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新生儿窒息与复苏(指南解读),重要性及意义 5-10% 新生儿出生时需要不同程度的紧急复苏,少于1%的需要大量的复苏措施; 每年4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占1/4(WHO 2005); 还有100万以上的新生儿窒息后引起脑瘫、智力障碍及其他残疾(WHO 2005); 是一种紧急状态需要紧急和正确处理; 有必要把新法复苏像新法接生一样普及到全国。,新生儿复苏指南,为指导新生儿复苏,美国新生儿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制定了新生儿复苏指南,并在循证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定期修改。 2005年制定了新生儿复苏指南和培训教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中国的新生儿复苏指南。已在
2、中国儿科学杂志发表。 2011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会,参考国际的新指南和共识,结合中国国情,修订了我国的新生儿复苏指南(2004年制定,2007年第一次修订,2011年第二次修订)。,预期复苏的必要性 需要复苏的高危因素,母体因素:高血压、妊高症、严重贫血、休克、糖尿 病等影响血流灌注造成低氧血症; 胎盘异常: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因胎儿在母体内过寄生生活,虽然有肺,但不能自己呼吸,他的呼吸器官是胎盘,胎儿的血管网(绒毛)伸入到胎盘血窦,与母体进行气体交换,若胎盘异常则母-胎气体交换出现障碍。,预期复苏的必要性 需要复苏的高危因素,脐带血流中断: 如脐带脱
3、垂、绕颈、打结和受压迫等,直接造成胎儿缺氧,中枢抑制以致出生后窒息 新生儿生后肺不能充气: 如气道梗阻、中枢抑制、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先天性畸形和母亲用麻醉剂等,指南和原则,1 确保每个分娩现场至少有一名受过新生儿窒息 复苏培训并掌握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 2 加强产儿科合作; 3 强调卫生行政部门参与专家指导培训的职能; 4 在ABCDE复苏原则下,可分四个步骤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药物和(或)扩容。,复苏的准备,分娩前和分娩时高危因素的判断; 产前和产程中的高危因素与窒息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有报道有高危因素的分娩,窒息的发生率为 70。,医务人员配
4、备,每一次分娩时,应该有一名经过培训的掌握复苏技术的医务人员在场,并有一名助手; 严重窒息时必须要一名儿科医生到场; 多胎分娩要有相应的配备; 复苏小组每个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器械和用品的准备,吸球 吸引器 吸氧设备 8号鼻饲管 20ml注射器 婴儿复苏气囊 面罩 脉搏血氧仪,氧气设备 喉镜 气管插管 金属芯 剪刀 手套 辐射保暖台 听诊器等,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药品准备,肾上腺素 1:10000( 0.1mg/ml )0.010.03mg/kg (任何途径给药浓度均应是0.1mg/ml) 扩容剂 等张晶体液或血液 10ml/kg 5%NaHCO3 未推荐? 纳洛酮 不推荐给呼吸抑制的新生儿初
5、始复苏时应用 设备、药品齐全,并且功能良好,足月吗?羊水清吗? 有呼吸和哭声? 肌张力好吗?,提供保温,摆正体位, 清理气道 擦干全身 给与刺激,心率低于100次/分 喘息或窒息,常规护理 保暖 必要时通畅气道 保持干燥 肤色评估,呼吸困难或持续发绀,是 和妈妈在一起,否,2011窒息复苏流程 流程图,否,正压通气(PPV) 血氧饱和度检测,矫正通气步骤,心率低于60次,复苏后处理,清理气道 血氧饱和度检测 常压给氧或CPAP,是,否,否,是,否,是,出生,30秒,60秒,心率低于100次,考虑插管 胸外按压 提供正压通气支持,心率低于60次/分,心率低于60次/分,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否,正确
6、的通气: 如果胸部没有 起伏,给与 气管插管,考虑: 血容量不足 气胸,出生后血氧饱和度目标值 1分钟 60%65% 2分钟 65%70% 3分钟 70%75% 4分钟 75%80% 5分钟 80%85% 10分钟 85%95%,是,复苏的基本程序,评估,此评估-决策-措施的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重复。评估主要基于以下3个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骤是否有效,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最重要。,决策,措施,复苏的步骤,评价一决策一行动循环 (1)评价 既往以Apgar评分指导复苏过程,现在认为是不恰当的,Apgar评分只能用于窒息程度的判断和估计预后,
