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_第1页
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_第2页
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_第3页
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_第4页
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 (初三物理)(初三物理) 课标点拨:课标点拨: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2、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3、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单位,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定义:_。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 _无关。 国际主单位:_ 单位相邻进率:_ 其他单位:_ 生活中的测量工具_ 测量 实验室中的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 定义_ 质 量 同同 质体 量积 不不 同同 质 物物 量 质质 和 不质 密 同量 度 体不 积同 学生天平

2、构造 使用 定义式_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_、_无关 解释b.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密 度 c.物质外界条件改变时,密度会变化(如:水凝固成冰) 国际:_ 进率关系: 1g/cm=_kg/m 1kg/m=_g/cm 单位 其他:_ 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_它的物理意义是_ 如何测固体的密度 密度的测定: 如何测液体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_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水在时密度最大。 密度知识的应用 求质量 m=_ 求体积 v=_ 鉴别物质:_ 典型例题剖析:典型例题剖析: 例 1、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B、体积大的物体其密

3、度一定小 C、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D、密度大的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一定大 解析:解析:物体的质量是由体积和密度共同决定的,物体的质量是由体积和密度共同决定的,密度是物体的一特性,密度是物体的一特性,即在外部即在外部 条件不变时,物质所具有的一种性质。所以对于同种物质在条件不变时,公式条件不变时,物质所具有的一种性质。所以对于同种物质在条件不变时,公式 =m/V=m/V 中,中,m/Vm/V 是一个定值,不随是一个定值,不随 m m、V V 的变化而变化,的变化而变化,m/Vm/V 仅仅是用来计仅仅是用来计 算这种物质密度的一种方法。算这种物质密度的一种方法。 例 2、一个体积是 40c

4、m3的铁球,质量是 158g,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 铁=7.910 3kg/m3) ,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写出计算过程) 解法一:密度比较法,求出球的密度与铁的密度相比较。 解法二:质量比较法,设铁球是实心,求出实心球的质量与铁球的质量相比较。 解法三:体积比较法,设铁球是实心的,求出实心球体积与铁球的体积相比较。 方法点拨:三种比较法:若只判定是空心还是实心的,用密度比较法比较直观。方法点拨:三种比较法:若只判定是空心还是实心的,用密度比较法比较直观。 若要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用体积比较法较简捷。若要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用体积比较法较简捷。 同步训练(一)同步训练

5、(一) 1、一个物体的质量是 50kg,这个物体可能是() A、一张课桌B、一本书C、一支铅笔D、一个学生 2、春天来了,冰熔化成了水,在这个过程中,其质量 _(填“变大” 、 “变小” “不变”)。在地球上称得宇航员的质量是 70kg,他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时的质 量是_kg。 3、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 关于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物体前首先称量物体前首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再调节横 梁平衡 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 C不管桌面是否水平,只要调平横梁就可以称量 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称量 同步训练(二)同步训练(二) 1.下面关于密

6、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体的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 2.一个铅球用了多年,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三者都没改变 同步训练(三)同步训练(三) 某同学要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液体的体积为_ 。 (2)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将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里,天 平平衡时,右盘里的砝码及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已知烧杯的质量为 30 g,则液体的质量为_g。 (3)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 。 同

7、步训练四:同步训练四: 1、 刚好能装下 80g 煤油的瓶, 最多能装_g 的水 (煤油的密度为 0 8g /cm3) 2、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13,则甲、乙的体积之比为 _ 达标测试:达标测试: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Kg 铁与 1Kg 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2、下列物质中,质量约为 2105mg 的是() A.一枚大头针B.初三物理课本C.一张课桌D.一把椅子 3、一物体的质量大约是 6104 mg,这个物体可能是() A、一张课桌B、一张纸C

8、、一块砖D、一只鸡蛋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体积相同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与密度成反比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D、物体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5、 如图所示是 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象。 由图可知, A、 B、C 三种物质的密度A、B、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Bc. ABc . ABc. ABc 6、一瓶食用油用去了一半,则剩下来的油() A.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B.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C.质量、体积、密度均减为原来的一

