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史学名着.ppt_第1页
两部史学名着.ppt_第2页
两部史学名着.ppt_第3页
两部史学名着.ppt_第4页
两部史学名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两司马”,司马光,司马迁,第5课 两部史学名著,(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3)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屈原,司马迁,杜甫,让我们看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评价司马迁的?,1、司马迁编写史记的条件:,一、司马迁和史记,少年苦读,博览群书,打下良好的文化功底;,司马迁年十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后向当时著名文家孔安国和董仲舒学习。,二十岁开始漫游于江淮流域和中原一带,后又随汉武帝多次西巡巴蜀。,1、司马迁编写史记的条件:,一、司马迁和史记,少年苦读,博览群书,打

2、下良好的文化功底;,父亲的教育与影响,继承父职做史官;,其父司马谈,1、司马迁编写史记的条件:,一、司马迁和史记,少年苦读,博览群书,打下良好的文化功底;,父亲的教育与影响,继承父职做史官;,面对人生的巨大不幸,勇于承受挫折。,李陵事件 汉武帝时期(公元前99年),汉将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书替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于宫刑。,李陵,1、司马迁编写史记的条件:,一、司马迁和史记,少年苦读,博览群书,打下良好的文化功底;,父亲的教育与影响,继承父职做史官;,面对人生的巨大不幸,勇于承受挫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2、史记:,体例:,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分为

3、五部分: 本纪、表、书、世家、 列传。,纪传体,52万字,130卷,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由五个部分组成。,2、史记:,体例:,纪传体通史,12本纪,如:卷一五帝本纪 卷二夏本纪 卷六秦始皇本纪 卷七项羽本纪 卷八高祖本纪,10表,史记全书分为五部分: 本纪、表、书、世家、 列传。,如:卷十三 三代世表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 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卷二十二汉兴以来将相 名臣年表,指大事年表,2、史记:,体例:,纪传体通史,8书,如:卷二十三礼书 卷二十四乐书 卷二十五 律书 卷二十六 历书,30世家,如: 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 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卷四十八陈涉世家

4、,70列传,如: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 卷一百十五 朝鲜列传 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特点:,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人物活动。,指地位显赫的家族。,2、史记:,体例:,纪传体通史,内容:,P124,地位:,P124,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史记,汉书等二十三史,2、史记:,体例:,纪传体通史,内容:,P124,地位:,P124,价值:,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2、史记:,体例:,纪传体。,内容:,P124,地位:,P124,价值,史学价值;,2、史记:,体例:,纪

5、传体通史,内容:,P124,地位:,P124,价值:,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史学价值;,文学价值。,2、史记:,体例:,纪传体通史,内容:,P124,地位:,P124,价值:,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怒发冲冠。,四面楚歌。,卧薪尝胆。,司马光砸缸,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0191083)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史学双壁”?,史记 资治通鉴,二、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司马光修“地下室”,国家图书

6、馆藏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残卷,1、资治通鉴,体例:,编年体通史,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呢?,春秋,1、资治通鉴,体例:,编年体通史,特点:,以时间为中心,便于明白事件先后顺序和前后联系。,1.周纪,五卷。 2.秦纪,三卷 3.汉纪,六十卷。 4.魏纪,十卷: 5.晋纪,四十卷。 6.宋纪,十六卷。 7.齐纪,十卷。 8.梁纪,二十二卷。 9.陈纪,十卷:,1、资治通鉴,体例:,编年体通史,特点:,以时间为中心,便于明白事件先后顺序和前后联系。,周纪,五卷。,如:威烈王三年(壬午,公元前三九九年) 王子定奔晋。古催虢山崩,壅河。 威烈王四年(癸未,公元前三九八年) 催楚围郑。郑人杀其相驷子阳。

7、 威烈王五年(甲申,公元前三九七年) 日有食之。,比较两种史学体例(纪传体和编年体),纪传体,编年体,以人物为中心,便于记载人物活动。,以时间为中心,便于明白事件先后顺序和前后联系。,无法照顾时间顺序和事件联系,对人物生平、事件原委难以详尽、完善记述,特点,缺点,1、资治通鉴,体例:,编年体,内容:,共1362年的历史,P125,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公元前403公元959年,地位:,我国一部涵盖时间最长的编年体通史。,1、资治通鉴,体例:,编年体,内容:,P125,地位:,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价值:,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司马光主张“直书”,因此资治通鉴被称为“信史”。,1、资治通鉴,体例:,编年体,内容:,P125,地位:,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价值:,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资治通鉴几乎相伴毛泽东一生。毛泽东非常喜欢这部史书,先后共读了17遍!,1、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 因为它( ),A、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D、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D,练习:,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 ),A、司马迁,B、班固,C、司马光,D、孔子,3、下列史学著作论及当时的统治者的是( ),A、史记,B、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