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措施 第八章 非关税措施与国际贸易.ppt_第1页
第四篇 措施 第八章 非关税措施与国际贸易.ppt_第2页
第四篇 措施 第八章 非关税措施与国际贸易.ppt_第3页
第四篇 措施 第八章 非关税措施与国际贸易.ppt_第4页
第四篇 措施 第八章 非关税措施与国际贸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非关税措施与国际贸易,学习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进口配额、出口补贴等限制贸易政策对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及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掌握自愿出口限制、倾销、绿色壁垒等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非关税措施概述,一、非关税措施 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干预进出口贸易的贸易政策和措施。,非关税壁垒NTBS : non-tariff barriers 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用来限制商品进口的各种贸易政策和措施。,二、非关税措施的特点,(一)非关税措施具有更强的灵 活性 (二)非关税措施更具有效性 (三)非关税措施更具隐蔽性 (四)非关税措施更具歧视性,三、非关税措施的类型,1.从制定主体角度 2.

2、从实施手段的特性角度 3.从影响方式及程度角度 4.从其作用和实施目的的不同,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的种类,一、进口限制与进口鼓励,(一)进口限制的主要种类 进口配额制 自愿出口配额 进口许可证制 外汇管制 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各种国内税 进口押金制 最低限价 禁止进口 海关估价 技术性贸易壁垒 环境贸易壁垒。,1.进口配额制 Import quotas system 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实行限制的一项措施。,进口配额制又可分为: 全球配额 绝对配额 国别配额 关税配额,2.自愿出口配额 Voluntary export system 指出口国家或地

3、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行限制出口数量的一种措施。 所谓的“自愿”,其实是一种被迫,否则,将遭到对方的报复。,3.进口许可证 Import license 指政府颁发的凭以进口的证书, 可分为: 公开一般许可证 特种许可证,4.外汇管制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的一种制度。 我国规定,出口商的外汇收入必须按官方汇率卖给外汇管理机构;进口商必须按官方汇率购买外汇结售汇制度。,按外汇管制的方式不同 可分为: 数量性外汇管制 成本性外汇管制,5.进出口的国家垄断 6.歧视政府采购政策 7.各种国内税 8.进口押金制 9.最低

4、限价 10.禁止进口 11.海关估价,12.技术性贸易壁垒TB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指商品进口国制定并执行具有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商品标准、法规以及商品检验的合格评定等要求,从而对贸易形成的障碍。 简单而言,就是进口国通过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等手段限制进口。,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 就有10多万个,其中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1.5万种,名目繁多,如果进口商品达不到相关要求,便不允许进口。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体系,主要由技术法规和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包装和标签规定、信息技术壁垒四个方面构成。,13.环境壁垒/绿色壁垒 environmental barrier

5、指一国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措施。 如,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二)进口鼓励 目的 1.支持国内消费 2.保护国内稀缺资源 主要政策 1.进口补贴 2.消费补贴,二、出口限制与出口鼓励,(一)出口限制 也称出口管制 export control 1.限制出口的目的 (1)政治与军事的目的 (2)经济的目的,2.限制出口的主要措施有: 出口税 出口工业的产业税 出口配额 出口许可证 出口禁运 出口卡特尔,(二)出口鼓励,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 出口补贴 商品倾销 外汇倾销 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 经济

6、特区,1.出口信贷 指国家通过银行对本国商品出口所提供的一种信贷资助,用于促进和扩大出口。 买方信贷 卖方信贷,卖方信贷:出口国银行直接向本国出口商提供贷款,其特征: (1)卖方以延期付款或赊销方式为买方提供设备; (2)买方预付10%15%的定金,承担延期付款的利息及货价,但这一风险80%以上由本国银行担保。,买方信贷:出口国银行直接贷款给买方或买方银行,其特征: (1)前提是必须购买债权国的商品 (2)进口商必须以及期付款条件支付出口商的贷款 (3)进口商与出口方银行签订货款协议,并按协议规定还本付息,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指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对本国商业银行或出口商提供的出口信贷担保;

