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空气调节 (本科用)一、 什么叫“空调”?空气调节(简称空调)是使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速度、压力、洁净度等参数保持一定范围内的技术。 空调基数(温、湿度):是指在空调区域内,按设计规定所需保持的空气基准温度与基准相对湿度(或湿球温度)。 空调精度:是指在空调区域内,空气温度(或相对湿度)偏离室内温、湿度基数的最大值(t=, =)例:tn=200.1 , =505 瑞士 : 0.001的实验室 , 美国: 0.25洁净度(0.1um10级)1、 空调在世界上的发展十九世纪后期,法国的卡莱、美国的波义耳等发明氨压缩机。1906年,美国工程师克勒谋(ramer)在纺织厂中用喷水室、过滤器等处理
2、空气,并在1906年提出“air conditioning”。1932年,开利尔Carrier(空气调节之父)发明空调 1901年建立第一所暖通实验室 1911年绘制了湿空气的焓湿(i-d)图 1922年离心机压缩机代替往复式(活塞式) 1937年全空气系统发展到空气水系统(诱导器) 六十年代诱导器系统被风机盘管系统代替国际上三大空调制冷公司:开利尔Carrier、约克York、特灵Trane2、 我国空调的发展三十年代,高峰时期,上海居亚洲之冠。高层旅馆、大电影院。1937年(抗战开始)、下坡路,发展终止。解放初期,恢复发展,1952年几所高校开设暖通专业,1963年,上海生产窗式空调。改革
3、开放以后(八十年代初),空调建筑、空调制冷设备生产企业全面兴起,一发不可收拾。各高等院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科研机构对暖通专业人才大量需求。全国高校:设有本科暖通专业43所 设有专科暖通专业44所 “暖通空调”专业改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包括: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工业设备安装工程、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石油天然气储运工程等。生产企业:主机:江阴双良、长沙远大、大连三洋(溴化锂)、上海合众-开利30HR、HK(活塞)、30GQ(风冷)、19XL(离心)、上冷、南冷(五洲)、武冷、重冷、北冷、天冷等捷风 末端:上海通惠-开利、启东风神、无锡申达、靖江希达、广东吉荣、
4、上海新晃、八一、百富勒、福建扬帆、常州西武 房间机:春兰、华宝、科龙、格力、美的、伯乐、迎燕、华凌、飞鹿二、 空调的任务和作用空气调节的任务,就是在任何自然环境下,将室内空气的“四度”维持在某一程度范围内。1、 空调技术在名用与公共建筑的应用舒适性空调:保证人体卫生要求、舒适需要。如:住宅、商场、旅馆、餐厅、幼儿园、学校、医院等2、 空调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工艺性空调:保证生产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 轻工业:纺织厂、合成纤维、印刷、食品工业、卷烟厂。 电子工业、仪表工业、精密机械工业等恒温衡湿。 电子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等无菌净化空调。三、 空调系统的组成1、 处理空气部分:进风、采风、新风引
5、进口; 空气过滤:初、中、亚高、高效过滤器; 热湿处理:表面式换热器、喷水室等; 冷、热源:天然冷热源:深井水、太阳能 人工冷热源:锅炉、制冷机2、 输送空气部分:通风机、风管(道)、消声器、静压箱、风阀。3、 在室内分配空气部分(控制气流组织,即空气分布):送、回风口的型式、数量、位置。4、 运行调节部分:风阀、水阀、仪表、仪器、控制器、敏感元件、传感元 件等。 空调系统分类:集中式空调系统(全空气系统) 分散式空调系统(局部式)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诱导式、风机盘管四、 技术政策:节能(发展趋势)发达国家,空调电耗占全国总电耗的1/31/4。1、 变风量系统定风量系统2、 高效换热器3、 区
6、域锅炉房代替分散性锅炉房4、 开发新的制冷剂和高效的制冷机组5、 空气水系统代替全空气系统6、 冰蓄冷的低温送风系统代替普通空调系统7、 空调基数视国家具体情况而定8、 空调精度不能盲目求高9、 电脑辅助设计(CAD)、选型10、 智能化空调系统五、 本学期课程安排讲课:40学时, 习题课:4学时 实验课:6学时 共计:50学时 参考书: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1995,建工出版社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技术措施,建工出版社 冷负荷计算专刊,1983 第一章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焓湿图空气调节的主要任务:加热、冷却、加湿、减湿、净化过滤等。 11湿空气
