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光的粒子性_第1页
17.2 光的粒子性_第2页
17.2 光的粒子性_第3页
17.2 光的粒子性_第4页
17.2 光的粒子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2 光的粒子性,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重庆市忠县中学校 高二物理教研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 过程与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重点难点】 1、重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2、难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T/年,波动性,粒子性,1801,托马斯杨 双缝干涉 实验,1814,

2、菲涅耳 衍射实验,赫兹 电磁波实验,赫兹 发现光电效应,牛顿微粒说占主导地位,波动说 渐成真理,.,问题1: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用弧光灯照射擦得很亮的锌板,(注意用导线与不带电的验电器相连),使验电器张角增大到约为 30度时,再用与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锌板,则验电器的指针张角会变大。,光电效应现象,表明锌板在射线照射下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逸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光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叫光电流,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光电效应现象,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存在饱和电流,光照不变,增大UAK,G表中电流达到某

3、一值后不再增大,即达到饱和值。,因为光照条件一定时,K发射的电子数目一定。,实验表明: 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 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思考:为什么要加正向电压?不加正向电压电路中有电流吗?,分析解答:光束照在阴极K上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但只有极少的电子能到达阳极A,电路中电流很小。加了正向电压后,大量的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运动,形成较大电流。(加正向电压的目的是放大实验效果,增强实验“可见性”)。,思考:保持光照条件不变,逐渐加大两极之间的电压,大家分析光电流会怎样变化?,: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v,加反向电压,如右图所

4、示:,光电子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光电子速度方向相反,光电子作减速运动。若,最大的初动能,U=0时,I0,,因为电子有初速度,则I=0,式中UC为遏止电压,(2)存在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a.存在遏止电压UC,U,K,A,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 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是一样的. 光的频率 改变时,遏止电压也会改变。,(2)存在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a.存在遏止电压UC,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思考:对刚才的实验,加了遏止电压后,如果再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路中会有光电流吗?减弱光的强度,遏止电压会减小吗?,经研究后发现:,b.存在截止频率c,对于每种金属,

5、都相应确定的截止频率c 。,当入射光频率 c 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当入射光频率 c时,无论光强多大也无电子逸出金属表面。,(2)存在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实验结果:即使入射光的强度非常微弱,只要入射光频率大于被照金属的极限频率,电流表指针也几乎是随着入射光照射就立即偏转。,更精确的研究推知,光电子发射所经过的时间不超过109 秒(这个现象一般称作“光电子的瞬时发射”)。,光电效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3)具有瞬时性,猜测:电子是怎样吸收入射光的能量的呢?,当年爱因斯坦等大量科学家也在做这样类似的猜测。,思考:如果入射光的频率超过截至频率,做两次实验,第一次用很弱的光照射,第二次用很强的光

6、照射,请问那一次光电子从锌板跑出来的时间长些?,勒纳德等人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秒.,以上三个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矛盾的,所以无法用经典的波动理论来解释光电效应。,逸出功W0,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光越强,逸出的电子数越多,光电流也就越大。,光越强,

7、光电子的初动能应该越大,所以遏止电压UC应与光的强弱有关。,不管光的频率如何,只要光足够强,电子都可获得足够能量从而逸出表面,不应存在截止频率。,如果光很弱,按经典电磁理论估算,电子需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获得逸出表面所需的能量,这个时间远远大于10 S。,-9,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 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是一样的.,温度不很高时,电子不能大量逸出,是由于受到金属表面层的引力作用,电子要从金属中挣脱出来,必须克服这个引力做功。,二、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1、光子:,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的光的能量子为h。这些能量子后来被称为光子。,爱因斯坦的光

8、子说,爱因斯坦从普朗克的能量子说中得到了启发,他提出:,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2、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或,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金属的逸出功,W0,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h后,一部分能量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初动能Ek,即:,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3、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爱因斯坦方程表明,光电子的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与光强无关。只有当 h W0 时,才有光电子逸出, 就是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电子一次性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不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光电流自然几乎是瞬时发生的。,光强较大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

