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中的约束分析.ppt_第1页
机械设计中的约束分析.ppt_第2页
机械设计中的约束分析.ppt_第3页
机械设计中的约束分析.ppt_第4页
机械设计中的约束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机械设计中的约束分析,2-1 机械设计中的一般性问题,一、机械设计中的约束,约束 机械设计时应满足的条件。,机械设计的过程就是在满足各种约束的前提下,寻求最佳设计方案。,约束分类,经济性约束,社会性约束,技术性约束, 尽可能降低成本, 要注重社会效益, 性能、标准化、可靠性等,第二章 约束分析一般问题,技术性约束 ,性能约束,标准化约束,可靠性约束,安全性约束,技术性能须达到设计要求。,如功率、效率、强度、刚度、寿命、耐磨性、振动稳定性等。,概念、实物形态、方法、技术文档符合标准化要求。,产品、零部件应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零部件、整机的安全性,工作及环境的安全性。,二、设计机械零件

2、的基本要求,1、满足功能要求 能够准确实现预定的功能 2、工作可靠 在预定的工作期限内不能失效 3、成本低廉 经济、实用,三、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失效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性能, 不仅仅指破坏。失效形式主要有:,断裂 如轴、齿轮轮齿发生断裂,表面点蚀 表面材料片状剥落,塑性变形 零件发生永久性变形,过大弹性变形,过度磨损,过大振动和噪声、过热等,第二章 约束分析一般问题,零件的工作能力 ,吊钩最大起重量50 kN 工作能力或承载能力50 kN,这个限度通常是以零件承受载荷的大小来表示, 所以又常称为“承载能力”,不失效条件下零件的安全工作限度,第二章 约束分析一般问题,第二章 约束分析

3、一般问题,四、承载能力判定条件(设计准则即约束),同一零件可能发生各种不同形式的失效,轴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断裂,强度条件:工作应力许用应力 或 ,刚度条件: 实际变形量许用变形量 y y、 、 ,稳定性条件:工作转速 n 许用转速 n,塑性变形,过大弹性变形,共振,第二章 约束分析一般问题,五、机械零件的设计步骤,3)选择材料;,4)根据失效形式选用承载能力判定条件,,5)结构设计,绘制零件工作图。,1)拟订零件的设计简图;,2)确定载荷的大小及位置;,设计或校核零件的主要参数;,设计式,校核式,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2-2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问题,一、载荷及应力的分类,1、载荷的分类,

4、静载荷 变载荷,不随时间改变或变化缓慢,随时间作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变化,名义载荷 计算载荷,理想工作条件下的载荷,考虑附加载荷后的载荷值,计算载荷,名义载荷,=,K ,?,载荷 作用于零件上的力或力矩,即:Fca = KF,或 Tca = KT、Pca = KP、ca = K,1,强度 零件抵抗断裂、点蚀、塑性变形的能力,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2、应力的分类,静应力 变应力,不随时间改变或变化缓慢,随时间作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变化,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周期性变应力,非稳定循环变应力参数有变化,稳定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载荷引起的表面应力或体积应力,随机变

5、应力非周期性变应力,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静应力,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3、变应力的五个特性参数,(总为正), 最大应力max, 最小应力min, 应力幅a, 平均应力m, 循环特征 r,用r 表示循环特征为 r 的变应力,已知任意两个参数,可确定其余参数,定义规则:,max 总为正,且其值不小于min 的绝对值;,max、min 在横轴同侧时,r 取“”号; 否则,r 取“”号,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 对称循环变应力, 脉动循环变应力,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静应力,一般情况,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例题1:一零件受稳定循环变应力

6、作用,最大应力max460MPa,平均应力m380MPa,试求最小应力min 、循环特征 r 及应力幅a 。,解:,由公式,得,循环特征,应力幅,最小应力,属于哪一种类型?,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问 题:,变应力是否一定由变载荷引起?,静载荷 静应力 ?,或 变应力, a, a,变载荷 变应力,为什么要将应力分成许多类?,应力类型不同,对零件强度的影响程度不同。,特别是对称循环变应力,对零件的破坏性最大。,应力类型对强度的影响,如何在强度计算中体现?,通过极限应力lim ,应力类型不同,lim不同。,不失效的前提下,零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二、静应力作用下的强度问