7、现在评价主根据以下三项体征: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对患儿首先评价呼吸,其次是心率,皮肤颜色是最后考虑的方面,复苏的步骤,(2)决策 必须快而准确,如无呼吸需人工呼吸,呼吸弱不规则可触觉刺激,呼吸正常评价心率,心率正常评价皮肤颜色。 (3)措施 详见复苏技术,复苏的步骤,(一)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1)足月吗?(2)羊水清吗?(3)有哭声或呼吸吗?(4)肌张力好吗?如以上4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二)初步复苏,1.保暖:将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台上或因地制宜采取保温措施,如用预热的毯子裹住新生儿以减少热量散失等。如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体重1500g的
8、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将其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在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薄膜置于辐射保暖台上,摆好体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因会引发呼吸抑制也要避免高温。 2.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3.吸引:在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将新生儿口咽、鼻中的分泌物挤出。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12F或14F)先口咽后鼻腔清理分泌物。过度用力吸引可能导致喉痉挛和迷走神经性心动过缓并使自主呼吸出现延迟。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10S),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Hg。,羊水胎粪污染时的处理:当羊水有胎粪污染时,无论胎粪是稀是稠,初生儿一娩出先评估新生儿有无活力:新生儿有活力时,继续初步复苏;如无活力,采
9、用胎粪吸引管进行气管内吸引。 4.擦干:快速擦干全身,拿掉湿毛巾。 5.刺激:用手拍打或手指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摆正体位, 2000 AAP/AHA,复苏时正确和不正确的头位,有关用氧的推荐,无论足月儿或早产儿,正压通气均要在氧饱和度仪的监测指导下进行。足月儿可以用空气进行复苏,早产儿开始给3040的氧,用空气-氧混合仪根据氧饱和度调整给氧浓度,使氧饱和度达到目标值。如暂时无空气-氧混合仪可用接上氧源的自动充气式气囊去除储氧(氧浓度为40进行正压通气。如有效通气90秒心率不增加或氧饱和度增加不满意,应当考虑氧
10、浓度提高到100。,(三)正压通气,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充分的正压通气。,正压通气的指征:即新生儿无呼吸或抽泣样呼吸;心率低于100次/分;持续的中心性青紫 可用气囊与面罩或气管套管连接进行,对于疑有膈疝者必须气管插管行正压通气 频率为4060次/分 压力最初的几次大约需3040cmH2O才能扩张肺叶,以后一般为20cmH2O,有效的正压通气应显示心率迅速增快,由心率、胸廓起伏、呼吸音及氧饱和度来评价。如正压通气达不到有效通气,需检查面罩和面部之间的密闭性,是否有气道阻塞(可调整体位,清除分泌物,使新生儿的口张开)或气囊是否漏气。面罩的型号应正好封住口鼻,但不能盖住眼睛或超过下颌。,经3
11、0秒充分正压通气后,如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次分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通气。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 100次分需继续用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施行正压通气,并检查及矫正通气操作。如心率60次分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开始胸外按压。,面 罩 的 正 确 位 置,通气频率:每分钟4060次呼吸,大声记数以保证每分钟4060次呼吸,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指征: 1.无活力胎粪污染新生儿的最初气管内吸引; 2.面罩通气无效或延误; 3.胸外按压; 4.经气管注入药物时 5.特殊复苏情况,先天性膈疝或极低出生体重儿。,气管插管管径,气管插管术,1 将新生儿头部置于正中位,颈后垫以棉布卷,使头略向后仰 2 术者立于患
12、儿头侧,以左手拇,食,中3指持喉镜,余两指固定患儿下颌部,喉镜镜片沿着舌面右边滑入将舌推向口腔左边,推进镜片到会厌软骨谷。轻轻抬起镜片,上抬时朝静柄方向平移使会厌软骨抬起以暴露声门,如以左手小指从颈外按压喉部,更有助于暴露声门,如有粘液,可以吸出。,气管插管术,3 抽出喉镜,若有导管芯拔出导管芯,用手固定气管导管,接上复苏囊,进行正压通气,助手用听诊器听诊两侧胸部和两腋下,如两侧通气声音相同等。两侧胸廓起伏一致,心率回升,面色转红,呼气时气管导管内有气雾,示插管正确,否则误插 4 插管完毕用胶布固定,接上复苏囊、持续呼吸道正压装置或人工呼吸器,即进行人工辅助通气,气管插管术,5 右手持气管导管
13、从喉镜右侧经声门插入气管,插入深度相当于气管的中点可按下述方法之一掌握;气管导管前端2cm有一标记示进入声门深度,可在直视下掌握;进入管的长度,体重123kg插入深度至唇分别为678cm;摸管法;胸骨上切迹处,确定导管位置正确的方法:(1)胸廓起伏对称。(2)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尤其是腋下,且胃部无呼吸音。(3)无胃部扩张。(4)呼气时导管内有雾气。(5)心率、肤色和新生儿反应好转。(6)有条件可使用CO2检测器,可有效确定有自主循环的新生儿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气管内插管,左手持喉镜 暴露声门 插入管头直至声门与气 管隆突之间接近气管中点 整个操作要求20秒完成,胸外按压心脏,指征:100
