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金针菇栽培,本章主要内容 一 简介: 1 金针菇的保健价值 2 金针菇的栽培史 二 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营养要求、环境因素、栽培品种 三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1 袋料栽培 搔菌法、直接出菇法、再生法 2 生料栽培法,简 介 1 金针菇的保健价值,2 金针菇的栽培历史 2.1 古代栽培史(唐末-晚清) 2.2 近代栽培(20世纪初-五六十年代) 2.3 现代栽培(60年代以后),第一节 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一 金针菇的形态特征及习性 1 菌丝,2 子实体 2.1 菌盖 2.2 菌柄,2.3 菌褶,2.4 孢子及孢子印,二 生活史,三 生活条件,1 营养 碳源:棉籽壳、废棉团、木屑
2、(阔叶树木屑)、甘蔗渣、稻草、玉米芯、酒糟、黄豆秆、麦秆、芦苇叶、砻糠、甘薯渣。,氮源:细米糠、麦皮、棉子饼、菜子饼、黄豆粉 辅料:玉米粉(含大量的生长素H,增产剂)、糖、碳酸钙(酸碱缓冲剂),2 温 度,菌丝最适生长温度是22-25。 最适宜出菇温度是8-18。,生产季节安排: 南 方10-11月初(25)接种发菌,12-次年3月分出菇。 北 方:全年可安排两次栽培。 第一次,9月中旬接种发菌,最迟不超过10月上旬,11月中、下旬进入出菇期。 第二次,12月或1月,室内生火加温培育菌袋,于春季2-3月,自然气温回升到10 左右,即可出菇,至4月底结束。,3 水 分 4 空 气,5 光 线 菌
3、丝体在完全黑暗下能正常生长,也能形成子实体原基,光照下能形成更多的子实体原基,子实体发育需要光线,黑暗下,子实体不长菌盖,只长细长的菌柄。,6 酸碱度 pH4-10范围都可生长,最适pH5.5-6.5,四、栽培品种 三明1号菌株 FL21菌株 FL8909菌株 FL8-10白色杂交菌株,第二节 栽培技术,一 袋料栽培 1 培养基的配制 2 装袋 3 灭菌 4 接种,5 培养 20-3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6 管 理 6.1 搔菌法管理技术 6.1.1 搔 菌 目的:去掉老菌种块,培养基表面长出新菌丝,新菌丝生命力强,长出子实体的能力强,同时,菌柄的伸长好,比不搔菌的更坚挺。 搔菌时机:接种2
4、0天后搔菌。 搔菌方法:将棉花塞和套环去掉,翻卷塑料袋口,下卷离培养基3-4cm,用灭菌手耙,把培养料表面的一层菌膜连同老菌块一起轻轻耙去,不可耙去培养料以免损伤菌丝,难于愈合。,返回,6.1.2 催蕾 目 的:促使子实体原基的大量发生。 催蕾成功的关键:适合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温 度:13-14。低,蕾少;高,菌柄参差不齐。 湿 度:搔菌后,培养基暴露,容易散失水分。85-90%之间。 菇蕾发生的征兆:搔菌后4-5天,表面逐渐形成一层白色的棉状物及琥珀色的水滴,这是原基出现的前兆。再过2-3天,无数白色或淡黄色的原基大量发生。,6.1.3 子实体的生长,菇 蕾,菌盖 及菌柄,大量 侧枝,低
5、温(4-6)、 吹风、光照,提高 CO2浓度,分化,发育,抑制,6.1.4 采 摘 子实体长到15cm时可以采收。,6.1.5 第二、三潮菇的栽培管理 去掉残柄同时搔菌 翻卷塑料袋口 保湿并通气 现蕾(当温度在13左右时,3-4天;温度低于13时,5-6天。),一批60%,二批30%,三批10%,6.2 直接出菇法管理技术 特点:不搔菌,比搔菌法提前3-5天出菇。与搔菌比较的不同之处: (1)加大接种量是直接出菇法取得高产的关键(在中央孔、培养基表面都要接种。 ) ( 2)催蕾和生长 第一批采摘后,去掉老菌种,然后进行第二、三批的出菇管理。 (3)子实体不如搔菌法整齐、挺拔,产量基本相同。不易
