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延津县司寨小学 于文世,目录,汉语拼音 查字典 词语 修辞方法 修改病句 关联词语 句子 标点符号,返回,汉语拼音(4种),字母表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返回,1、字母表(26个):,主要用于查字典的“音序查字法” 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返回,2、声母(23个): b g zhch sh r z c s y w,返回,3、韵母(24个): (1)单韵母(6个): (2)复韵母(9个): ieiui oouiuieeer (3)鼻韵母(9个):
2、 n en in un n ng eng ing ong,返回,4、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n yin yun ying,返回,查字典(三种方法),音序查字法 部首查字法 数笔画查字法,返回,1、音序查字法。(写文章时遇到不会写的字) 方法:先查这个字音节里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如:查(ch) 这个字的音序是:C (大写) 典(din) 这个字的音序是:D (大写),返回,2、部首查字法。(读文章时遇到不会读的字) 方法:先查这个字的部首,再查去掉部首还有几画。 如:“国” 部首口,再查5画; “村” 部首木
3、,再查3画。,返回,3、数笔画查字法。(读文章时遇到不会读,又看不出部首的字) 方法:在“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查出。 如:“鼎”共12画。 “曳”共6画。,返回,词语,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和量词 代词 “的、地、得”的用法 “着、了、过”的用法,近义词和反义词 褒义词和贬义词 叠词 词语搭配 词的逻辑归类 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词语 象声词,返回,1、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鲁迅、雷锋、同志、队员、作家、学生等; 表示事物的:风、山、马、飞机、思想、社会、文章等; 表示处所的:上海、北京、亚洲、远处等; 表示方位的:上、下、前、后、里边、跟前等。,返回,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
4、、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走、坐、听、看、表扬、保卫、学习、停止; 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怕、打算、希望、担忧; 表示存在、变化、消失的:在、存在、发生、有、生长、死亡、消失。 还有“是”、“应该”、“要”、“能够”等也是动词。,返回,3、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大方、软、硬、苦、甜、冷、坚固、平常; 表示状态的:长、短、大、小、粗、细、平坦、整齐、绿油油、快、慢、生动。 另外,“多”、“少”、“许多”、“全”等词也是形容词。,返回,4、数词和量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如:一、二、三、十、百、千、万
5、、半、零。 还有“第一、第二”等也是数词。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计算单位的词。 如:尺、寸、米、斤、元、角、个、条、根、张、台、双、批、群、副等。 数量词是数词同量词组合在一起使用。 如:“一本、五张、一回、两次”等。,返回,5、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如:“我、你、他、我们、 咱们、大家、它、这”等。 第一人称代词:我。 第二人称代词:你。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返回,6、“的、地、得”的用法 “的”的用法修饰限制+的+名词。 如:绿油油的麦苗。 她的书包。 “地”的用法修饰限制+地+动词。 如:整齐地站着。 沙沙地响。 “得”的用法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 如:打得鼻青
6、脸肿。 天蓝得像一块蓝宝石。,返回,7、“着、了、过”的用法三个词一般附在动词后面,表示时态。 如:笼子里装着一只鸟。 她写完了作业。 我从来没见过大海。,返回,8、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一般一对近义词有一个字相同) 如:事情事件 轻视蔑视 机智狡猾 爱戴爱护 (2)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 如:居然果然 侮辱尊重 讥笑鼓励 拘谨大方,返回,9、褒义词和贬义词。 (1)褒义词是用在好的方面(表达肯定或赞许,带有喜悦的感情)的词。 如:口若悬河 神机妙算 勇敢 果断 (2)贬义词是用在不好的方面(表达否定或批评,带有憎恶的感情)的词。 如:夸夸其谈 阴
7、谋诡计 怯懦 武断,返回,10、叠词。 1、ABB。 如:沉甸甸 毛茸茸 2、AABB。如:高高兴兴 来来往往 3、ABAB。如:商量商量 收拾收拾 4、ABAC。如:无穷无尽 不声不响 5、AABC。如:津津有味 井井有条 6、ABCC。如:喜气洋洋 波光粼粼,返回,11、词语搭配。 如:端正态度 明确目的 发扬作风 养成习惯 提高水平 改正错误,返回,12、词的逻辑归类是根据词语表示的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关系等方面的不同,把它们分成类。 如:(1)笔 墨 纸 砚 属于文具 (2)火车 轮船 汽车 飞机 属于交通工具 (3)黄瓜 茄子 西红柿 辣椒 属于蔬菜,返回,13、按一定顺序重新排
8、列词语。 方法:一般按从大到小、从前到后、从长到幼、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排列。 如:1、河南 中国 亚洲 宇宙 地球 重新排序是:宇宙 地球 亚洲 中国 河南。 2、端午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重新排列是: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3、叔叔 姐姐 大伯 爸爸 爷爷 弟弟 重新排列是:爷爷 大伯 爸爸 叔叔 姐姐 弟弟 4、小学课本 教科书 五年级课本 书籍 重新排列是:书籍 教科书 小学课本 五年级课本。,返回,14、象声词(拟声词)即摹拟事物实在声音的词。 如:“砰、呼哧、滴答、咕咚、丁冬”等。,返回,修辞方法(8种),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问 设问 对偶 双关,返
9、回,一、比喻就是打比方。 如:1、江水像脱缰野马一样向前奔流 。 把江水比作了野马或用野马比喻江水 2、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把我们比作花朵;用园丁比喻老师,返回,二、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如:1、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2、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了,真闷死人。,三、夸张是有意对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如:1、扩大夸张: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缩小夸张:他有一间巴掌大的办公室。,四、排比是把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如: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
