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药农业资源_第1页
重庆中药农业资源_第2页
重庆中药农业资源_第3页
重庆中药农业资源_第4页
重庆中药农业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中药农业资源,主讲人: 学号:,重庆中药种植概况,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工种植历史悠久。现有中药种质资源5832种,其中,属重庆道地药材和大宗传统药材30多种。除主城及潼南和万盛外, 重庆市各区县均有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于石柱、巫山、 巫溪、奉节、酉阳、秀山等20多个区县,其中,黄连、木香、丹皮、白术、枳壳、款冬花、党参、小茴香、天麻、半夏、青蒿、厚朴、黄柏等为国家重点发展品种; 金银花、银杏、佛手、红豆杉、辛夷、前胡等20多个品种为市级重点发展品种。,重庆中药特点,品种多,蕴藏量大 据重庆中草药资源名录调查、整理结果显示,我市有中药种质资源 5832种,占全国药用动、植物总种数(

2、 12080 种) 的 48%; 在全国统一普查的 363种重点品种中,重庆市分布有306种,占 84% ; 中药总( 产) 蕴藏量达163万吨; 在品种数量与资源蕴藏量上仅次于川广云贵,而位居各直辖市之首 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质优良 道地药材,是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是古代对药用植物资源疗效的认知和评价。道地药材的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如“浙八味”、“四大怀药”等就是闻名遐迩的道地药

3、材。,重庆地产道地药材 35种,如石柱黄连年产量占全国年总产量的 60%左右,素有“全国黄连之乡”的美誉,江津枳壳与枳实,合川使君子、补骨脂、葛,巫溪款冬花,万州厚朴,酉阳的青蒿,巫山庙党与独活,城口的华细辛与味牛膝,武隆的川续断,綦江的乌梅,开县的云木香等道地药材品质优良,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还有天冬、半夏、川百部、杜仲、黄柏、吴茱萸、金银花、白术、木瓜、太白贝母、葛根、巫山淫羊藿等大中道地药材,品质皆为国内上乘。,重庆中药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布,三峡库区及大巴山药材区 武陵山药材区 渝中部低山药材区 渝西丘陵药材区,三峡库区及大巴山药材区,主要包括:巫山 巫溪 云阳 奉节 万州 开县 城口等区

4、县 该区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占75%左右,海拔最低73米,最高2797米,相对高差达2700多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主要药材:党参(庙党、板党)、太白贝母、贝母、云木香、味牛膝、银杏、杜仲、小茴香、玄胡、枳壳、半夏、冬花等。 主要名特道地药材有:巫山、奉节的庙党、,开县的云木香,奉节的贝母,巫溪的天麻,云阳的小茴香,忠县和万州的野生半夏等。 :,武陵山药材区,主要包括:石柱、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区县。 该区海拔量低118米,最高1938米,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四季分明,季差大,日温差大,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植被生态垂直差异大,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药材有

5、黄连、青蒿、白术、天麻、杜仲、半夏、银花、冬花等。 著名的道地药材有:石柱的黄连,酉阳的青蒿、吴茱萸,彭水的半夏,酉阳和秀山的白术、金银花等。,渝中部低山药材区,主要包括:涪陵、南川等区县。 该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占60%,海拔最低150米,最高1900米,长江及其支流乌江、高滩河、大溪河、芙蓉江流经境内,水源丰富,降水量1300-1400毫米,气候温暖湿润,日照短,无霜期长,土地肥沃。 主要药材有:毛紫菀、玄参、鱼腥草、云木香、丹皮、杜仲、黄柏、厚朴等。,渝西丘陵药材区,主要包括:合川、江津、铜梁等区县。 该区海拔最低 154米,最高1973米,丘陵占59.2%。区内江河纵横,水源丰富。

6、气候特征为春早气温多变,夏长伏旱频繁,秋季多绵雨,冬暖多雾,无霜期限长达310天,空气温度大,相对温度77-83%,阴天多日照少,处于全国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 主要药材有:黄柏、杜仲、栀子、吴茱萸、枳壳、红梅、木瓜、巴豆、使君子、女贞子、苦丁茶等。 重点发展和种植的名特道地药材有:江津的枳壳、栀子,铜梁与合川的使君子,合川的补骨脂、葛根,綦江的红梅、木瓜,长寿的丹皮。,合川葛,用途: 药用 食用:酿酒,饮料,葛根粉粥 饲料:葛根捣碎洗粉后的葛渣是牲畜喜食的饲料,可鲜食也可晒干储贮,已有悠久历史,葛叶除富含一般营养物质外,还含腺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刺槐甙、山柰酚和鼠李糖甙等,是兔、牛、羊等牲

