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麻醉科十大工作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 1 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的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能否 正常运行。 2 病人入室后、实施麻醉前、病人出室前,应与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师共同核对病人姓名、 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 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的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 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 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6 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手术医师, 共同研究,积
2、极处理。必要时,应与患者家属沟通。 7 认真及时地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5min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 要时给予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分析等监测,每30min记录一次。若病情不稳定,应反复监测并记录。术中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的用药、输血输液量、体液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8 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标准,不达标准,不离病人。全麻及危重病人,须待病情许可后 由麻醉者或恢复室医师护送病人回病房,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9 麻醉中使用过的药品空瓶,均应保留至病人送出手术室为止。 10 术毕应写麻醉后医嘱并按规定写好麻醉分析小结二、术前会诊、讨论制度 1
3、 麻醉前一天由专人或实施麻醉者到病房访视病人。 2 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的体检。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应向手术医师建议或补充实验 室检查或特殊检查项目,并商讨最佳手术时机。 3 估计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进行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简称 asa)评级;选定麻醉方法和麻醉前用药;开具麻醉前医嘱。 4 向病人介绍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必须注意与配合的事项,解除病人思想顾虑,使之增强 信心。 5 向病人或病人监护人介绍病情和与麻醉有关的情况,填写麻醉知情同意书,并办理患者 本人(或患者委托人)、监护人签字手续。 6 认真填写术前会诊单。 7
4、 手术当天早会由会诊者向全科报告会诊情况,决定麻醉方法,遇有疑难危重病人,应重 点进行讨论,制订合适的麻醉实施方案,对麻醉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对策。 8 麻醉前讨论应在麻醉科医师主持下认真进行,必要时向门诊部负责人汇报备案,载入病 程录内并通知经管医师。三、术后访视制度 1 一般应在术后24h内对麻醉后病人进行首次随访,特殊病人特殊情况随时加强随访,以 了解麻醉后医嘱执行、有关麻醉并发症等情况。 2 将随访结果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必要时在病程录上记述。 3 遇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应会同经治医师共同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随访至情况好转。 4 对出现严重的麻醉并发症,必须在科内进行讨论
5、,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吸取教训,并 向门诊部负责人报告。 5 若发生麻醉意外、事故、差错应按医疗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四、交接班制度 1 值班人员必须遵守“接班不到,当班不走”的原则,特别是危重病人正处于危险中,不 应进行交班,应协同处理,直至病情稳定。 2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工作及时准确有序地进行。 3 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0分钟到科室进行当面交接班;在接班者未明确交 班事项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不允许转换交班方式或电话交班。 4 交接事项包括病人情况、麻醉经过、特殊用药、监测数据、输血输液量、抢救气管插管 用品和其他麻醉器械的功能、管理药品等内容。 5
6、接班者如发现病人病情、治疗过程、器械药品交待不清等问题,应立即查问直至明确。 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因交接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五、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1 对疑难危重病例,应由麻醉科医师组织全科进行讨论。由负责医师介绍病情,提出麻醉 方案和并发症或意外的防范措施,经全科讨论加以确定。 2 对讨论情况应作详细记录。 3 麻醉科医师应参加手术科室组织的术前讨论会,从麻醉学科角度,提出麻醉意见并作详 细记录,同时向门诊部负责人汇报。 4 对危重病人(包括术中病情恶变者),应组织术后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理 论和技术水平。六、安全防范制度 1 经常开展医
7、疗安全教育,不断加强麻醉科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2 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实施情况并进行奖罚。 3 充分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不论施行何种麻醉都必须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四 落实。熟悉急救用品的位置,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等应急技能和心肺脑复苏技术。 4 凡遇危重疑难病人,麻醉科医师、门诊部负责人均要亲临第一线,负责医师要密切观察 病情并随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严格查对制度,熟悉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用药需两人核对药名、浓度、剂 量。熟练掌握麻醉机、呼吸机及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和具备正确判断伪差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6 使用易燃易爆麻醉药品时,严防起