10、,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五、反问是明知故问,只问不答。 如:1、这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难道你不是中国人吗? 3、你怎能不相信我的话呢? 4、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六、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如: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七、对偶是字数相等的两个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同类或对立的意思。 注:在春联、诗歌中运
11、用较多。 如:1、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八、双关是一句话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含义。 1、雄鸡一唱 天下白。 (既指天亮,又指解放。) 2、“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既指碰墙,又指受反动派迫害。),修改病句(10种)要求:1、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2、尽可能简单地改。,句子成份残缺 用词不当 词语搭配不当 词序混乱 指代不明,重复罗嗦 分类不当 逻辑错误 前后矛盾 用错关联词,一、句子成份残缺。 如:1、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我们听了校长的报告,订出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2、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 少先队员们积极
12、响应学习雷锋的号召。,二、用词不当。 如:1、我们的教室又宽广又明亮。 我们的教室又宽敞又明亮。 2、他家墙上挂着一幅对联。 他家墙上挂着一副对联。 3、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 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请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三、词语搭配不当。 如:1、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验。 我们学习了这个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验。 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 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帽子。,四、词序混乱。 如: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2、我们十个班级里的少先队员一起到军属王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 我们班级里的十个
13、少先队员一起到军属王奶奶家帮助打扫卫生。,五、指代不明。 如:1、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 班会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陈新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陈新的意见。 2、中午,马铮和马跃一起上学,他问他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 中午,马铮和马跃一起上学,马铮问马跃下午的班会将讨论什么问题。,六、重复罗嗦。 如:1、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不禁笑出声来。 2、舍己救人的罗盛教,为救朝鲜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罗盛教,为救朝鲜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七、分类不当。 如:1、妈妈买来了萝卜、白菜、西瓜和茄 子等蔬菜
14、。 妈妈买来了萝卜、白菜和茄子等蔬菜。 2、游行的队伍来了,工人的队伍,粗犷豪迈;农民的队伍,像丰收的田野;小学生的队伍,像盛开的鲜花;解放军的队伍,英姿飒爽;学生的队伍,风华正茂。 游行的队伍来了,工人的队伍,粗犷豪迈;农民的队伍,像丰收的田野;解放军的队伍,英姿飒爽;学生的队伍,风华正茂。,八、逻辑错误。 如:1、经过一段休养,他的健康痊愈了。 经过一段休养,他的病痊愈了。 2、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在月光下放爆竹。 年三十的晚上,我们放爆竹。,九、前后矛盾。 如:1、日子一天天慢慢地很快过去了。 日子一天天很快过去了。 2、万里无云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十、用错关
15、联词。 如:1、弟弟年纪很小,因此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 弟弟年纪很小,可是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 2、他不但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是正在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他不但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而且正在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关联词语(8种),并列关系 选择关系 取舍关系 递进关系 转折关系 条件关系 假设关系 因果关系,1并列关系 是两个分句分别叙述有关联的两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也也 又又 既又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是不是,2选择关系 是 两个分句说出两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 不是就是 是还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3、取舍关系 是
16、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4递进关系 是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光还 而且 并且 甚至,5转折关系 是后一分句表述的事实,与前一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 然而 却,6条件关系 是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论都 不管总,7假设关系 是指前一个分句说出一种假设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假设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 如果就 即使也 哪怕也 尽管还,8因果关系 是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结果。(可以“因”在前,也可以“果”在前)。 因为所以 既然就
17、之所以是因为,句子 (13种),句子成份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 转述句,扩句和缩句 大句子包括小句子 复指句 连动句 兼语句 过渡句,1、句子成份 主语(名 词、代词)、谓语(动词)、宾语 (名词、代词) 如:我们是少先队员。,2、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 件事的句子,叫陈述句。(句末用句号) 如:小鸡在啄米。 附(1)肯定句。如:我写作业。 注:双重否定也是肯定。 如:我不能不写作业。 (2)否定句。如:我不写作业。,(3)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方法:用上“难道不吗?”或“怎能 不呢?” 如:(A)四周围黑洞洞的,容易碰壁。 改为反问句是:四周围黑洞洞的,难道不容
