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与加工_第1页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_第2页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_第3页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_第4页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用菌生产与加工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学分数:2任课教师:李敏一、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食用菌生产与加工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专业主干学科之一,它通过理论讲课和实验、实习完成教学内容。本课程从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与分类、生理生态、食用菌的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和栽培以及加工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讲授菌种制作和选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商业化的常规和新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等技术,并对食用菌加工营销做了一定阐述。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食用菌的概念,掌握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形态特征以及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的动态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制作、灭

2、菌以及菌种的接种,掌握液体食用菌加工技术。3、了解不同品种的食用菌栽培技术。4、了解食用菌主要虫害的症状及危害特点,掌握虫害防治技术,发现虫害能及时处理和防治;掌握代表品种保鲜与加工的工艺流程;能够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典型品种的保鲜与加工操作;能够熟练掌握食用菌盐渍、冷冻技术。5、了解食用菌内销方略和外销方略的基本内容; 了解基本的市场调研方法及调研程序,掌握市场营销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宣传策略。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单元名称第一章 食用菌概述授课题目第一节 食用菌概念 第二节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食用菌的概念和资源状况,人工栽培食用菌种类,栽培历史和目前产业状况;了

3、解食用菌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掌握食用菌生物学效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重点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 食用菌生物学转化率的概念教学难点食、药用价值课程设计组织教学:第一次课要了解班级基本情况,点名,要求做好本课学习准备导入新课:介绍本课与本专业的关系,培养目标,学习要求讲课内容:第一节 食用菌概念一、食用菌概念食用菌是指人们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总称。具体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胶质或肉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组织并能食用或药用的菌类。菇、菌、蕈、蘑、耳二、食用菌栽培历史和现状1栽培历史 介绍我国国食用菌栽培历史目前进

4、行较大面积栽培的约20多种。如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木耳、银耳、草菇、金针菇等为普遍栽培的种类。2现状生产现状 菌种优化、专业化生产,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反季节栽培、周年生产,人工控制光、温、湿等因子,代用料栽培为主要形式经营现状 龙头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第二节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一、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一)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食品1食用价值 食用菌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2药用价值 食用菌中具有的多糖类和蛋白多糖及抗生素,能抑制肿瘤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3经济价值 栽培原料来源广泛,生产设备简单,投资少。生物学效率高80%-120%,生物学转化率= 子

5、实体鲜重/栽培基质干重*100%食用菌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二、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介绍我国和世界食用菌产业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概括总结:学习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基本知识部分,如食用菌栽培历史、生产经营状况、栽培意义和发展前景等;二是基本理论部分,即食用菌的概念,生物学转化率等。知识拓展:查阅香菇、灵芝的药用价值 利用网络资源了解食用菌发展潜力思考练习1什么是食用菌?2为什么说食用食用菌有利于人身健康?3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哪些种?4你了解目前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吗?5我省生产食用菌有哪些优势?第二章:食用菌基础理论1.该章的基本要点与基本知识点重点介绍菌的形态

6、与分类;食用菌的营养生理; 食用菌的理化环境;食用菌的生物环境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菌丝体的形态、实体形态、菌丝的组织体的概念,掌握食用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理条件,能绘制食用菌主要的宏观和微观形态图,能应用食用菌的生理特征指导生产实践。使学生了解食用菌形态结构,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功能和发育部位;掌握菌丝生长发育规律,菌丝结构,熟练掌握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的主要区别;了解食用菌在生物界中的分类地位。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是食用菌的菌丝体与子实体的功能、以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功能,菌丝结构,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的主要特征。孢子萌发生长,菌丝增殖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7、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 课程设计 组织教学:抽查学生出勤情况,组织课堂纪律,点击本次课主题 复习提问:什么是食用菌?有什么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导入新课:以启发式方法,设问,导入关于食用菌形态、功能的内容 讲课内容: 一、食用菌形态 1. 菌丝体的形态、功能介绍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及锁状联合结构 具有分解、贮存、运输功能。分布基质内 2. 子实体形态、功能 介绍菌盖、菌褶、菌柄、菌环、菌托 具有食用、贮存、繁殖功能。分布基质外,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等,因种类不同而异 3. 菌丝的组织体 介绍菌索、菌核、菌丝束、菌膜和子座的形态、特点 二、 食用菌的分类 介绍食用菌在生物中

8、的分类地位,强调食用菌是属于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的菌类 简单介绍食用菌的种类 绝大多数食用菌和广泛栽培的食用菌都是担子菌,在我国的 40 个科,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群,即耳类、非褶菌类、伞菌类和腹菌类。少数食用菌属于子囊菌,分别属于 6 个科。 概括总结: 菌丝体(基质内,有分解、贮存、运输功能) 单核菌丝、双核菌丝 锁状联合食用菌 子实体(基质外,有食用、贮存、繁殖功能) 菌盖、菌褶、菌柄、菌环、菌托 知识拓展: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食用菌菌丝体 思考练习 1. 菌丝体、菌丝组织体、子实体有什么功能? 2. 什么是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两者有什么区别? 3. 了解食用菌在生物界中

