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教学课件:第9章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_第1页
精神病学教学课件:第9章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_第2页
精神病学教学课件:第9章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_第3页
精神病学教学课件:第9章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_第4页
精神病学教学课件:第9章 神经症性与分离性障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经症与解离性障碍,王,神经症,神经病,精神病,神经症,人格障碍,你怎么看?神经症?疯了。疯子!你知道多少?现代人的文明病,轻度精神疾病,以及100人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都可能有这种疾病,如大脑神经衰弱、失眠、神经障碍、肾虚、神经过敏、焦虑、易怒、心悸、胸闷、头晕、手脚麻木、失眠、呼吸困难、头痛、抑郁、焦虑、焦虑、内科和泌尿外科医生、购物脑科医生?在第一节中,神经症又被称为神经官能症和精神官能症。它是一组以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或神经衰弱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共同特征:疾病的发作往往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患病前,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症状没有相应的有机基础;社会功能相对完整;一般来说

2、,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症状;良好的自我认识和治疗需求;病程大多会延长。神经症的人格特征、思维定势倾向、评价缺陷倾向、情绪焦虑倾向和行为逃避倾向。分类和归属,ICD-10 DSM- CCMD-3争议:1。放弃神经症的概念;2.亚型(如躯体形式障碍)、神经症在三种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系统中的比例,CCMD-3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ICD-10 F40-F49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DSM-IV神经症可分为:1。焦虑症,包括恐怖症、强迫症、恐慌症、焦虑症。2.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转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等。3.分离障碍;流行病学资料,国内:2

3、人左右,国外:5人左右,中年,女性,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家庭不和谐,患病率较高;4.神经症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一般来说,在临床实践中,神经症的诊断仍主要以症状为依据,这是结合临床经验做出的。不同的亚型有自己的诊断标准。无论是哪一种亚型,都必须符合神经症的一般标准。附件是CCMD-3关于神经症的一般标准。注意:各种神经症症状或其组合可在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及脑器质性疾病中发现,称为神经症样综合征。症状标准至少有以下一项:恐惧;强迫症状;恐慌症发作;焦虑;躯体症状;躯体化症状;疑病症;神经衰弱的症状【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他们积极寻求治疗。【病程标准】符

4、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由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性物质引起的精神障碍以及各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和情绪障碍。(2)鉴别诊断1。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主要区别点:生物学原因(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器质性自然常有意识障碍、智力障碍等。精神病的症状。精神分裂症的辨证要点:SCH特异性症状:懒惰、孤独、幻觉、妄想等。自知之明缺失或不完整。强迫症症状,我不觉得痛。3.压力相关疾病。5.治疗的原则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1)心理治疗(2)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促进脑代谢的药物,甚至抗精神病药物通常用于药物治疗。第二节恐惧,(一)恐惧的概念,恐

5、怖症(恐怖症),又称恐怖症,恐惧神经症,是一种以对特定对象、活动和情境的过度和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的神经症,这种恐惧难以控制并产生回避行为。患病率:中国为0.59(82)。外国11.1(男性)15.5(女性),2。广场恐怖症患病率为6.7%,社交恐怖症患病率为13.3%,特殊恐怖症患病率为11.3%,女性和男性患病率为3。病因1。遗传因素2。生化研究3。心理社会因素。临床表现。明显的恐惧和强烈的焦虑反应。社交恐惧症的对象是社交场所和人际交往。3.简单的恐惧症也被称为物体恐惧。恐惧的对象:动物、血液、刀片等。(3)诊断;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满足以下几点:强烈的恐惧体验与实际的危险不相称;发

6、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障碍的症状;有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我知道恐惧是过分的和不必要的,但我无法控制一个多月的病程。(4)鉴别诊断1。焦虑症的区别点在于特定对象或情境引起的恐怖症的焦虑,它是情境性和突发性的,具有回避反应;焦虑症通常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会持续存在。2.强迫症3。颞叶癫痫。(5)治疗。1.心理治疗。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2.药物疗法。抗焦虑药:抗抑郁药:塞莱斯特等。(1)概念:焦虑,也称为焦虑性神经症,其特征是广泛持续的焦虑或反复出现的恐慌,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障碍,这不是由实际威胁引起的,紧张和恐慌的程度与现实不相称。临床上,它分为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发作。在中国

