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 气相色谱法原理Gas Chromatography,教学目的: 1.掌握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概念和踏板理论,速率理论 2.了解色谱法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 3.了解GC的特点 4.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组成 5.掌握如何选择分离操作条件 6.了解GC的应用 7.掌握有关计算 重点: 踏板理论,速率理论,分离操作条件,检测器 学时:6学时,3-1 概述,3.1.1. 色谱法:一种分离技术 1. 由俄国植物学家Tsweett创立 2.原理 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动 的(固定相),另一相(流动相)携带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与固 定相发生作用,在同一推动力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 的
2、时间不同,依次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色层法,层析法 3.分类 (1)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流动相) (2)柱色谱,纸(PC)色谱,薄层色谱(TLC)(固定相) (3)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排阻色谱(物理化学原理) (4)洗脱法,顶替法,迎头法,3.1.2色谱图及相关术语 色谱图:试样中各组分经色谱柱分离后,在柱的末端收集各组分,经检测器转换为电信号,用纪录仪将各组分浓度记录下来,得到色谱图 基线(baseline):O-t 反映检测器系统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线 基线漂移(baseline drift):基线随时间定向的变化 基线噪声(baseline noise):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基线起伏
3、 保留值(retention value): 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由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控制,作定性参数 1.死时间(dead time)tM: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极大值所需时间OA u=L/ tM 2.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tR:试样从进样到柱后出现峰极大值所经历的时间OB 3.调整保留时间tR: tR= tR- tM,4.死体积VM: VM = tM.F0(流动相体积流速) 5.保留体积VR: VR= tR . F0(流动相体积流速) 6.调整保留体积VR: VR= VR- VM 7.相对保留值r21: r21= VR(
4、2)/ VR(1) = tR(2)/ tR(1) r21只与柱温,固定相性质有关,是色谱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可用来表示固定相的选择性 分配比k(partition ratio): 分配过程 分配系数K=CS/CM 分配比k: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组分在两相之中的质量比 k=nS/nM k=KVS/VM (why?) r21=k2/k1=K2/K1 k= tR/ tM,色谱峰高区域宽度(Peak width):色谱峰宽度1标准偏差()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2半峰宽(Y1/2)峰高一半处色谱峰的宽度 Y1/2=2.3543基线宽度(Y)Y=4从色谱图得到的信息:1
5、.样品中所含组分数(峰个数)2.定性分析(色谱峰的保留值)3.定量分析(色谱峰面积或峰高)4,评价色谱柱分离性能(区域宽度),5-2 色谱分离法基本理论涉及到试样中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和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动情况5.2.1 踏板理论1.假定:(1)在每小段,气相平均组成与液相平均组成可以很快达到平衡,每小段高度称为理论踏板高度(2)载气进入色谱柱是脉动似的,每次进气为一个板体积(3)试样开始均加在第0号板上(4)分配系数在各踏板上是常数(线性色谱)2内容(1) 理论踏板数n50(n=L/H)时,可得到基本对称的峰型曲线(2)样品进入色谱柱后,可得到良好分离(3)n与半峰宽及峰底宽的关系式,
6、当tR一定时,如果色谱峰越窄,则n越大,H越小,柱效能越高 (4)有效踏板数 踏板理论只能定性给出板高的概念 例题:p366 例1,例2 5.2.2 速率理论(rate theory) 1956年, Van Deemter等人提出的色谱过程的动力学理论,吸取 了踏板理论中板高的概念,考虑影响板高的动力学因素,导出方程,5.2.2 速率理论(rate theory),H=A+B/u+u,1.涡流扩散项A(eddy diffusion term) A=2dp 使用适当细粒度和颗粒均匀的担体,尽量填充均匀,是减少涡流扩散,提高柱效的有效途径 2.分子扩散项(纵向扩散项)B(molecular dif