9、的分类地位。 实践活动 课余时间到食用菌生产基地观察子实体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制种基本条件 1.该章的基本要点与基本知识点熟悉食用菌制种条件,制种工具的使用,熟练使用制种用品、用具、设备、设施进行制种生产。掌握不同培养基的制作。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母钟、原种、栽培种的概念及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接种室的设计;固体菌种与液体菌种的概念。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是母种、原种、栽培种的概念。4.实验:无。5.习题课安排(1)食用菌培养基的分类?(2)母钟、原种、栽培种的概念?第四章:制种基本技术 1.该章的基本要点与基本知识点明确液体菌种的制作过程,熟悉消毒与灭菌的种类和方法,掌

10、握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及菌种质量鉴定、保藏的方法。能熟练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制作,能够进行评估原种、栽培种的实训生产设计和全程管理。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消毒与灭菌的概念,理解高压灭菌的原理,掌握母种培养基的概念及制作配方;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制作原理,掌握菌种质量鉴定的方法与手段,资料给我液体食用菌栽培技术。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是:母种培养基的制作以及液体菌种制作。4.实验:母种培养基的制作。授课题目 第一节 培养基质的消毒与灭菌 第二节 接种与培养环境的消毒与灭菌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食用菌与其它微生物种类和害虫的关系,掌握消毒、灭菌的各种方法,避免造成环

11、境污染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重点 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原理与技术;无菌室、无菌箱消毒技术规则 教学难点 药品的使用 课程设计 组织教学:调查学生出勤情况,组织课堂纪律,点击本次课主题 复习提问:食用菌要求最高和最低温度是哪一生长期?食用菌 C/N 、 pH 导入新课:以设问提出有机物发霉腐烂的原因?导入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讲课内容:第一节 培养基质的消毒与灭菌 首先介绍消毒、灭菌、防腐、除菌的概念 一、热力灭菌 1 高压蒸气灭菌 讲授灭菌原理和方法步骤,强调灭菌条件 压力指标:液体培养基 1.1Kg/cm2 或 0.11*106pa 30

12、 分钟 固体培养基: 1.5Kg/cm2 或 0.15*106pa 2 小时 2 常压蒸气灭菌方法 描述常压蒸气灭菌设施与设备 灭菌时间:熟料 100 6-24 小时半熟料 2 小时。 3 其它灭菌方法介绍 二、拌药消毒常用药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二节 接种与培养环境的消毒与灭菌 介绍消毒药品和使用 一、消毒杀菌剂 二、表面消毒杀灭 三、室内空间杀菌 四、接种环境除菌 五、室外环境消毒 概括总结:消毒:应用于培养环境、接种环境的空间除菌 . 用化学药剂喷洒或熏蒸,紫外灯照射等方法。 灭菌:应用于培养料、培养基和接种工具的彻底除菌。有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 知识拓展: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其它的消

13、毒、灭菌方法 思考练习 什么是灭菌、消毒和防腐? 说说生产上采用哪些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和灭菌? 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的温度、压力和持续时间各为多少? 实践活动 用高锰酸钾和甲醛对无菌接种箱进行消毒 授课题目 第二节食用菌制种条件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食用菌菌种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制作母种、原种、栽培种的目的和应用。熟练掌握常用制种设备的应用技术。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重点 食用菌制种条件及应用技术,菌种的类型(母种、原种、栽培种) 教学难点 高压灭菌 课程设计 组织教学:调查学生出勤情况,组织课堂纪律,组织观看菌种样品,点击本次课主题 复习提问:

14、怎样对无菌接种室和接种箱进行消毒?为什么高压灭菌能灭菌彻底? 导入新课: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种子概念,导入菌种知识 讲课内容:第一节食用菌菌种的概念和类型 一、菌种的概念 解释:原意是指孢子(相当于植物的种子) ,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将经过人工培养的纯菌丝体連同培养基质一同叫做菌种。 二、菌种的类型 讲授母种、原种、栽培种(又分别称为一、二、三级的菌种)的制种作用、使用容器和应用 第二节食用菌制种条件 一、食用菌制种程序 图解制种程序 二、制种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用照片展示各种设备,并讲授其功能和应用技术 概括总结:食用菌菌种的概念和类型 母种:将纯菌丝体或孢子在试管培养基中繁殖而成。可以繁殖原

15、种,也适宜菌种保藏。 原种:母种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而成。这一过程增强菌丝对培养环境的适应性,又起到扩繁的作用。原种可以直接出菇。 栽培种:由原种扩繁而成。主要是为了扩繁,为生产提供足够的菌种。 知识拓展:查找参考书了解微生物的致死温度 思考练习 什么叫食用菌菌种?它有哪些类型? 为什么要繁殖一、二、三级的菌种? 食用菌制种需要哪些条件? 高压灭菌锅和常压灭菌锅各有哪些优缺点? 实践活动 到实习基地查看一、二、三级的菌种的表面状态 调查了解生产单位的制种基本设备和条件 授课题目 第三节培养基制备 第四节食用菌菌种分离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培养基的概念和种类,掌握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