9、光电子多,因而饱和电流大。,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说成功地说明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当时并未被物理学家们广泛承认,因为它完全违背了光的波动理论。,4、光电效应理论的验证,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在1915年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h 的值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理论的正确。,爱因斯坦由于对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和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由于研究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特别是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光

10、电效应方程给出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但很难直接测量光电子的动能,容易测量的是遏止电压UC,怎样得到 UC 、 V 、W0的关系?,例:铝的逸出功是4.2 eV,现在用波长为200 nm的光照射铝的表面。求: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遏止电压。 (3)铝的截止频率。,答案:(1)3.2251019 J(2)2.016 V(3)1.0141015 Hz,可以用于自动控制,自动计数、自动报警、自动跟踪等。,四.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1.光控继电器,可对微弱光线进行放大,可使光电流放大105108 倍,灵敏度高,用在工程、天文、科研、军事等方面。,2.光电倍增管,

11、应 用,光电管,光,电源,电流计,I,A,K,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四、康普顿效应,2、康普顿效应,3.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装置与规律:,晶体,光阑,探 测 器,0,散射波长,一.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散射曲线的特点:,a.除原波长0外出现了移向长波方向的新的散射波长 。,b.新波长 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散射中出现 0 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散射。,波长的偏移为,一.康普顿效应,称为电子的C

12、ompton波长,只有当入射波长0与c可比拟时,康普顿效应才显著,因此要用X射线才能观察到康普顿散射,用可见光观察不到康普顿散射。,波长的偏移只与散射角 有关,而与散射物质 种类及入射的X射线的波长0 无关,,c = 0.0241=2.4110-3nm(实验值),一.康普顿效应,1、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康普顿效应时遇到的困难,根据经典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其频率等于入射光频率,所以它所发射的散射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四、康普顿效应解释中的疑难,康普顿正在测晶体对X 射线的散射,2、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

13、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光子将与整个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 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康普顿认为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1)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2)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的假设;,(3)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康普顿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早期的 几篇论文中,一直认为散射光频率的改变是由于 “混进来了某种荧光辐射”;在计算中起先只 考虑能量守恒,后来才认识到还要用动量守恒。,康普顿于1927年

14、获诺贝尔物理奖。,3、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19251926年,吴有训用银的X射线(0 =5.62nm) 为入射线, 以15种轻重不同的元素为散射物质,,吴有训对研究康普顿效应的贡献,1923年,参加了发现康普顿效应的研究工作.,对证实康普顿效应作出了 重要贡献。,在同一散射角( )测量 各种波长的散射光强度,作 了大量 X 射线散射实验。,六、光子的动量,动量、能量是描述粒子的, 频率、波长则是用来描述波的,光的粒子性,一、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1.光电效应现象,2.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就不能发生

15、光电效应;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秒.,(3)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2)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二、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1.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B,2

16、.一束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 A.延长光照时间 B.增大光束的强度 C.换用红光照射 D.换用紫光照射,D,3.关于光子说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点,不正确的是( ) A.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 B.光是具有质量、能量和体积的物质微粒子 C.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 D.光子客观并不存在,而是人为假设的,B,4.关于光电效应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的强度增大而增大 B.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强,照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C.在光电效应中,饱和光电流的大小与

17、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D.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D,练习,1、在可见光范围内,哪种颜色光的光子能量最大?想想看,这种光是否一定最亮?为什么?,在可见光范围内,紫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因为其频率最高。,紫光不是最亮的。,一为光强,,因为光的亮度由两个因素决定:,二为人眼的视觉灵敏度。,在光强相同的前提下,由于人眼对可见光中心部位的黄绿色光感觉最灵敏,因此黄绿色光应最亮。,练习,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 (1)如果入射光强度增加,将产生什么结果? (2)如果入射光频率增加,将产生什么结果?,(1)当入射光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光强增加,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多;,当入射光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无论光强怎么增加,都不会有光电子发射出来。,(2)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发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3、根据图17.2-2所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利用能够产生光电效应的两种(或多种)已知频率的光来进行实验,怎样测出普朗克常量?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实验步骤和应该测量的物理量,写出根据本实验计算普朗克常量的关系式。,分析:阳极与电源负极相接,阴极与电源正极相接,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