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半导体材料,Tel:Email:,第二章 区熔提纯(zone-refine) 区熔提纯是1952年美国科学家蒲凡提出的一种物理方法,用于制备超纯的半导体材料,高纯金属。 2.1 分凝现象 将含有杂质的晶态物质熔化后再结晶时,杂质在结晶的固体和未结晶的液体中的浓度是不同的,这种现象称分凝现象或偏析现象。 区熔提纯就是利用分凝现象将物料局部深化形成狭窄的熔区,并令其沿锭长一端缓慢地移动到另一端,重复多次使杂质尽量集中在尾部或头部,进而达到使中部材料提纯的目的。,平衡分凝系数 定义:,平衡分凝系数 =,杂质在固相中的浓度 CS,杂质在液相中的浓度 CL,在某一温度下,固液两
2、相平衡的条件下,平衡分凝系数描述了固液平衡体系中杂质的分配关系,加入杂质后,纯组分A的熔点可能出现的变化:1熔点降低,2、熔点升高。,含有杂质,熔点降低的二元相图,K0 = CS / CL = CL / C 1,分凝系数= C固相 / C液相,熔区,锭条,C0,熔区,锭条,CS,C0,设初始杂质浓度为C0,TL,CL,CsC0,说明:材料中含有使其熔点下降的杂质,局部熔融,固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液相中杂质浓度比固相中杂质浓度大。,K0 = CS / CL = CL / C 1,熔区,锭条,C0,熔区,锭条,CS,C0,TL,CL,CsC0,说明:材料中含有使其熔点上升的杂质,局部熔融时,固液两相
3、达到平衡时,液相中杂质浓度比固相中杂质浓度小。,设初始杂质浓度为C0,K0 = CS / CL = CL / C 1,由图2-1中的液固两相二元相图,可推测出: 能使材料熔点下降的杂质,K01,提纯时杂质向头部集中,结晶以一定速度进行时的界面分析,未区熔部分C0,C0,熔区CL,CL,CL=C0,CSC0CLCInterface,杂质富集层 (CInterface),对于K1的杂质,当结晶速度大于杂质由界面扩散到熔体内的速度,杂质就会在界面附近的熔体薄层中堆积起来,形成浓度梯度加快杂质向熔体内部的扩散。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形成稳定的界面薄层,称杂质富集层(或扩散层)。,C0,CL,CS,CS
4、,贫乏层 (CInterface),K1,K1,CinterfaceCLC0CS,熔区CL,未区熔部分C0,已区熔部分CS,有效分凝系数,有效分凝系数 Keff =,固相杂质浓度 CS,熔体内部杂质浓度CL0,当界面不移动或移动速度f 趋于零时,CL0 CL,则Keff K0,当结晶过程有一定速度时,Keff K0,此时,Cs = KeffCL0,描述界面处薄层中杂质浓度偏离对固相中杂质浓度的影响。,BPS公式(伯顿-普里-斯利奇特公式),讨论了平衡分凝系数与有效分凝系数的关系 意义: 有效分凝系数Keff,是平衡分凝系数K0,固液界面移动速度f,扩散层厚度,和扩散系数D 的函数,当fD/,
5、e-f/(d/) 0,则有:,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如果固液界面移动速度很快,则f值很大,杂质在熔体中的扩散速度较慢, fD/,有效分凝系数接近1,则达不到利用分凝效应使杂质向一边集中,从而提纯的效果。,当fD/,e(-f/d/)e-0 1,则有:,为使分凝效应显著,应使凝固速度fD/,通常(f10-3 cm/s)。采用电磁搅拌熔体,会使扩散层中积累的杂质加速输运到整个熔体中。扩散层厚度变小,有助于Keff趋向于K0,区熔原理,正常凝固 将一锭条全部熔化后,使其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凝固的方式称正常凝固。 由于存在分凝现象,正常凝固后锭条中的杂质分布不再均匀,会出现三种情况: K1的杂质,越接近头部浓
6、度越大,杂质向头部集中 K1的杂质,基本保持原有的均匀分布的方式。,为方便讨论问题,先做三点假设。 杂质在固体中的扩散速度比其凝固速度慢,忽略杂质在固体中的扩散 杂质在熔体中的扩散速度比其凝固速度快,认为杂质在熔体中分布均匀。 杂质的分凝系数是常数。,正常凝固过程中,固相中杂质浓度CS沿锭长的分布公式推导:,CS,已凝固部分,熔体 CL,-ds =Csdg,Cs,由于有一部分熔体凝固,所以熔体中杂质的量减少,减少的量ds为:,再凝固部分的浓度为CS: CS = - ds/dg, 凝固系数 k = CS/CL,熔体总杂质量为s,代入上式: -ds/dg = ks/(1-g),积分后得:s=s0(
7、1-g)K,材料锭是单位体积,,设有一锭材,长1m,单位体积 杂质总量为S0,初始浓度为C0,CS=Ks/(1-g) = ks0(1-g)k/(1-g)=kC0(1-g)k-1,代入上式,求出固相中杂质浓度CS沿锭长的分布公式, CS= KCL = Ks/(1-g),,S0=C01=C0,杂质在区熔后锭体中的分布规律:,K1的杂质,分布曲线接近水平,即浓度沿锭长变化不大 K3的杂质,随锭长变化较快,越是K偏离1的杂质,向锭的一端集中的趋势越明显,提纯效果越好。,CS=Ks/(1-g) = ks0(1-g)k/(1-g)=kC0(1-g)k-1,注意: 在尾部(K1)因杂质浓度太大,K不再是常数