9、半 D.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保持不变 7、 某钢瓶中装的氧气密度是 8 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 1/4,则瓶中剩余氧气的 密度是_kg/m3 8、已知冰的密度为 0.9103kg/m3,一块体积是 80c m3的冰全部溶化成水后,水 的质量是_g,水的体积是_ c m3。 9、450g 冰完全熔化为水,则水的体积是_ cm3 10、 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 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 铁块、 铝块放入甲、 乙、 丙三个杯子中, 水面恰好相平, 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 ( 铜 铁 () 铝) .甲杯.乙杯.丙杯.原来装水一样多 11、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 ,体积之比为1:

10、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 为() A、1:2B、2:1C、2:9D、9:2 1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有如下操作: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 B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 m C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 D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 V E用公式=(Mm)/ V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那么,正确操作步骤的序号应是_ 13、现有天平、烧杯、水,如何测盐水的密度,写出步骤及密度表达式 14、一个空瓶的质量是100g,装满水后,瓶和水的总质量是600g 。现改装某种 液体,装满后,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500g 。求:液体的密度。 15、体积是 30 cm3的铜球

11、质量是 89g ,将它的中空的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 总质量是 361g,求注入的液体的密度多大(铜=8.9103)? 16、一空瓶的质量是 20g ,盛满水后的总质量是 120g,再向瓶内装 25g 石块,此 时总质量是 135g,求石块的密度? 第四章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认识透镜的作用。 一、知识点: 1、 透镜分和两种。 2、 说出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3、 在下图中标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平行光线的光路: 4、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 二、巩固题: 1、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

12、,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 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的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3、请在下图(甲) 、 (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 器件,使它满足图 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4、一点光源 S 发出的光线经过一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如图上所示,请在图中光线 偏折处填上适当的透镜。 5、完成光路: 探 究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一、知识点: 1、 探究所用器材有:、。探究时,应调整 使 它 们 大 致 在, 目 的 是。 2、 成像规律: 物距 u成像性质像距 v应用 U=f二个 点U=2f U2f 三个2fU 范围f Uf 3、从表中可得到以下一些规

13、律: (1) 成实像时:; (2) 焦点是; (3) 二倍焦点是。 二、巩固题: 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 c、d、e 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处 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处所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 相同,放在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 处能看到放大虚像。 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烛焰像偏左偏上,为了使烛 焰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向调烛焰位置。(选填 “上” 、 “下” 、 “左” 、 “右”)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 在同一直线上的 A、O、B 位置,在光屏 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序号直径焦距

14、 (1)将凸透镜向_移动,可以 甲5cm30cm 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 。 乙4cm10cm (2)此时所在的像是倒立、_的 实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 像与原来相比_(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3、 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点燃蜡烛放在 距凸透镜 15cm 处,在凸透镜另一侧上观察一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 是() A、倒立、放大实像B、倒立、缩小实像C、正立、放大虚像 D、正立、放大实像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一、知识点: 1、 人的

15、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 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2、 当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后,像不能清晰地成在视网膜。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 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当像成在视网 膜的后面是,需用来矫正,其目的是使像往移。 3、 通常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都是由个透镜组合而成的。 二、巩固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只能成等大的实像 2、 图 5 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16、B C D 3、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 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4、 九(1)班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 照片() A.会有一只正立、 放大的苍蝇 B.不会出现苍蝇, 但有一个大黑点 C.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 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 5、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 病, 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

17、? 某校兴趣小组举行了以下探 究实验。 如图所示, 把近视眼镜放在蜡 烛和凸透镜中间, 使光屏上映 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置, 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 拿 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 光屏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 (1)你猜想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_。 (2) 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 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填 “前方” 或“后方”)。 (3)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_。 声现象学案 (9.25) 一、理顺知识结构 声音声音的产生:由物体 的产声音靠以形式传播、都能传 声,不能传声 声 生与声速:跟、有关;15

18、C 时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 现 传播人耳听到声音的方法有传导和传导,传导效果好 象 声音 音调是指声音的决定;音调高;音调低。 的特 响度是指声音的由的决定,还与人距离声源的 有关,大,距离声源,响度大 性音色是由不同发声体的和决定。 有些声音动物能听到而人听不到,这些声音有和 噪声:分贝是表示的,符号是 减弱噪声的途径 、。 声的利用:声能传递信息的例子:、 声能传递能量的例子;、 二、知识梳理 1、如图所示敲响音叉,发现小球被弹起,说明 ,若在月球上重做个实验,我们将会看到, 但。 2、如图所示,敲响音叉 A,完全相同的音叉 B 发声了, 这说明 3、B 超是声波的利用。应用声波可以预测 台

