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ppt_第1页
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ppt_第2页
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ppt_第3页
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ppt_第4页
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翁少翔,主要内容,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概况 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要点 CCB是适合中国高血压患者优化治疗的基础,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血压管理任重道远,发病率(%),按2010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1/5的成人患有高血压 2010年高血压控制率、治疗率、知晓率有所提高,但血压控制管理仍任重道远,所占比例(%),1.2005中国高血压指南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 年基层版) 3.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首位危险因素,JAMA. 2004 Jun 2;291(21):2

2、591-9,脑卒中风险随血压上升迅速升高,80-89岁,70-79岁,脑卒中死亡率(95%CI),收缩压,脑卒中死亡率(95%CI),60-69岁,50-59岁,舒张压,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我国脑卒中高发,发病率为250/10万,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5倍,高血压是卒中的首要可控危险因素,1.JNC-7。 2.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 3. ODonnell MJ,et al. Lancet. 2010;376(9735):112-23.,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强调我国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性更强 我国脑卒中高发,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3、、治疗率、控制率较前有所提高,实现血压管理仍任重道远,提示,2010版指南针对我国国情将作出哪些更新?,主要内容,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情况 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要点 CCB是适合中国高血压患者优化治疗的基础,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2011年5月,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新闻发布会,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高血压联盟(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指南修订情况,卫生部疾控局、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联合主办 近100位专家分工撰稿,多次讨论,修稿,定稿; 遵循证据原则,争议问题专家研讨,达成共识; 根据中国国情,应用中国证据,参考国外进展; 修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血压防治指南。

4、修订期:2009年4月-2011年4月,指南目录:,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2.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3. 诊断性评估 4.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5. 高血压的治疗 6.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处理 7. 高血压防治的对策和策略 8. 高血压的社区防治 9. 继发性高血压 10.指南的推广与实施,1 卫生部疾控局、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联合发布,表明卫生部重视高血压防治工作;体现指南的权威性;2 指南修订主要根据中国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的证据,参考国际有关证据。体现指南的科学性; 3 新增少儿高血压,预防战略前移; 增加了新的进展和 内容,体现指南的新颖性;4 根据中国国情,突出中国特点,体

5、现指南的特色性;5 增加血压管理方法及内容,体现指南的实用性;,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特点,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增长态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2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3我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4降压治疗使血压达标,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总危险。一般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140/90 mm Hg以下;在可耐受情况下还可进一步降低。 5

6、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以及由这些药物所组成的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选择,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达标。 6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7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认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限盐、限酒、控制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8关注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预防关口前移;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诊治。 9. 加强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定期测量血压、规范管理、合理用药,是改善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指南更新要点一:高

7、血压定义及测量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应根据心血管总体风险,决定治疗措施。应关注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血压测量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2010版指南增加对血压变异性的监测,诊室血压不能代表整体血压状况,反应不同时段血压的总体水平,诊断晨峰高血压和夜间高血压,评价短时血压变异,观察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血压长期变异情况,评价长时血压变异,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IDACO: 短时血压变异的预测价值,Hansen TW, et al. Hypertension. 2010;55:1049-57.,排除有卒中病史或CT示有梗死灶的患者,Lancet 2010; 375: 8

8、95-905,Cuffe RL, Rothwell PM. Medium-term variability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5; 19 (suppl 2): 51.,UK-TIA研究数据证实长时BPV与卒中风险,血压监测由之前的点对点监测,更加重视一定时间内的血压管理 血压变异性更全面预测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血压变异性成为高血压监测的新的衡量指标,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的启示,指南更新要点二: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9、南,将合并糖尿病患者划为很高危人群,高血压 治疗目标,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指南更新要点三:强调选用可以控制24h血压的长效药物高血压治疗目标强调心脑获益,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南更新要点四:个体化降压目标降压方式强调和缓平稳,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强调和缓降压理念,指南更新要点五:降压治疗原则,小剂量,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个体化,CCB降压药物满足新指南的降压原则要求,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A:ACEI或ARB;B:-受体阻滞剂;C: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F: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20

1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南更新要点六:高血压治疗流程CCB贯穿始终,D-CCB+噻嗪类 利尿剂,D-CCB+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D-CCB+ARB,ACEI+噻嗪类利尿剂,D-CCB+阻滞剂,指南更新要点七: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以CCB为基础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D-CCB:二氢吡啶类CCB;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指南更新要点基于中国高血压患者特点,指南中明确指出中国高血压患者特点: 高钠、低钾膳食, 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g以上 INTERMA

11、P研究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h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 突出特点我国是脑卒中高发 在临床治疗试验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发病比值,在我国高血压人群约58:1,主要内容,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情况 2010版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要点 CCB是适合中国高血压患者优化治疗的基础,以钙通道阻滞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是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优化降压方案之一,2010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中国高血压患者需要有针对性的降压方案,据中国高血压患者特点,CCB适合中国高血压患者特点的降压方案,Steven,et al.AJH 2000;13:1