7、的组成和物理性质一、湿空气的组成湿空气 干空气:大气中除去水蒸气和污染物质:N2、O2、Ar、CO2、Ne及微量元素。组成相对稳定,常作为计算含湿量、焓的基准 水蒸汽:含量虽然少,但影响较大,而且变化。新风(新鲜空气):含氧比例高,CO2等较少; 粉尘和有害物质少; 负离子浓度(空气的维生素)较多;新风量的确定: 卫生要求; 补充局部排风量; 房间正压要求;回风:质量较差,但利用能节省能量。二、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状态参数:大气压力、温度、比容(密度)、含湿量、相对湿度、焓、水蒸汽分压力。 由于湿空气中水蒸汽含量少,比容大,压力低,而且处于过热状态,故可 视为理想气体。 PV=RT 1湿空气 R
8、干空气=287J/k PV=mRT m湿空气 R水蒸汽=461J/k PV0=mR0T 1kmol气体 R0:通用气体常数 8314.66 J/kmolk(一)、压力(P) 1、大气压力(B):地球表面上很厚的一层空气对地面形成的压力。 标准大气压:45纬度海平面上的平均压力作为一个标准压力。 1个标准大气压力 = 1.01325105 Pa 上海:海拔4.5m高:1.00500105 Pa(夏)、1.02500105 Pa(冬) 西宁:海拔2261.2m高:0.773105 Pa(夏)、0.775105 Pa(冬) 绝对压力 = 当地大气压力 + 工作压力 (表压力) * :凡未指明是工作压
9、力,均指绝对压力 2、水蒸汽分压力:湿空气中水蒸汽单独占有容积,并具有与湿空气相同的温度时的压力 。 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之和。 大气压力(湿空气压力)= 水蒸汽分压力 + 干空气分压力 P = Pg + Pq (二)、温度:开尔文温标T(K)、摄氏温标t() t = T 273(三)、含湿量: 空气湿度的表示:含湿量d; 绝对湿度;相对湿度;1、 绝对湿度:1米3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汽量,/m3湿空气;2、 含湿量(d):每Kg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汽量,/干空气; d = /干空气 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且Vq = Vg , Tq = Tg d = 0.662 = 0
10、.662/干空气 = 622g/干空气 当B一定时,Pq、d 当d一定时,B、Pq(四)、相对湿度:表示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 ():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之比值。 或:湿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分压力之比。 饱和绝对湿度:每 m3的饱和空气中所含有的最大水蒸汽量。 = 由含湿量公式:0.662 得: d/db : 湿空气的饱和湿度比 ; db :饱和含湿量 含湿量的另一种形式:d = 0.662 /干空气(五)、焓(i):指空气所含有的热量。 焓差i :反映了空气热量的变化。 (1+d)湿空气的焓: i = ig + dig = 1.01t + d(2500 +
11、 1.84t) = (1.01+1.84d)t + 2500d KJ/干空气 * :2500 : 0时水的汽化潜热,KJ/ 1.84 :水的定压比热1.84 KJ/ 1.01 : 干空气的定压比热1.01 KJ/ 1.01t: 干空气显热; 1.84dt :水蒸汽显热 (1.01+1.84d)t :显热; 2500d :潜热一组公式: 1、含湿量:d = 0.662 = 0.662 /干空气 2、相对湿度: = d/db : 湿空气的饱和湿度比 ; db :饱和含湿量 3、焓:i = 1.01t + d(2500 + 1.84t) = (1.01+1.84d)t + 2500d KJ/干空气1
12、2湿空气的焓湿图一、座标的选定t、d、B、i、Pq和(v) 七个参数 (:1.261.12/m3)三个基本参数:t、d、B , i与t有关,故一般用i代替t;i 纵座标;d 横座标; i 与d夹角为135等焓线 与横轴(d轴)平行;等含湿量线 与纵轴(i轴)平行;二、等温线 i = 1.01t + d(2500 + 1.84t)* :1.01t为截距 2500 + 1.84t为斜率 t = const : 一组近似平行的直线三、等相对湿度线( = const ) d = 0.662 一组曲线;B = const、 = const d 取决于Pqb = 0 时:d = 0 即纵轴线; = 100
13、 %时:d = 0 饱和湿度线; 以下为过饱和区,有雾区; 以上为未饱和区,湿空气区(过热状态);四、水蒸汽分压力线由:d = 0.662 Pq = (B = const) Pq =f(d)在d轴上方设一水平线,即水蒸汽分压力线。五、热湿比线:(状态另一状态)AB热湿比:状态变化前后焓差和含湿量差的比值。= 0.662i/d :AB线的斜率,角系数,与起始点位置无关* :密度(比容):1.261.12 /m3, 取定值1.2/m313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一、干、湿球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通风干、湿球温度计)二、湿球温度的概念:ts当水温降到某一数值时,空气向水面的温差传热恰好补充水分蒸