14、浓度氧正压时呼吸30秒后,心率低于60次/分。 方法:采用拇指手掌法为佳,助手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上两乳头假想连线下方,即胸骨体下13进行按压其它手指围绕胸廓托在背后,用两拇指按压; 次数: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需默契配合:需要胸外按压时,应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的比例为3:1(每按压3次,间断予以加压给氧1次),达到每分钟约120个动作,每个动作持续1/2秒; 压下深度:约为下凹前后径的三分之一,按压有效可摸到股动脉搏动。也可用两指法。 30秒重新评估心率,如心率60次/分可停止,如仍 60次/分除胸外按压外,考虑使用肾上腺素。,药物应用,窒息儿复苏时很少用药,用药的目
15、的是:刺激心跳,解除呼吸抑制,增加组织灌流量和保持酸碱平衡。 (1)肾上腺素:用药指征为心搏停止或在正压人工呼吸及胸外按摩30秒钟后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分,以1:10000浓度0.10.3ml/kg首选外周静脉或脐静脉导管给药,必要时35分钟重复应用,气管注入量为0.51.0ml/kg.,药物应用,(2)扩容剂 指征:疑有失血或休克(苍白、低灌注、脉弱) 扩容剂选择:推荐生理盐水,失血输血(红细胞悬液) 方法:首剂10ml/kg大于10分钟缓慢注入,根据临床必要时可重复一次,注意容量超负荷,药物应用,3)纳络酮 (新版未强调) 指征:母在分娩前4小时用过麻醉药,经正压人工呼吸使心率和肤色正常
16、,新生儿还表现为呼吸抑制,即可给盐酸钠络酮,按0.1mg/kg经静脉、气管导管、肌注或皮下给药,必要时可重复。 注意:母亲可疑吸毒或长期使用美沙 酮可使新生儿发生严重惊厥,脐静脉插管,重度窒息复苏的最佳给药和补液通道 用3.5或5号脐静脉导管 深度:脐静脉导管尖端达皮下,肾上腺素:经脐静脉给药,正压人工呼吸不能产生肺部充分通气原因和处理,如按复苏流程规范复苏,患儿情况无改善,无良好的胸廓运动,未听及呼吸声可能有以下问题: 1、气道机械性阻塞 2、肺功能损伤 3、心功能损害,气道机械性阻塞,胎粪或粘液阻塞(见胎粪吸引节)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吸引管不能通过后鼻孔,需经口腔插入气管导管或放一塑料口腔
17、气道。 咽部气道畸形(robin综合症),由于后置的舌进入咽并在喉上将其堵塞。处理是使新生儿俯卧,使舌向下,打开气道 或经鼻腔插入气管导管。 其他气道畸形,肺功能损伤,张力性气胸:导致呼吸窘迫、紫绀和心动过缓,患侧呼吸音减低,X-片确诊。 胸膜渗出:与气胸症状相同,经X-片证实。 先天性膈疝:持续呼吸窘迫,舟状腹,疝侧呼吸音减低, X-片确诊。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肺功能损伤: 气胸,心功能损害,先天性心脏病 尽管正压人工呼吸有效,但新生儿持续紫绀或心动过缓,可能为先天性心脏病。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很少在生后立即发病,所有无法成功复苏的原因主要都是通气问题。 胎儿出血或母亲出血、苍白,对复苏反应不良,给予扩容包括输血。,复苏后的护理,接受复苏的新生儿在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仍有再恶化的可能,一旦足够的通气和循环建立,婴儿应给予密切监护和护理。 继续监测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实验室检查如血球压积和血糖、血钙、血钠。可能还需做气体分析。 接受复苏后的早产儿更需加强监护,不复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测绘工程中特殊地形测量对策与优化方案
- 民政系统档案管理办法
- 征用法律客体范围界定研究
- 医药耗材流通管理办法
- 学校安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 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 材料采购预算管理办法
- 体育从业机构管理办法
- 教科书内容组织与科学设计
-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策略
- 监理通知回执单新
- 母婴保健-助产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保洁服务考核表(仅供参考)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教师进企业实践三方协议书
- 施工现场隐患图片识别合集
- 山西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
- 煤矿在用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制度
- GB/T 24632.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度第2部分:规范操作集
- GB/T 20428-2006岩石平板
- GB/T 11363-1989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