7、 当国外债务人拒绝付款时,由该机构按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特点: 贷款期限长、金额大、利息低,因而风险大; 目的:扩大出口。,3.出口补贴: 指一国政府对出口某种商品的出口商给予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可分为: 直接补贴 间接补贴,4.商品倾销: 指出口国以低于其国内市场 的价格,在国外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行为。 它包括三种方式: 偶然性倾销 掠夺性倾销 长期性倾销,(1)偶然性倾销: 指因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务,在国内无法销售剩余货物,而以不正常低价向国外市场抛售。,(2)掠夺性倾销: 指以倾销方式打垮国外竞争对手后,再提高价格。 (3)长期性倾销: 指长期以不正常低价在国外

8、市场销售,旨在通过规模经济效益来降低成本占领市场。,5.外汇倾销: 指出口商利用本国货币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行为。 假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8:1变为10:1;国内物价同时由每单位100元人民币上升为120元。这一贬值能否促进出口?,6.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 (1)商会、贸易促进会 (2)研究、决策等服务性机构 (3)博览会 (4)贸易代表团 (5)出口商评奖,7.经济特区: 指一国在其关境以外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实行免除关税等特殊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包括: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边境区等。,第三节 非关税措施的经济效应分析,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的作用是一致

9、的,都会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其竞争力,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除此之外,非关税壁垒还可以表现为通过手续办理的繁杂,进而延缓进口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非关税措施最终的效果都是减少进口量。,一、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分析,(一)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进口配额,数量,220,D,S,Q2,Q1,Q4,价格,O,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进口配额的影响,S,a,b,c,d,E,Q3,200,1.配额同关税的比较: 共同点: (1)都会引起价格上涨; (2)当配额引起的价格上涨的幅度等于征收关税的幅度时,对生产者带来的利益和对消费者带来的损失相同。,不同点: (1)价格上涨的原因不同 关税:P上涨是由于成本引起 配额:P

10、上涨是由于供求引起,(2)面积C的归属不同: 关税:C归政府所有 配额:C归谁所有,由政府决定 A.政府公开拍卖 B.配额无偿颁发给进口 C.配额由出口国掌握,(二)垄断条件下的进口配额 若一国某种商品市场处于垄断状态,对该种商品实行进口配额,会使垄断加强,造成比征收关税更大的损失。,垄断竞争条件下,进口国的国内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D和S,由于进口国政府对进口数量或金额进行限制,假设配额为AB,如图8-2所示:,P2,数量,P1,P0,MR,MC=S,S2,S0,S1,价格,A,B,O,垄断竞争条件下配额与关税的比较,b,d,E,F,K,H,M,C,D,D,配额为AB相当于国内的需求线变为

11、D; 国内面对的需求曲线为D,且在国内,该种进口商品由独家企业经营,即完全垄断,所以供给曲线为S=MC;,在垄断竞争条件下MR=MC时,利润最大化,H点为均衡点,对应的价格P2和S2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实行配额前相比: 配额前,价格为P0 ,配额后,价格为P2。 消费者剩余较少了: P2FB P0 外国出口商获得了: EFAB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 P2EKP0 净损失为: ECH +(b+d),二、限制出口的经济效应,各国的限制出口措施,对国内出口商品的生产、消费和社会福利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里仅就出口税、出口配额和产业税的经济效应作一分析说明。,P,数量,P,D,S,Q1,Q2,Q3

12、,价格,O,出口限制和产业税的经济效应,S,Q4,a,b,c,d,E,E,如图所示,S与D分别表示出口国的国内供给与需求状况;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出口国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保持一致,都为P,此时,出口量为Q1Q4。,若出口国政府对该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税额为T=PP, 如图,国内生产者实际只获得相当于按价格P出售的收益,则会将出口商品转向国内销售,致使国内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直至国内价格降至P,生产者才会将产品出口;,这时,出口量由征税前的Q1Q4变为Q2Q3; 由于产量减少加上单位收益下降,国内生产者的损失区域为(a+b+c+d); 政府通过征收出口税获得区域为c 的收入;,同时,国内消费