7、畜安全喜食的饲料 绿肥:由于葛在生长期耐寒、耐旱又耐热,葛根又有根瘤菌,故生长旺盛 。据MKWade等(1983)报道,用野葛作覆盖物和绿肥种植,连续5年后,在完全不施其它肥料的情况下,玉米、早稻、黄豆、豇豆和花生的产量可达到与完全施肥的产量水平。 荒漠绿化:由于葛生长快、易栽培、抗逆性强,具有抗寒、抗热、耐旱、耐瘠薄、抗病虫等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广,被生态誉为进军荒漠的“先锋”,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的“大地医生”,维护生态环境的“卫士 其他:葛蔓皮还可作为造纸、纺织的原料,其纺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存在的问题,良种对我市中药农业的贡献率极低 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均基本实现了专业化生产,

8、而中药材种子种苗业尚未形成独立产业,仍是药材生产的附属,处于一种自产自销的原始生产状态。中药材良种选育才刚刚起步,对药材产量和质量的改善的贡献甚微。在重庆栽培的约35种中药材基本还停留在使用农家品种或混杂群体的阶段,即使有的药材选育出较优良的品种如青蒿、葛根、银花等,也难以推广,绝大部分药材种子还没有质量标准,有种子种苗标准的中药材品种,在生产上也基本不执行。,部分品种规范化种植技术缺乏 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具体栽培措施的制定,需要依据各种药用植物生理特性!生态学原理来进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在重庆虽然对部分中药材进行过一些基础研究,但与重庆中药材品种类型多相比,还有差距。近年来虽然加大了中药种

9、植的研究投入,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多数药材为多年生药材,种植技术短期内难以取得预期研究结果,目前除黄连、青蒿、丹皮、白芷等研究深入,技术较成熟外,还有很多药材未进行过系统的种植技术研究,缺乏良种繁育体系,中药农业无良种种苗供应 我国现有的药材种子( 苗) 公司尚未形成主导市场的“龙头”企业,药材种子( 苗) 市场的主体仍是一些个体小公司。这些小公司既没有科研能力,也无自己的品牌,管理混乱,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中药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乏力 目前我市中药材生产技能培训主要是政府部门组织的扶贫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培训方式单一、培训面窄,导致了已有的研究成果难以转化到生产中去。由于缺

10、乏有效指导生产的技术,中药材生产中盲目使用农药、随意采收、田间管理不到位、加工不规范等问题突出。导致了中药材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中药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到位 中草药虽然在重庆农业种植业有着较好的资源优势,但其加工业的总产值只占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1%左右,无法与传统农业中的加工业相提并论。长期以来,重庆中药材产业管理主要归于“农业口“,产业项目的支持也主要集中在发展农业经济作物上,支持该产业朝着现代加工业方向转型发展甚少。,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技术水平落后 制于加工技术和水平,中药加工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粗放型生产,对中药材资源利用形成极

11、大的浪费如优势中药材葛,全身上下都是宝,目前利用的只是葛根,而对葛叶!葛花的利用却还是空白; 又如在三峡库区马尾松的产量很大,但主要作为建筑材料在使用,而利用马尾松的松针加工为中药,提炼以马尾松为原料的植物精油等领域尚有待开发,推进重庆中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积极巩固发展重庆道地优势药材,加强道地药材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 重庆具有中药种植的历史传统,石柱黄连、垫江丹皮、巫溪川党、江津陈皮、酉阳青蒿等道地药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是,目前重庆市21个优势道地品种中仅有3个品种通过了国家认证。为此,应积极推进重庆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基地的建设要走“产学研。的发展思路,依靠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

12、科技支撑,以种植企业为主要依托单位,以广大农户为实施主体,积极稳妥的推进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研究和推广,实现中药材生产“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积极开展紧缺濒危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或野生抚育研究 长期以来,野生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越贵越挖,目前,我国有80%的中药材来源于野生,但由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人为过度采挖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使许多野生中药资源蕴藏量下降,甚至耗竭,一些种类已濒临灭绝。实现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栽培化是满足市场需求并有效保护野生资源的最有效的途径。针对很多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生长条件要求苛刻或种植成本较高,应集中科技力量对紧缺濒危药用植物进行技术攻关。,将药用植物种植与增收工程建设紧密结合 重点包括以下4个方面: 因地制宜,择优选择中药材品种,建立长期稳定的优质商品生产基地,形成特色产业; 以科技为依托,积极开展县院(所、大学)合作; 着力打造一批中药龙头企业,推行药材生产,打造国内国际品牌; 粮、林、菜、药有机结合,建立“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多种生产结构,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贯彻“森林重庆”总体部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