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四节 林木病害的诊断.ppt_第1页
第二章 第四节 林木病害的诊断.ppt_第2页
第二章 第四节 林木病害的诊断.ppt_第3页
第二章 第四节 林木病害的诊断.ppt_第4页
第二章 第四节 林木病害的诊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林木病害的诊断,诊断是从症状或表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确定病害种类。鉴定则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的种类同已知的种类比较异同,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林果病害的防治,首先要对有病林果作准确的诊断鉴定,然后才能提出合适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减少因病害造成的损失;如果诊断不当或误诊,就回贻误防治时机,造成重大损失。 症状学:(Symptomatology),一 柯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tes),柯赫氏法则又称柯赫氏假设(Koch,s postulate),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作病原鉴定时,从病部表面或组织中发现的病原物,无论是真菌、细菌或线虫,都不能

2、立即确定这就是该病的病原物,因为在病部还常常有一些二次寄生菌、腐生菌及腐生线虫,做病组织镜检时,应排除杂菌干扰,分清那一种是真正的病原物。,对常见病,一般通过症状鉴别、镜检鉴别、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核对即可确定,对少见的或新的病害,不能仅仅依据病部发现的可疑病原物仓促的作出结论。通常应进行分离培养、接种和再分离,即做致病性的测定后,才能做结论。这种诊断步骤称为柯赫氏法则。其具体内容为:,(1)在病植物上通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物存在; (The micro-organism must show constant association with the disese)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的培

3、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The micro-organism must be isolated from the disesed host an grown in pure culture)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植物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 (The specific disease must be reproduced when the micro-organism from pure culture is inoculated into host) (4)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的记录相同。 ( The micro-organism must

4、be reisolated from the inoculated host),柯赫氏法则,通过这一系列试验得到确实的证据,就可以确认该微生物为其病原物。但有些专性寄生物如病毒、植原体、霜霉菌、白粉菌和一些锈菌等,目前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可采用其他方法来加以证明。如线虫和病毒病害,在进行人工接种时,直接用病株组织里的线虫或采用病毒的汁液或或带毒组织、昆虫等进行接种,当接种株发病后,再从这种病株上取线虫或病毒汁液或带毒组织、昆虫等,用同样方法再进行接种,当得到同样结果后才能证实该病的病原为这种线虫或这种病毒。,二 、非传染性病害的鉴定,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一般经过以下步骤: 1 田间观察 各

5、种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和发展,都表现一定的规律,因此到发病现场作田间观察是诊断病害首要的工作。在观察中应详细记载和调查:病害发生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病害发展的快慢、在田间的分布、发生时期、寄主品种、受害部位、症状以及发病田的地势、土壤、昆虫活动等等环境条件。根据病害在田间分布与发展情况、病株发病情况及发病条件等,初步判定病害的类别。非侵染性病害在田间的分布状况一般表现为较大面积的均匀发生,发病程度可由轻到重,没有由点到面即由发病中心向四周逐步扩展的过程;在病株上,除个别病原如高温引起的日灼或药害等引起局部病变外,通常表现为全株性症状。,2 症状鉴别 非侵染性病害不是由病原物侵染引起的,在发病植物表面

6、只有病状没有病征。在经过保湿培养以及通过其它方法确定不是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后,可通过进一步解剖检验,镜检组织变化,提出可疑病因;或者通过对土壤、肥料、气象以及大气、药物施用等的调查来判断。,3 病原鉴定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最后确定,还可通过以下方法。 化学诊断法 经过初步鉴定,如怀疑病原可能是土壤或肥料中的因素。可进一步采用化学诊断法,通常是对病株组织或病田土壤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成分和含量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从而查明过多或过少成分,确定病原。这一诊断法对缺素症和盐碱害的诊断较可靠。,人工诱发及排除病因的检验法 根据初步分析的可疑原因,人为提供类似发病条件,如低温、缺乏某种元素以及药害等,对病

7、株进行处理,观察是否发病,或采取治疗措施排除病因,用可疑缺乏元素的盐类对病株进行喷洒注射灌根等方法治疗,观察是否可疑减轻病害或恢复健康。,指示植物鉴定法 这种方法用于鉴定缺素症,当提出可疑病因后,可选择最容易缺乏该种元素、症状表现明显、稳定的植物,种植在疑为缺乏该种元素的林果附近,观察其症状反应,借以鉴定林果表现出的症状,是否为该种元素的缺乏症。,三 、传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的病原有真菌、细菌、植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这些病原物所致的病害都具有传染性,在田间发生时,一般呈分散状分布,具有明显的由点到面,即由一个发病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的发展过程,有的病害在田间扩展还与某些昆

8、虫有联系。,传染性病害的诊断也需要进行田间观察,症状鉴别,然后再做病原鉴定。,田间观察与症状鉴别 传染性病害的各类病原除病毒、植原体、病毒及类病毒外,在病部都产生病征。真菌病害的病征很明显,在病部表面可见粉状物、霉状物、粒状物、锈状物等各种特征的结构。细菌病害在潮湿条件下一般在病部都可见滴状或一层薄薄的脓状物,通常呈黄色或乳白色,干燥时干枯成为小珠状、不定型粒状或发亮的薄层。这些是细菌的溢脓,是细菌病害的病症。不过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在田间有时由于发病条件的限制,症状特点尤其是病征表现不明显,也较难区别。当遇见这种情况时,一方面可继续观察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另一方面可将病株或病部采回实验室,用清水