16、技术;熟练掌握食用菌组织分离技术。 教学方法与 手段 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电化教学 教学重点 培养基种类及配方,菌种分离方法,无菌接种技术 教学难点 孢子分离 课程设计 组织教学:点名了解学生出勤情况,组织课堂纪律,互动提问 复习提问:为什么要制原种、栽培种?你看到它们长在什么物质上?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食用菌和营养,怎样创造这个营养环境。 讲课内容:第三节培养基制备 一、培养基的概念和种类 1 概念:培养基是采用人工的方法,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各种营养物质,以供给食用菌生长繁殖的基质。 2 种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固化培养基讲授它们个自优缺点 二、母种培养基 这

17、部分简述制作原理和方法,制作技术通过实训完成, 三、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四、液体菌种培养基 简述制作原理和方法,制作技术通过实训完成 第四节食用菌菌种分离 强调菌种分离是菌种纯化的基本方法,是制种的重要环节。 菌种分离:组织分离孢子分离种木分离 一、接种箱和超净工作台的使用 二、无菌操作及转管 三、菌种的分离 1 组织分离法 选择头潮菇,菌肉肥厚,形正,未散孢,八分成熟的种菇。 消毒接种培养纯化试验 2 孢子分离法 主要讲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菌种分离技能在实践课教学中学习 概括总结:课堂教学主要是了解一些培养基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各级菌种繁殖有效代数及扩繁数量,主要技术要在实训课中学习。 知识

18、拓展:利用网络资源了解食用菌育种方法 思考练习 培养基有哪些类型? 菌种分离有哪些方法?生产中常用的是哪一种? 怎样进行无菌室、无菌箱消毒? 实践活动 课余时间参与生产基地的培养基制作 了解菌种分离时选择的八分成熟的菇种是什么样的 第五章:菌种选育技术1.该章的基本要点与基本知识点重点介绍食用菌的繁殖方式,了解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及DNA指纹技术在菌种选育种的应用。介绍了选种、育种的工艺流程。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组织分离、孢子分离、杂交育种的方法,能够通过组织分离等手段获得菌种。掌握并能够应用杂交育种技术进行新品种选育。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难点是组织分离、孢子分离的

19、工艺流程及操作。4.实验:平菇子实体组织分离。5.习题课安排(1)栽培时为何不用母种作菌种?(2)母种扩成原种的目的是什么?(3)菌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六章:平菇栽培1.该章的基本要点与基本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平菇种类、 形态和分类地位及生活史,目前平菇的生产状况、栽培品种和栽培意义;重点掌握栽培平菇常用配方及生态要求。使学生了解平菇栽培的几种形式和栽培方法;掌握平菇栽培中的 拌料、发酵料制作、装袋和接种 、 发菌期和出菇期及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技术;重点掌握平菇栽培子实体分化时的管理技术。 了解平菇栽培的其它方法,掌握平菇栽培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所在,能够采取适当措施创造平菇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

20、。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训生产计划的制定;能完成平菇发酵栽培种的全部生产操作;能处理平菇生产管理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能全程进行生产管理并填写生产管理日志。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是平菇常用配方及生态要求。4.实验:无。5.习题课安排1. 栽培平菇常用的栽培基配方有哪些? 2. 了解平菇的分类地位? 3. 平菇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4. 栽培平菇的原料有哪些?目前有哪些栽培品种?第七章:香菇栽培授课题目第一节 香菇概述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香菇的生物学特性,目前香菇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掌握香菇的营养生理和生态要求,栽培形式和相应的生产设施。教学方法

21、与手段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重点香菇的子实体形态、生态要求,营养类型和生态要求教学难点平菇生活史 菌丝体成熟转色机理课程设计组织教学:调查学生出勤情况,组织课堂纪律,点击本次课主题复习提问:香菇食用价值,怎样生产的,用什么培育的?导入新课:香菇在怎样的条件下生长,栽培它有意义何在。讲课内容:第一节 香菇概述先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参照图片讲授下列内容一、香菇子实体形态和分类地位(一)子实体形态(二)分类地位(三)生活史二、香菇的生物学特性(一)营养类型香菇属木腐性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强(二)生态要求 1.温度 2.空气湿度 3.空气4.光照 5

22、.pH列表对平菇各生育期的生态要求进行表示强调它耐低温、变温结实性突出成熟菌丝转色生理现象三、目前香菇的生产状况 (意义、生产状况、栽培品种)香菇是主要的出口食用菌种类,国内外市场需求很大,价格高,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很好生产项目。概括总结:香菇是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的菌类,是木腐性菌,属中低温型,变温结实性。目前以袋栽最为普遍,一般采用细长形菌袋,发菌后呈棒状,称为菌棒。栽培料一般均以木屑为主,完全由过去的段木栽培改为代料栽培。香菇袋栽的生物学转化率已过到100%。知识拓展: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平菇的市场状况思考练习了解香菇的生态要求,菌棒指什么说的?哪些地区适宜栽培香菇?掌握香菇转色期