18、易碰壁吗? 或: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 (B)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改为反问句是: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难道我们会忘记吗? 或: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会忘记呢?,3、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句末用问号) 如:小鸡在干什么?,4、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叫祈使句。(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 如:1、请你把小鸡赶走。 2、我们走吧!,5、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愤怒、厌恶、悲伤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 如:小鸡吃得真香啊!,6、“把”字句和“被”字句。 如:猴子摘走了孩子的帽子。 “把”字句是:猴子把孩
19、子的帽子摘走了。 “被”字句是:孩子的帽子被猴子摘走了。,7、转述句把某个人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转述。 方法:1、改变标点。把直接说话用的冒号(:)改变为逗号(,),并去掉双引号(“”) 2、改变人称代词。把直接说话用的“你”、“我”改变为“他或她” 3、有些句子中的个别文字需作改动。(一般不改动),如:(1)雷锋说:“我背你过桥。” 改为转述句是:雷锋说,他背我过桥。 (2)老师对我说:“你先回去吧,我还要改作业。” 改为转述句是:老师对我说,让我 先回去,他还要改作业。,8、扩句和缩句。 1、扩句就是给简单的句子增添附加成份,对原句的主要成份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这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
20、更具体,更准确,更形象,更生动。 如:(1)颐和园是个大公园。 扩为: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风吹来。 扩为:凉爽的风徐徐吹来。,2、缩句与扩句相反,就是给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附加成份,保留主要成份。(只留主、谓、宾) 如:(1)美丽的北京是祖国的首都。 缩为:北京是首都。 (2)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 缩为:象群望着老象。 (3)我的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 缩为:妈妈是老师。,9、大句子包括小句子句子里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如:我看到一个挑山工慢慢走过去。,10、复指句在一个句子里用两个词语指同一事物,并且作相同的成份。 如:(1)我的好朋友张
21、丽娜每天坚持写日记。 (2)动物园里有狮子、大象、猴子多种动物。,11、连动句每个句子里说明主语的有两个或三个连续的动作,前后意思接得很紧,中间不加逗号的句子,叫连动句。 如:(1)战士们摸进山坳潜伏下来。 (2)我拿起杯子倒水喝。,12、兼语句把两个有关的句子合为一个句子(即一词在前半句中充当宾语,在后半句中充当主语的句子),叫兼语句。 如:老师叫我们。 我们读课文。 合并成一句话:老师叫我们读课文。,13、过渡句在文章里,总结上文,提示下文,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叫过渡句。 如:因为有了这奇山秀水,张家界便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摘自迷人的张家界),标点符号,分号(;)的用法 引号
22、(“”)的用法 破折号()的用法 省略号()的用法 书名号的用法,1、分号(;)的用法分号表示并列的分句或分句组之间的停顿。 如:1、要保护我们的眼睛,就应该注意:第一,看书、写字的时候,身体要坐直,眼睛和书本要保持一定距离;第二,看书、写字一定时候以后,要向远处望一会儿;第三,认真做眼保健操。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她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2、引号(“”)的用法(4种): 1、 对话。(提示语XX说的三种格式) (1)提示语在直接语言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 格式:XX说:“” 如: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少先队员不能弄虚作假,应该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呀!” (2)提示语在中间,前后都有直接语言,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格式:“”XX说,“” 如:“请等一等!”王老师叫住校长说,“这是您要的科研提纲。”,(3)提示语在直接语言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格式:“”XX说。 如:“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张老师用鼓励的目光望着同学们说。 2、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如:(1)迎面墙上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红色大字。 (2)狼牙山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3、重要的或者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电子科技大学附中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梅州柚子活动方案
- 汇丰超市活动方案
- 爱家主题班会课件图片
- 数字经济背景下皮具企业营销创新策略
- 壳聚糖止血材料的制备、结构与功能研究
- 汽车工业中陶瓷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 金融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职业本科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研究与实践探索
- 自动气象站数据同化对WRF模式降水预测的影响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水果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航空业飞机维护与检查标准
- 高级保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上册劳动技术课课件
- 2025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常州工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经济学基础》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2324离散数学答案含评分参考
- Module 9 Unit 1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班组长核心能力提升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4-2025学年四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