7、fusion term) B=2 Dg 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担体填充均匀,可减少分子扩散 采用较高的载气流速,控制较低的柱温 3.传质项Cu)(resistance to mass transfer) 采用粒度小的填充物和分子量小的气体作载气可提高柱效 固定相的液膜厚度薄,组分在液相的扩散系数大,则液相传质阻力就小,板高方程对选择色谱分离条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它指出了色谱柱填充的均匀程度,填料粒度的大小,流动相的种类与流速,固定相的液膜厚度对柱效的影响,4.载气流速u对理论踏板高度的影响,5-3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5.3.1 柱效和选择性 衡量柱效的指标:理论踏板数n有效 衡量色谱柱
8、的选择性:色谱图上两峰间的距离,主要取决于组分在固定相上的热力学性质 5.3.2 分离度(resolution) R1时,两峰不能分离 R=1时,两峰能分离 R=1.5时,两峰能完全分离,要增大分离度需 1.增加踏板数n 2.加大容量因子 3.增大选择性参数k,5.3.3色谱柱的选择与制备 1固定相的选择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选择固定液,对于常见物质的分析,也可参阅色谱手册来确定合适的固定液。 固定液种类繁多,色谱手册中通常给出十几种优选固定液,能满足大部分色谱分析需要,对新试样要判别试样是否完全分离,需在不同分离柱上进行实验。 2柱长和柱内径的选择 已知分离度R正比于柱长的平方根,增加柱长
9、对分离度有利,但会使组分的保留时间增加,且柱阻力增加,不便操作。柱长的选用原则是在能满足分离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短的柱。填充色谱柱的柱长通常为13 m,内径34 cm。柱内径增加,柱效下降。,3柱的制备 柱的制备包括固定液的涂渍和柱的填装。当选定固定液和担体后,还需确定固定液用量,原则是固定液应能均匀覆盖担体表面形成薄的液膜,固定液的用量通常用配比来表示(固定液与担体的质量比),一般在5%25%之间。低配比,柱效较高。分析速度快,但允许的进样量低。 固定液的涂渍是将选定的固定液用合适的溶剂溶解后(溶剂用量以能完全浸没单体为宜),加入担体,缓慢蒸发溶剂至干燥。 螺旋形柱的填充通常采用真空填
10、充法,应注意填充均匀,致密,但又不可使柱压太大。 4色谱柱的老化 制备好的色谱柱在使用前要进行老化处理,即将柱子在比其工作过程中的最高使用温度高25的情况下通载气加热几小时。为防止污染检测器,需将柱出口与检测器脱离直接引至室外。在老化过程中,填料中残存的溶剂以及固定相中可能存在的低沸点组分随载气流出。此外,还有助于使担体上的固定液分布的更加均匀。,5.3.4分离条件的选择 1载气种类和流速的选择 由速率理论方程式:H = A + B / u + Cu可知,分子扩散项与流速成反比,传质阻力项与流速成正比,故必有一最佳载气流速能使色谱柱的理论塔板高度最小,柱效最高。当载气流速较小时,分子扩散项对柱
11、效的影响较大,此时选用摩尔质量较大的气体如(N2,Ar)作为载气,可抑制试样的纵向扩散,提高柱效。当载气流速较大时,传质阻力项起主要作用,采用较小摩尔质量的载气(如H2,He),可减小传质阻力,提高柱效,载气的选择还应考虑检测器的种类。 柱温的选择 当柱子确定后,组分的分离程度还与柱温有关,因此,柱温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应使柱温在固定液的最高至最低使用范围内。柱温升高,分离度下降,保留时间缩短,色谱峰变窄变高;柱温下降,分离度增加,分析时间延长。一般选择接近或略低于组分平均沸点的温度为柱温。对于组分复杂,沸程很宽的试样应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进样方式和进样量的选择 液体试样采用色谱微量进样进
12、样,进样器规格有1L,10L,100L。 填充柱一般使用10L进样器,进样量应控制在柱容量允许范围及检测器线性检测范围之内。进样动作要快,时间要短。气体试样应采用气体进样阀进样。 气化温度的选择 在色谱仪进样口下端有一气化器,液体试样进样后,需要在此瞬间气化,气化温度一般较柱温高3070。应防止气化温度太高而造成试样分解。,5-4气相色谱 5.4.1气相色谱固定相 1.气固色谱固定相 气固色谱固定相通常是具有一定活性的固体吸附剂细小颗粒,常见的有:活性炭,三氧化二铝,硅胶,分子筛,高分子多孔微球(GDX系列)等。 二、气液色谱固定相 气液色谱固定相是以一种惰性固体微粒作支持剂(称其为担体或载体
13、),在其表面涂敷上一高沸点的物质(其在色谱分离操作温度下呈液态,称其为固定液)而构成。,(一)担体 化学惰性的多孔固体微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固定液能均匀地分布在其表面。担体应能满足一定的要求。常见担体有硅藻土型和非硅藻土型两类。硅藻土型担体应用较广泛,它又分为红色担体和白色担体两种,它们都是由天然硅藻土煅烧而成。白色担体在煅烧前加入了少量助溶剂,如碳酸钠等。 红色担体:孔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适宜分离非极性或弱极性组分的试样。 白色担体:孔径较大,比表面积较小,机械强度较差,吸附性小适宜分离极性组分的试样。 担体使用前需要经过预处理(经酸洗、碱洗、硅烷化及釉化等处理,使