13、者因价格下降及消费量增加,获得区域为a的收益; 整个社会的净损失为: (a+b+c+d)-c-a=(b+d),若出口国政府对不征收关税,而是采用出口配额,情况如何? 假定出口限量与关税下的实际出口量一样,等于Q2Q3 ;,由于出口的限制,国内市场上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直至价格降至P,才能使国内总产量减去出口配额后,刚好等于国内需求。,这时,出口配额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与关税相同; 所不同的是,政府失去税收收入,出口商则获得由出口差价带来的利润; 对整个社会来说,利益变动与出口关税的情况一样。,最后,若对出口工业征收产业税,即不仅对出口产品征税,对在国内销售的产品也征收相同的税收; 那么,国内出

14、口工业的实际成本会相应提高,图8-3中的供给曲线上移,变成S,上移的垂直距离等于产业税额。,这表明,在同等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只愿意提供较少的产品,其利益损失区域(a+b+c+d); 与出口关税和配额限量一样,政府收入则增加区域(a+b+c); 同时,由于价格不变,故国内消费者不会有任何得失; 社会利益的净损失为区域d;,结论:,无论使用什么政策限制出口,虽然可能是消费者和政府受益,但会给生产者带损失; 对整个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则取决于出口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一)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二)进口国反补贴效应,三、出口补贴与反补贴效应,(一)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如果一国政府对本国出口商每出口一

15、个单位的商品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就会导致商品的收益增加,促进本国出口商品的生产与出口。,1.贸易小国的出口补贴,在国际市场上出口量甚微的贸易小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出口补贴不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PW+1,数量,PW,D,d2,d1,S1,价格,O,S,S2,a,b,c,d,E,贸易小国的出口补贴,X2,X1,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为PW,在没有补贴时,生产为S1,国内需求量是d1,出口量用X1表示,现假设政府对每单位商品出口补贴1000元,商品出口实际所得为PW+1000元;,在这一价格下,生产者会将产量由原来的S1增至S2,国内的需求量则因国内市场价格的上升而降至d,新的出口量用X2表示;

16、,出口补贴的结果是: 本国消费者在较高的收益水平上增加产量和出口,获得区域为(a+b+c); 同时,政府对X2数量商品的出口补贴总量为(b+c+d); 这样,总的国民经济净效应为:(a+b+c)-(a+b)-(b+c+d) = -(b+d),结果政府出口补贴造成区域为( b+d)的净损失; 其中b为国内消费者转移给国外消费者的利益,d为增加低效率生产S1S2的损失。,2.贸易大国的出口补贴,出口国是贸易大国,出口补贴对其国内价格、生产、消费及社会利益是同质的,但程度不同;,PW+1,数量,PW,D,d2,d1,S1,价格,O,S,S2,a,b,c,d,E,贸易大国的出口补贴,PW,出口补贴S=

17、1,如图8-5所示,贸易大国通过补贴增加出口,结果回造成国际时常价格下降(PW-PW); 生产者虽可从政府处得到每单位商品1000元出口补贴,但单位商品出口的实际收入增加不到1000元,生产和出口的增加会小于小国;,不过,国内价格的涨幅低于小国,国内商品消费量下降不会很大。 但大国搞出口补贴,对本国经济利益造成的 损失将大于小国。,上图表明: 出口补贴使生产者获得:(a+b+c); 消费者受损:(a+b); 政府出口补贴为1000元X单位新的出口量,即(b+c+d)加上阴影部分 ;,这样,社会的净损失为(b+d+阴影部分),比小国出口补贴的净损失大; 可见,在出口已占世界市场很大份额时,再使用

