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唐诗(下).ppt_第1页
第四节 唐诗(下).ppt_第2页
第四节 唐诗(下).ppt_第3页
第四节 唐诗(下).ppt_第4页
第四节 唐诗(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中唐诗歌,中唐(766824),约70年,分为两个时期。代宗大历中到德宗贞元中为转折时期,此后直到穆宗长庆末为唐诗继续兴盛的时期,也是唐诗的第二次繁荣。诗歌数量丰富,风格流派繁多,个性得到发展。 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元白诗派,以平易通俗的语言为其艺术特征;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艺术上追求新奇险怪;李贺以绚丽的色彩、奇特的想象、感伤的情调独树一帜;刘长卿、韦应物、刘禹锡、柳宗元等亦都有独到成就。,众多诗人立足新变,大胆探索,共同创造出虽不如盛唐诗坛那么光芒耀眼,却更加色彩纷呈的局面。正是由于中唐诗人不满足于守成而立足于创新的种种努力,唐诗才得以在难乎为继的盛唐高峰之后别开生面。中唐诗人

2、的杰出成就和艺术上的探索,不仅丰富了唐诗自身,而且衣被后人,他们勇于创新,以变求通的精神,尤其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光辉的范例。,白居易出身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十六岁到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谒顾况,显示了出众的才华和豪迈的精神。29岁中进士,此后连续两次登科。元和二年(807),任左拾遗,将诗歌作为进谏的手段,因出语太直,触忤权贵,元和十年(815)遭谗被贬为江州司马。一生以此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志在“兼济天下”,后期转向“独善其身”。,(一)白居易,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初,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感伤诗、闲适诗和杂律诗。前期多讽谕诗,后期多其他三类;前期比较注意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后期更多着眼于

3、艺术。,讽谕诗以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为代表,广泛揭露了当时各种弊政和民间疾苦。如秦中吟中的买花借描写京城贵游争相购买牡丹的豪奢,揭示了富人的奢侈正是建筑在剥削下层百姓的基础上这一意义深刻的主题;轻肥以宦官的跋扈骄奢与“是岁衢州旱,江南人食人”的惨景形成鲜明对照,充分揭示出社会现实的不合理。,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

4、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展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由于作者既想揭露李、杨的荒淫给国家民族带来的危害,在具体叙述中又用自己的感情和想象丰富了这一故事,赋予这一爱情悲剧更普遍的意义,因而使此诗主题呈现出复杂的状况。,此诗在艺术上获得极大成功,它写李杨的爱情,不是平铺直叙,而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感情发展的历史,逐步走向高潮,最后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情景交融,波澜起伏,故事情节的每一进展都

5、是通过优美凝炼、浓郁抒情的诗的语言完成的,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外貌和心理描写极为出色,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美丽的想象和浓郁的浪漫色彩。此诗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古典诗歌中抒情诗与叙事诗相结合的典范。,闲适诗和杂律诗中也有不少佳作。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在赋“古原草”中寓别情,不仅体物入妙,章法严谨,而且物情交融,意境浑成。 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借对春草的赞美,歌颂了平凡事物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唱叹有情,富有理趣,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6、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写杭州西湖早春风光,此诗气脉明朗自然,语言平易流畅,从内容到艺术对后人的影响都很大。,白居易的诗注重写实,善于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加以选择、提炼和概括,善于刻画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善于进行细致描摹,创造出叙述、抒情相结合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境界。他对古代叙事诗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此外,诗歌语言平易通俗、浅切流畅,叙事抒情意到笔随,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白居易的诗歌广为流传甚至远播海外,与他语言的通俗化有直接关系。,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新乐府”之名,是

7、白居易提出的,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新乐府运动即由此而来。,白居易在总结前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代表作是与元九书,主要内容有: 1、认为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密切反映现实生活,尤其要反映民生疾苦,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和“惟歌生民病”等口号; 2、在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要求形式服务于内容。,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对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论述,也合乎道理。但他们将儒家功利主义的诗论强调到极致,把“风雅

8、比兴”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影响了对前代作家的正确评价。 此外,在强调政治内容时,忽视了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诗贵含蓄的特点;又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等同起来。其局限是显而易见的。,(二)元稹,元稹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稹写作了大量新乐府诗,代表作有田家词、织妇词等。受白居易长恨歌影响写作的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连昌宫兴衰的史实基础上加以虚构和想象,真实反映了因唐玄宗荒淫逸乐的政治昏暗而导致安史之乱的历史教训,表达了希望治理朝政以实现国家和平安定的心愿,诗歌达到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除讽谕诗外,元稹在悼亡诗和艳情诗的写作上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遣悲怀三首,对妻子的怀念追忆、