23、和生态要求?实践活动课余时间到实习基地了解香菇栽培设施、栽培季节和生产方式授课题目第二节 香菇栽培技术教学目标掌握香菇栽培的各种方法和技术环节,能够独立操作袋栽香菇的各项生产技术。教学方法与段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重点常用配方、袋栽工艺过程、接种技术、转色催菇方法、出菇管理,采收后管理技术。教学难点转色期管理和条件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组织教学:调查学生出勤情况,组织课堂纪律,互动提问复习提问:香菇有哪些栽培方法和栽培品种?导入新课:给出袋栽香菇出菇的图片,思考怎样长出来的?讲课内容:第二节 香菇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使学生明确香菇出菇期长,一般一年为一周期对温度

24、型的要求 (子实体): 春中高温品种 1822 秋中低温品种 1318二、培养料配方和物料准备常用配方、培养料处理方法、塑料袋规格三、袋栽香菇方法 先介绍香菇栽培工艺过程讲解拌料和装袋(机械装袋方法),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转色期管理、出菇期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四、采收及采收后管理五、香菇的简单加工六、香菇其它栽培方法简介概括总结:香菇袋栽是目前香菇生产中的主要栽培形式,一般采用长55cm、折径15 cm、厚0.04mm的塑料袋。常采用机械装袋,常压灭菌为10h以上,打孔接种、套袋封口。发菌期约50d左右,通风和弱光促进转色,脱袋出菇,出菇期加大湿度和通风,采收后要给菌棒补水。采收后要及时烘干,

25、干品出口的较多。知识拓展:利用网络资源了解香菇栽培最新技术思考练习试述香菇袋栽技术要点?香菇转色期应怎样管理?怎样促进花菇形成?实践活动课余时间到实习基地参加香菇栽培生产中的机械装袋、接种和转色管理第八章:双孢菇栽培1.该章的基本要点与基本知识点理解双孢菇的经济价值、栽培历史;熟悉双孢菇的栽培模式、栽培季节、栽培品种和工艺流程;掌握双孢菇实训生产计划设计思路和制定方法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双孢菇实训生产计划的制定;能完成双孢菇发酵料层架栽培的全部生产操作;能处理双孢菇生产管理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能全程进行双孢菇生产管理并填写生产管理日志。双孢菇俗名蘑菇,是目前国

26、内外生产量最大的一种土腐菌。菌丝生长温度632,子实体形成的温度是622,最适温度1416。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一、培养料配方:稻草(以下按100计)2000公斤,牛马粪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尿素10公斤,石膏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12公斤。二、堆料发酵:一次发酵:将备好的粪预堆,草预湿,在料场上铺30厘米厚草,铺一层粪,如此铺10层左右,堆高1、5米的垂直垛,淋水至湿透,加入尿素和石膏,罩膜发酵,23天料温70左右时翻堆,如此翻45次;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的料移入菇房上架,进行二次发酵,67天后打开门窗,降温25后待用。三、播种发菌:采用穴播

27、、散播结合法播种,播后上撒一薄层料,罩膜67天后补种 一次。菌丝定植后进行通风换气,撬料,20天左右发满进行覆土2、53厘米,喷水、通风。四、出菇管理:出菇期保持定期喷水、换气通风和控制温度,蘑菇长成未破膜时采摘,采后及时清理料面、追肥,进行下茬出菇管理。 4.实验:无。5.习题课安排第九章 滑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 滑菇概述 第二节 滑菇栽培技术 使学生了解滑菇的生物学特性,目前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掌握滑菇栽培方法和主要技术,能够独立进行袋栽滑菇包块式生产。掌握生产中的全部技术,特别是接种技术和开包划面技术。 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滑菇生物学特性,半熟料灭菌技术,包块与

28、接种技术,开包划面技术,出菇期水分管理技术 发菌期管理 组织教学: 抽查学生出勤情况,提问记分,互动提导入新课:介绍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菌类 讲课内容:第一节 滑菇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滑菇子实体形态、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重点是下面的生活要求 1. 营养类型 2. 温度 3. 湿度 4. 空气 5. 光照 6.pH 一、栽培季节和及物料准备 二、配料、灭菌(半熟料灭菌)、包块与接种 三、发菌期管理 四、越夏和出菇期管理 处理打包划面 五、采收与加工(盐渍加工) 概括总结: 滑菇是低温、变温结实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包块栽培较为普遍,可在早春栽培,有别于其它菇类环节有:半熟料灭菌

29、、包料、包块接种、培养架摆放,打包划面、诱导菇蕾形成等。 知识拓展: 到实习基地学习灵芝栽培技术 1. 滑菇对温度的要求与黑木耳有什么不同? 2. 滑菇半熟料栽培需要准备哪些物品? 3. 半熟料是怎样灭菌的,怎样防止杂菌污染? 4. 怎样进行催菇管理? 5. 划面的的密度和深度为多少? 参与实习基地的袋栽培滑菇生产过程 第十章 黑木耳栽培技术 第一节 黑木耳概述 第二节 栽培技术 使学生了解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目前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掌握黑木耳栽培方法和主要技术,能够独立进行袋栽黑木耳生产。 重点与难点:掌握生产中的全部技术,特别是开袋划口技术、出耳期管理技术 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

