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认识计算机.ppt_第1页
2 认识计算机.ppt_第2页
2 认识计算机.ppt_第3页
2 认识计算机.ppt_第4页
2 认识计算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计算机,渝南田家炳中学 梁旭飞,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四小节,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2. 计算机硬件,认识计算机,教学目的: 1 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2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认识计算机,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系 统,硬件,软件,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 (键盘 鼠标 扫描仪 数码相机等),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 绘图仪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文字、数据、图像处理、辅助教学、辅助设计等),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等,操作系统 (DOS,Windows,Linux),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系统组成,RA

2、M 随机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一般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所组成。,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计算机硬件,输入设备,内部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输出设备,外部存储器,存储器,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运算器是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主要由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以及存放运算数据和中间结果的寄存器组组成。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指挥协调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序工作。,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随着微

3、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已将中央处理器集成在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上,这块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就称为微处理器。,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存储器 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可以进行读和写的操作。 内部存储器 简称内存,用于暂时存储用户的程序和数据,断电而丢失。特点:容量较小,但存取速度较快。 外部存储器 特点:断电后能够保存信息,存取速度较慢。常用的有:软盘、硬盘、闪存盘。,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软盘 常用的多为3.5英寸(1英寸=2.54厘米),其容量为1.44MB,它有一个写保护口,当处于写保护时,只能从盘上读信息,而不能向盘上写数据。软盘使用时要注意避热、避灰、防潮、防磁,不能用手或其他物体接触软

4、盘薄膜表面。,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硬盘:硬盘的容量很大,硬盘的性能各方面都优于软盘。,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闪存盘:一种新的即插即用存储工具,有的还具有无驱、启动、加密等功能,有的还可以当作MP3随身听。其容量通常有32、64、128MB等。,计算机硬件 输入设备 用于输入原始数据,并将它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信息,然后存放于内存。常见的有: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扫描仪、话筒、触摸屏、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输出设备 常见的有:显示器 打印机 音箱、绘图仪等。,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是由程序来控制的,离开了程序,计算机将一事无成。程序连同有关的文档资

5、料称为软件。 指令:指挥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命令。 程序:针对某一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一组指令程序。,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 应用软件是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采用某种计算机语言设计的程序。,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外部存储器,内 存,输入设备,中央处理器,输出设备,首先,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入内存,告诉计算机要做些什么。 其次,计算机就从内存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令要求做什么事情。 最后,将指令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

6、度快:一般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几十万次秒,高性能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达上亿次秒。 计算精度高:现代计算机可使计算结果精确到几兆亿分之一。,4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计算机的特点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高度自动化、可靠性高,4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计算机的分类 按信息的表现方式分类: 数字式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 按用途分类: 通用机和专用机,4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计算机的分类 按计算机系统的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微型机(PC机)。 PC机根据其体积和外观的不同分为: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掌上计算机。,4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计算机的发展 公元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机

7、械式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克(ENIAC)。(采用二进制、完成了存储程序) 1952年,科学家冯诺依曼研制成功EDVAC计算机。,5 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年)。 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959-1964年)。 第三代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1965-1970年)。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1971以后)。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5 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1958年,研制成功电子管计算机。 1965年,研制成功晶体管计算机。 1971年,研制成功集成电路计算机。 1983年至1997年,研制成功多种巨型计算机。,6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2000年,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 2000年底,研制出支持32位和16位两套指令系统的微处理器。 2004年月27日,中国第一台“DNA计算机”在上海问世。 在整个信息产业中,集成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