6、污染、成功率高,采完一批可丢弃。,6.3 再生法管理技术 (1)再生法概念 待原基形成以后,不及时通风换气,使菌柄不断细长化,而菌盖不形成。当菌柄长到一定数量后,吹风干燥,使菌柄枯萎。当湿度条件再次满足,加强通风换气,不断生出新的侧枝,最后,形成数量极多的子实体。该法产量高,可控制出菇时间。 (2)再生法配套技术 2-1 制袋技术 与搔菌法比较,其差别在于:(1)含水量要求高些,70%为好,利于再生时补水;(2)装套环时,套在距离培养基表面3-4cm处。,2-2 接种技术 接种分布均匀,接种量适当大些 2-3 培养措施 23左右培养,一般25天可长满菌袋。长满后降室温10-15。通过光线诱导,
7、促进袋内菇蕾形成。 2-4 栽培管理 2-4-1 再生技术 先在套环与培养基的空间处形成原基。不急于打开袋口,让原基继续生长至菌柄2-4cm时开袋。,2-4-2 子实体生长 A 特点:诱导二次原基发生,B 开袋后的管理:,6.4 两头出菇法栽培技术 6.4.1 两头出菇的概念 栽培时打开塑料袋两端,不套筒。柄短、盖大、形状酷似野生菇。 6.4.2 栽培工艺 要点:配料到灭菌同前,特点:(1)两端接种;(2)菌袋横放、层放 (3)可室内床架栽培、也可室外地沟床架栽培。,返回,二 生料床式栽培 具有生料和床式出菇两大特点。 1 建菇房 1.1 小地沟菇房 地势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沟南北走向。
8、菇床规格:宽深长=50-80cm 40-50 cm10-20m。,返回,1.2 地沟菇房 地势选择:选地势高燥、空旷的平地。或北高南低的坡地;地下水位低、壤土,有水源的林地为菇场。 菇床规格:宽型4-6 M;普通型2.5-3M;窄型1.5-2M。高2-3M。长视地形而定。 菇房类型: 按排列方式分为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等。 按棚顶式样分为拱顶型、半坡型和人字型等。,1.3 人防工事菇房 优点:温度在冬季可保持在8-12,通风好进出材料与排水均方便良好,为最佳人防工事菇场。,2 菇房消毒 2.1 环境空气自然净化法 2.2 化学消毒法 2.3 物理消毒法,3 菌种和培养基的制备 4 播种 层薄
9、、点薄:5-10%接种量 5 菌丝培养 播种后一周内萌动定殖,10天不萌动,掀动薄膜或菌袋,通风换气,尽快促进定殖。7-10条件下,40-60天,菌丝基本生理成熟即可催蕾。,6 催蕾 6.1 直接催蕾法 菌丝长透,创造高温高湿和适温条件,通风换气。使菌丝由灰白色转变为雪白,并有棕色水滴出现。一周后,出现密密麻麻一层菇蕾。头潮菇不搔菌,以后搔菌。,返回50,6.2 两步催蕾法 (1)通风干燥萎蔫法(即再生法) (2)提高环境CO2浓度法 (3)打顶法,第三节 金针菇的采收与保鲜,一 采 收 采收时机:一般是当金针菇子实体长到15-16cm长,菌盖内卷呈半球形,直径1-1.5cm时,就应当及时采摘。 采收方法,二 分 级 一级菇 菇形完整,菌柄长13-16cm,基部修剪不粘连,无畸形菇,无病虫害、无斑点、不霉烂 二级菇 菇形完整,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清代粮仓管理办法
- 自贡养殖大棚管理办法
- 逆向思维训练培训课件
- 肝胆微课护理课件
- 肝病护理课件
- 甘肃高考模拟数学试卷
- 肝病中医护理课件
- 福建省泉州初三数学试卷
- 东营三模数学试卷
- 课件制作的培训总结
- 医院艾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叙述视角专项限时练
- 起重机司机Q2(限桥式起重机)题库题库(1727道)
-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剧配音》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辽宁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体检中心接待规范流程
- 夏季食堂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 2025年全国水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解读
- JJF(陕) 035-2020 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现场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