30、多媒体教学和电化教学手段 黑木耳生活条件要求,催耳与出耳期管理 催耳与出耳期管理 组织教学: 抽查学生出勤情况,提问记分,互动提问。 复习提问: 关于金针菇生产中的一些技术要点 导入新课: 通过录相激发学生对 黑木耳生产的热情 讲课内容: 第一节 黑木耳概述 首先观看黑木耳栽培技术录相一、黑木耳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类地位 生活条件 二、生活条件 1. 营养类型 2. 温度 3. 湿度 4. 空气 5. 光照 6.pH ) 栽培品种第二节 栽培技术一、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 二、栽培料配方及物料准备 三、袋栽黑木耳方法与技术 拌料与装袋,灭菌与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耳期管理 四、采收与采收后管理 五

31、、黑木耳的简单加工 概括总结: 黑木耳是中温、喜光、恒温结实菌,属担子菌纲、层菌目、木耳科、木耳属。袋栽较为普遍,可春秋两季栽培,有别于其它菇类环节有:划口开穴、诱导耳基形成、吊袋或地摆式出菇,在北方可以露地摆放出耳。 知识拓展: 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我国 黑木耳产业现状和市场信息 掌握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要求。 在黑木耳栽培中应怎样避免杂项杂菌污染? 吊袋出菇和地摆出菇各有哪些优缺点? 发菌结束时应怎样进行催耳处理? 出耳期对光照和湿度的要求与其它菇相比有什么不同? 调查黑木耳出耳期水分管理方法 第十一章 鸡腿菇栽培技术单元名称第七章 鸡腿菇栽培技术授课题目第一节 鸡腿菇概述 第二节 鸡腿菇栽培技术

32、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目前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掌握鸡腿菇栽培方法和主要技术,能够独立进行鸡腿菇栽培生产。教学方法与段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电化教学手段教学重点拌料与装袋 灭菌与接种 发菌期管理 出菇管理 转潮催菇教学难点子实体分化期管理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抽查学生出勤情况,提问记分,强调本课主题复习提问:食用菌生长的起始温度是多少?前面学过的平菇、香菇出菇温度是多少?导入新课:本次课将介绍一种低温型菌类讲课内容:第一节 鸡腿菇概述主要介绍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类地位 生活条件1.营养类型2.温度 3.湿度 4.空气 5.光照 6.pH) 栽培品种、栽培方法突

33、出鸡腿菇对温度、空气的特殊要求第二节 栽培技术(主要介绍袋栽)主要介绍栽培季节选择,原料准备,拌料与装袋,灭菌与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菇管理,转潮催菇 注重下面几个环节:1.每个料袋约装300g干料。装料高度约15cm。松紧适宜,中间打洞,两头出菇的,将料装在中间,两头回折扎紧。2.催蕾搔菌:去除老菌种块,整平3.转潮催菇养菌:拧隹袋口,养菌5天左右。 补水:可向袋内注水,使袋内栽培料含水量达到65%。补加营养液:如1%糖水或尿素。概括总结:鸡腿菇菌柄细长,菌盖很小,要求温度最低,出菇温度仅812,光线微弱。发菌结束后要采用催蕾搔菌和微光诱导使其出菇。知识拓展 利用网络资源和查阅资料了解鸡腿菇加

34、工过程思考练习鸡腿菇要求怎样的生态环境条件?鸡腿菇与其它菇相比,对温度的要求有什么特点?北方栽培鸡腿菇应选择什么季节?怎样进行催蕾处理和出菇管理?实践活动调查鸡腿菇栽培设施和环境控制措施第十二章 金针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 金针菇概述 第二节 金针菇栽培技术 使学生了解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目前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掌握金针菇栽培方法和主要技术,能够独立进行金针菇栽培生产。 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电化教学手段 重点与难点:拌料与装袋 灭菌与接种 发菌期管理 出菇管理 转潮催菇 子实体分化期管理 组织教学: 抽查学生出勤情况,提问记分,强调本课主题 复习提问: 食用菌生长的起始温度

35、是多少?前面学过的平菇、香菇出菇温度是多少? 导入新课: 本次课将介绍一种低温型菌类 讲课内容: 第一节 金针菇概述 主要介绍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类地位 生活条件 1. 营养类型 2. 温度 3. 湿度 4. 空气 5. 光照 6.pH ) 栽培品种、栽培方法 突出金针菇对温度、空气的特殊要求 第二节 栽培技术(主要介绍袋栽) 主要介绍栽培季节选择,原料准备,拌料与装袋,灭菌与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菇管理,转潮催菇 注重下面几个环节: 1. 每个料袋约装 300g 干料。装料高度约 15cm 。松紧适宜,中间打洞,两头出菇的,将料装在中间,两头回折扎紧。 2. 催蕾搔菌:去除老菌种块,整平 3

36、. 转潮催菇 养菌:拧隹袋口,养菌 5 天左右。 补水:可向袋内注水,使袋内栽培料含水量达到 65% 。补加营养液:如 1% 糖水或尿素。 概括总结: 金针菇菌柄细长,菌盖很小,要求温度最低,出菇温度仅 8 12 ,光线微弱。发菌结束后要采用催蕾搔菌和微光诱导使其出菇。 知识拓展: 利用网络资源和查阅资料了解 金针菇加工过程 金针菇要求怎样的生态环境条件? 金针菇与其它菇相比,对温度的要求有什么特点? 北方栽培金针菇应选择什么季节? 怎样进行催蕾处理和出菇管理 ? 调查金针菇栽培设施和环境控制措施 第十六章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第一节食用菌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使学生了解食用菌主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菌