9、,洗净后,置于保温保湿条件下,促使症状充分表现,再进行鉴定。寄生性种子植物所致的病害,在病部很容易看见寄生的植株,线虫病害在病部有时也能看见线虫。病毒、类病毒、植原体等所致的病害都不产生病征,但它们的病状有显著的特点,如变色、畸形等全株性病状,这些病状表现首先是从分枝顶端开始,然后再其他部分陆续出现。确诊这几种病害,如内含体的观察,抗生素处理试验,等等。,病原鉴定 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一般说病原不同,症状也不同,但有时相同病原在不同部位、不同发病时期和不同条件下所致病害症状各异;也有病原不同,症状相似的情况。如苹果褐斑病在叶片上可产生同心轮纹状、针芒状及混合型三种不同的病斑类型。即使同一

10、病原物在相同的感病部位上,也可表现不同的症状。至于病原不同,产生相似症状的情况也不少,如桃的细菌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及霉斑穿孔病,在叶片上都表现为穿孔症状,但这三种病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仅以症状为依据,往往还不能对病害作出确切的诊断,必须进一步做病原鉴定,才能得出可靠结果。,作病原鉴定时,从病部表面或组织中发现的病原物,无论是真菌、细菌或线虫,都不能立即确定这就是该病的病原物。因为在病部还常常有一些二次寄生菌、腐生菌及腐生线虫,做病组织镜检时,应排除杂菌干扰,分清那一种是真正的病原物。 对常见病,一般通过症状鉴别、镜检鉴别、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核对即可确定,对少见的或新的病害,不能仅就病部发现的可疑

11、病原物仓促的作出结论,通常应按照柯赫氏证病律进行致病性的测定后,才能做结论。,通过柯赫氏证病律证实病原后还需对病原做进一步鉴定,不同的传染性病害的病原各具不同特性,因此在病原鉴定时各有一些特殊的方法,现将病害病原的鉴定方法简介于后。,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 真菌病原的鉴定,通常是由解剖针直接从病组织上挑取子实体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并根据病菌繁殖结构的形态、孢子的形态、大小、颜色及着生情况等进行鉴定,一般可根据这些形态特征确定属名。对常见病在进行症状鉴别及镜检病原后即可确定病原真菌种名和病名。对少见的或新发现的病害的病原真菌必须进行致病性鉴定。在确定致病性后,可通过对有性、无性孢子等繁殖

12、器官体积大小的测定,分清其它形态特征和查阅有关资料,查证核实后才能确定病原的种,有些病原真菌尚需测定其寄主范围才确定种或变种,对寄生性高度专化的真菌,在确定其生理小种时,还要测定它对不同品种或一定的鉴别寄主的致病性反应。,细菌病害 通过症状鉴别尚不能确定为细菌病害时,需要用显微镜检查病部是否存在大量病原细菌。植物的细菌病害大多数在病组织中都有大量细菌,用显微镜检查病组织有无细菌是诊断细菌病害的简单而又可靠的方法,但要注意排除杂菌的干扰。检查时,要选择典型、新鲜、早期的病组织,用流水冲洗干净,吸干水分,用灭菌剪刀将病部剪下。大小怀0.51cm。置于消毒载玻片中央,加入灭菌生理食盐水或灭菌水一滴,

13、然后用灭菌剪刀或解剖针将病组织从中心处撕破,加上盖玻片,静置10分钟后进行显微镜检查。注意观察病组织周围,如发现有大量细菌似云雾状逸出,即可确定为细菌病害。一般常见病经过田间观察,症状鉴别及镜检病原为细菌时。即可确定病名及病菌种名。少见的或新的细菌病害,在镜检后确定病原细菌时,除采用柯赫氏证病律证实这种细菌为该病的病原体外,要确定该病原细菌的属、种时。还要观察记载和测定细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特性、生化反应、DNA中G+C的克分子百分比以及血清学反应等。有的还需要进行噬菌体测定。,植原体、螺原体的鉴定 1.采用电子显微镜对病株组织或带病媒介昆虫组织进行超薄切片进行检查,一般媒介昆虫

14、是取唾液腺组织。在检查时必须用相应的健株组织做对照。若病组织中或带菌昆虫发现菌体,而在对照中没发现,即得证明。也可利用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法或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病植物维管束抽出液或培养物悬液中的螺原体 2.治疗试验:对病植物施用四环素和青霉素。根据其敏感性不同和施用后的症状是否消失或减轻的情况来判断病原。,病毒病害和类病毒病害的鉴定 病毒病害的鉴定,过去主要是根据症状特点、传播方式、寄主范围、鉴别寄主上症状的表现、物理性状以及交互保护作用等来进行。 1978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海牙会议以后,提出以病毒分类八项原则作为鉴定新病毒的依据,不过目前对一般生产上出现的病毒的鉴定,都不必全部按照八项原则,主

15、要还要以其生物学性、物理性状、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的立体形态和用血清学方法,然测定的结果等为依据,然后与有关文献报道的病毒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其种类。,类病毒的鉴定采用下列三种方法: 1. 指示植物:植物类病毒象植物病毒一样也有特定寄主,在这些寄主上,类病毒有特异反应,利用这些寄主可以诊断类病毒,如柑橘裂皮病类病毒的指示植物有利玛橘的Rangpur品种和构椽的Etrog品种以及爪哇三七等。用这种方法在生产上进行诊断较切实可行, 2.凝胶电泳:此法应用比较广,即通过测定胶柱上类病毒的RNA转录成DNA,由于这种DNA 链与RNA 链是完全互补的,它一碰到和模板RNA相同的核酸分子量就与之结合。这种方法非常灵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