14、发所吸收的汽化热,此时水温不再下降,这一稳定的温度称湿球温度。(a)水温的高低不影响ts (b) tts: 反映了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 因此影响ts的因素: t三、ts在id图上的表示(ts=const近似等焓线) 空气 水 水汽化潜热 + 水本身的液体热AS:i= is -ia =dcts = 4.19dts因此A S = =4.19ts 焓略增加讨论: 实际的等ts线为= 4.19ts线,而非=0 (等焓)线 空调中,ts一般为30, 因此= 4.19ts和= 0接近 ts = 0时, 两线完全重合。四、露点温度tl:在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q(或含湿量d)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空气温度下降,一
15、直降到空气成为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tl为结露与否的临界温度 空调除湿机:ALB(除湿d) tl= f (d, Pq) d 不变,则tl为定值 14焓湿图的应用一、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在id图上的表示方法1 、用空气加热器加热空气(干式加热过程)电加热器、表面式加热器 AB因为d = const , d = 0 , t、i, i0所以= +2、用表面式冷却器冷却空气(干式冷却、等湿冷却) AC tl 冷却器表面温度tb 0 , t所以= -3、等焓减湿过程:用固体硅胶吸湿 AD因为i const ,d, t, d 0 , 所以= 0 i d t 0 () 0 () 0 5、湿式冷却(减湿冷却) AG
16、 表冷器且tb tl 水温tw tl , 喷淋 i 0,d 06、干蒸汽加湿过程:增焓加湿(近似)等湿过程 AF i, i 0,idiq d tconstiq :水蒸汽焓(全热)二、两种不同状态空气混合过程的计算1、计算方法i c = d c = 2、作图法:三角形相似* :1、C点称混合状态点2、混合点靠近质量大的点。两段长度比与两种空气质量成反比。第二章 室内冷(热)、湿负荷与送风器* 冷负荷:消除余热所需的冷量。(某一时刻为保持房间恒温恒湿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 热负荷:补偿房间的热损失所需的热量。* 湿负荷:为维持室内相对湿度恒定所需除去的房间湿量。* 得热量:某一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
17、量。 围护结构温差传热和太阳辐射热; 生产设备散热、散湿和照明散热; 人体散热、散湿量;* 得湿量:某一时刻进入房间的总湿量 人体散湿量; 工艺设备散湿量; 2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一、室内空气计算参数:t、 广义包括:t、d、v(速度)、P(余压)、dB(允许噪声)、洁净度 t、为空气状态参数,与负荷计算有关。本节讨论这两参数。* :温湿度基数(室内):空调区域(或恒温区)内保持设计所要求的空气温度 基数和相对湿度基数(基准值)。* :空调精度(允许波动幅度):空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要求的持续时间内的允许波动幅度。 如:tn = 201, n = 5010 %(一)、人体热平衡和
18、舒适感 人体散热方式:对流(qd)、辐射(qF)、蒸发(qZ) 显热传热:对流(qd)、辐射(qF) 汽化潜热:蒸发(qZ) 人体热平衡: 人体余热=产热 - 耗热 = 对流散热 + 辐射散热 + 蒸发热 + 蓄积热(体内)对流散热、辐射散热:可正、可负值蒸发热 :汗液、呼吸影响人体舒适的因素: tn (蒸发与对流) n (蒸发) v (蒸发对流) tb :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辐射) 生活习惯:人体活动、衣着、胖瘦、年龄、性别综合指标 : 有效温度(等效温度) fig2-1 、ASHRAE 1972年 热舒适程度指标(新标准ISO7730) PMV和PPD指标PMV(Predicted Mea
19、n Vote):对同一环境绝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PPD (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 预测不满意百分率推荐:PPD 10 % , -0.5 PMV 0.76 um, 5052 % 波长:0.23.0 um 峰值:0.5 um附近 反射吸收取决于: 颜色 粗糙度 白色表面:反射可见光线90 % ; 黑色表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几乎全部吸收 ; 抛光的铝铂:反射70 %的任意波长的光 ; 吸收系数= 1 反射率 ;三、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假设靠近外墙有tz来代表太阳辐射和空气传热的综合作用。空气传热 : q1 = 太阳辐射热:q2 =I *:为吸收系数所以表
