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PPT课件_第1页
半夏厚朴汤PPT课件_第2页
半夏厚朴汤PPT课件_第3页
半夏厚朴汤PPT课件_第4页
半夏厚朴汤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组成: 半夏升 15克 厚朴三两 9克 茯苓四两 12克 生姜五两 9克 苏叶二两 6克 用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主治:痰气郁结之梅核气。 病机:七情郁结兼中上二焦寒痰停饮。 治法:行气解郁、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原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辨证要点:该方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致的梅核气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主证病机分析,痰气互结于咽喉:咽中如有物阻,咯咳不出,吞咽不下,苔白腻,脉弦滑 肺胃气机不畅:胸膈满闷,或咳或呕,七情郁结痰气凝滞,半夏(君药)化痰

2、散结,降逆和胃 厚朴(臣药)下气除满,散结降逆 茯苓 渗湿健脾 助半夏化痰 半夏 生姜 (佐药)辛温散结,和胃止 制半夏毒 苏叶 芳香行气,理肺舒肝 助厚朴行气 厚朴 宽胸、宣通郁结之气 *配伍要点:厚朴+半夏 厚朴配半夏,一行气滞,一化痰结,以达行气化痰散之功。,配伍特点 半夏厚朴汤属于表里双解、温散水饮之方剂。生姜、苏叶辛温发散,半夏辛温散结,厚朴辛温苦降,全方含“辛开苦降”开郁散结之义。方中茯苓,渗湿利痰,其性先升后降。除茯苓甘、淡、平外,其余诸药皆具辛温之性,符合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用药原则。,配伍特点,方中所用辛温之药皆归肺、脾经,主要治疗中、上二焦寒痰流饮气郁诸病。 本

3、方也可从三焦辨证的角度进行分析:上焦苏叶辛宣芳化,中焦半夏、厚朴、生姜辛开苦降,下焦茯苓淡渗利水。所治部位涉及上、中、下三焦,病机为气郁、湿滞、痰阻。,2020/8/15,8,.,使用注意,1、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 而无热者。 2、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 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 宜使用本方。,运用临证加减(1),呃逆,属肝气犯胃,气逆痰阻者,本方加柴胡、白芍、青皮,以增强舒肝解郁之力。 恶阻,属脾胃虚弱,聚湿生痰,痰随冲气上逆者,方加白术、红人参,取其补益脾胃之力,以除痰湿之源。 风寒咳喘,本方加麻黄、杏仁、苏子易苏叶,以止咳平喘。 泄泻,属寒湿者,加苍术、藿香之芳香以化浊,以使寒湿解除。,运用临证加减(2),奔豚气,属肝气郁结,寒气上逆而作奔豚,本方加桂枝以温经散寒。 气机郁滞甚者,加柴胡、郁金、川楝子、香附、青皮,疏肝理气之味,亦可合逍遥散加减。 气郁重于痰湿者,本方加大枣,名四七汤。和济局方 呕吐较重者,本方加重半夏、生姜之量,或加砂仁、白豆蔻、丁香,以降气止呕。 梅核气,本方加苏梗、白梅花、香附、郁金,以疏肝理气化痰。,新药研制提要,梅核气因情志不遂诱发,多兼见咽喉不利,新药研制时,可合四逆散疏肝理脾,加贝浙母和桔梗祛痰利咽。,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