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课件.pptx_第1页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课件.pptx_第2页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课件.pptx_第3页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课件.pptx_第4页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一章 向量代数,要点 空间结构解析化思想 向量概念及其与数量的区别 向量的各种基本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向量代数运算应用于几何证明,2,1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向量的初等几何背景 向量代数是平面几何解析化的自然工具之一 由于所运用的向量是所谓的自由向量,欧氏几何中的平行性质被自然地隐含在向量的表示及其运算之中 同时,向量之间的垂直关系也可以方便地用代数式子表示 向量的初等物理背景 力、速度、位移,三维欧氏空间E3中的向量及其向量空间R3概念 向量及其表示 向量的线性运算 加法 数乘 几何应用例示 线性相关与共线、共面 定比分点问题,3,1E3 中的向量及其表示,数量与向量(矢量) 向量的两个基本

2、要素 大小 方向 向量的几何表示 有向线段 模长(模),方向 起点(始点)和终点(终端点) 自由向量,记号约定: 任意给定空间中的两个点 A 和 B , 通常以 AB 记连接两点的线段及其长度; 通常记从 A 到 B 的有向线段以及所对应的向量为 AB 或,AB 的模长 AB AB . 向量之间的基本关系 相等; 平行(共线), ;,4,1E3 中的向量及其表示,向量之间的基本关系 相等; 平行(共线), ; 方向相同(同向), 方向相反(反向);,反向量 AB BA AB ; 零向量 AA 0,常见其他关系例示 垂直; 共面,5,2向量的加法运算,向量加法的定义 向量 a 与向量 b 的和向

3、量 a b ; 三角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 a b b a ; 结合律 a b c a b c ;,6,2向量的加法运算,向量加法的定义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 a b b a ; 结合律 a b c a b c a b c ;,零元素 0 的性质 a 0 a , a a 0 ,7,2向量的加法运算,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零元素 0 的性质,三角不等式(三角形不等式) a b a b , 并且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为 a 与 b 同向 有限个向量之和的基本性质 任意交换求和次序; 任意结合各个部分; 首尾相接作图法; 三角不等式的推广,8,2向量的加法

4、运算,向量加法的逆运算向量减法的定义 向量 a 与向量 b 的差向量 a b 使 a b b a ; 它是加法的逆运算: a b a b ,向量减法的运算律归结为加法的运算律 向量减法的性质归结为加法的性质 问:交换律是否成立?三角不等式如何变形?,9,向量的数乘运算,向量数乘的定义 数量 与向量 a 的乘积向量 a 确定为 a a, a 与 sign a 同向,非零向量的单位化 模长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任何给定的非零向量 a 都可以单位化为 a0 ,即,向量数乘的运算律 结合律 a a ; 分配律 a a a , a b a b ,10,向量的数乘运算,向量数乘的定义 向量数乘的运算律

5、 结合律 a a ; 分配律 a a a , a b a b ,结合律的验证: 模长,两端相等; 方向,完全分类讨论;按 符号分别证明,分配律 1 的验证: 方法同上可验证 分配律 2 的验证: 按 的符号分别讨论 当 0 时, a b 0 a b ; 当 0 时, 证法一:取相同起点,则由相应平行四边形(或蜕化)的相似关系可证两端相等; 证法二:教材图1-10.,11,向量的数乘运算,向量数乘的定义 向量数乘的运算律 a a ; a a a , a b a b ,分配律 2 的验证: 按 的符号分别讨论 当 0 时,成立; 当 0 时,成立; 当 0 时,有, a b a b , 左右移项,

6、既得 a b a b , 再由结合律,此即 a b a b , 结论仍然成立; 综合以上三种情形,得证 问:数乘关于减法的分配律如何?,12,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向量的上述加法和数乘运算共同构成线性运算,使得上述向量全体成为三维向量空间 几何应用例示 线性相关与共线、共面;定比分点问题 定理1.1 对于非零向量 a 0 和 b ,有充要条件 b a R, 使 b a 证法分析 注意到几何意义,利用定义可证,证明:由数乘定义和平行(共线)定义,显然 :现在已知 a 0 和 b a ,故有 b a0 ,从而,13,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定理1.1 对于非零向量 a 0 和 b ,有充

7、要条件 b a R,使 b a 证明:由数乘定义和平行(共线)定义,显然 :现在已知 a 0 和 b a ,故有 b a0 ,从而,b b a0 (b / a) a 现取 (b / a) R,则得 b a 综合上述结论,得证 推论 ba (, ) (0, 0),使 ab 0 . 证明:当 a 0 时,只要任取 0 , 并取 0 ,便得 (, ) (0, 0),使 a b 0 ,14,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定理1.1 对于非零向量 a 0 和 b ,有充要条件 b a R,使 b a 推论 b a (, ) (0, 0),使 ab 0 . 证明: :当 a 0 时,只要任取 0 , 并取