7、(82岁),患病率为1.48,占神经症的13.5%。国外:3-7%的人口患有焦虑症。病因机制:遗传(惊恐障碍)、生化神经递质、5-羟色胺、心理因素;第四,临床表现上,广泛性焦虑以缓慢发作、频繁或持续焦虑为主要临床阶段。心理焦虑:过度的心理焦虑是焦虑症状的核心。躯体焦虑:表现为自主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和各种躯体症状。出汗、心跳、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震颤;局部不适和胸闷。觉醒增强:过度警觉,对外界刺激敏感,容易产生跳跃反应,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入睡,易怒和过敏。其他症状,四、临床表现,惊恐障碍突然发作,不可预知,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具体情况。强烈的恐惧、焦虑、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以及经常痛苦的经

8、历,如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感觉失控。突然发作,高峰迅速,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回忆。在间歇期,除了害怕复发外,没有明显的症状。一个月内发作3次以上,或第一次发作后对复发的恐惧持续一个月。(3)诊断,临床诊断要点:CCMD-3症状标准,社会标准,病程标准,排除标准,(4)鉴别诊断,1。身体疾病引起的焦虑。药物(中枢兴奋剂、激素等)引起的焦虑。),3 .精神疾病引起的焦虑。注意:询问不同的焦虑原因是正确区分的基础。焦虑症的鉴别诊断,(5)治疗,1 .心理治疗,1。健康教育。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药物治疗,1。苯二氮卓类,2。抗抑郁药多塞平和庆祝,3。其他:普萘洛尔,4。强迫症的概念强迫症,又

9、称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特征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有强迫症症状的神经官能症。有些想法、意图或行为,患者知道是不合理的,无法控制和摆脱,并感到非常苦恼。特点:自觉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之间的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想法和冲动来自他们自己,但他们违背了自己的意愿,需要抵抗但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症状的异常,但无法摆脱它;中国的患病率为0.3,国外为0.5。终生患病率为2-2.4%。预后:部分患者可在一年内缓解。那些病了一年以上的人通常有一个波动的病程,可以长达几年;有严重症状或强迫人格和持续生活事件的患者预后不良。病因病机、遗传生化

10、、5-羟色胺脑病理、心理人格特征、额叶基底节回路,(2)临床表现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强迫意图和强迫行为。1.强迫概念,强迫怀疑,强迫记忆,强迫疲惫,强迫对立思维,2。强迫意图。强迫行为、强迫清洗、强迫计数、强迫仪式行为,常伴有抑郁、焦虑等症状,(3)诊断要点:重复出现某些强迫概念、意图和行为;知道这是不必要的,无法控制自己;良好的自知之明,渴望就医;焦虑和恐惧驱使他采取对策,但他无法摆脱它们。(4)鉴别诊断1。精神分裂症的特点是:患者往往不会因强迫症症状而感到疼痛;没有主动抑制或摆脱的欲望;症状是多么荒谬和怪异;没有自知之明;无治疗要求;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2.抑郁症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1、5)治疗1。心理疗法支持心理疗法:行为疗法:脱敏疗法、厌恶疗法等。2.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氯丙咪嗪、百忧解等。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长期担心或相信各种身体症状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由于这些症状,病人反复寻求医学检查,各种医学检查都是阴性的,医生反复解释或保证没有身体疾病,这不能消除他们的疑虑。第5节躯体形式障碍,常伴有焦虑或抑郁。虽然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以及人格倾向密切相关,但患者往往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男性和女性都有这种紊乱,这是一个长期的和波动的过程。包括躯体化障碍、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自主神经障碍、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等。(1)病因和发病机制,