7、题(静强度),主要失效形式:塑性变形 或 脆性断裂,正应力作用时:ca ,塑性材料:,许用应力:,lim 、lim 极限应力; S 安全系数,lim = s ;lim = s,脆性材料:,lim = b ;lim = b,s、s 材料屈服极限,b、b 材料强度极限,1、以许用应力为约束的强度条件,计算应力:ca、ca,剪应力作用时:ca ,塑性材料,脆性材料,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正应力作用时:,2、以安全系数为约束的强度条件,计算安全系数:S、S,剪应力作用时:,静应力作用时的强度问题常称为静强度。,许用安全系数:S,通常 S 1,重要情况下或受力分析等精确性较差时 S 取大些;,否则,

8、S 取小些。,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三、变应力作用下的强度问题(疲劳强度),1、变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机理,静应力作用下:,危险剖面塑性变形或脆性断裂,变应力作用下:,疲劳破坏,零件表面应力较大处,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疲劳破坏的特征:,变应力使疲劳裂纹不断扩展;,疲劳破坏是一个时间历程;,使零件发生疲劳断裂的应力比使零件发生脆性断裂的应力小得多。,2、变应力作用时的强度条件,强度计算时关键之一是确定极限应力lim,计算应力 许用应力,ca ,计算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 S,表达形式与静应力作用时相同,即:,lim 不发生破坏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变应力,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静应

9、力作用时,lim 仅与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关:,lims 或 limb,变应力作用时,lim 不仅与材料力学性能有关,还与,应力循环次数 N(或工作时间的长短),应力集中、绝对尺寸、表面状态,等因素有关。,循环特征 r,3、变应力作用时的极限应力lim,变应力时,其lim 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s ,,此时,零件的强度称为疲劳强度 或 动强度 。,r 越小(如 r -1)、N 越大、应力集中越明显,则零件的极限应力lim 越小,越容易发生疲劳破坏。,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4、不同循环次数 N 时的疲劳极限,各种材料的-1 、0 通过疲劳试验得到,, 循环特征 r 不同,疲劳曲线亦不同;,变应力时

10、的lim 称为疲劳极限rN, 应力循环次数 N 越多,疲劳极限rN 越小;,r 持久极限,r -1 时(对称循环变应力),r 记为-1,r 0 时(脉动循环变应力),r 记为0, 当疲劳极限减小到r 时,N 可达无限次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用某种材料的标准试件进行疲劳试验,得到rN 与N 的关系曲线 疲劳曲线,作为已知量,可从相关设计手册中查取。,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N0 循环基数,当 NN0 ,为试件材料的有限寿命区,极限应力rN 大一些;,对于碳钢,当 NN0 ,为试件材料的无限寿命区,极限应力恒等于r,疲劳曲线方程:, 循环次数为 N 时,材料的疲劳极限求解,m 为与材料和应力状态有

11、关的指数,当 NN0 时(有限寿命区),当 NN0 时(无限寿命区),寿命系数:,此时,kN1,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计算许用应力时,极限应力lim rN 或r,问题:循环特征 r -1 和 0 时,疲劳极限r ?,有限寿命时( NN0 ):,无限寿命时( NN0 ):,r -1 或 0 时,r 查手册确定,5、任意循环特征 r 时(非对称循环变应力)的疲劳极限,材料相同但应力循环特征 r 不同时,疲劳极限r 亦不同,r 为任意值时,r ? 比如0.3 ?,对称循环变应力(r -1):r -1 (最小),脉动循环变应力(r 0) :r 0 (较小),静应力(r + 1):r s 或b(最大