12、1801188,*血压变化=药物治疗4周后血压-药物治疗前血压,P0.05vs.低盐饮食,血压变化*(mmHg),CCB有效降低血压 降压作用不受高盐饮食影响,双盲、多中心研究,入选1916名高血压患者,给予CCB治疗3周 观察药物在高钠饮食阶段以及低盐饮食阶段的降压效果,血清钾浓度降低的危害: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CKD患者终末期肾病及死亡风险等2,3,4,CCB降压不影响血清钾浓度,1.Henry. R. et al. Diabetes Care, 2008; 31: 353-360 2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 3.Shafi T et al. Hypertension 2

13、008; 52: 1022-9 4.Sonal Korgaonkar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0 Mar 4,随机双盲活性药物对照研究 入选33,357例55岁且伴有1个其他CHD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三组:氯噻酮12.5-25mg/d(n=15,255),氨氯地平2.5-10mg/d (n=9,048),赖诺普利10-40mg/d (n=9054),计划随访4-8年 ALLHAT研究中氨氯地平治疗2年的高血压患者血钾较基线无变化1,低肾素患者中V类药物血压控制更好,R类药物血压超过160mmHg风险与肾素水平成负相关,血压低于130mmHg风险

14、与肾素水平 成正相关 V类药物不存在类似的线性关系,Michael H. Alderman1,et al. Am J Hypertens. 2010 Sep;23(9):1031-7.,收缩压160mmHg(%),收缩压130mmHg(%),低肾素,正常肾素,高肾素,低肾素,正常肾素,高肾素,注:V类药物= CCB和利尿剂 R类药物=受体阻滞剂和ACEI,Asian Classic 共识证实CCB是最适合亚洲地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 在降压、靶器官保护、获益方面CCB同样是亚洲高血压人群的选择,ASIAN CLASSIC共识,亚洲高血压患者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建议 Statement of C

15、aLcium chAnnel blockerS in ASIan Clinical hypertensive patients,CCB显著降低白天与夜间SBP,CCB,对照组,白天,夜间,SBP降低值(mm Hg),P=0.23,P=0.05,P=0.39,P=0.02,Hypertension Research 34, 423-430,0.15,0.10,0.05,0,-0.05,-0.10,长效CCB降低IMT优于ARB,CCB(氨氯地平),ARB,P0.05,IMT变化(mm),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9 Jan;83(1):50-3,-0.046,+0.

16、080,(N=58),(N=46),CCB显著减少伴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50,100,50,0,100,80,60,40,20,0,1.5,1.0,0.5,g/m2,%,E/A,长效CCB改善左室肥厚与ARB类似,Hypertens Res Vol.28,No.(2005):351-59,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EF),峰比值(E/A),P0.05,AML,AML,AML,AML,AML,AML,AML,AML,AML,CS,CS,CS,AML(氨氯地平),CS(坎地沙坦),随访事件数发生率(%),P=0.0271,JBCMI: 长效CCB更有效降低心

17、衰及心绞痛事件,Am J Cardiol 2004;93:969973,不稳定心绞痛致冠脉痉挛,心衰,P=0.0011,近年来的大型临床研究不断提升长效CCB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2%,23%,1%,15%,19%,-15,-10,-5,0,7%,P=0.003,22%,-20,-25,CCB vs. 利尿剂,CCB vs. ACEI,CCB vs.ARB,CCB+ACEI vs.-阻滞剂+利尿剂,CCB+ACEI vs. ACEI+利尿剂,P=0.08,P=0.02,23%,13%,P=0.0458,16%,P=0.04,卒中风险,冠心病或心梗风险,P=0.0003,风险降低(%),Wang,

18、 et al. CCB in Asians review. Hypertension Research.,ALLHAT,VALUE,ASCOT,ACCOMPLISH,与ARB相比,CCB更多降低 脑卒中风险,ARBs较好,IDNT VALUE CASE-J 所有试验 异质性P= 0.46,30/579 322/7649 60/2354 412/10,582,18/567 281/7596 47/2349 346/10,512,16% (8) P = 0.02,0.5,1.0,1.5,2.0,*厄贝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ARBs,氨氯地平,试验,事件数 / 研究对象人数,异质性检验,危险比 (

19、95%可信区间),差别 (SD),Wang JG et al. Hypertension 2007; 50:333-339.,CCB较好,IDNT VALUE CASE-J All trials 异质性P = 0.40,51/579 369/7649 17/2354 437/10,582,33/567 281/7596 18/2349 332/10,512,17% (8) P = 0.01,0.5,1.0,1.5,2.0,与ARB相比,CCB更多降低心梗风险,ARBs,试验,事件数 / 研究对象人数,异质性检验,危险比 (95%可信区间),差别 (SD),氨氯地平,CCB较好,ARBs较好,*厄贝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Wang JG et al. Hypertension 2007; 50:333-339.,东亚地区的高血压治疗应当推荐优先选择CCB,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并遏制卒中和冠心病发生率的日益增加,亚洲高血压患者钙通道阻滞剂临床应用建议建议与新版指南推荐完全契合 东亚高血压患者治疗应推荐优选CCB,Hypertension Research 34, 423-430,ACCF/AHA老年高血压共识明确指出: 钙拮抗剂在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