37、,掌握病害防治技术,发现病害能及时处理和防治。 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电化教学手段 重点与难点:各种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技术 发病前期诊断 组织教学: 抽查学生出勤情况,讨论,互动提问。 复习提问: 在前面生产实习过程中遇到哪些病害症状 导入新课: 食用菌病害的危害严重性 讲课内容: 一、竞争性杂菌 木霉 青霉 黄曲霉 毛霉 根霉 链孢霉 镰孢霉 鬼伞 酵母菌 细菌等菌类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主要各种霉菌侵染后的症状和发生条件和防治方法 二、真菌性病害 各种病害的症状,病原菌,防治技术 三、细菌性病害 细菌病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四、病毒性病害 病毒病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五、病灶处

38、理 概括总结: 食用菌生产的环境与其它真菌基本相似,因此,极易遭受杂菌污染,造成减产或绝收。在食用菌病害防治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减少培养环境和培养料的污染,进行彻底灭菌,接种要无菌操作,控制好光、温、湿、气等环境条件,发现病灶及时处理,结合少量的药物防治。 知识拓展: 利用业余时间阅读食用菌生产标准 1. 竞争性杂菌有哪些?发生条件是什么 ? 2. 经常发生的食用菌病害主要是由哪些病菌引起的? 3. 怎样控制竞争性杂菌? 4. 食用菌子实体容易出现哪些病症? 5. 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样? 6. 怎样进行病害防治? 到食用菌生产现场查看病害症状并调查病原菌种

39、类 第十三章:杏鲍菇栽培单元名称第九章 滑菇栽培技术授课题目第一节 滑菇概述 第二节 滑菇栽培技术1.该章的基本要点与基本知识点了解杏鲍菇的分类地位、国内外杏鲍菇的生产状况及主要栽培品种;熟悉杏鲍菇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条件;了解杏鲍菇的栽培技术,掌握杏鲍菇的栽培管理技术;能熟练进行装袋、灭菌、接种等的操作;能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安排生产。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滑菇的生物学特性,目前生产情况和栽培意义,掌握滑菇栽培方法和主要技术,能够独立进行袋栽滑菇包块式生产。掌握生产中的全部技术,特别是接种技术和开包划面技术。教学方法与段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重点滑菇生物学特性,半熟

40、料灭菌技术,包块与接种技术,开包划面技术,出菇期水分管理技术教学难点发菌期管理课程设计组织教学:抽查学生出勤情况,提问记分,互动提问。复习提问:黑木耳、金针菇的温度要求导入新课:介绍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菌类讲课内容:第一节 滑菇概述本节主要介绍滑菇子实体形态、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重点是下面的生活要求1.营养类型2.温度 3.湿度 4.空气 5.光照 6.pH 第二节 栽培技术(主要介绍包块栽培)一、栽培季节和及物料准备二、配料、灭菌(半熟料灭菌)、包块与接种三、发菌期管理四、越夏和出菇期管理 处理打包划面五、采收与加工(盐渍加工)概括总结:滑菇是低温、变温结实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

41、鳞伞属。包块栽培较为普遍,可在早春栽培,有别于其它菇类环节有:半熟料灭菌、包料、包块接种、培养架摆放,打包划面、诱导菇蕾形成等。知识拓展:到实习基地学习灵芝栽培技术思考练习1.滑菇对温度的要求与黑木耳有什么不同?2.滑菇半熟料栽培需要准备哪些物品?3.半熟料是怎样灭菌的,怎样防止杂菌污染?4.怎样进行催菇管理?5.划面的的密度和深度为多少?实践活动参与实习基地的袋栽培滑菇生产过程第十四、十五章 灵芝、虫蛹草栽培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分类地位及主要栽培品种。2弄清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条件。3初步掌握栽培管理技术和保鲜加工技术。教学重点及难点生活条件。栽培管理技术。教学方法观看电教片教学过程及内容1

42、、灵芝栽培技术一、栽培原辅材料 栽培灵芝的好树种有壳斗科、金缕梅科、桦木科的等树种。一般段木选择树皮较厚、不易脱离,材质较硬,心材少、髓射线发达,导管丰富,树胸径以813cm为宜,落叶初期砍伐,不超过惊蛰。砍伐后,抽水1012天,随之截段,用于横埋栽培方式的段木长度30cm、竖埋的椴木长度为15cm,含水量3542%。 二、季节的选择 灵芝属于高温结实性菌类。灵芝子实体柄原基分化的最低温度为18,气温稳定1012时为为栽培筒制作期。短段木接种后要培养6075天,才能达到生理成熟,随后入畦覆土,再经历3045天,芝体才会露土。所以短段木栽培制筒时期应再向前倒推90105天,则为栽培筒制作期。 三