9、丧妻的哀痛憾恨,均从生活琐事着笔,以口头语道出,却写得情深意挚,感人肺腑,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此诗为元稹在爱妻韦丛病亡一年后所写,诗歌语浅情深,在抒发深挚专一的眷恋之情中寓深刻的人生哲理。,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沧海”句,来自于孟子心性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其意为沧海以其雄阔壮丽而令其他的江河湖泊相形见绌。 “巫山”句则来自于宋玉高唐赋,其序云:“其始楚也,榯sh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极言巫山之云为神女所化,似松榯美姬,直让其他地方的云自惭形秽。,韩愈是中唐、也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

10、的文学家。一方面他有大量杰出的诗文作品,另一方面他作为文坛领袖,广交文友,提携后进,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掀起了有影响的新诗潮。,(三)韩愈,韩愈今存300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是诗风豪放雄奇。他的诗大都气魄宏大,气势磅礴,改变了大历以来诗坛上纤巧卑弱的现象。 其次,是他有意打破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想象奇崛,意象怪奇,构思奇特,标新立异。表现了一种过去从未曾有过的风格。,韩愈的另一创造是“以文为诗”,就是把过去不曾入诗或不宜入诗的材料和手法引进诗歌。如将散文的某些表现手段、结构方法、语言形式用于诗歌;用散文那样浩瀚的体制来扩展诗的篇幅;以汉赋那种铺陈排比来结构诗歌;

11、语言打破匀称、均衡、和谐、圆润,使律化的诗歌复古,通篇单行等。这对后世诗歌尤其是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有极大影响。 韩愈的代表作有南山诗、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听颖师弹琴等。,孟郊与韩愈并称“孟诗韩笔”,作诗以苦吟著称,多为五言古体。艺术上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具有韩愈贞曜yo先生墓志铭中所说的“钩章棘句,搯擢to zhu胃肾”式的险奇艰涩。 孟郊出身贫寒,遭遇不幸,仕途潦倒,故其诗多写自身的穷愁孤苦。如组诗秋怀十五首、答友人赠炭等。,(四)孟郊,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

12、,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寒地百姓吟,寒地百姓吟用鲜明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寒地之夜贫苦百姓和富贵之家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深刻揭示了贫苦百姓的沉痛心情和绝望境遇,指责了穷奢极欲的富贵者,情绪激烈悲愤。诗中用冷箭、棘针之喻寒风,飞蛾之喻寒者;比喻新颖,想象奇警。,孟郊也有平易之作,如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中以缝衣的细节表达慈母对游子的爱,朴素自然,亲切动人。又用阳光、寸草比喻母与子的关系,意味深长。全诗平易近人,清新流畅,于淳朴素淡中表现了人情的浓厚真淳,故为人传诵。

13、,李贺, 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三) 李贺,李贺是没落皇室的后裔,自称“唐诸王孙”、“宗孙”。这样的出身加上诗名早著,李贺自视甚高,充满浪漫的理想。 然而家族早已败落,家境颇为贫寒,再加上由于父名“晋肃”,与“进士”谐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他的理想抱负很快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并且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到人生的苦涩,精神始终处于极度抑郁苦闷之中。忧郁与激愤的情绪,渗透了李贺的大部分诗歌。,李贺今存诗200余首,皆呕心而作。从个人命运出发,感受、体验和对抗自然与社会对人的压抑,思考人的命运、

14、生死等人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李贺诗最重要的内容,诗里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 有时甚至把解脱痛苦的希望寄托在虚无飘渺的神鬼世界,用各种形式来抒发、表现他的追求和苦闷,如梦天、秋来等。这些诗作每每融入极为浓郁的伤感意绪和幽僻怪诞的个性特征。,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 来,1桐风:秋风。 2络纬:一种夏秋季鸣叫的虫子。 3粉空蠹:被虫子吃空。 4香魂:上古知音。 5鲍家诗: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诗歌。 6土中碧:来自成语“苌弘碧血”。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

15、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在蜀地被杀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李贺反映政治时事的诗虽不多,但也有作品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荒淫,反映民生疾苦。如金铜仙人辞汉歌、浩歌等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迷信求仙的愚妄;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其一)等,反映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其中也都不同程度寄托了诗人对现实或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但由于经历的局限,反映现实不够深广。,李贺诗歌色彩浓丽、想象奇诡、情调幽冷、构思独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于中唐诗坛独树一帜,人称“长吉体”。他的诗题材奇异,取材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驰骋想象,构造出奇诡迷离的艺术境

16、界。即使是日常生活题材到他笔下也迥出常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借金铜仙人迁离长安的历史故事,抒发汉魏易代盛衰兴亡的感慨,并于其中融注了对社会现实和自己身世的感受。 诗人想象铜人辞别汉宫时的悲伤情景和凄凉气氛极为逼真,新奇浪漫。,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牛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汉武帝墓。刘郎:指汉武帝刘彻。秋风客:悲秋之人。汉武帝曾写秋风辞。开头二句言已经死去多年的刘彻,经常骑马出入汉宫,夜来夜去,早上就不见踪迹。 三十六