19、风、海嘯、地震等。 4 、 超 声 波 在 海 水 中 的 传 播 速 度 是 1500m/s , 合 km/h,如果从某处海面坚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 8s 返回海 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m。 6、平平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 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 不同。 7、元宵节晚,小伟在家里阳台上看到一簇绚丽的烟花在空中开始绽放,3s 后听 到它在空中的爆破声,这声音是通过传来的, 小伟与烟花绽放的地方相 距约m。 8、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 100m 宽的林带可 降低 2025 分贝,从减弱噪声

20、的途径看,这是在_中降低噪声的。 9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和音色。“锣鼓声声震天响”是指声音 的_较高。 10、1976 年 7 月 28 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 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 的一页, 24 万人死亡,16 万人重伤。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 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中 正确的是() A 大声呼救 B 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三、科学探究: (共 12 分) 1、提出问题:真空是否能传播声音 进行实验:将小闹钟放在真空玻璃罩中,逐渐向

21、外 抽 出 里 面 的 空 气 , 听 到 的 闹 钟 铃 声 在 逐 渐, 最后, 然后将阀门打开, 慢慢向里充气,听到的铃声逐渐。 结论: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2 知道光在真空中 的速度.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5.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 律.7.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8.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1.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_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 2.光年是光在_

22、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单位. 3.在反射现象中,_、_和_都在同一个平面 内;_和_分居法线两侧;_等于_.这就是 反射定律. 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 ,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 _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 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_反射. 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2) 像和物体的大小_;(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_.(4)平面镜 成的像是_像 7.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 _和_.凸面镜能 使平行光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 8.当光从空气中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

23、传播方向发生_,这种现象叫做 _,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_偏折,此时 折射角_入射角;当光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当 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 ,折射角与入射角 _,且等于_ 度.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 _,这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_、_、_. 10. 透 明 物 体 的 颜 色 由 _ 决 定 , 不 透 明 物 体 的 颜 色 是 由 _决定的. 11.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达标练习】1.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其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太阳和月亮 B 太阳和蜡烛 C

24、 只有太阳 D 太阳、月亮和蜡烛 2.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 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听到雷声 B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 C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随同时发生,但人眼比人耳反应快 D 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3.天文学上的“光年”是( ) A 速度单位 B 时间单位 C 长度单位 D 质量单位 4.日食现象的成因是( ) A 太阳光从侧面照到月球上 B 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 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 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挡住 5.一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

25、子的长度变化是( ) A 先变短后变长 B 先变长后变短 C 逐渐变长 D 逐渐变短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3108m/s B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当光由水进入空气中时,其传播反向可能不发生变化 D 当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0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 D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8.刘艳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 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为 A 1m B 2m C 3m D 4m 9.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功,当她向平

26、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0.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在颐合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以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 筷子斜插到水中,水下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了 11.将一根直尺放在平面镜上,另一端可以自由转动,当你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尺 与镜中的像在同一直线上时,尺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12.通过平面镜看到数字电子表的示数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间是A 21:51 B 21:15 C 12:12 D 12:15 13.我们看到湖岸上的树

27、在水中的倒影比实际的树暗一些,这是因为( ) A 树反射的光到湖面发生了反射 B 树反射的光到湖面一部分反射,一部分进入水中发生了折射 C 树反射的光到湖面后发生了光的发散 D 树反射的光到湖面发生了会聚 14.臭氧是一种天蓝色、 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吸收和滤掉太阳光 中的大量的( ),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紫光 15.电视机地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 ) A 红光 B 红外线 C 紫光 D 紫外线 1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合_km/s 17.影子、月食的形成都是由于_而产生的现象,光沿直线传 播的条件是_中. 18.排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 ,队就排直了,这 可以用_来解释.在练习射击时,要“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 枪 口 标 尺 上 的 缺 口 、 枪 上 的 准 星 和 射 击 目 标 要 重 合 , 这 是 根 据 _的原理. 19.在防治“非典”的活动中,为了迅速准确地把我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