18、补贴来刺激出口,未必是明智的政策。,(二)进口国反补贴效应,如果出口国与进口国同为贸易大国,出口国的出口补贴使价格下降,会增加进口国的进口需求,使进口国国内生产减少;,同时,出口国的出口补贴行为,被视为不公平竞争,故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定,进口国可对受到补贴的进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其税额不高于补贴的金额;,这样,出口国不仅达不到鼓励出口的目的,而且白白将本国纳税人的前拱手送给进口国。,数量,P,D,价格,O,S,a,b,c,d,进口国的补贴效应,P,反补贴税(t),如图所示,假设自由贸易时,国际价格为P,进口国的进口量由图中供求曲线在国际价格线上所截的一段长度表示;,当出口国实行出口补贴使国际

19、价格下降到P时: 进口国的进口量增加,国内生产减少,进口国生产者遭受区域为a的损失; 进口国消费者享受较低的价格,获得区域为(a+b+c+d)的收益; 出口国的出口补贴使进口国获得的净收益为(b+c+d)。,若进口国从保护本国工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对这种不公平竞争行为征收反补贴税: 若征收的反补贴税正好等于出口国补贴的金额,国际价格则回复到原来水平(PP); 这对进口国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来说,所面临的市场情况与自由贸易时无异;,因此,在征收反补贴税后,国内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同自由贸易时完全一致; 不同的是,进口国政府由于征收反补贴税,获得区域为c的收入; 即与自由贸易时比,征收反补贴税后经济

20、净收益区域为c; 而与征税前比,经济净收益则少了(b+d)。,(一)倾销的经济效应 (二)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四、倾销与反倾销,(一)倾销的经济效应 商品倾销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间的价格歧视; 其特点是: 本国人民要比外国人支付更多的钱来购买本国生产的商品,而外国人反而指责为“不公平”贸易,要进行报复。,出口国为什么能够将同样的商品以不同的价格在国内外市场销售? 倾销对本国的经济利益有何影响?,首先,分析倾销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生产者或出口国能够倾销,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出口商品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即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企业的出口量变化,会对市场价格造成影响;,(2

21、)出口企业在国内面临的需求弹性比在国外的小; (3)本国与外国的市场必须隔离,相互不流通,不存在从一国到另一国之间的倒买倒卖和走私。,如图8-7,说明倾销发生的原因,假设日本的钢铁公司在本国和在美国都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 图中的a和b表示该公司在本国和在美国分别拥有的市场需求,公司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曲线;,为了分析方便,假设边际成本(MC)是一个常数,即在本国和在美国销售的钢铁,其边际成本是相同的; 但公司面对的需求不同,美国可从别国进口钢铁,自己也生产钢铁,因此,美国对日本钢铁的需求弹性比日本国内的需求弹性要高;,另外,还假设日本政府规定,出口的商品不能返销本国,故日本在美国销售的钢铁不允

22、许再售回日本;,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倾销,Q,Qx,MC,MC,D,P,Qd,a 日本国内市场,b美国市场,D,MR,MR,Q,Px,Pd,P,QD,QF,DD,MR,MR,DF,P,PD,Px,QD,QX,MC,a 日本国内市场,b美国市场,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日本的钢铁公司会不断扩大生产和销售,直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据此,该公司会在国内市场上生产和销售Qd吨钢铁,每吨价格为Pd,而以Px的价格向美国销售Qx吨钢铁;,显然,Px Pd,这种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的情况,就是倾销行为; ( Pd-Px) 就是倾销幅度。,其次,分析倾销对经济利益的影响:,就日本的钢铁公司而言,倾销是其追求最大利润的必然选择,就日本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而言,倾销并没有带来什么损失,反而使本国企业扩大出口,增加利润;,就美国而言,倾销的结果使美国消费廉价的钢铁,尽管国内生产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但消费者剩余增加,并超过生产者的损失,因此美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没有减少。,所以,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倾销不是什么有损进口国或有损世界利益的政策; 如果倾销是掠夺性的,进口国的长期利益将受到损害,则是不可取的。,(二)反倾销的经济效应,上述分析表明倾销并没有给进口国带来净损失; 但是,任何进口的增加,都会给国内企业带来压力和损失;,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