17、宫:张衡西京赋说西京有离宫别馆三十六处。土花:青苔。二句形容汉宫的荒凉颓败。秋天虽也有桂花飘香,但无人赏玩,三十六宫之中到处都是青苔。 千里:指把金人从长安移到洛阳,道路很远。东关:指金人去的方向。二句言魏国官员拉着车直向千里之外的洛阳,长安东门的风非常硬,直射铜人的眸子。,汉月:指月亮。铅水:形容铜人的泪水。二句言铜人和明月相伴出了汉宫,这时铜人潸然流下铅泪。 衰兰:正值秋季,所以说衰兰。二句言只有凋残的兰花在长安道上。如果天有感情,它也会衰老的。 渭城:原为秦都城咸阳,离长安不远。二句言荒凉的月色中铜人携盘独出,长安渐渐地远了,渭水的波声也越来越小。,李贺的诗奇崛冷艳、虚荒诞幻的风格,主要

18、体现在他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超越现实迥异常境的想象夸张、大量虚幻意象的营造,奇异峭拔的遣词造句,以及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上。如喜用泣、鬼、寒、死等色彩冷艳凄迷的辞藻。“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秋来)。,李贺继承了楚辞的传统,被称为“骚之苗裔”,也受到鲍照、李白、韩孟等诗人的影响。 与韩愈、孟郊相比,李贺更重视内心世界的挖掘,更注重表现内心的情绪、感觉乃至幻觉,给古典诗歌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并对晚唐诗风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内容偏于狭窄,情绪过于低沉,一意追求奇诡险怪,带来缺少思理的弊病。,(四) 晚唐诗歌,从文宗大和年间到唐末,是文学史上的晚唐时

19、期,约70年左右。国势江河日下,诗运亦如国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但在诗坛日渐滋长的华靡纤巧的颓风中,杜牧、李商隐却如异军突起,以具有鲜明时代色彩、个性特征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歌,为唐代的灿烂诗国涂抹了最后一道绚丽的霞彩。,其后随着王朝不可逆转的末日的来临,逃避现实,追求淡泊境界与清丽诗风成为诗坛的主要倾向。这一时期,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等诗人,上继元、白,以通俗的形式和语言揭露社会现实,关怀民生疾苦。 尽管这些诗在他们的作品中为数不多,创新不足,却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尖锐犀利的笔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成为中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延续和余响。,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

20、樊川居士,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世称“杜樊川”。宰相杜佑之孙。,(一) 杜牧,杜牧生于内忧外患日益深重的晚唐,自幼便有经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关心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挽回唐王朝实际上已不可逆转的颓势。,杜牧今存诗500多首,在艺术上各体皆工,七绝尤佳,有不少为人传诵的名篇。深沉的历史感是杜牧诗中的一个显著特色。无论是感慨往事、针砭现实还是抒写怀抱、描摹自然,都常常流露出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但由于杜牧性格比较开朗乐观,所以他的诗中虽有颓唐的成份,却并不显得消沉,而是在忧郁中透出清丽俊爽的风调。,杜牧的政治诗多揭露时弊和表达他对现实的关切。代表作有郡斋独酌、感怀诗、河湟、早

21、雁等。,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g米岸莓苔mi ti 。,早雁以惊飞四散的早雁,比喻在回纥侵略者蹂躏下被迫流离的边地人民,表现了对难民的深切体贴和同情,也谴责了统治者对他们的漠不关心。 此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人,含蓄蕴藉,寓意深刻。,咏史诗讽刺帝王的荒淫,议论朝政得失,很有特色,艺术上也有创新。一部分采用传统手法,借古喻今;另一部分以诗论史,具有史论色彩。分别以过华清宫和赤壁为代表。,过华清宫,赤 壁,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22、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写作者凭吊古迹所抒发的历史兴亡的感慨。作者将东吴在赤壁之战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不是出于军事上的无知,而是借史事一吐胸中怀才不遇的块垒。 此诗用笔锋利,英气逼人,充分体现出杜牧诗“雄姿英发”的特色。这一以诗论史的写法尤为后代许多诗人所仿效。,杜牧的写景抒情诗也取得很高成就,他既善于用凝炼的语言勾勒鲜明的景物意象,又善于把悠远的情思寄托在具体画面之中。,泊秦淮以迷茫朦胧的江边月色和柔曼颓靡的流行曲调,构成一幅色彩凄凉暗淡、人物醉生梦死的世情生活图画,而这一切又从抒情主人公的视听感觉中写出,并引起他对前朝亡

