问号前加上语气词“吗”、“了”、“呢”等。然而,英语中的疑问句必须将助动词转移到主语前,使语句顺序发生变化。这样,中国学生在造英语疑问句时常常会漏掉助动词。例如,你现在正在教室做什么? 正确:What are you doing in the classroom now? 错误:What you doing in the classroom now? 汉语中时间和地点的习惯表达法是由大到小,英语则恰恰相反。比如,他来自中国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路12号。学生会说成:He comes

11、 from China,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ZhongShan Road 12. 应该是:He comes from 12 ZhongShan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China.,汉语中讲求句式的对称与完美,一般来说,有“虽然”就会有“但是”;有“因为”就会有“所以”。可是,英语中的“虽然”与“但是”,“因为”与“所以”却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例如:他虽然很努力但也没取得好成绩。 正确:Though he studied hard, he didnt get a good mark. 错误:Thoug

12、h he studied hard, but didnt get a good mark. 汉语一般由一个词、词组做主语、定语、宾语,而英语还可以由一个句子做主语、宾语和定语,甚至也可以由动名词、不定式做主语和宾语,不定式、分词、动名词定语。由于汉语中没有这些语法,在潜词造句时学生们不会正确使用从句、不定式、分词、动名词,常常把动词罗列起来。英语中虚拟条件句同汉语条件句比较吻合,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上很容易理解,但对于表达命令、要求、建议等动词后面所接的名词性从句中动词使用( should ) do虚拟语气,Its high time that, would rather that 等句式用虚

13、拟语气就显得难以理解,总认为只有假定条件句才是虚拟语气,难以接受以上几种虚拟语气形式,做题目时必然错误百出。,4文化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反映。“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它包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刘润清,邓炎昌)可见语言的存在和发展与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强调从众、谦虚和社会群体的认同;而西方人则推崇个性化的自我,自由抒发内心情感而不受任何约束。例如对这样的表达Your meal is delicious. 中国人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而英美国家的人则会说:“Im very glad that you like it.

14、”(真高兴你能喜欢。)英国人见面避免谈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而中国人谈论年龄、收入、体重等来表明你对对方的关心。如果中国学生根据中国的习俗与讲英语国家的人交往常常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场面。,5篇章 英语注重运用各中具体的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严密,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句法功能一目了然。例如:As he was ill, he didnt go to school.(他生病,没有来上学。)一见到as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这样,句子看上去就松散混乱,从而导致概念、判断、推理不够严密,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也就不容易从外表看出来。英语篇章组织和发展主要是直线型,这

15、也就是说英语的段落通常是以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开始,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而汉语文章的组织和发展则多是螺旋型,层层递进,迂回曲折之后再点明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汉语的文章以语义为中心,只要语义相关,文章就会流畅、自然。句子之间没有用那么多的连接词,一篇意思完整的文章是靠思维的连贯、语义的自然衔接、前后贯通及上下呼应来完成的。假如中国学生以汉语作文的思维方式来写英语作文,文章就会显得结构零乱、逻辑混乱、层次不清,极易让人摸不清写文章者的意图。,6解决策略 以上从语音、词汇、句法、文化交流及篇章等方面阐述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那么,如何减少这种负效应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学

16、习效率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至关重要: (1)语音方面:要特别强调英语的读音规则,避免用汉语的读音套用英语音标的发音,并要不间断地练习发音。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英语音标与读音的教学力度,让学生们在不断拼读英语单词与句子的同时,注重比较英语音标同汉语拼音、英语语调同汉语语气的差异并掌握音标的发音要领,掌握英语朗读的基本规律,从而使学生彻底排除汉语拼音对英语音标学习以及汉语朗读习惯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干扰。例如,英语爆破音-/ p /与泼水的泼po,学生们往往受汉语影响读成拼音po,完全误读了这个音标,但经过对发音要领的比较与纠正,学生们还是能够正确读出这一类的音标的。,(2)对于英语句法、词汇出

17、现的问题,则要突出英语、汉语句法、词汇之间的异同点,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过程中记准、记牢,熟练掌握。 在教学中注重比较英语、汉语语法和句法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们在明确规则的同时熟练运用英语。例如:“我去过北京两次”,学生受汉语的干扰,经常表达为:I go to Beijing two times.他们忽略了英语中“两次”有一个常用的词“twice”,而去过在英语里要使用表示到过的专用语法结构has/ have been to,虽然在汉语里没有任何特别结构,尽管学生们对英语里的这些语法、句法及词汇不够熟练,但经过比较与学习,学生们还是能够在大量的练习过程中掌握这些比较复杂的知识。 (3)关于英语作文

18、,教师可先给出英语范文,然后省去一些词,让学生填充、或加连接词,最后过渡到模仿范文写文章,逐步摆脱汉语作文的束缚。,(4)在教学中适量引用一些国外出版的外语书籍和报刊杂志作为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涉及英美文化背景及习惯较多,便于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 为了摆脱汉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让他们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社会习俗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适量引入一些原版的相关知识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基本知识,消除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促进英语学习。 (5)对于阅读中出现的好的语句、语段,必须要求学生背诵。背多了,积累也就达到了一定程度,在熟练中自然就会运用自如了。积累对于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学习更是这样。因此,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们作好平时对好的语句、语段的背诵与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自然会发生决定英语学习好坏的质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