8、0 ,便得 (, ) (0, 0),使 a b 0 ,当 a 0 时,由定理结论,此时 R,使 b a 只要再取 1 ,便得 (, ) (0, 0),使 a b 0 综合以上两种情形,必要性得证,15,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推论 b a (, ) (0, 0),使 ab 0 . 证明: :当 a 0 时,只要任取 0 , 并取 0 ,便得 (, ) (0, 0),使 a b 0 当 a 0 时,由定理结论,此时 R,使 b a 只要再取 1 ,便得 (, ) (0, 0),使 a b 0 综合以上两种情形,必要性得证,:不妨设 0 ,则 a ( / )b 由数乘定义和平行(共线)定义,显

9、然 b a 结论得证,16,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定理1.2 对于不共线向量 a 和 b ,以及 c ,有充要条件 c 与 a,b 共面 (, )R2,使 c ab .,证明:由加法定义和数乘定义,当起点公共取为同一点时, c 落在由 a 和 b 所张成的平面之内,因而共面 :取同一起点 O,现在在由 a 和 b 所张成的平面之内,过 c 终点分别作 a 和 b 的平行线,交 a 和 b 所在直线于点 A 和 B ,17,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定理1.2 对于不共线向量 a 和 b ,以及 c ,有充要条件 c 与 a,b 共面 (, )R2, 使 c ab ,证明: :取同一起点

10、 O,现在在由 a 和 b 所张成的平面之内,过 c 终点分别作 a 和 b 的平行线,交 a 和 b 所在直线于点 A 和 B ,则 OA 和 a 共线, OB 和 b 共线,并且 c OA OB 注意到 a 和 b 都是非零向量,由定理1.1可知,,18,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定理1.2 对于不共线向量 a 和 b ,以及 c ,有充要条件 c 与 a,b 共面 (, )R2, 使 c ab ,证明: 则 OA 和 a 共线, OB 和 b 共线,并且 c OA OB 注意到 a 和 b 都是非零向量,由定理1.1可知,,R,使 OA a , R,使 OB b 此时 c ab ,必要

11、性得证 综合上述结论,得证,19,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定理1.2 对于不共线向量 a 和 b ,以及 c ,有充要条件 c 与 a,b 共面 (, )R2, 使 c ab ,推论 a, b, c 共面 (, , ) (0, 0, 0),使 a b c 0 证法:仿照定理1.1推论可证(习题一第13题) 问:三个向量共面与四点共面有何关系?两个向量共线与三点共线有何关系?,20,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点与向量的约定对应 在 E3 中取定起点 O ,任取点 AE3 则点与向量之间有自然的对应 A 向量 OA ; 其中向量 OA 称为点 A 的位置向量(或向径,定位向量,半径向量),简

12、记为 A ,线段的中点公式 线段 P1P2 的中点 M 确定为 OM OP1 P1M OP1 P1P2 /2,21,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线段的中点公式 P1P2 的中点 M 确定为 OM OP1 P1M OP1 P1P2 /2 OP1 (OP2 OP1)/2 (OP1 OP2)/2 ,,可简记为 M (P1 P2)/2 推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问:一般定比分点? 在线段 P1P2 (或其延长线)之上求一点 P ,使得有向长度之比给定为 P1P : PP2 1 : 2 .,22,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定比分点公式? 在线段 P1P2 (或其延长线)之上求一点 P ,使

13、得有向长度之比给定为 P1P : PP2 1 : 2 .,此时 1 2 0 并且 P1P 1/(12) P1P2 , PP2 2/(12) P1P2 , P1P2 OP2 OP1 . 从而有 OP OP1 P1P OP11/(12)P1P2,23,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定比分点公式 在线段 P1P2 (或其延长线)之上求一点 P ,使得有向长度之比给定为 P1P : PP2 1 : 2 .,此时 1 2 0 并且,可简记为,特例: 当 1 : 2 1 时,回到中点公式; 当 1 : 2 1 时,公式形变为,24,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三角形重心公式 任意 ABC 的三条中线相交于重

14、心 G ,其中,可简记为,问1: ABC 三条中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问2:公共交点重心 G 位置?,观察和确定重心位置: 坐标法解方程,反验; 直观极限法,收敛于重心,反验,25,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三角形重心公式 任意 ABC 的三条中线相交于重心 G ,其中,向量证法要点: 要验证三条中线的 2:1 分点重合于一个公共点即为重心 G 注意到对称性,只要验证一条中线的 2:1 分点为式中所定点 G 即可,三角形重心公式的证明 记 ABC 的中线 AA 的 2:1 分点 GA ,其中 A 是边 BC 的中点,要证 OGA 可由公式右端表达,26,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三角形重心公

15、式 任意 ABC 的三条中线相交于重心 G ,其中,为此,由定比分点公式, 可得 OA (OBOC)/2 , OGA (OA2OA)/3 , 代入整理即得,三角形重心公式的证明 记 ABC 的中线 AA 的 2:1 分点 GA ,其中 A 是边 BC 的中点,要证 OGA 可由公式右端表达,27,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应用例示,三角形重心公式的证明 记 ABC 的中线 AA 的 2:1 分点 GA ,其中 A 是边 BC 的中点,要证 OGA 可由公式右端表达为此,由定比分点公式,可得 OA (OBOC)/2 , OGA (OA2OA)/3 , 代入整理即得,同理,另外两条中线的 2:1 分点同样确定为公式右端,因此三者重合,记为 G ,并且,证毕 注意:推证是探索过程的升华和总结!几何直观不可或缺!,28,习题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