43、、栽培场所设置 室外栽培场最好选择宅地附近,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开阔、有水源、交通方便的场所做为栽培场,栽培场需搭盖22.2m高,宽4.m的荫棚,棚内分左右两畦,畦面宽1.5m。畦边留排水沟。若条件许可用黑色遮阳网覆盖棚顶(遮光率为65%),使棚内能形成较强的散射光,使用年限长达三年以上。 四、填料 选用对折径1524550.02cm的低压聚乙烯筒。生产上大多选用三种规格的塑料筒,以便适合不同口径的短段木栽培使用。将截段后的短段木套入塑料筒内,两端撮合,弯折,折头扎上小绳,扎紧。使用大于段木直径23cm的塑料筒装袋,30cm长的段木每袋一段,15cm长的段木2段一袋,亦可数段扎成一捆装入大袋灭菌

44、。 五、灭菌 随后立即进行常规常压灭菌97103,1012小时。 六、接种 选择适销对路、质量好、产量高的品种为生产菌株,目前使用的菌株有G801、G802、G6、G8等。各级菌种需经严格的多次重复检查,确保无杂菌感染。制作方法和木腐生菌类方法相同,采用木屑棉籽壳剂型菌种较好。培养基表面会出现疙瘩状的突起,浅黄色,是灵芝特有的性状。段木接种时,菌种含水量略湿为好,6570湿度。将冷却后的短段木塑料筒及预先选择、消毒过的菌种袋和接种工具一道搬入接种室,用气雾消毒盒薰蒸消毒。30分钟后进行操作。先将塑料袋表层的菌种皮弃之,采用双头接种法。二人配合,一人将塑料扎口绳解开,另一人在酒精火焰口附近,将捣

45、成花生仁大小的菌种撒入,并立即封口,扎紧。另一端再用同样的方法接种,周而复始。随后分层堆放在层架上。接种过程应尽可能缩短开袋时间。加大接种量,封住栽断面,减少污染率。并使菌丝沿着短段木的木射线,迅速蔓延。 七、培养 冬天气温较低,应人工加温至20以上,培养1520天后,即可稍解松绳索。短段木培养4555天满筒,满筒还要经过1520天才进入生理成熟阶段才能下地。 八、排场 在福建一般是清明前后,将生理成熟的短段木横卧埋入畦面,这种横埋方法比竖放出芝效果更好。段木横向间距为3cm。最后全面覆土,厚度为23cm。连续2天淋重水。每隔2m用竹片树起矮弯拱(离地15cm)盖上薄膜,两端稍打开。整个栽培棚

46、形成复式栽培棚。埋土的土壤湿度2022%,空气相对湿度90%。 九、出芝管理 子实体发育温度为2235,倘若提早入畦,则提高地温、保持畦面湿润,以手指捏土粒有裂口为度,宁偏干些。五月中、下旬幼芝陆续破土露面,水分管理以干湿交替。若芝体过密可进行疏芝,移植。并逐渐地加大通风量。使幼芝得到氧气供应。在柄顶端光线充足的一侧,出现一个小突起,并向水平方向扩展。要注意观察要展开芝盖外缘白边(生长圈)的色泽变化,防止因空气湿度过低(75%造成灵芝菌盖端缘变成灰色。夜间要关闭畦上小棚两端薄膜以便增湿,白天打开,以防畦面二氧化碳过高(超过0.1%)而产生鹿角芝(不分化菌盖,只长柄)。通风是保证灵芝菌盖正常展开

47、的关键。六月份以后,拱棚顶部薄膜始终要盖住,两侧打开,防止雨淋造成土壤和段木湿度偏湿。25子实体生长较慢,质地较密,皮壳层发育较好,有光泽,变温不利于子实体分化和发育,容易产生厚薄不均的分化圈。六月中、下旬,为了保证畦面有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往往采用加厚遮荫物。在子实体近成熟阶段湿度略降低,始终保持空气清新。菌盖沿水平方向一轮轮向外扩展,呈肾形。当菌盖周边的白色生长点消失时,菌盖扩展停止,菌盖充分展开,此时菌盖外沿依然继续加厚,当表面呈现出漆样光泽,成熟孢子不断散发出(即菌盖表面隐约可见到咖啡色孢子粉)时,便可收集孢子或采集子实体。尽量减少振动。管理得当,710天从修剪的断面上又重新出芝。 十

48、、采收与干制 当菌盖不再增大、白边消失、盖缘有多层增厚、柄盖色泽一致、孢子飞散时采收。采收后的子实体剪弃带泥沙的菌柄,在4060下烘烤至含水量达12%以下。用塑料袋密封贮藏。 2、虫蛹草的栽培1 蚕蛹的挑选和处理 选取蚕蛹体形大、饱满、无破损、无霉变、无虫蛀的完整蛹体,清除杂质后用清水浸泡,至蛹体发胀后捞出沥去水分。 2 分装灭菌 分装入蘑菇瓶或罐头瓶内,装量为瓶子容量的1/22/3,前者加棉塞,后者用聚丙烯薄膜外衬牛皮纸扎封瓶口,置灭菌锅内灭菌,常压100保持810小时,或高压0.138兆帕125保持1.01.5小时。 3 接种方法 3.1 菌种要求 选用无污染、继代培养不超过3代的优良菌种

