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4.1燃烧与灭火学案鲁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4.1燃烧与灭火学案鲁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4.1燃烧与灭火学案鲁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4.1燃烧与灭火学案鲁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 4.1燃烧与灭火学案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化学第四单元学案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师寄语: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进步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方法和灭火方法2、了解促进燃烧的方法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燃烧的的条件和灭火方法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预习导学:一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1、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方法可以灭火?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灭火?2、把同学们想到的灭火方法按照主要目的进行分类,并填入下表灭 火 的 方 法采取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降低温度隔绝氧气移走可燃物探究学习一、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1、

2、反思:根据灭火的原理都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你认为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2、交流共享:回想一下前面学过的物质跟氧气反应的现象,结合上面的内容,你认为什么是燃烧呢? 二、探究促进燃烧的方法1、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些现象:(1)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但是在纯氧中加热能剧烈燃烧:(2)一张纸被揉成一团时燃烧不旺,而打开时燃烧很旺;(3)湿稻草不宜燃烧,且冒烟,干稻草却燃烧很旺。通过对以上现象分析,分别说明影响上述物质燃烧的因素各是什么?2、乙炔燃烧,当氧气量充足时,发生 燃烧,生成物是 ;当氧气的量不足时,发生 燃烧,生成物是 ,文字表达式: 。3、通常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有两种途径 和 。 归纳总

3、结:总结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当堂达标:1、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 )A、只要有充分的氧气 B、只要是可燃物质C、只要是可燃物达到了一定的温度 D、可燃物达到了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2、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 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且水蒸气还使木材与空气隔绝3、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时,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因短路着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

4、灭图书、档案室的火灾4、木材燃烧时,常把木材架空一些,目的是( ) A使热量易散失 B使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使木材变成易燃 D使木材与氧气充分接触5、2008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2009年河南焦作、洛阳发生的特大火灾,更是损失惨重。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1)沿楼梯迅速下楼(2)用湿毛巾堵住口鼻(3)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4)封闭房门(5)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6)跳楼A(1)(2)(3)(4) B(2)(3)(4)(5) C(3)(4

5、)(5)(6) D(1)(2)(4)(5) 6、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7、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途径有 和 红磷 白磷8、如图,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400毫升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

6、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最终能燃烧起来的物质是 为什么? 9、下列现象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3)、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4)、家庭用的燃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5)、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如果在纯氧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链接中考 1、(2011广安中考)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A

7、、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2、(2011哈尔滨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 ,包括事例(2) (填序号)。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教师寄语:别再“沉默”

8、了,课堂上积极的投入不是更快乐吗?学习目标1.知道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的易燃物和易爆物2.根据“燃烧和爆炸”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探究爆炸产生的原因,掌握一些安全知识难点: 爆炸产生原因的微观解释预习导学:小明的妈妈在做饭时,发现有煤气泄漏,小明立即点燃了一支蜡烛准备帮妈妈方作煤气管道周围试一试哪一个地方漏气,他这种做法对吗?你能说出哪些理由。探究学习一、探究爆炸发生的原因1、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氢气的燃烧与爆炸思考:为什么刚开始氢气在导管的尖嘴出能够安静的燃烧,而片刻后瓶内的氢气就发生爆炸呢?2、交流总结:试从微观的角度对以

9、上现象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分析。3、近两年来媒体经常有报道;山西有许多地方的小煤矿经常发生爆炸,造成大量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已知瓦斯起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是一种可燃气体,试分析造成爆炸的可能原因。4、小结由上述的事例和分析你能总结出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请写出来。二、探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相关知识1、自主学习课本P89-90,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示知道爆炸极限的含义2、练习(1)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以下物品:蔗糖酒精烟花鞭炮汽油、煤油,不准带上车船的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图标,装运红磷的箱子应贴的是( ) A B C D归纳总

10、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当堂达标:、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轮胎爆炸火药爆炸钢铁生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 时,遇到明火就会 ,导致有限空间里 急剧增大,从而引起 。、在油库、面粉厂和车站等场所张贴了一些安全图标,下列图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在无盖小塑料桶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

11、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无盖小塑料桶(内装干燥面粉)鼓气(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 金属筒不加盖时蜡烛没有点燃时无盖小塑料桶中装的是干燥的煤粉(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5、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安静的燃烧,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有可能爆炸?6、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若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