8、火爆炸。室内各种气体钢瓶要有醒目标记,用后空瓶 应移出手术间并挂牌表明。接触病人的电器设备应严防漏电。 7 疼痛治疗和术手镇痛是新开展的技术,应加强管理。要有相应的质量和安全保证制度, 不断总结经验,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8 凡发生重大麻醉事故,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执行,并在24小时内报告所 属市(地)级麻醉质控中心,一周内书面报告省麻醉质控中心。七、业务学习制度 1 平时以自学为主。每月定期进行小范围讲课一次,、作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主讲 人、参加人员名单和主要内容等,并定期考核。 2 使用新技术、新药品时,应首先通过有关部门认可,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并认真组织学 习,包括其药
9、理、适应症、使用方法、副作用、并发症与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等,同时要有书面材料。 3 对疑难危重病例和发生麻醉意外、麻醉并发症的病例,应事后认真组织讨论,提高专业 技术水平。 4 订阅国内外麻醉专业杂志,对相关学科杂志也应关注。 5 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岗位培训、继续教学、参观学习、进修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6 根据职称不同,要求每年撰写不同数量的论文。八、药品管理制度 1 麻醉过程中消耗的药品,应于麻醉结束当日,由麻醉科医师书写处方,专人领取或进入 电脑统一管理。 2 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应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杜绝差错、严防丢失。 3 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如哌替啶、吗啡、芬太尼等实行
10、“六专”(专人、专柜、 专锁、专册、专处方、专交班)管理,班班清点交接。其中,专册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用量、用法、残药处理等。 4 抢救用药品要定量并按规定地点和顺序放置,保证供应,并应及时补充消耗药品和清理 过期失效药品。 5 药品一律不准出借。九、仪器、设备保管制度 1 贵重仪器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严格按规程操作。操作人员须经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后方可操作。违章操作和损坏机器,应按门诊部赔偿规定负责赔偿;对造成病人痛苦或并发症意外者,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 平时要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发现故障后,应立即报告仪器保管负责人和麻醉科 医师,并填写报修单,提出维修
11、,以保证正常使用。 3 建立贵重仪器档案,加强管理,登记包括购买时间、价格、验收报告、启用时间、使用 说明书、维修记录等内容。 4 定期请设备科维修保养,包括内部清洁除尘,性能检测、仪表数据校准、易损件定期更 换、电器安全监测等。 5 计量设备要定期鉴定,并将鉴定结论粘贴在设备的明显位置。十、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 应指定专人负责麻醉用具的请领、保管。在每个病人进行麻醉操作前后,麻醉者进行手消毒。入手术室前应按规定着装。 (一) 麻醉机、回路、抽吸设备等处理: 1 每个病人麻醉结束后,所有废弃的物件如吸痰管、气管导管、牙垫、螺纹管等一次性用 品,都应按门诊感染质控管理要求放在手术室指定的地方统一处理;重复使用的物品,如呼吸囊、双腔导管,应用流水冲洗以环氧乙烷进行消毒。 2 所有重复使用的金属器具都应进行高压灭菌消毒。 3 咽喉镜在每次使用后,都须用水及消毒液冲洗,并用酒精擦净。遇有传染病者,必须用 消毒水浸泡。再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同时检查咽喉镜电源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4 麻醉结束后,应清洁麻醉机、手推车、监护仪等。 (二) 椎管内及局部阻滞麻醉的设施处理: 1 使用一次性穿刺包,应在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包装完整性及消毒标志,不合格者应更换。 2 一次性穿刺包内的硬膜外导管、连接器、注射器等,使用后应废弃。 (三) 药物及液体: 1 麻醉科使用的药物大多是单剂量,一个病人未用完的药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班组劳务分包合同范本2025年
- 2025年度涉密供应商保密协议标准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车维修保养服务合同规范
- 2025年电力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合同
- 2025版浮雕艺术品施工及运输合同
- 2025版企业办公楼用花木租赁与美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多人转一人变更及综合保障服务协议
- 2025版新能源汽车采购合同汇编
- 2025版进口货物国际铁路运输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养护合同模板
- 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课件
- 借贷合同不服管辖权异议被驳回上诉状
- 口腔咨询培训课件
- ROHS-2.0培训教材资料
- 佳能mg2580使用演示操作方法h
- DB4409T38-2023奇楠沉香栽培技术规程
-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教育集团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常州关于成立光电测量仪器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 出境水果果园注册记录考核记录表格
- 新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DB61T1730-2023公路路面煤矸石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