12、),试验求得,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作出极限应力图,通过试验求得材料的-1、0、s 和b ,,思路:,求出任意 r 时的疲劳极限r,极限应力图 (m a 图):,以m 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r -1时, m0 ,amax,r +1时,mmax ,a0,r 0 时, ma max /2,-1,b,0 /2,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连接 ABC 得一曲线,近似于抛物线,该曲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了某一 r 时的疲劳极限r, 材料的极限应力图,材料是否发生疲劳破坏的分界线,区域 OABC 为安全区,若工作应力(m ,a)位于OABC内,则不会发生疲劳;,若工作应力(m ,a)位于OABC外,则会产

13、生疲劳;,若工作应力(m ,a)位于ABC上,则处于临界状态,A点 r1 B点 r 0 C点 r1,AB段:r 0,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简化的极限应力图:,用直线连接A、B、C,即得简化的极限应力图。,为便于计算,常将极限应力图简化,用折线代替曲线,方法:,过 G 点作135斜线,与AB连线的延长线交于 D 点;,则折线 ADG 即为塑性材料简化的极限应力图。,对于塑性材料,静应力时的极限应力实际上应为s ;,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m +a,A点为 r -1 时的疲劳极限: r0-1-1,B点为 r 0 时的疲劳极限:r0/20/20,G 和C 点分别为 r +1 时塑性材料和脆性材

14、料的疲劳极限:,rmax,线上任一点代表循环特征为 r 的疲劳极限:,rs 或b,线段 DG 上代表的疲劳极限:,rm +a, s,疲劳极限:(N N0 时),limr,max,即:线上点的坐标值之和等于循环特征为 r 时的疲劳极限,为什么作 135斜线?,此时,应力幅a 较小,r 接近+1,可近似按静应力看待,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问题:若已知试件的工作应力,如何确定其疲劳极限?,连接OD,将极限应力图分解成两个区域:,OAD为疲劳安全区,零件的强度取决于疲劳强度,疲劳极限由线段AD确定;,ODG为塑性安全区,零件的强度取决于静强度,极限应力由线段DG确定。,步骤:,根据工作应力max、

15、min,求出m 、a,在极限应力图中标出工作应力点,在 ADG 上找到相应的极限应力点(m ,a ),得到试件在此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 r=max=ma,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m 点如何求取?,1)作图法,关键:极限应力点 m与工作应力点 n的循环特征 r 相同,因为:,从原点引射线 On 交 AD 于m 点,此点即极限应力点,该射线上各点的 r 均相等,即:,方法:在坐标纸上作图,从坐标轴上量取 m 点的坐标值,,得到循环特征为 r 时的疲劳极限,rmax m +a,同理,工作应力点位于区域 ODG 时:,rm +a s,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2)计算法,根据直线方程,求出极限应力点

16、的坐标值,不需画图。,直线 Om 的方程:,直线 AD 的方程:,联立 、后求得:,令, 等效系数,将平均应力等效成应力幅, , ,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则工作应力点 n 对应的疲劳极限:,问题:不作图时,如何判断工作应力点位于哪个区域?,r max m +a,同理,若工作应力点位于塑性安全区 ODG 时:,rm +a s,根据循环特征 r 的大小判断。,由直线方程可求得直线 OD 的夹角D ,,则 OD 所对应的循环特征:,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若,则工作应力点位于塑性安全区 ODG 。,工作应力点(m ,a )的循环特征:,则工作应力点位于疲劳安全区 OAD ,,若,此时,此时,r

17、m +a s,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根据两直线的方程,可求得交点 m 的坐标值,对于脆性材料(如铸铁),将极限应力图进一步简化:,式中,等效系数,用直线 AC 代替折线 ABC,则疲劳极限:,注意:前面所有公式是针对正应力导出的,但同样适用于剪应力 作用的情况,,将 换成 即可。,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材料的强度参数是用试件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到的,1)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6、考虑应力集中、绝对尺寸、表面状态时的极限应力,而机械零件与试件有很多不同之处, 应力集中, 零件剖面形状突变处,局部应力远远大于名义应力,, 绝对尺寸, 零件剖面尺寸越大,内部隐含缺陷的概率越大,, 表面

