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单元.ppt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单元.ppt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单元.ppt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单元.ppt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单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 阎丽,精读课文:穷人唯一的听众 略读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 用心灵去倾听,一、教材解读:,专题:人间处处有真情。,口语交际习作,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单元18个生字,认读课文中的二类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了解文中人物的美好品质,感受真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续编穷人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

2、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人物美好品质,感受真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单元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进而教育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体会“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进而教育学生要关心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关心的人。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三、教学建议:,单元导语中点出本组教材的两个教学目标: 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

3、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于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二是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一)精读课文唯一的听众,1、音乐导入,揭示文题; 2、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本文由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教授的语言变化。 3、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作为“我”唯一的听众,老教授做了什么? 4、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情感升华:交流学习收获; (2)赏析文中一些美妙的句子 。 (3)拓展阅读,加深感悟。,(二)略读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1、导入谈话,整体感知; 2、突

4、破重点,感悟人物品质: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2)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 (3)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3、总结全文,练笔拓展: (1)课文写残疾青年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他不计得失,乐于助人的品质令我们感动。你身边也有不少这样感人的事迹,请拿起笔,用简练的语言叙述下来。 (2)联系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段: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间明白了。,(三)口语交际习作

5、,口语交际教学时要注意两点: 1、教师在学生辩论过程中要进行调控、指导,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发挥出色的水平; 2、引导学生善于倾听、接受别人合理的见解,不断完善对知识的认识。 习作教学时要注意三点: 1、习作的选材是非常重要的,完成习作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2、确定了有价值的题材,再学习本单元的描写方法,完成习作。 3、重视修改习作这个环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 阎丽,一、教材解读:,专题: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略读课文:大瀑布的葬礼 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习作,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

6、、学会18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 中有关的词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4、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5、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认读本课生 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

7、学习课文,加深对地球的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建议,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 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一)精读课文

8、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激发兴趣,突出题眼; 2、围绕“神圣”,理清脉络; 3、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感知“神圣”: 重点探讨“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4、研读课文二、三部分,理解“神圣”: 重点问题: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 关键语句: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4)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5、拓展延伸,深化“神圣”。,(二)略读课文青山不老,1、出示资料,认识老人;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9、3、感受“奇迹”,领悟“青山不老” : 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2)“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4、再读全文,积累拓展。,(三)口语交际,1、揭题导入,唤起回忆; 2、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3、分组合作,展开讨论; 4、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 5、课外延伸。,(四)习作,1、写建议书要注意以下三点: (1)建议书的内容是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2)建议书的格式:标题;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