8、,所以上式不再适用。 如杂质浓度过大,会形成合金状态,更不符合分凝规律,一次区熔提纯,C0,设有一条长度为L的多晶硅棒,其截面积为1m2, 初始浓度为C0,以一长度为l 的熔区对此多晶硅棒进行区熔,在第一个熔区杂质含量为s0,L,L,熔区不断的向右移动,左侧的硅不断的冷凝,当熔区已通过的距离为x后,,C0,S,C0,熔区再移动dx的距离,S,熔区内杂质的变化量为: S= 熔入凝出 则:ds = C0 dx Cs dx = C0 dx K Cl dx = (C0 K Cl )dx = (C0 K s/l )dx,即: 积分得: 因为S0=C0 l,s=Cll=Cs l/K 代入上式,可得,一次区
9、熔提纯,一次区熔提纯后,锭条中的杂质浓度CS随距离X变化的分布规律,见下式:,C0原始杂质浓度,锭条为单位面积,长度为l,一次区熔提纯后,杂质沿晶体锭长的分布图,锭长L与熔区长度为1:10,一次区熔与正常凝固的比较,就一次提纯而言 正常凝固比一次区熔提纯的效果好。 熔区越宽,提纯效果越好 最后一个熔区属于正常凝固,不服从区熔规律。,多次区熔与极限分布,极限分布 经过多次区熔后,杂质分布状态将达到一个相对稳对且不再改变的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叫做极限分布或最终状态。,已区熔部分,凝固界面,熔化界面,在凝固界面,由于分凝作用,部分杂质将被排斥到熔区, 并向后携带。,K1,未区熔部分,熔区,在熔化界面,
10、由于锭料熔化又带入新的杂质,它们将从熔化界面向凝固界面运动,运动方向与分凝出来的杂质运动方向相反,称杂质倒流。使整个熔区的杂质浓度增加。,极限分布,在最初几次区熔时,由于尾部杂质浓度还不太大,熔化界面熔入的杂质量也比较少,杂质倒流的作用不明显,此时分凝占主导地位。杂质总的流向是从头部流到尾部,对材料起提纯作用。 多次区熔后,尾部的杂质越来越多,杂质倒流越来越严重,最终杂质分布达到平衡,出现极限分布状态。 规律: 影响杂质浓度极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杂质的分凝系数和熔区长度。 对不同K值的杂质,K1时,K值越小,杂质分布卓越头部杂质浓度越小,熔区长度越小,极限分布时CS越小。,影响区熔提纯的主要因素
11、,1、熔区长度 一次区熔时,由 CS=C01-(1-K)e-kx/L L大,CS 小,提纯的效果越好,由此考虑,熔区长度L越大越好。 极限分布的时,熔区长度越大,CS越大,提纯的效果越差,所以从极限分布的角度来看,L 小 较好。 实际区熔时,应取最初几次用大熔区,后几次则用小熔区的工艺条件。,影响区熔提纯的主要因素,熔区移动速度 根据BPS公式,熔区的移动速度越小,KeffK0,有利于杂质的分凝与提纯。但区熔速度过慢会降低生产效率。 反之,区熔速度越大,所次区熔用时少,但提纯效果由于Keff的增大而降低。 要想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的提纯材料,必须同时考虑区熔次数 n 与区熔速度 f ,使 n/
12、f 的比值最小。 即用尽可能少的区熔次数和尽量快的区熔速度来区熔,达到预期的效果。 经验公式 一般区熔时,可按f/D1的条件近似计算f,3. 区熔次数的选择 多次区熔后,锭中的杂质会达到极限分布,所以无限增加区熔次数是无效的。 一般情况下,不论K值的大小,达到极限分布的区熔次数不是很多,并且相差也不大。 可使用一个半经验公式,计算n值 n=(11.5)L/l 通常取L/l=10,计算出n最大为15,通常区熔次数取20左右。,4.质量输运,质量输运或质量迁移:区熔时,物质会从一端缓慢地移向另一端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物质熔化前后材料密度变化,对某一物质,区熔时其质量输运的多少和输运的方向取决于熔
13、化密度变化的大小与符号。 熔化时体积缩小,输运的方向与区熔的方向一致,例如锗、硅; 熔化时体积增大,输运的方向与区熔的方向相反。 质量输运的结果,会使水平区熔的材料锭纵向截面变成锥形,甚至引起材料外溢,造成浪费。,质量迁移1、熔化时体积缩小,输运的方向与区熔的方向一致,第一段,刚开始区熔,熔化时A熔区体积缩小,设锭材高为1,熔化时体积缩小后高为x,x,xy1,第二段,熔化时第二个熔区B体积缩小,第一个熔区冷凝,由于A是从左到右局部冷凝,而且B熔区也开始熔化,所以A冷凝后的高度略增加,而且从左到右缓慢上升,A,A,B,如果熔区不移动,则A熔区冷凝后还会增加体积恢复原样,但由于熔区的移动,不断有材
14、料熔化而造成体积缩小,即使先凝固的部分体积略有增加,也必需与熔化的部分保持一个平面,而不可能凭空拨高,所以凝固区从左到右高度增加,但不会到原来的高度。,y,质量迁移 1、熔化时体积增加,输运的方向与区熔的方向相反,第一段,刚开始区熔,熔化时A熔区体积增加,设锭材高为1,熔化时体积增加后高为x,x,1yx,第二段,熔化时第二个熔区B体积增加,第一个熔区冷凝,由于A是从左到右局部冷凝,而且B熔区也开始熔化,所以A冷凝后的高度略降低,与后熔化的部分保持一个平面而且从左到右缓慢下降,A,A,B,如果熔区不移动,则A熔区冷凝后还会减小体积恢复原样,但由于熔区的移动,不断有材料熔化而造成体积增加,即使先凝