12、1)人格基础2)社会心理因素3)遗传因素4)神经心理因素,2)常见的躯体形式障碍1)躯体障碍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呼吸和循环系统症状:胸闷、气短、心悸等。皮肤异常感觉: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等。疼痛:胸痛、背痛、关节痛、排尿痛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尿频痛经、月经不调等。转化症状:吞咽困难、失音、失明、耳聋等。通常伴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1)躯体化障碍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其主要特征是各种各样的、反复的和经常变化的身体不适症状。症状可以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都不能证明友谊。任何器质性疾病都足以解释其身体症状;它经常导致重复医疗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

13、碍。他们中的大多数在30岁之前就开始了,而且大多数是女性,疗程超过2年。2)诊断、3)躯体疾病、抑郁症和疑病症的鉴别诊断、4)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光谱疗法、按摩疗法等。2。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如果病程超过半年,但短于2年;临床表现与躯体化障碍相似,但不够典型。1)这一概念,也称为疑病性神经症,是指患者持续的优越感,其特征是担心或相信严重的身体疾病。通常由谢安陪同3.疑病症,也称为疑病性神经症,其特征是患者对严重的身体疾病的持续的优越感。通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其中大部分是慢性和波动性的。临床表现、过度担心身体健康或疾病、对常见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的可疑解释、重复医疗、重复检查和阴性结果以及医

14、生的合理解释都不能消除其疑虑,从而导致焦虑和抑郁,并延长病程;3)诊断过程标准:已至少3个月。4)鉴别诊断5)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4)躯体自主神经障碍1)概念这种障碍主要表现为由自主神经支持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胃肠和呼吸系统)的躯体障碍引起的神经官能症样综合征。4。临床表现:(4)躯体疼痛障碍持续、剧烈的疼痛不能用生理过程或生理障碍来合理解释。患者经常感到疼痛,社会功能障碍、情感冲突或心理问题直接导致疼痛的发生。高峰年龄为30-50岁,这在女性中更为常见,且病程延长并持续6个月以上。第六节神经衰弱,(1)概念:指大脑由于长期疲劳而产生的主要症状是精神兴奋和精神疲劳,经常伴有情绪困扰和易怒,以及

15、睡眠障碍、头痛、各种身体不适等症状。总患病率:13.03,占内科门诊的10%。(2)病因: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和素质因素。1、工作、学习负担太重,睡眠不足。2.负面情绪。3.个人特征。(3)临床表现。精神兴奋和疲劳。焦虑、紧张和易怒等情绪症状。身体不适,(4)诊断诊断原则:1 .开始时有心理因素;2.临床症状;3.当你感兴趣时,疲劳会减少,休息后你的工作或学习能力会提高;4.疾病过程中的反复波动和延迟;5.没有相应的身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5)鉴别诊断:1)心境恶劣;2)焦虑;3)慢性疲劳综合征,持续或反复疲劳,卧床休息不能缓解;日常活动减少了50%以上,伴随着许多身体症状;(7)治疗原则:以

16、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1.心理疗法支持心理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和放松疗法。2.药物治疗:它具有药理和心理作用。(1)抗焦虑药短期效果好,但长期使用疗效差,易产生依赖性。(2)中医,第7节分离障碍,1。概念分离障碍(癔症),也称为癔症或癔症,由于明显的精神因素而突然发作,伴有感觉、运动和自主功能障碍或短期精神异常,提示其可引起其发作,但也可使其症状消失,并有反复发作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分离症状和转化症状。二、病因机制(1)人格特征1。高度情绪化,反应清晰而强烈;2.这是暗示性的;3.以自我为中心,善于表扬,不善于批评;充满幻想,生动的幻想。(2)机制,(3)临床表现,(1)分离障碍,也称为癔病性精神障碍1,情绪爆发2,癔病性朦胧状态3,癔病性漫游4,癔病性假性痴呆:(1)儿童性痴呆(2)甘塞尔综合征:(2)转换障碍(1),感觉障碍(2),癔病性失明(3),癔病性耳聋(4),癔病性惊厥(5),癔病性瘫痪(3),流行性癔病(4),病程和预后,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初次就诊的病人恢复得很快。转移性症状病程长,复发少。解离症状发作时间短,但容易复发。如果病程超过一年,需要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