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位基尔叠加(2)王民富_第1页
2电位基尔叠加(2)王民富_第2页
2电位基尔叠加(2)王民富_第3页
2电位基尔叠加(2)王民富_第4页
2电位基尔叠加(2)王民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二 电位、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一、实验目的,1. 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4.熟悉实验模板、电压源、电流插头的使用,掌握表计档位变换和应用,二、实验设备,实验模板 HE12 是综合实验模板,上半部为基尔霍夫/叠加原理实验电路,下半部为戴维南原理实验电路,本次实验只用上半部,HE-12图(上半部),黑色实线表示电路板已用导线连接 图示电流方向表示用电流测量端子和电流表正向连接的读数符号为正 不插入电流插棒时,端子内部自动连通。,刀闸

2、,注意:1 电压源不可短路,电流源不可开路 2 不可错用电流表去量测电压,不可超过量程 3 电流表 20mA 和 20mA以上档位不能混用,有不同的插口 4 电压源去源刀闸扳向短路侧 电流源去源刀闸悬空,K1 双刀双掷 三态 U1 、短路、悬空 K2 双刀双掷 三态 U2 、短路、悬空 K3 单刀双掷 两态 连接电阻为线性电路 连接二极管为非线性电路,1。按实验内容要求搬动刀闸符合实验电路 2。连接电源,调整到所需电压或电流 (有载条件下) 3。测量电位或电压时用导线引出节点到表计 4。一个节点需要连接多个支路或表计时,导线可以背插重叠,模板使用方法,巧用万用表,1。当电路出现异常现象时,用万

3、用表电压档测量可疑故障点电位 2。从电源开始,黑表笔接负极不动,红表笔沿电路逐渐前移,如发现某节点电位突然为零,则可判断该点开路 3。如果某电阻两端电位为零,可判定器件或模板短路(有电流的前提下) 4。用电阻档需进行“调零”和“调满” 调零,表笔短接,微调旋钮指向 0 调满,表笔开路,表头旋钮指向 ,1 电位测量研究,利用HE-12实验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按图接线。,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16V,U212V。(先接入实验线路中,再从零逐渐调准到所需电压值) 以图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BC

4、、UCD、UDE、UEF及UFA,数据列于表中。 以D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上述实验步骤。 。,三、实验内容,实验中不使用电流插头和插座。HE-12上的K3应拨向330侧,三个故障按键置空。 电位测量用数字直流电压表,直接读取数值,符号表示探针电压方向。如果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发现反偏及时倒向,并记录为负值。,注意事项,2、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即 : 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I0; 对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U0。,(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

5、和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图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三个闭合回路的电流正方向可设为ADEFA、BADCB和FBCEF。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3). 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6)选定节点A,验证KCL的正确性。 (7)选定任一回路,验证KCL的正确性。,实验步骤,3、叠加原理的验证,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

6、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数据表。 (3). 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 (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 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数据表。 (5). 将U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 (6). 将R5(330)换成二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