15、固的部分体积略有减小,也必需与后熔化的部分保持一个平面,而不可能凭空降低,所以凝固区从左到右高度降低,但不会到减小到1。,y,质量输运的解决办法,为避免质量输运现象的产生,在水平区熔时,将锭料容器倾斜一个角度,用重力作用消除质量输运效应。 倾斜角为:,H0为锭的原始高度,l为熔区长度; 为材料的固态密度S与材料的液相密度L的比值,我国人工晶体生长设备的发展,(一)半导体硅材料生长设备 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物理所林兰英院士的亲自指导下,北京机械学院工厂(西安理工大学工厂的前身)的技术人员与半导体物理所的技术人员共同研制 出了我国第一台人工晶体生长设备TDK-36型单晶炉,并且成功拉制出
16、了我国第一根无位错的硅单晶,单晶质量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TDK -36型单晶炉荣获国家级新产品奖。TDK-36型单晶炉投料量只有1kg,拉制单晶直径35mm。 1973年开发了TDR-40型单晶炉,投料量 3kg,单晶直径50mm。 1978年,开发了TDR-50型单晶炉,投料量12kg,拉制单晶直径75mm。,我国人工晶体生长设备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半导体材料工业迅速发展,国内半导体材料制造厂家大量引进美国KAYEX-CG3000型软轴提拉单晶炉。 为满足我国半导体 材料工业不断发展的需要,1988年西安理工大学工厂承担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研制成功了TDR-62系列
17、软轴单晶炉,投料量增至30kg,拉制单晶直径125mm。 80年代我国区熔硅单晶的发展非常快,特别是3-4寸区熔硅单晶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1989年TDL-FZ35型区熔炉研制成功,用以生产功率器件所需34寸的高质量硅单晶。该设备设置有晶体夹持机构,以保证稳定生长3-4寸单晶。该设备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仍是国内3-4寸区熔硅单晶的主要生长设备。 为了满足市场对6-8寸的需求,1996年开发生产了TDR-80型直拉硅单晶炉,TDK-36型单晶炉,TDK-40型单晶炉,我国第一台单晶炉:国家工业新产品二等奖 1964年5月,TDK-40型单晶炉:陕西省高等院校重大科研成果奖 19
18、77年8月,TDR-50型软轴单晶炉: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4年4月,TDR-60型单晶炉:电子部优秀科技成果奖 1982年12月,TDL-FZ35型区熔单晶炉:陕西省高教二等奖 1993年9月,TDL-FZ50型区熔炉,TDR-80型单晶炉:国家经贸委认定1998年度国家级新产品 1998年9月,TDR-62CP型单晶炉:机械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4年12月,西安理工大学晶体生长设备研究所历年来单晶炉获科技进步奖项目:(1)我国第一台TDK-36型单晶炉:“国家工业新产品二等奖” 1964年5月(2)TDK-40型单晶炉:“陕西省高等院校重大科研成果奖” 1977年8月 “陕西省科研成果优异奖” 19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档案销毁管理办法
- 施工现场安全信息化2025年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报告
- 公办机构收费管理办法
- 乌鲁木齐名宿管理办法
- 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办法
- 仪器购置统筹管理办法
- 保险工作人员管理办法
- 企业捐赠冠名管理办法
- 云端文件储存管理办法
- 临床护理标识管理办法
- 公司乒乓球、台球比赛策划
- 【浅析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综述6100字】
-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单词表默写纸
- 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PPT全套完整课件
- 新华书店读者问卷调查表
- JJG 315-1983直流数字电压表
- GB/T 15088-2009道路车辆牵引销强度试验
- 熠搜家庭户用光伏电站推介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课件
- 高中区域地理:极地地区南极、北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