23、国教训的联想。清醒与麻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映射,传达出一种浓厚的忧世伤时的感伤情怀。,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在具有季节和地域文化特征的景物描绘中,自然融进了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喟。,山行以清丽的色彩、鲜明的形象描绘出动人的山林秋色,独具匠心的把秋叶比作春花,传达出秋光的可爱动人和无限生机,表现了诗人的英气豪情,高怀逸致。,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 行,由于晚唐一蹶不振,个人际遇也不顺利,理想与现实始终处于矛盾之中。杜牧

24、于是失意消极,甚至放浪声色、玩世不恭,诗中也有少数轻薄之作,如自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唐以后士大夫追求享乐的浮华习气,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与统治者不合作的消极态度。,杜牧诗辞采清丽,风调俊爽。杜牧论文主张“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自云“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他的诗歌实践了这一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因不幸卷入牛李党争,长期遭受排挤打击,一生多沉沦幕府,困顿失意。,(二) 李商隐,链接: “牛李党争” 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

25、斗争, 也称“朋党之争”。 “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 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两党分歧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通过门荫取士。李德裕认为,公卿子弟从小就熟悉官场,容易掌握做官的本领。二是如何对待藩镇。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用兵,以加强

26、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主张姑息迁就。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贬斥,而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因此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排挤打击对方。,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牛僧孺做宰相,就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四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牛僧孺却意气用事,强令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唐武宗时(公元841846年),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后,宣宗即位,牛党成员白敏中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李商隐先入牛党令狐楚的幕府九年之久,后入李党王茂元幕府,并

27、与其女儿结婚。一生一直在两党斗争的夹缝中生存。,李德裕被赶到遥远的崖州,不久忧郁而死。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1、政治诗。直接反映现实政治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表现了他对晚唐社会的清醒认识和强烈的正义感。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高度概括了唐王朝从贞观之治到甘露之变的历史,深刻揭露了当时存在的严重社会危机,分析了造成“安史之乱”的原因。有感二首、重有感反映了宦官大肆诛杀朝臣的“甘露之变”,表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和强烈的爱憎感情。,李商隐现存600多首诗,按题材可分为四类:,链接: 甘露之变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谋诛宦官而失败的一次事变。当时27岁文宗发动甘露之变,他和李训

28、、郑注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赠刘司户蕡、哭刘蕡fn 等一系列作品,表达了对曾在制科对策中猛烈抨击宦官的刘蕡遭贬含冤而死的强烈痛惜和悲愤。 安定城楼用一连串典故抒发了他遭受压抑的感伤,及忧念国事、蔑视功名利禄的胸怀。于感怀身世中揭示了朋党之争的背景,浸透着深厚的政治内涵。诗中“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二句,因其高度概括了有志有识之士的高远理想,备受人们激赏。,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宛雏竟未休。,安定城楼,“永忆”句:春秋时范蠡辅佐

29、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李商隐用这个典故,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2、咏史诗。按写作主旨可分为两类,一为以古鉴今,一为借古讽今。前一类多选取历史上一些因贪奢荒淫而亡国祸身的帝王为讽刺对象,向最高统治者提供鉴戒。如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写隋炀帝因荒淫而失国的历史教训,辛辣地嘲笑了他巡游无度、至死不悟的荒唐行为。,马嵬极为真切地写出马嵬事变时兵荒马乱的情状,在多方面对照与咏叹中谴责了荒淫致乱并且为了保全自己牺牲杨妃的玄宗,讽刺尖锐而深刻,是同类题材中的佼佼者。,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

30、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其二,后一类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作者借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某些相似特征的艺术描写,达到讽谕时政的目的。 贾生是其中的杰作,作者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借汉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这一史实,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可能真正重视人才,而“问鬼神”又是针对中晚唐一些皇帝求仙好道的荒唐行径加以针砭。此外,作者从是否关心国计民生来看待人才问题,见解也远高于表现传统的士不遇主题的其他作品。,3、抒情咏物诗。这类诗意境清新,情思缠绵,往往流露出浓重的感伤情调,反映了晚唐特定的时代风貌、特定阶层的心理矛盾。在他笔下有落花、枯荷、流莺、鸣蝉、槿花,为雨所败的牡丹等。如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这类诗中夜雨寄北别具一格,此诗写怀人思归,前两句通过问答和典型环境描写,表现了客居异地的孤寂和深长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两句紧扣夜雨,另辟新境,将眼前景象当作他日怀想的材料,不仅写出重逢的欢愉,情思的深长,而且用美好的憧憬排遣了眼前的孤独凄凉。全篇使用白描,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情韵深婉,既有民歌的朴素,又有文人之作的细腻。章法也颇独特,“期”字和“巴山夜雨”的重见叠出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