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三 物质的比热容名师教案1 苏科版_第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三 物质的比热容名师教案1 苏科版_第2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三 物质的比热容名师教案1 苏科版_第3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三 物质的比热容名师教案1 苏科版_第4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三 物质的比热容名师教案1 苏科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3、物质的比热教育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热的概念(2)了解比热的概念,了解常见物质的比热大小,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3)尝试用比热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2 .过程和方法目标:(1)经过实验的探究过程,学习知觉科学归纳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3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和强化关系到实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2)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互相合作、友好相处的健康精神。设定修订构想1、科学探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本课程还使学生体验科研的全过程,进一步理解科研的重要特点,全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研究活动的过程要求。 本课程的

2、修订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究,而教师则是课堂活动中的组织者和探究者。2、重视与实际的联系,在生活和实验中探索知识,本节创立的情况是“白天海边的沙子很热,海水冷的傍晚海边的沙子变冷了,海水暖”的情况来源于生活。 解决问题后再回到生活中,让学生解决“三峡水库建设对小气候的影响”和“海陆风的原因”,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育资源1、学生的生活体验(类似于“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同”的很多事例)。2 .实验研究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砂、温度校正、搅拌棒、定时器等。3、网上“三峡库区气候受影响”等资料。4、苏科版9年级物理教材和辅助用书。5 .多媒体课

3、件。教育设施修订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发表评论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物体吸收热量的温度如何变化? 物体放热吗?2、提出实际情况:白天海边的沙子很热,海水冷的傍晚海边的沙子很冷,但是海水很暖和。 生活中有什么相似的现象?学生口答:吸热升温,散热降温。学生口答:夏天白天游泳池边的瓷砖在太阳照射下很热水比较合适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创造情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探索过程一、提出问题1 .教师指导学生提问:根据以上事例,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进行探究?2、教师提取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探讨的问题:为什么同时海水和沙子、瓷砖和水的温度不同?学生口答: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

4、同探索过程二、猜测和假设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的讨论、预想。2、教师板书学生的推测:砂的吸热升温和散热降温可能都比水快。3 .对学生的其他预想可以有选择地简化板书,组织讨论,启发思考。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学生的预想丰富,有可能脱离主题,也有可能出错,不要伤害学生的学习欲望。三、设定修订实验1 .要求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修订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2 .教师的说明: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则认为单位时间内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教师点菜、提问:如何提高砂和水的温度?如何比较砂和水哪一个的升温快? 几种比较方法(模拟物体的运动速度的比较方法)能注意沙和水的哪个条件相同进行实验吗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修

5、订的实验方案修订表格,投影部分学生修订的表格,引导学生评价、改善物质重量(公斤)上升200C所需的时间(s )上升400C所需的时间(s )沙水或者物质重量(公斤)上升4min的温度(0C )以8min上升的温度(0C )沙水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口答:用酒精灯加热。 在同一时间内,观察哪个温度上升了多少,同一温度上升时哪个需要加热的时间很短。 砂和水的质量相同。学生设计记录表格。学生调整实验方案,完善记录表。充分调整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修订方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在学生遇到困难的地方适当点单,防止教师做更多的事情,把探究性教育变成陈述性教育。探索过程四、进行实验和证据收集1、教

6、师点明:烧杯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实验中不断搅拌,注意烧杯和温度校正小组内同学不要合作记录相关数据。2 .教师巡视,给有困难的群体适当的分数。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向学生寻求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友好相处的心情。五、分析和结论1、组织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教师总结,教材显示: (1)沙子和水质相同,上升温度相同,沙子比水所需时间短,沙子比水吸收的热量多。 (2)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提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3 .指导学生阅读文本P42的“分析和结论”和P43的“一部分物质的比热”。4、教师总结、教材提示:(1)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上升(降低) 10C后吸收(释放)的热

7、量称为该物质的比热,简称为比热。(2)单位:焦点/(千克0C )、符号J/(kg0C )。(3)水的比热大;4.2103J/(kg0C )。(4)同种物质的比热相同,但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不同,因此比热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学生讨论、报告。学生读课文,总结知识要点。学生在充分讨论、互相补充的基础上由教师总结,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索过程六、交流与讨论教师问: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同时的温度不同?学生说:“海水和沙子受光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比沙子大,所以海水的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海水的降温也慢。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七、评价1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的“评价”,组织学生讨论。2、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海陆风的成因,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阅读、讨论、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