14、担体表面钝化)。,(二)固定液 1固定液 通常是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使用时注意其使用温度。固定液应能满足一定的要求。 2固定液的极性 相对极性。 麦氏常数。 3固定液的选择 在掌握了固定液的相对极性和麦氏常数的基础上,根据试样的性质,参照“相似相溶”的原则,初步选择适当的固定液。 固定液的选择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1)分离非极性组分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 (2)分离极性组分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 (3) 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或易被极化的)组分的混合物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4)分离能形成氢键的组分(如:醇,胺,水等)一般选用极性的或氢键型的固定液。 (5)对于复杂的难分离组分的分离通常采用特
15、殊的固定液或混合固定液。 5.4.2气相色谱仪,1.气路系统(carrier gas) (1)载气 (2)气路结构 (3)净化器 (4)稳压恒流装置,2.进样系统(sample injection) (1)进样器 (2)气化室,3.分离系统 色谱柱 (capillary column),4.温控系统 5.检测器(detector) 浓度型微分检测器:热导池检测器(thermal-conductivity detector TCD), 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capture detector ECD) 质量型微分检测器:氢氧焰离子化检测器(hydrogen-flame ionizati
16、on detector FID) 1.热导池检测器 检测原理: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ECD,FID,(2)FID,思考题: 1.进行色谱分析时,载气流速时高一些好,还是低一些好? 2.选择固定相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3.热导池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如何?,5-5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应用 5.5.1试样的预处理 1.化学衍生化 2.裂解技术 3.分离与富集 蒸馏,萃取,吸收,冷冻 5.5.1定性方法 1.利用保留值与已知物对照 (1)保留时间 (2)峰高增量 (3)双色谱系统 2.利用保留值经验规律定性 碳数规律,沸点规律,2.利用保留值经验规律定性 碳数规律:一定温度下,同系物保留值的对数值与其分子中碳原子数成正比 lgtR=A1n+C1 沸点规律:在一定色谱条件下,同族具有相同碳数的碳链异构体,其保留值的对数与其沸点成正比 lgtR=A2Tb+C2 3.根据文献保留值定性 (1)相对保留值定性法 (2)保留指数定性法,5.5.2色谱定量方法,定量分析的依据:mi=fi.Ai fi:相对校正因子 fi=fi/fs=miAs/msAi 需要: (1)准确测量峰面积 (2)准确求出比例常数 (3)正确选用定量分析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实践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中学2024年数学八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二片区2024-2025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销售团队管理与激励方案
- 2025年公安院校招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服装品牌策划与市场推广策略
- 零售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营销策略研究
- 2025至2030智能酒店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宠物主题解谜挑战赛热 门场景设计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自然修护面膜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需求与投资报告
- 大疆在线测评题
- 045.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DB3402T 19-2021 汽车后市场 美容养护服务规范
- 化工公司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共1000题)
- 中国移动公开竞聘考试题库(含答案)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HJ 636-2012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数学试卷(含答案)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班级管理课程教学探索
- 四年级下册混合计算400题及答案
- 餐厅值班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