20、面吸收热:q = q1 + q2 = = = *:为综合温度,相当于室外气温由原来的值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当量温度也称等效温度,与表面、朝向有关)没有考虑围护结构外表面与天空和周围物体之间的长波辐射只考虑了太阳的短波辐射: 则: 对垂直面: (接受周围物体热等于向天空散热) 水平面:-3.523 通过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一、 概述(一)得热量、冷负荷的基本概念 1、得热量:房间某一时刻所得的最大热量。(包括:门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灯光散热、人体、机械散热) 得热: 显热 潜热:进入室内的湿量带入的热量* : 对流热和潜热属于瞬时得热(冷负荷) 2、冷负荷:为维持室温恒定而在
21、某一时刻向房间供应的冷量(应从房间除去的热量)。 得热量 冷负荷只有当: 只有对流热或潜热,无辐射热时; 围护结构、家具无蓄热能力时;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得热量 冷负荷 3、除热量:空调设备的实际供冷量 系统运行的开始:除热量 = 冷负荷 + 自然温升 冷负荷 运行稳定后:除热量 = 冷负荷 图分析: 冷负荷峰值(衰减) = 60 %得热峰值 峰值迟后(滞后) * :冷负荷与围护结构蓄热能力(热容量=重量比热)有关 * :灯光照明散热与冷负荷 * * :几种得热因素: *1:透射的太阳辐射热: 辐射热(100 %)、对流热(0 %)、潜热(0 %) *2:新风:对流热、潜热 *3:灯 对流热
22、辐射热 荧光灯 50 % 50 % 白炽灯 20 % 80 % *4:人体:辐射热(40 %)、对流热(20 %)、潜热(40 %)(二)、计算方法概述 稳定传热:假定室内外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内各点温度都不随时间而变化,则传热量也不随时间而变。 不稳定传热:随时间而变的传热过程。1、50 年代:稳定传热计算:Q = KF(t W t n)2、引进苏联的谐波分解法(不稳定法):认为:冷负荷 = 得热量,因此计算的冷负荷比实际偏大。3、动态负荷法计算: 1968年,加拿大:D.G.Stephenson , G.P.Mitalas 反应系数法:基于频率响应的谐波反应法。全年能耗减少2040 % 七十
23、年代初:Z传递函数法(冷负荷系数法)。基于瞬态响应的传递系数法,以离散量代替连续的瞬态值。 我国:78.482.6:建设部评议通过了两种方法: 谐波反应法 冷负荷系数法二、用“冷负荷系数法”(传递函数法)计算夏季空调冷负荷 房间冷负荷的构成:房间得热量: 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人体散热量; 照明散热量; 设备、器具、管道、材料及其它室内热源散热; 食品或物料带入室内的热量; 渗入室内空气带入的热量(无正压时); 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房间计算冷负荷应为以上各种逐时计算、逐时相叠加,找出综合最大值。 空调系统冷负荷的构成 应根据各房间的同时使用情
24、况,空调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房间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或计算冷负荷的累加值确定,并计入新风冷负荷以及通风机、风管、水泵、冷水管和水箱的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一)通过屋盖(或外墙)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 K:传热系数,W/K , 专刊表31,32分为类 :冷负荷温度逐时值,专刊表33,34 ,取决于地理位置、朝向、构造、外表面颜色、粗糙度、蓄热特性。 专刊条件:北京(北纬3948)七月份,= 29 = 33.5,室外日温度波幅9.6, W/K 8.7 W/K , = 0.9*: 用表33、34时需要修正 *: 不同地点:的修正:表35(以北京为例) *: 制表时:18.6 W/,则= ,
25、:表36*: 制表时:外墙和屋面的吸收系数, = 0.9 :表37因此修正后: = (二)通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热量 温差传热 透热 1、 透过无外遮阳玻璃窗的太阳辐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F:(与课本不同,课本中指净有效面积),窗口面积,; :日射得热因素的最大值,W/;教材附录22, 专刊附录21(P7); 表中条件:* :标准玻璃(3mm厚普通平板玻璃); * :无内遮阳设施时; 实际玻璃窗:, = :窗玻璃的遮挡系数,专刊P7表22 = :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表23; :窗的有效面积系数,P24;窗口与净有效面积; :冷负荷系数,表25,26,27,28; 北区:2730(北纬)以北:北京属
