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时间:1895年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 实验。 发现: E.Overton的推测:,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1、对生物膜组分的探索脂质,资料1,细胞膜的通透性实验,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生物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分解蛋白的酶分解 .,资料2:,推论2:组成生物膜的物质中有脂质和蛋白质,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实验证据,小资料,磷脂是组成细胞的主
2、要脂质,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 它有一个亲水磷酸“头”部,和一个疏水的脂肪酸的“尾”部。,亲水“头部”,疏水“尾部”,推想一: 利用你的知识推理,提出磷脂分子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单层分子排布的方式,并用画图来表示。,资料3,磷脂分子可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展开为一层,推想二: 利用你的知识推理想象,提出磷脂分子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单分子排布后被搅动,在水中(水面以下)形成的相对稳定排布的方式,并用画图来表达。,推想三: 。,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环境存在,同学们尝试着大胆的推测和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可能是怎样排布的呢?,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
3、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实验证据,结论: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实验证据,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实验证据,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实验证据,1959年,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获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
4、,显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2、对生物膜架构的探索脂质和蛋白质的排布方式,资料4,罗伯特森提出静止模型的观点,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单位膜),三明治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蛋白质分子为单层片状,两侧的蛋白质分子不相同。生物膜为静态的统一结构。,单位膜静止模型无法解释的现象,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刚性结构,这显然与膜 功能的多样性相矛盾。,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资料5,时间:,资料6,1970年,Larry Frye等,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
5、杂交细胞一半发红光、另一半发绿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染料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结论:,人物:,实验:,时间:1972年 人物:桑格和 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桑格和尼克森在继承中创新提出流动镶嵌模型,1、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2、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3、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4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结构特点),,问题: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如何排布的? 细胞膜的结
6、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磷脂(膜脂)的运动有多种形式:,1、侧向扩散; 2、旋转运动; 3、摆动运动; 4、伸缩运动; 5、翻转运动; 6、旋转异构,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蛋白质也可以运动,致使细胞膜具有结构特点是:流动性;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致使细胞膜具有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糖蛋白,细胞膜上的糖 分布在细胞膜外表,主要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细胞膜外侧许多糖蛋白组成的一层结构叫做糖被。 糖被:具有保护和润滑、与细胞识别、细胞间信息传递等密切 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糖脂。,磷脂内外两层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呈现了膜的不对称性; 糖类在细胞
7、膜中的分布很少,并且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膜的外表面,也呈现了膜的不对称性.,因此,根据糖蛋白的分布,可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膜的不对称性,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膜是由 组成的; 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 和 组成; 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 三层结构; 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 ; 1972年,桑格和 提出了 。,脂质,脂质,蛋白质,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流动性,尼克森,流动镶嵌模型,小结,1、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
8、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 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课堂练习,2.下列哪一种膜结构能通过生物大分子( ),A 细胞膜 B 核膜 C 线粒体膜 C 叶绿体膜,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叶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层数是( ) A 6 B 8 C 10 D 12,4、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 糖蛋白 B 磷脂 C 脂肪 D 核酸,5、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
9、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主动运输 D 选择透过性,6、下列物质中,不能横穿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是( ) A 维生素D和性激素 B 水和尿素 C 氨基酸和葡萄糖 D 酶和胰岛素,7.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 A.是选择透过性膜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8.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有重要的功能。下列生物结构中,糖蛋白含量可能最多的是 A.类囊体的膜 B.线粒体的膜 C.细胞膜 D.内质网膜 9.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 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A B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C D 静止的 流动的,10.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A、1985年科学家在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后勤保障与后勤设施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信用担保借款合同
- 2025版河南企业员工加班费支付与调休合同
- 2025年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春节复工企业项目进度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IT系统集成与外包服务保密协议
- 2025版水利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集锦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法人授权委托合同签订协议书
- 2025版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融资合同附件
- ERP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新生儿二月闹课件
- 中医腰痛病针灸治疗
- 天然气制氢方案
- 高考自招题库-卓越联盟历年自主招生真题及模拟题
- 中医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与预防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 巡视巡察基本知识讲座
- 《聚氨酯生产工艺》课件
- 《某基金路演材料》课件
-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 西方翻译理论概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