49、,规模生产中应采用最近分离并经过出草试验的菌种,凡长期保藏或经高温袭击的菌种,需经过复壮后方可使用。 3.2接种 无菌条件下,将转管培养的斜面菌种纵横切割成小方块,每瓶移接入带琼脂的菌种3小块。每支20200毫米的试管斜面菌种可接15瓶左右,若采用液体菌种,每个料瓶接入35毫升。 3.3摇瓶蛹虫草菌种的侵染能力很强,一旦接触到培养基部分就能很快长出菌丝,因此,固体菌种接种后应逐瓶摇动,使接种块与料瓶内的蚕蛹充分接触,促使同步发菌。 4发菌管理 将接种后的栽培瓶排放在培养室内,控温20左右,遮光培养,相对湿度保持6070。约一个月左右菌丝长满整个料瓶,形成“假菌核”,发菌即告结束。 5见光转色

50、每天光照1012小时,白天利用自然散射光,早晚用日光灯人工补光,控温2023,经510天菌丝体由白色转为橙黄或橘红色。next 6排场出草 6.1场地选择室内或室外大棚均可,要求清洁卫生、空气清新、光线明亮、控温保湿性能好。 6.2分散菌蛹将培养物从瓶内取出,徒手或用镊子将菌丝连接的蛹块轻轻分开,呈单个带菌苔的菌蛹,放入盆筐内。 6.3栽培方法 栽培方法很多,现仅介绍埋砂法和无纺布栽培方法。 6.3.1埋砂栽培法床畦四周设挡板,铺湿细砂厚57厘米,要求平整。将菌蛹整齐地排放在砂面上,间距12厘米,排满整个床面后,覆盖2厘米厚的湿细砂,最后密封塑料薄膜。 6.3.2无纺布栽培法床畦上铺上5厘米厚

51、的湿稻草,上面铺一层浸湿的无纺布(或湿海绵),将菌蛹排放于布面上,间距12厘米,再覆盖2厘米厚的松树针叶,最后封好塑料薄膜。 6.4管理要点 控温221,床面及覆盖物保持湿润状态,忌积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白天覆盖好薄膜、关紧门窗保温保湿,晚间打开门窗或棚膜降温,使昼夜温差达10以上。棚、室内白天保持较强和均匀的散射光,晚上保持自然黑暗状态。 经上述管理12周后,蛹体上即可陆续发生米粒状原基突起并逐渐分化成菌蕾和长成子实体。此时,床畦上适当架高薄膜,以利子实体往上生长。控温2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增至8595,增强散射光和通风换气。 7采收干制 当子实体伸出覆盖物,长成28厘米不等,橙黄

52、或橘红色,子实体顶端具龟裂状花纹和短刺状的子囊壳,表明子实体已成熟。用工具或双手轻轻扒开砂土和松针,将子实体连同蛹体一起采收。砂培法因带有砂粒,采收后用清水冲洗除去杂质,置通风处待晾干后再送烘房,采用30左右低温烘干第十六章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单元名称 第十一章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授课题目 第一节食用菌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食用菌主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菌,掌握病害防治技术,发现病害能及时处理和防治。 教学方法与段 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电化教学手段 教学重点 各种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技术 教学难点 发病前期诊断 课程设计 组织教学: 抽查学生出勤情况,讨

53、论,互动提问。 复习提问: 在前面生产实习过程中遇到哪些病害症状 导入新课: 食用菌病害的危害严重性 讲课内容: 一、竞争性杂菌 木霉 青霉 黄曲霉 毛霉 根霉 链孢霉 镰孢霉 鬼伞 酵母菌 细菌等菌类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主要各种霉菌侵染后的症状和发生条件和防治方法 二、真菌性病害 各种病害的症状,病原菌,防治技术 三、细菌性病害 细菌病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四、病毒性病害 病毒病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五、病灶处理 概括总结: 食用菌生产的环境与其它真菌基本相似,因此,极易遭受杂菌污染,造成减产或绝收。在食用菌病害防治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减少培养环境和培养料的污染,进行彻底灭菌

54、,接种要无菌操作,控制好光、温、湿、气等环境条件,发现病灶及时处理,结合少量的药物防治。 知识拓展: 利用业余时间阅读食用菌生产标准 思考练习 1. 竞争性杂菌有哪些?发生条件是什么 ? 2. 经常发生的食用菌病害主要是由哪些病菌引起的? 3. 怎样控制竞争性杂菌? 4. 食用菌子实体容易出现哪些病症? 5. 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样? 6. 怎样进行病害防治? 实践活动 到食用菌生产现场查看病害症状并调查病原菌种类 单元名称 第十一章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授课题目 第二节 食用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第三节生理性病害 第四节 病虫害综合防治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食用菌主要虫害的症状及危害特点,掌握虫害防治技术,发现虫害能及时处理和防治;掌握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和危害及防治技术;掌握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教学方法与段 启发式、讲授式课堂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重点 各种害虫的危害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