26、北区 南区:2730(北纬)以南: 2、 玻璃窗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内外温差传热) K:P73 , 表38、39. *:窗框修正系数310; *:内遮阳修正: 单层:传热系数减少25 %; 双层:传热系数减少15 % :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表311) 的地点修正:(表312)(三)通过内围护结构的传热冷负荷 当空调房间与邻室温差大于3时,需计算: :邻室计算温度,= + = - 内墙、楼板、内窗、内门; 邻室发热量: 很少(走廊、办公室) 11.6 W/m3 02 11.623 W/m3 3 23116 W/m3 5 吊顶及通风屋顶 屋顶的传热系数 K 1.16 W/ K 1.1
27、6 W/ (吊)屋顶内无通风 57 810 吊顶内有通风 35 68 通过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1:若无外墙,不进行计算; *2:有外墙,只计算距外墙2m以内的面积; = 16 例题26*:外墙形成的逐时冷负荷的简化计算:以240mm砖墙为例:传热的延迟在8小时以上,而且衰减很大,由此引起的冷负荷的最大时刻与外窗、屋盖的负荷最大时刻均错开,所以可以简化计算:考虑不稳定因素的稳定方式;: 日平均综合温度:由太阳辐射热形成的附加温升值,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墙的朝向 南东南、西南 东、西东北、西北北0.654.566.5530.755.277.563.5夏季围护结构的冷负荷: 24 室内热源、湿
28、源的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和湿负荷室内热源: 对流热(瞬时冷负荷) 辐射热室内热源: 工艺设备 电动设备 电热设备 照明灯 白炽灯 荧光灯 人体室内湿源: 人体散湿 工艺设备散湿一 、室内热源散热量(一)工艺设备散热量 1、电动设备 电动机本身温度升高散热; 所带动的设备散热; 工艺设备实际耗功率(电动机输出功率) 电机的散热量: =(W)=(为电机额定功率即安装功率):安装系数:最大实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0.70.9:同时使用系数:即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 =0.50.8:负荷系数:每小时的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实耗功率之比。反映了平均负荷达到最大负荷的程度,一般=0.5,精
29、密机床=0.150.4电机的散热量:(W) 工艺设备散热量: 如与电动机设于同一房间时: /2、电热设备散热得热 无保温密闭罩时:(W):考虑排风带走的热量系数,= 0.5(通风保温系数) 3、电子设备: 这里: 一般仪表:0.50.9 电子计算机:1.0(二)照明得热:稳定得热: 白炽灯: 荧光灯:照明灯具所需功率;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明装在空调房间:1.2 暗装在顶棚内:1.0 :灯罩隔热系数 灯罩有通风小孔:0.50.6 无孔:0.60.8 (三)人体散热与散湿: 1、人体散热 显热 辐射成分(40 %) 对流成分(20 %) 瞬时冷负荷 潜热(40 %) 显热散热: :成年男子散
30、热(显热) 课本P66 表213 专刊P28 表42 :室内总人数; :群集系数。考虑各类人员(男、女、成、儿童)组成比例的系数。教材表214 或专刊表43 潜热散热(瞬时冷负荷): :成年男子的散热(潜热) 2、散湿量: kg/h :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教材213、专刊42二、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工艺设备散热 照明散热 人体显热散热 ,均有对流和辐射成,分,类似于外围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W):工艺设备、照明、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专刊表41,44,45,46 或教材附录214,215,216三、其它湿源散湿量及冷负荷 1、敞开水槽表面散湿量及潜热冷负荷 湿量 :kg/h
31、F:蒸发表面积,; g: 单位水面的蒸发量,实用手册 P736表11.425 潜热冷负荷: (:汽化潜热:KJ/Kg) 2、食物散湿量及潜热冷负荷 散热量:(为总人数)kg/h 潜热冷负荷: 显热冷负荷:按每位就餐客人9W考虑 3、渗入空气散湿量及潜热冷负荷 散湿: kg/h 潜热冷负荷: 显热冷负荷: *:G:单位时间渗入室内的总空气量,kg/h 通过开启外门渗入:(为小时人流量) :通过门、窗渗入: (房间容积,m3):换气次数(指渗入风)表11.4 24*:冷负荷计算例题:假定南京地区有一顶层空调房间,如图。采用顶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室内保持正压,不考虑空气渗透负荷。室内设计温度=27
