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第1页
2009年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第2页
2009年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第3页
2009年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第4页
2009年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瓦渡乡近四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为了全面推进瓦渡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区委、区政府发展思路的指导下,瓦渡乡从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依靠新农村驻村指导员,每月对新农村进行总结工作一、基本情况瓦渡乡位于隆阳区的东南部,怒山山脉末端的澜沧江西岸,东隔永平县和河眺望,南接丙麻乡,西接河图、汉庄镇,北接水寨、金鸡乡,南北22公里,东西约20公里,国土面积227平方公里。瓦渡乡以乡政府驻扎地瓦渡命名,距市区38公里。 2006年底,全乡有10个村民委员会、109个自然村、149个村民小组、241

2、22人。 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核桃、蚕桑、茶叶、芥末等,粮食作物以包谷、小绿豆、啤酒大麦为主,畜牧业以牛、猪、羊为主。 瓦渡水库南北各有大量石灰石林立,引人注目。 全乡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展望率46%。 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9001040毫米,无霜期235天,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盛产茶叶、胡桃、柿子、花椒及各种中药,特产蕨类、鸡、树毛、刺五加、白花、枸杞菜、鸡足香、苦圈菜等绿色环保野生保健食品。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6元,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人口控制在25000万人以内,自然增长率在7 %以内,人均教育年限达到9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

3、设进一步加强,和谐瓦渡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结构。二、保障措施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副书记为副组长、乡直各机关为成员的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小组。 06年新农村建设以来,瓦渡乡坚持“尽力而为”的工作原则,研制、大胆实践新农村建设订划,发展特色产业和亮化工程。三、四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2006年至2007年(下寨)新农村试点建设的基本情况道路硬化1081米3243 m2; 41户家庭硬化1230m2; 20户墙油漆4000 m2; 16户入户道路320m2; 二十七户人畜分离。 建设完成5个产业发展支持项目: 250亩高产包谷模板19只猪母本改良2只家畜冷冻精改

4、良新建69平方米小蚕共育室1间26家20平方米以上大蚕房。 成立红白理事会,完善遗风遗俗,改善乡风文明。 建立“一事一议”制度,设立相应组织,民主协商村内各项事务。 新设法治宣传栏、政务公开栏、新农村宣传栏,选拔五星文明家,建设下寨自然村文化游廊等。 本项目总投资72.5万元,其中区级补助20.5万元,乡镇10万元,农家筹措42万元。(二) 2008年平场子村委员会石门坎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发展200亩高产包谷模板的建筑20?大蚕房29间入村干线道路水泥路面硬化2条708米2米宽的入户矮路56户560米人畜分离42户院场硬化45户墙涂抹48户9600; 村务、政务公开栏、科技宣传栏、十星

5、文明家。 项目总投资43.06万元,其中区级补助20万元,乡镇10万元,群众筹措13.06万元。(2008年全村推广项目实施点建设情况我乡于2008年启动了推进扶贫村整体项目建设的两个重点,为荒田村委员会上寨二组和荒田集团,项目收益72户349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村内道路硬化2条550米支结构挡墙82米2米宽的入户矮路355米卫生厕所56个672; 卫生圈46个552; 8m3上流式上浮罩沼气池46口节能炉33眼壁涂抹60户12000; 人畜分离60户医院硬化53户2650; 开展了两期100人种核桃的有一块工程标志碑的劳务输出和农村实用技术训练。 项目总投资93.16万元,其中区级补助3

6、0万元的部门整合1万元信用资金30万元;群众投资工人32.16万元。(四) 2008年市级新农村试点建设(下寨)建设情况我乡村寨2008年的新农村建设内容是对下寨5个村民小组99户种桑户进行361.33亩桑树补肥,建设3亩塑料大棚蔬菜项目,推进新技术、科技兴农硬化试验村道路162米墙文化建设,实施“十星文明家”的项目建设资金5万元由上级补助。(五)新农村试点产业发展情况石门坎自然村2008年种植烤烟129.5亩产值18.76万元蚕桑30亩产值1.4万元核桃200亩,现核桃种植不含水果高产包谷200亩产值16万元畜牧业年产值22万元。(2008年非试行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我乡平场子村委员会清水沟自然

7、村、券桥河自然村大众新农村建设积极性高,未能赢得项目的,村民自己组织投资开展新农村建设。 现在清水沟自然村建设了4.6公里的村内主道路券桥河自然村建设了4.5公里的村内主道路,两条道路的扩张使村容村的面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2009年省级重点建设村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内容为15户危房改造和硬化长400米、宽3米的通村道路。 省级补助15万元,其中7.5万元用于危房改造(每15户补助5000元),7.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危险室改造项目自筹资金按1:1配备,项目总投资22.5万元(八)辅导员工作开展情况;根据省、市、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乡立即派遣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在我乡10个村的辅导员合订4

8、0人,其中市级单位下派3人、区级单位下派12人、乡镇下派25人。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高,新农村建设中主体意识不强二是群众经济来源单一,资金投入困难三是乡级财政困难,资金不足四是村落群体间、农户间贫富差距较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引起建设进度差异,有些困难的群众难以完成自己实施的项目。五、下一项工作的安排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极力建设我乡埕口村委员会阿田寨集团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利用“胡桃王”的名声建设该集团优质泡沫胡桃、优质栗子品牌,眺望澜沧江,近观“胡桃王”新旅游景点二是新农村建设与蚕桑产业相结合,极力建设我乡平场子村委员会周

9、家集团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设这个集团作为产业示范自然村。三是加大安和古集建设,加强古集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安和老街综合整治开发,作为2010年2015年的重点工作。四、抓好“三个项目”,抓好“班子项目”,建设务实、团结、合作、勤奋、活力“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职业工程” 抓好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的“保障工程”,引导蚕桑、烤烟、核桃、茶叶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村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五、继续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努力使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六是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切实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七是有组织地教育培训农民的修订计划,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八、不断创新工作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