18、状态, 零件表面的光滑程度或强化处理,都会影响疲劳极限,引进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k(或 k)来修正,引进绝对尺寸系数(或)来修正,引进表面状态系数 来修正,用综合影响系数统一考虑:,或,使疲劳极限相对降低,疲劳极限越小,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2)修正后,机械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图,零件的疲劳极限小于试件材料的疲劳极限,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上述因素只影响疲劳极限的应力幅部分, 将线段 AD 的纵坐标除以(K)D 或(K)D,得两点坐标;,步骤:, 连接 AB 得直线, 线段 DG 保持不变,因该线段是按静应力考虑的;, 折线 ADG 即为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图,(此图教材中未画出),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

19、度问题,OAD 零件的疲劳安全区;,零件的极限应力r :,rs,ODG 零件的塑性安全区,线段OD 对应的循环特征:, 对于塑性材料,(教材中公式有误),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 对于脆性材料,用直线 AC 代替折线 ADG,则其疲劳极限:,同样:剪应力作用时,用替换公式中所有的,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计算安全系数:, S , S ,7、零件的安全系数及强度条件,对于塑性材料:,疲劳区(OAD),塑性区(ODG ),limrs,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 S ,对于脆性材料:,剪应力作用时的安全系数:,疲劳区,塑性区,脆性材料,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例题2 一钢制零件,其材料力学性能

20、为:b1100MPa,-1400MPa,s780MPa,0.215,承受弯曲应力max318MPa, min60MPa,零件的 k1.26,0.78,1,许用安全系数 S1.5。 此零件是否安全?,解:,工作应力幅,工作平均应力,循环特征,1)计算工作应力幅、平均应力及循环特征,2)计算综合影响系数,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3)强度计算(塑性材料), 作图法(在坐标纸上画图),由,得0658MPa,作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图,求 A 点的坐标值:,求 B 点的坐标值:,画出工作应力点 n(189,129),找到极限应力点 m,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量取 m 点的坐标值:,m300,a210,则

21、rmaxma,以许用应力为约束的强度条件:,510MPa,以安全系数为约束的强度条件:,300,210,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 计算法(不需画图),结论:此零件安全,即工作应力点位于疲劳安全区 OAD,判断工作应力点的所在区域,线段OD 对应的循环特征:,计算安全系数:(许用应力的方法略),若 r rD 怎么办?,第二章 约束分析强度问题,实际上,很多零件同时受、 联合作用,四、复合变应力时零件的安全系数计算,如转轴,同时受弯曲应力和扭剪应力作用,、均为对称循环且相位相同时,安全系数计算式:,其中:,不是对称循环时(近似计算):,第二章 约束分析摩擦磨损,2-3 机械设计中的摩擦、磨损和润

22、滑问题,一、机械中的摩擦,摩擦的二重性:,微观下的摩擦面,有利的一面 利用摩擦进行传动、制动、连接,摩擦的分类:,干摩擦,有害的一面 损耗功率、降低效率、磨损、发热,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第二章 约束分析摩擦磨损,二、机械中的磨损,磨损零件表面间相互摩擦导致表面材料逐渐丧失或迁移,磨损的三个阶段:磨合稳定磨损剧烈磨损,磨合也称“跑合”,是有益的磨损,使表面更光滑,“磨合”是磨损的不稳定阶段,磨损快,时间短。,稳定磨损平稳而缓慢,时间的长短标志着零件使用寿命的长短。,剧烈磨损磨损速度加快,最终使零件完全丧失工作能力。,设计和使用机器时,力求:,缩短磨合期 延长稳定磨损期,第二章 约束分析摩擦磨损,磨损的机理:,粘着磨损摩擦表面微观突起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粘着(冷焊),,相对滑动时,材料被转移到另一个表面。,磨粒磨损外部进入的硬颗粒(粉尘、金属微粒),造成表,面材料流失。,是金属零件的主要磨损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