32、。房间南向有一5mm 厚普通玻璃的单层钢框外窗,内挂尼龙绸白色窗帘。东外窗构造同南外窗,只是内侧装活动铝百叶帘。房间有两名男子工作,200W白炽灯照明,同时使用系数= 0.8,500W用电设备,按电热设备考虑,同时使用系数= 0.5,通风保温系数= 1.0(不考虑排风带走热)。人员、设备与灯具的工作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按专刊中,各围护结构为:屋面:表32中8号,保温层为加气 ,厚200mm ,外表面为深色:= 0.9;外墙为:表31中3号,370墙;楼板为1.33 W/K,内墙为K=2.70 W/K西邻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走廊有空调,楼下为散热量约20W/的
33、非空调房间,试求房间的逐时冷负荷与计算冷负荷。一、夏季送风状态(o点)及送风量的确定1、空气热平衡: , * :说明:1kg送入空气量吸收了Q/G的热量后,焓由2、空气湿平衡: kg/s *: 说明1kg送入空气量吸收了W/G的湿量后,含湿量由3、热湿比(角系数):*: 越大,即越小()人的感觉 室内温、湿度分布的均匀性、稳定性越差,还有淌水。 越小,即O接近N点,送风量G大,管道、设备投资越多。4、送风温差()和换气次数n, 换气次数:房间通风量L(m3/h)和房间体积V(m3)的比值, 即(次/ h) *: (空调房间的恒温精度),而大小又影响n 值,教材表218;计算的n值如小于表中值,
34、则取表中值。5、确定送风状态点O和送风量 确定N点; 过N点画线; 选择t0 例题教材28 线 O点 Kg/s二、冬季送风状态与送风量的确定因为冬季余热 夏季余热,甚至为负值。余湿相同。所以冬季 夏季,甚至 0 ,又因为冬季t0可大些,所以G冬 G夏 一般按夏季风量设计,冬季采用同风量。 教材例题29 例题:某房间要求维持=26.01.0,60 % ,经计算有冷负荷 Q=10kw(8600kcal/h)和湿负荷W = 0.00272 kg/s(9.8kg/l), 试确定空调送风量,P = 101325 Pa。 解: 该房间的热湿比值是: KJ/Kg 在焓湿图上定出室内状态点N,然后在右下角的半
35、圆中找出数值为3670 KJ/Kg的线,并平移到通过N点的位置。 选定送风温差为t0 = 6,则送风温度为20 ,在id图上找到等温线=20与热湿比线的交点,为送风点0,该点的参数为: = 38.9 KJ/Kg,= 0.0073 KJ/Kg干空气 送风量: 或 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由id图 , = 17.7,送风温度高于露点温度,需再热。 *:空调负荷的概算指标: 所谓空调负荷的概算指标,是指折算到每空调面积所需的制冷系统或供热系统的负荷值。 *:夏季空调制冷系统冷负荷指标: 办公楼(全部):95115 W/ ; 医院(全部):105130 W/ 超高层办公楼: 105145 W/; 剧场(观众厅):23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西省垣曲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中国脱水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山羊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矿山机械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中国丹参酮行业调查报告
- 工厂安全会议记录内容
- 综合服务费协议
- 网络内容创建者版权转让协议
- 专业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协议
- 2025年4月自考00908网络营销与策划试题及答案
- 南通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招商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留疆战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一般饲料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文件参考含制度记录表格
- 2025+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进展
- 砂纸契房订金合同协议
- 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
- 2025年浙江金华义乌市水利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全文
- 2025年云南新华印刷五厂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